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第87章

作者:写离声 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打脸 现代言情

  他只觉心头微痒,收回手,点点膝上的宁州方志:“孤手里不得闲,你自己吃吧,免得弄污书卷。”

  沈宜秋佯装听不懂他的暗示,果真自顾自吃起来,榛实暖烘烘的香气在车厢中弥漫。

  尉迟越忍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太子妃依旧不能领会,他只好努努嘴:“你不是要孤尝尝么?拈一颗来。”

  沈宜秋方才刚托他办了事,不好过河拆桥,纵然不想惯得他蹬鼻子上脸,还是拈了颗榛子送到他嘴边。

  尉迟越张嘴含住,舌尖无意蹭到她的手指。

  沈宜秋只觉心头麻痒,连带着脊柱都是一麻,不觉红着脸缩回手。

  她先后养过日月两位将军,常手拿肉脯喂它们,两条狗儿都喜欢舌忝她手指,可此时的感觉却大相径庭。

  太子却似一无所觉,细嚼慢咽地吃完一颗,掀起眼皮:“没尝出什么味儿。”

  他本是风流的长相,生得轻眉俊眼,只是平日里行止过于板正,压住了那股风流佻达,此时身着便服倚在车厢壁上,眼风斜斜地飞过来,便有几分京城纨绔、五陵少年的轻佻气息。

  沈宜秋叫他瞧得耳根发热,瞥见他微挑的薄唇,不知怎的想起那晚通天台上的感觉,有些如坐针毡。

  她定了定心神,又拈了一颗送到他嘴边,尉迟越甫一启唇,她便撤开手指,结果榛实掉落下来,滚入尉迟越的衣襟里。

  太子不由笑起来,点点薄唇:“小林待诏可是眼神不好?孤的嘴生在这儿,不在脖子下面,怎的往孤衣襟里喂。”

  沈宜秋恼羞成怒,说什么也不愿再喂他,背过身去,自顾自去看邵芸寄给她的书信。

  才看了两行字,只觉肩上一沉,却是太子将胳膊搭在她肩上:“小林待诏在看什么?”

  沈宜秋道:“是表姊从华阴寄来的书信,她说在驿馆遇见舅父同僚的家眷,母子两人亦是去洛阳,两家人便结伴同行。”

  尉迟越随口问道;“哦,是哪家的家眷?”

  沈宜秋摇摇头:“表姊在信中也未言明,只说那家有个与她年岁相当的小郎君。”

  邵芸的书信与她本人一般飘忽不定,东拉西扯,想到什么便写一气,许多事都没头没尾。

  尉迟越本就是随口一问,也未打心里过,只道:“舅父一家比我们晚几日离京,长安至东都八百里,我们到凉州时,他们也差不多到洛阳了。”

  一路上风平浪静,不觉又是三四日过去,太子一行抵达宁州府,在治所定安的刺史府中歇宿一晚。

  宁州刺史不知是否闻知了同僚的遭遇,接风宴上只是准备了一些乐舞,并未闹出什么幺蛾子。

  翌日清晨,太子便不顾一众州县官员的盛情挽留,便即命随从摆驾启程。

  一行人出了定安城,经过定安故关,沿着马岭川河谷,继续向西北行。

  尉迟越坐在车中,陪着沈宜秋学了一会儿吐蕃话——她学得很快,不过十几日,已经可以与他用吐蕃话简单交谈上几句。

  马德祖见了也啧啧称奇,连道他当年学了两三个月才有林待诏眼下的进益。

  小林待诏却十分谦逊:“全赖马兄教得好。”

  马译官不禁深受感动,心道,这小林待诏如此受宠,绝非仅凭姿容皮相,却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最难得为人谦退,并不恃宠而骄,笑起来更如南风拂柳。

  若他有此癖好,恐怕也不免沦陷。

  思及此,马德祖不觉心头一凛,即便雅好南风,他也不能对太子的人心存妄想呐!

  太子并不知道小马译官想入非非,不过仍旧如平日一般,一上完课便将他赶下车。

  译官一离开,车厢里只剩他们两人,太子殿下顿觉耳根清净。

  他悠然地饮了一杯茶,拿起昨夜送到驿站的朝报看起来。看完朝报,又看了几篇奏表,他这才取出家书。

  第一封便是五弟尉迟渊的。

  这孩子写信也没个正经,言辞如何不着调就不必说了,一笔字也不难看,偏要写得歪歪斜斜,一笔一划都透着惫懒,尉迟越一看便想起弟弟那懒洋洋的模样,笑意不觉漾开,真真是“见字如晤”。

  尉迟越先前还有些担心他会悄悄跟来,不过使团与随从禁军每日朝夕对照名册清点人员,凭他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怎么可能瞒天过海混迹其中——若是那么容易便叫人混进来,他这储君也不必当了。

  待得数日后收到王府寄来的书信,他心头那点疑虑也被驱散了。

  太子将尉迟渊乱七八糟的书信读了两遍,把信笺叠好,收入箧笥中,又拿起一封。

  未等他打开封缄,便听车外传来贾七的声音:”殿下,属下有急事禀报。”

  贾七素来有些轻佻,可此时声音沉肃,一听便是有大事发生。

  尉迟越心头一凛,便即命舆人停车,撩开车帷,对贾七道:“何事?”

  贾七额头上满是冷汗,压低声音道:“兹事体大,请容属下上车禀报。”

  尉迟越点点头,贾七立即登上马车,正要说话,瞥见车中的“林待诏”,不觉愣怔了一下。

  他们两兄弟曾在沈府外盯梢,怎会认不出太子妃?

  尉迟越当着他也不装模作样:“太子妃不是外人,说吧,出了什么事?”

  贾七便即道:“启禀殿下,京中传来消息,五皇子殿下不见了。”

  尉迟越一路上收到弟弟三四封书信,最新的一封刚读罢,他一时间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即明白过来,这些信一定是提前写就的,小崽子八成蓄谋已久:“何时发现的?”

  贾七脸色发灰,冷汗淌到了眉骨:“殿下接连几日不曾去弘文馆……这也是常有的事,冯学士起先也不以为怪,直至三日前,他察觉不对劲,前去王府寻人,这才发觉殿下不在,府中下人道殿下去了华清宫,冯学士便遣人去问,这么一对证,才发觉自正月十八后便无人见过五殿下。

  他顿了顿接着道:“一查城门的记录,原来那日五殿下来送行,之后便不曾回过城。”

  贾七没说一句,尉迟越的脸色便差一分,沈宜秋亦觉难以置信,这么大个人走丢,家人竟然过了十多日才发觉,且不说尉迟渊还是皇子,可见他平日被忽略到了何种地步。

  尉迟越听贾七说完,捏了捏眉心:“他带了几个人?”

  贾七道:“只有两个长随。”

  尉迟越脸色白得吓人:“圣人可知道此事?”

  贾七道:“冯学士想禀告圣人,叫贤妃娘娘阻拦住了,不过皇后娘娘知晓此事,已经遣了宿卫去京畿一带搜寻,又暗中告知各州县长官寻访。”

  尉迟越思索片刻道:“他多半是要跟孤去灵州,从随行禁卫中分出两千人,分作三路,立即去长安至灵武的三条道沿途细细搜寻。”

  贾七应是,正要退出去,又有一个亲卫来禀:“启禀殿下,探路的斥堠回来禀报,道前方十里,峡谷中似有埋伏。”

第96章 埋伏

  闻听此言,车中几人微微变色。

  “莫非是吐蕃人捣鬼?”贾七未及细想脱口而出。

  尉迟越斩钉截铁道:“不可能。”

  沈宜秋深以为然,吐蕃内乱,求和之心比大燕更甚,且此地距西北边关尚有千里,便是有人要破坏议和,大批吐蕃军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地入关?

  贾七回头一想,也明白埋伏此处的不可能是吐蕃人,那就是内敌了……

  尉迟越沉吟片刻,实在想不出谁会这么胆大包天,莫非是尉迟湛?他这四弟倒是觊觎储君之位,只可惜志大才疏,有贼心没贼胆,在朝中亦没什么根基,就算有心篡夺储君之位,怕也没那么大本事。

  沈宜秋也是一头雾水。她心念电转,顷刻之间将可能的人选都盘算了一遍,一一否决。朝中自然有人盼太子死,还着实不少,但尉迟越这回带了三千精骑,个个是十六卫中的精锐,要伏击太子也没那么容易,若是一击不中,岂非打草惊蛇?

  尉迟越问那前来报信的侍卫:“埋伏在何处?可知有多少人?”

  那侍卫道:“回禀殿下,前方十里坂道迂曲险狭,隘口仅可容单车通过,峡谷两旁俱是密林,那些人便是埋伏在林中,可探查的约有百人,藏得深的便不得而知了。”

  尉迟越点点头:“多半是山匪之流,不足为惧。”

  贾七不禁失笑:“哪儿来的贼子,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太子也觉此事蹊跷得很,这种不成气候的山贼匪类,劫掠的大多是往来的商人,见了官兵溜得比兔子还快。

  稍有经验的山匪,一听蹄声便知他们一行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怎么还会往刀锋上送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便不再去想,捏了捏眉心,吩咐贾七道:“叫车马停下,原地歇息,你和贾八先带一百弓弩手去前头探探路,先弄清楚那些人的来路再动干戈。”

  贾七领了命,便即下车,点了一队骑兵并弓弩手,与弟弟领头,众人翻身上马,风驰电掣一般疾驰而去。

  到得山隘前方,只见两旁山峰高耸如同城阙,抬头一望,天空只有窄窄的一线。

  贾七低声对弟弟道:“当真是打伏击的好地方。”便即一抬手。

  弓弩手们训练有素,不必贾七下令,便分散就位,将箭镞对准两侧的密林。

  林子里传出一阵响动,惊出一群雀鸟。

  贾七亦摘下背上长弓,弯弓搭箭,朗声道:“前方是哪位朋友?为何藏头匿尾,不露真容?”

  林中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用蹩脚的官话喊道:“你耶耶牛天王在此,留下钱帛米粮,放你们一条生路,否则格杀勿论!”

  贾七一听乐了,扑哧笑出声来,心道果然是不长眼的毛贼。他心中哂笑,却不耽误手上功夫,便即将箭尖指向那声音来处:“哪里来的山贼,快快出来受降,否则耶耶一箭将你这对没用的招子串成一串!”

  那粗犷声音:“你们……尔等不是胡商?”竟是大为困惑。

  贾七哭笑不得,连商队和官兵都分不清楚,竟然也敢落草为寇。

  贾八纳闷地搔了搔头:“这些真是山匪?“怎么听起来比邵家那二愣子还愣。

  贾七道:“先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说着侧了侧头,拉紧弓弦,便要向那声音来处射箭。

  千钧一发之际,林中忽然响起另一道声音:“有话好好说,我们只是求财,不想害人性命,莫要逼我们动手,我们有一百三十八人,个个有尔等两个长,三个宽。少说废话,快快将财帛留下,小王我饶你们一条性命!”

  这把嗓音清亮悦耳,如春日的山涧,一口流利纯正的官话,最要紧的是,此人的声音贾七和贾八都太熟悉了。

  贾七先是一怔,接着一惊,随即大喜。

  贾八还如坠云雾,压低声音道:“阿兄,这人的声音怎么有点像五殿下?怎么自报家门还带报数的?这不是……啊!”

  他猛地一拍脑袋;“五殿下失踪……却是跑这儿当山贼来了?!”

  贾七差点调转弓给他一箭,轻斥道:“闭嘴!”

  他转身对着禁卫们打了个“生擒”的手势,然后不动声色地对林子里喊道;“哪儿来的毛贼,竟敢在你耶耶面前大放厥词,首领是哪个缩头乌龟?有种出来与你耶耶名刀明枪打一场!”

  五皇子的声音响起:“打就打!小王便来与你会会!”

  那粗犷声音道;“二弟且慢,你年纪小,身板薄,细胳膊细腿打起来吃亏,待阿兄打头阵!”

  说罢对众匪喊道“二天王高义,我等血性男儿,难道还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娃娃吗?别管是商是官,给我杀将过去!杀!杀狗官!”

  林中众匪群情激昂:“杀狗官!杀狗官!”一边高喊着一边冲杀出来,从离地数尺的山石上一跃而下,霎时便聚集了上百人众。

  贾七打眼一瞧,只见这些匪徒大多穿着短褐粗衣,头上包红巾,腰上皆系红带,算是统一了着装,兵刃却是五花八门。

  为首一个虬髯大汉双手各持一柄豁口大斧,显是用来劈柴的,余下人众有的拎着锄头、有的扛着钉耙,镰刀、猎弓、棍棒应有尽有……

  一个穿着褐布袍子,手持柴刀的少年不慌不忙跟在众人后头,吊儿郎当地提着把柴刀,嘴里叼着根草。

  贾七默默看了一眼五皇子手中的柴刀,在一众农具之间,这豁口大刀鹤立鸡群,已称得上神兵利刃。

上一篇:掌中娇

下一篇:谁说我们要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