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随身海岛 第66章

作者:挽星霜 标签: 种田文 末世 玄幻仙侠

结果梁衔月今天到瓜田里一看,一个西瓜已经熟到有裂纹了!赶紧摘下来,这个西瓜不是藤上最大的一个,却是最早熟的一个。大小比家里的盘子大不了多少,上面的条纹已经是墨绿色的。

梁衔月本来还想着到时候把西瓜浸在鱼塘旁边她人工开凿出来的小溪里冰一冰,享受一把野趣,结果西瓜裂了,只能塞到冰箱里冰镇。

不过这西瓜的味道的确不错,沙瓤的,清甜凉爽。

吃过了西瓜以后,一家三口就进空间里忙活了。村民们忙着种菜施肥,梁衔月家虽然在梁家村没种地,可是在海岛里有地,也得一样播种和收获。

田里一直在种的作物只有土豆,不过他们一家人倒是没吃过多少土豆,前几个月收上来的那一批除了留了一些做种子,其他的都拿去换化肥了,现在种的这些也不是为了吃。

要是今年冬天还能和政府交换物资,他们能拿出来的就只有土豆了。虽然梁衔月能从海岛伐木拿到木材烧,但还是比不上煤块耐烧。不止是他们家在积攒土豆,黄一峰也和几个田地比较多的村民联系过了,等土豆收获以后要拿别的粮食和他们换一些。

梁衔月在海岛别墅后院开辟的田地很大,有三亩多,上一茬土豆种在东边,这次为了不重茬,就种在最西边。原来种土豆的地方现在种了绿豆、红豆和大豆。

这个夏天绿豆的消耗很大,天气热要吃些清凉降火的食物,梁衔月家经常做绿豆粥、绿豆面,有一次突发奇想,为了能在火锅里吃到细粉,还做了些绿豆粉丝,把原来买的绿豆用的七七八八。

整块田现在都种了东西,中间原本种的是红薯和梁衔月海岛里原生的野麦种子、野粟种子这些,两批作物都是在三月末收获的,红薯前不久才做成了淀粉和粉丝。野麦种子种出来的作物就叫小麦,九十多颗野麦种子,种出了【小麦*178】,一百四十几颗棉花种子,种出了【棉絮*315】,五十几颗野粟种子,得到了【粟*87】。

这些作物的产量都不高,小麦和粟可以在加工台去壳变成同等数量的面粉和小米,四个单位的面粉能在篝火上制作一个面包。梁衔月试着做出过一个来,面包倒是很大,20厘米长,10厘米宽,梁衔月的胃口已经算不小,吃上一个也能饱。

同样的,四个小米能制成小米米糕,四个棉絮能加工成一块20*20cm的棉布,这么大小的棉布拿出来做个手绢还勉强,想做成别的,只能再在加工台上深加工,直接做成式样简单的衣服和裤子。甄敏看了以后说自己买的棉布够多了,这些棉絮还不如留着做被子。被子里棉絮时间久了不保暖,将来有的替换。

这样看来,将来棉花用的差不多就提前种些棉花种子。海岛上的棉花不需要各种繁杂的手续加工,梁衔月直接通过足进度条的方式就能采摘得到棉絮,确实方便很多。

至于野麦和野粟,梁衔月算来算去,觉得种起来的性价比不高。看似加工简单,不需要脱壳和碾磨就能得到面粉和小米,可这点东西是她先一个个采摘了种子,经过长达6个月的时间,才种出了这点粮食。除了能用篝火和烹饪炉制作成食物,一键合成,简单方便以外和家里原本买的面粉和小米没什么区别。

而且能制成的食物单一,只有面包和米糕。不过这还有一个原因是梁衔月一直没出去挖矿,制作烹饪炉,而篝火能制作的食物种类非常少。

梁衔月都不想再种海岛上的种子了,还是甄敏说:“我看你一直都收集着这些种子,不种不是浪费了。地里又不是种满了没地方,先把你收集的种子用了再说。”

她劝了几句,梁衔月也想通了:“是应该继续种这些种子,我要是能收集到足够的矿石做出烹饪炉来,能解锁很多食谱,岛上的食材这么多,蜂蜜、南瓜、草菇还有海里的各种海鲜,都能用烹饪炉快速加工,和面粉小米一起做出美味的食物。”

海岛具现化以后,梁衔月很少去挖矿,这可是她曾经在求生游戏里最爱的活动,仅次于收集食材解锁食谱。只是现在挖矿要独自一人深入漆黑幽深的矿洞,矿洞中还常有野兽潜伏,她心里发怵。一共也正儿八经的去挖过两次矿,收集到了能够制成武器和指南针的矿石就收手了。

不能这么逃避下去,让海岛很多有用的功能都埋没了。梁衔月暗下决心,要抽空再去探索大石山上的矿洞。

不过现在还是要把之前收集到的种子播种下来。这么长时间,梁衔月收集了【野麦种子*224】【野粟种子*162】和【棉花种子*254】【花生种子*8】。

其中花生种子的数量十分可怜,这是因为梁衔月只在椰子森林和鸵鸟沙漠的交界处找到过花生种子,她也只在海岛上出过那么一次远门,所以才只采集了8粒花生种子。

等她把这些种子都种下,按照一粒种子要占一平方米土地的规则,竟然也占了将近一亩地的地方,把这块田地剩下的地方种满了。

“我们还有什么东西没种吗?要不然我再开垦一块新的田地?”

“用不着,”梁康时看过以后摇头,“也没什么要种的了,等留下做种的那些红薯长出苗来,就种在空出来的这一小块地上,本来也没打算种多少红薯,够用了。”

“好,要是爸你想到什么需要种的,没地方种了,告诉我就行,反正我用技能开垦田地很快的。”

————

把后院别墅的地种好,梁衔月家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喂喂鸡鸭,溜溜两只小狗,收拾一下院里的菜地这些杂活。

这天梁康时又要和黄一峰去市里进货,问梁衔月和甄敏有没有什么需要留意的。

甄敏说:“我想要两把剪刀。家里原来有四把剪刀,现在一把专门用来给鱼破腹,一把日常用,这两天有点钝了,我用磨刀石磨过,效果也不好。就只剩两把剪刀备用,你要是看见卖剪刀的,多带几把回来。”

梁衔月说:“爸,你前几个月带回来的冰柜才用了一个多月久坏了,幸好家里这些日子吃雪糕吃得多,把东西搬到空出来的那个冰柜里才没坏。要是有遇到想把家里冰柜卖掉的,再搬一个回来。

还有上次咱们做红薯淀粉,用到料理机,料理机效率高,就是容量太小了,你到市里留意这些,要是能碰到卖料理机的就好了,将来咱们还是要做各种土豆淀粉、红薯淀粉的,家里多放几个料理机比用手磨快多了。”

梁康时把这些都记下,其实梁衔月他们两个也只是让他心里留意着,能不能真的遇上,还真不好说。

现在去安城市区换东西远没有原来那么方便,连黄一峰在市里的朋友都弄不来多余的货了。原先那些批量的货都是各个仓库的库存,现在库存差不多清光了,却没开工生产新的货。上次黄一峰去市里,带去的粮食就只花出去一半。

只有官方开的早市还比较繁荣,但那也是个体摊主小打小闹,拿些自己家里多余的东西互相置换而已,黄一峰有时候去逛逛,带回来的东西也不多。

谁知道这次回来,梁康时竟然把他们要的东西买齐了。

“你是跑了多少地方啊?我不都说不着急了吗。”甄敏心疼梁康时大热天的满市里跑,就为了凑齐这点东西。

“没跑多远,这都是在一个地方买的。”梁康时微微一笑,一脸“你们想不到吧”的表情。

“怎么?你们遇到家电仓库了?”梁衔月也猜测道。

梁康时这才揭秘:“这些是二手货,虽然看着有九成新,但是也得好好刷洗一下。市里好多人在搬家,要搬到新建的粮食基地里去,好多拿不走的家具和家电都在抛售,基本上给点粮食就换。”

“搬到粮食基地,都是谁可以搬到粮食基地啊?”梁家村里没有一点关于粮食基地的消息,他们也从来没听说过往那里搬迁的事情。

“各种技术工人、专家学者,他们是第一批搬过去的,然后是被召集去做建筑工人和种地的工人,以及他们的家人。粮食基地附近准备建几个工厂,又在市里招工。经过前几次招工,大家都知道去那里工作的人将来能带着全家搬过去,挤破头也要得到这份工作。那些能搬走的人,当然是选择把家里带不走的东西都卖掉。”

甄敏有些幽怨:“这都第几次招工了,也没跟我们这些村里人通个气。”

他家倒是没人想去打工,可是村里人也不是人人都有地,再说今年收成也不好,要是能有份额外工作得给家里减轻多少负担。

梁康时摇了摇头:“市里人过得比我们差上不少,眼看着有个工作管吃管住,那还不像救命稻草一样的把握住,愿意遵守基地规定的人肯定比我们多。那粮食基地管理严格,进去了就不让随便出来,咱们村有几个人愿意抛家舍业的搬过去。”

甄敏只是为村里人小小的鸣个不平,心里也知道为了更好的维护秩序,当然是应该先把市里无事可做的人招收起来去做活,不然这么多人没有工作,早就乱起来了,梁家村现在也不会这么太平。

“那现在市里还剩下多少人?”梁衔月好奇的问道。

梁康时估计着:“咱们安城发展起来晚,像咱们这样虽然搬到市里,但是根在农村的人不少,早在洪水结束都想方设法的撤回农村了,那时候市里就少了一小半人。现在粮食基地招了几次人,又让不少家庭举家搬走,再加上在暴雪、洪水和高温里遇难的人,现在市里的人口,连原来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梁衔月和甄敏面面相觑,原来那么繁华的市里,这才不到一年竟然就衰败成这样。

“既然人都搬走了,那市里的领导应该也都在粮食基地办公了吧?”

梁康时奇怪道:“这我可没打听过,不过应该是这样。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梁衔月撇了撇嘴:“我是想知道,如果领导们都搬到粮食基地去,那么强占黄叔别墅的那家人是不是还腆着脸住在黄叔家。他不也是个什么领导吗?”

第49章 井水

安城粮食基地。

钟德远快步走到办公室里,他满头是汗,穿着一件长袖T恤防晒,后背一大块汗湿的痕迹,脖子上搭着块用来擦汗的毛巾,也已经半湿了。

他一进办公室的门,就被里面的冷气激的起了一片鸡皮疙瘩。他看了一眼空调,果然调到了23℃。基地有规定,即使是配备空调的办公室,也不允许把空调调到26℃以下。

一些人贪凉,总是悄悄把空调温度调到更低。钟德远看了一眼手表,眼看着就快到下班的时间了。他按耐住自己去调空调温度的脚步,想着大家反正马上就走了,等明天再提醒他们吧。

他到办公桌上翻看起资料,听到科员们聚在一起讨论道:“齐处长又开车回家了?我记得他家离粮食基地不算近吧,这么来回多麻烦啊?”

“齐处长体恤下属,把分配给他的房间让给老刘,自己开车上下班,是不是老刘?”

被叫做老刘的人颇有些自得的挺起胸膛:“家里人口多,也多亏了齐处长的看重,我才养起这一大家子来。”

众人又你来我往的,说上几句恭维话。实则心里都门清,齐处长看不上分配给他六十平的小房子,人家住着大别墅呢!

钟德远忍了又忍,眼看都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的人走了一大半,剩下的这几个人还是不走。忍不住把空调关了。

听到空调关闭的声音,故意留在这里蹭空调的几人诧异的回过头来。

为首的刘建庸看到了颇有些狼狈的钟德远,在房间里待了一会儿,他已经不再流汗了,只是胸前和背后大块的汗渍还没那么快干。刘建庸好像是第一天见到他一样长吁短叹起来:“我说老钟啊,你年纪也大了,不能不这么爱惜身体,大热天和人家年轻人一样跑到田里,要是中暑了怎么办?再说你的工作虽然跟农业沾边,但是也没沾太大的边,你往田里跑什么?”

钟德远冷眼看着这位自己曾经的下属,当时他可不是一口一个老钟的叫自己。自己现在虽然被调到了边缘部门,可职级也比刘建庸高,他倒是不在乎别人怎么叫自己,可是刘建庸这个人最是圆滑,在称呼上一向没出过什么错,这就是故意羞辱自己。

钟德远脸色不变,也不想跟他多废话什么:“下班时间到了,大家怎么还不走?要是想留下来加班的话,就回自己的工位上吧。”

其他几个人的视线在针锋相对的两人之间徘徊,还是决定不掺这趟浑水,拿着包走了。只剩下刘建庸啧啧得发出几声怪声,摇头晃脑地走了。

钟德远原本是负责分管和统筹物资的,这个职位的权力大的很,安城的医药资源、食物、日用品等等都包括在内。虽说他也不是那个拍板做决定的人,可是资源的调动都在他眼皮子底下。

他做事最严谨,每一笔物资的详细清单都心里有数,损耗率要是高出平均值,他就要派人去查看。有人也劝他适当的松松手,免得得罪人。

但是钟德远想着,下边流通的程序本来就多,一层一层的往里面伸手,也许每一个伸手的人还觉得自己没拿多少,最后剩下来的东西有没有原来的一半都不好说。

这个口子不能在自己这开,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工作量很大,到处都要兼顾,他的头发没几个月就白的差不多了,结果工作做的好好的,并没有出什么疏漏,却突然就被以顾及他身体的荒谬理由调到了一个闲职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管和农村方面的物资交换。

去年冬天,市里经过讨论后的决定是,农村自给自足,是难得的有生力量。要尽可能的给予农民在种植粮食方面的帮助,将来用农民们需要的物资换得广大农村多余的粮食,减轻基地的粮食压力。否则以粮食基地的田地数量,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多人的口粮。

钟德远就负责监管这一年一次的物资交换。

也就是说,从他调到这个新部门起,还没干过活。

现在正是夏天,农民的粮食还没收,那当然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交换。钟德远有时候想,这个新来的齐处长也许是觉得,自己一把年纪可能也没什么奔头,能调到这么清闲的职位,白拿工资,该感恩戴德才对,要是识相的话就应该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等着退休。

钟德远自嘲的扯了扯嘴角。他可是闲不住的人,自己以前的下属虽然有刘建庸这样的墙头草,可也有踏实肯干的人。

他们给自己透露出来的消息,都在隐隐约约的暗示,这个齐处长,在做政府的蛀虫呢。

钟德远暗自下着决心,自己一定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揭发齐明旭的行为。只是他能空降安城的领导层,背后一定有什么靠山,还是要摸清楚才能行动。

————

自那场雨之后又过了半个月,期间仍旧是高温不断,也没有再下一场雨。

可有了那一场雨,田里的作物都长起来了,度过了最为脆弱的幼苗期,勉强能抵挡阳光灼热的炙烤。梁家村的村民们也没有一开始的慌乱,他们怕的是出现古时候故事里常说的“大旱三年”,一滴雨也不会下的情况,那田里就根本别想有什么收成了。

不过下过了一场雨,至少他们心里得了个安慰,虽然少雨,可也是有的。

不过摆在众人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井水正面临干涸。

梁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井,安城不是干旱缺水的地区,村民们只是日常用水,井也不会打得太深。现在大家要浇灌菜地,饲养牲畜,再加上天气热,没有什么好的解暑方法,就打了井水上来洗脸擦身,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雨虽然下过一场,可是十分短暂,刚刚能滋养到地面的土壤,对井水没什么影响,井水的水位眼见着一天一天的下降,如今好多人家的井里都打不出水了。

梁衔月家用井水用的不多,水泵没电不能用,要用绳子拴着桶到井里拔水,井水水位又低,一根绳子放到底才能打到水,提上来的时候费尽力气,一身的衣服都能被汗水洇湿,手也磨的发红。

梁衔月才不舍近求远,都是从海岛搬水出来用。可即便是用得少,井水水位也要跟着地下水走,到现在虽然没完全干涸,也差不太多了。

梁家村有一些人家的井打得深,现在还能打出水来,周围的人就去这些人家打水,一开始是免费的,后来来的人太多,大夏天的,大家火气也大,这些井里有水的人家被打扰了生活,心里就有不满,还起过几次小的冲突。村长就放话出去,叫去别人家打水的人多多少少给点报酬,免得一个村里的人伤了和气,这才没闹出太大的争端来。

梁康时有一次路过,正好看到村民排队打水的盛况。大家都想趁着早上没那么热的时候来打水,赶到了一起。光排队就要排上个把小时。

他回来说自己在队伍里还看到了堂妹梁静,四叔和四婶不能来挑水,梁静自己还提不上来水桶,要请人帮忙打上来,再一个人用扁担挑两桶水回家,走路都颤颤悠悠的。

梁衔月听了就提议道:“要不让附近亲近的几个邻居来咱们家打水?我在空间里抽一大桶水出来,把桶放在井边,他们来了直接取水就行,就说是我们提前打上来的。”

甄敏有些顾虑:“这倒是不麻烦,就是怕有人出去乱说,以为咱们家井水多得是,都来打水,那你什么也不用做,整天都在两边来回搬水了,还容易露出马脚了。”

“妈,不要紧。我都说是亲近的邻居了,悄悄知会他们一声,不惊动别人,要是谁到处宣扬,尽管让大家来我们的井里看,反正也没多少水,就说原本是有水的,现在没了,以后不让他们来了。”

“那行,反正是亲近的邻居,咱们也不收什么报酬了,卖个人情。”

通知来取水的肯定是有四爷爷和黄一峰家,然后是万翠、杜凯和房前屋后的几个邻居。

除了杜凯他的邻居家井里有水,并且已经说定了到邻居家打水,还付好了长期的报酬,再加上杜凯家离梁衔月家不算近,捎话说不来打水了以外,其他人家都很高兴,第二天都带着自家的空桶过来了。

梁衔月每天早上起来在空间里用水泵抽一大桶水渠里的水,把放在井边那个一模一样的空桶换掉,替换成装完水的大桶,轻而易举的就能解决几家人的用水问题。一大桶水刚好够几家人来分,梁衔月也不需要另外添水。大家知道水源紧张,都省着用,只在早上来一趟。小黑在门外为梁衔月放哨,一有人经过就叫起来,免得梁衔月把水桶凭空从背包里拿出来的时候被人看见。

邻居之间一走动,梁衔月家得到的消息也灵通了起来。经常听到各种小道消息。有一次后院的邻居来,说附近有个村子为了争水打了起来。他们村不像梁家村这样只有一个大姓,而是好几个大姓,关系还不是特别融洽。就因为排队打水时的一点小事,几伙人打了起来,演变成了械斗,好多人都受了伤。

“那以后的关系不是更僵?”甄敏摇摇头,还是得有像梁家村村长这样德高望重的长辈,压得下下面的人,才不至于闹起来。不过也就是现在的井水还勉强够用,要是真没水喝,几个村长也没用。

万翠来的时候也会说起一些事。

上一篇:开局一把刀

下一篇:三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