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达宋
“哇!炸鸡翅!我看到了!!”
“老天爷!终于来点新菜色了,当初把我们全部家当都收走了就天天给我们吃各种香肠丸子!”
“诶,那边怎么还有个牌子?”
周惟静也顺着议论纷纷集体激动起来的人流走向了打饭窗口,就在炸鸡翅的窗口边上,立着一个大大的牌子。
[立春建设小队招工通告:
广大市民大家好!避难所探索小队发现了一项重大改变,在辽阔的雪原之上,出现了部分升温的地区,在我们密切的观察下,这些地区的温度一天天增加,个别区域截止9.2日已经增加到了-23摄氏度!
希望的曙光照耀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头上,避难所在评估后决定,开启我们全城的灾后重建计划!
建设新家园需要更多人的加入,在这里,避难所做出承诺,参与新家园建设的居民家庭将获得新家园的优先入住权!
报名方式……]
排队等鸡翅的队伍排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闻到炸肉的香气,那些原本提不起劲出来的吃饭的住户也全都匆匆从房间里赶来食堂排队。
窗口的炸鸡翅一锅一锅地出,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每个人限量两个,一份份地端走,排在队伍中的人们不断底往前排,站在立牌附近的人不停更换。
一顿饭下来,几乎整个三层的住户都知道了建设小队招工的消息。
不管是在食堂的餐桌上,还是用自家饭盒打包回房间吃的,回去的路上也兴奋地不断讨论着。
大部分人都表露出了兴奋的向往。
毕竟,即便避难所里有食物有暖气,非常的安全,但一直住在一个蜂巢般拥挤狭小的封闭空间,人的厌烦情绪会越来越重,对自由的渴望是发自本能的欲望。
外面的世界竟然出现了温度升高的地方?!多么新奇多么令人激动!这是不是意味着严寒即将褪去,世界将重归温暖?
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去见证了。
更何况公告上的条件十分诱人,去建设就能有优先入住权,管的饭一餐还都是白面起码两个荤菜!
有这段时间和周惟静两人互相混了个熟脸的邻居,热切地跑到两人身边问他们去不去。
周惟静微笑道,“我们还要再考虑考虑,我和我丈夫的身体都不太好……”
对方立马露出一个惋惜的表情,“建设小队的话肯定是体力活,身体不好不行啊!你们俩这回可惜了!可是能分房子呢!”
其余人在兴奋过温度回升了之后,关注的重点都是去建设小队就可以分房子,但周惟静和江述的关注点则是温度的回升。
两人回到房间,将门合上,才露出兴奋来。
“温度回升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走了!”
周惟静难掩激动,“天天吃菠菜和土豆,我都快吃吐了!”
江述听到这几个词就感觉胃疼,“这避难所也是挺黑心的,收缴了这么多东西,就给我们吃这些东西,真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两人离开的想法空前一致。
之前不能离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面的温度,两人一旦离开暖气,遇到问题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但现在,温度回升了,一切都变得轻松了起来。
“确定完温度确实回升后,我们就离开!”
第143章
周惟静在避难所等待了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期间,很快就组建完成的建设小队第一批已经跟随着巡逻队出发了。
整个避难所的居民们都翘首以盼。
每个人都期盼着升温是真的,能重新回归雪灾之前的生活也是真的。
周惟静和江述也在等。
在第一批建设小队中,三层居民中共有三名入选,全都是体格健壮,哪怕天天土豆配菠菜块头还大得像石块儿一般的西北汉子。
他们回来时被一群人围在中间,两眼放光地对着大家伙儿手舞足蹈地开心描述着外面的世界。
“真的有升温的地方!我看到有的地方雪都化了一块儿哩!那一大滩子雪水——他们让我们撬冰层,还让我们翻石头块,石头底下长草了!就我手指头这么高点的苔藓!”
他说得脸蛋红扑扑的,兴奋溢于言表,“他娘的!他们说要先探测地质情况才能继续动工!都这么暖和了!还不抓紧时间,早点开始干活!老子现在一身的力气!”
边上有人满脸洋溢着喜悦,笑着打趣道,“领导嘛,当然是想要万无一失的!”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周惟静。
她虽然现在和陆夏夏的关系已经不复之前,住进避难所的这半年来和她也几乎没见过面,但她猜,这么重要的事,吴丹丹必定也知道一点。
她这回也没有空手去,带了江述在房间里自己做的香葱鸡蛋炒饭,材料是从食堂买的,香葱是自家在房间小花盆里种的。
米饭粒粒分明,金黄色的鸡蛋点缀在油润的米饭之间,再裹上翠绿的小葱,香味扑鼻,只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这味道,在苦食堂饭菜已久的居民区里只是门缝漏出去一点,都引发一串吸气声,一连串的人都在不停地呼吸着空气里残留的一点蛋炒饭的香味分泌唾液,四处打听,到底是谁家这么阔绰,居然在家自己做了蛋炒饭。
将饭盒子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周惟静和江述静悄悄地从人群后溜出去,去找种植区的吴丹丹。
来得不巧,吴丹丹作为种植基地的二把手,跟着建设小队出去实地考察去了。
这盒香喷喷的蛋炒饭最后还是进了周惟静二人的肚子里。
克制了这么多天,两人几乎是狼吞虎咽地分完了这一份蛋炒饭。
吃完这一顿许久没碰过的有油水的一餐,两人满足地拍拍肚子,对视一眼,第一反应都是心酸。
住在集体里的不自由,竟然让一个空间里有无数美食的人硬生生地饿了半年。
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食欲可以克制,安全永远第一。
两个想起炭烤羊排、红烧猪蹄、麻辣火锅就不停流口水的人,耐心地等到了第二批建设小队回来。
第二批建设小队的人员更多,夹在其中还有许多专业人员,比如地质行业的技术员,比如吴丹丹这样的农业技术员,一回来就钻进了会议室向上级汇报这次探查的成果。
周惟静在听到消息时,正拉着江述雀跃地想再去问食堂的大师傅买点食材做一份蛋炒饭去找吴丹丹打探消息。
在和那群刚回来的建设小队队员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却正好听见一句——
“诶!怎么不见陆所长?她之前可不是这么低调的人,这大小姐不会是嫌累嫌苦就什么都丢给蒋副所长吧?”
“就是啊,还算她有自知之明,让蒋秘书当了副所长,我们两次出任务,蒋副所长可都去了!”
周惟静脸上的喜色霎时僵住,脚步放缓。
陆夏夏……她没去?
还有那个蒋秘书,现在当了避难所的副所长?
不对劲的感觉瞬间由内而外涌上来,她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搓了搓手,拉着江述直接去找了吴丹丹。
到她的办公室,吴丹丹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件,正准备去开会,见到她急匆匆的来,错愕了一下立马笑道,“真神啊,竟然连你都坐不住了!放心,温度回升是真的!我……”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周惟静一脸严肃地凑近她,低声问道,“丹丹,你这段时间有见到陆所长吗?”
吴丹丹愣了一下,“没有啊,但蒋秘书……呸,不对,蒋所长说高市长现在情况不太好,陆所长去照顾高市长了脱不开身,所以才没露面。”
“这么说你就信了?”周惟静睁大眼。
吴丹丹诚恳地点了点头,“高市长之前做了心脏手术了呀!”
周惟静恨铁不成钢,凑在她耳边道,“照顾病人又不需要全天陪在病人身边,但作为避难所的所长这么多天连面都没露,太不符合常理了。”
更何况,陆夏夏之前从来没有过这么长时间的缺席,更不用说,她在从政着方面的野心,周惟静从刚来避难所时听到的各种宣传就发现了。
这样有野心又有高市长作为背后支撑的人,怎么可能感情用事到一遇到爸爸的事就抛下一切呢?
吴丹丹睁大眼,捂住嘴不让自己惊呼出声。
“丹丹!去开会了!”
办公室外,吴丹丹的同事催促着她快点去开会,吴丹丹吓了一机灵,仓皇地回应了一句‘马上来!’赶紧拉着周惟静问道,“周姐,你是发现了什么?”
周惟静已经决定马上就走,此刻干脆也把自己的打算一股脑地告诉她,“现在外面的温度已经回升,只要晚上不低于零下三十度,就还算有活路,我和我丈夫打算离开避难所,去找个清净点的地方自己住。”
“那生活怎么办呢?”吴丹丹傻眼了。
“进避难所之前我还偷偷在外面藏了点东西,只要冻不死饿不死,在外面总能找到活路。”
周惟静知道自己底气的最大来源是自己的空间,因此又接着道,“我们俩是想着悄悄走,实在生活不下去再回来。”
吴丹丹被这里面的暗涌冲击得有些恍惚,连连道,“那我今天晚上先回去问问我爸……”
周惟静握住她的手,“不管走不走,先做好打算!”
想了想,她咬了咬牙,还是不忍心,从怀里摸出一支荧光笔和小纸条,边画出一个符号边道,“你如果离开,在路上找找这个记号,我到时候悄悄往底下放点物资,你到时候记得拿!”
“谢谢!”吴丹丹满眼感动,“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好了……”
“没事,和你当邻居这么久,也多亏你帮忙!”
周惟静拍拍她的手,顿了几秒,“丹丹,再见。”
天灾之下,再见也很可能就是再也不见。
走出了这道门,周惟静就迅速地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将那一点点不舍,还有再次面对未知的忐忑压下去。
深呼一口气握住江述的手,“我们现在就走!”
按照周惟静的风格,真正要走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带行李的。
正所谓提着行李往外走,是只猪都能猜出来你要跑路,不仅引人注目还自断后路,把所有东西都留在房间里,到时候要是外面环境不行,再跑回来也能随便编个迷路的借口。
因此,在房间门口,有人拦着周惟静隔壁邻居问住在这间房间里的人去哪了,邻居抱着杯温开水,把热水当瓜子喝,优哉游哉道,“不知道啊,刚看见他们出去了,估计是看建设小队回来了去打听消息了。”
一问,听到他们的行李还在房间里,带着口罩围巾和帽子的陆佳佳心就放回来了一半,焦灼地在房间门口踱步。
她本来和她的姐姐一起,被蒋秘书以看望高市长为由,直接关在了房间里。
被关的这半个月,她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像是被关进了真空的罩子,别人进不来,她们也出不去。
除了每天的一日三餐有人准点送进来保证她们不被饿死,她们无法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陆夏夏也曾试图问过蒋秘书,问为什么。
早已布局设计夺权的蒋秘书却像是被戳中了心事,转过头冷冷一笑,“陆大小姐难道不知道吗?”
他的眼眸中含着愤怒,“这十年来我兢兢业业,不仅要管公事还要管你们两个孩子,我自认为我已经将全部都奉献给高市长了,天灾来了,高市长生病,也是我在瞒着其他人,自己加班加点帮高市长处理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