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合成技能在污染区开荒 第114章

作者:伍拾捌 标签: 种田文 星际 基建 轻松 玄幻仙侠

  “是!”克兰利落地应了,又犹豫着说,“等找到了目标,你想好要怎么处理了吗?”

  他说的目标是一个代号为“Ocean”的实验体,也是星盗团“Trash”的首领。

  “Trash”,源自古地球英语,含义:“垃圾”。

  秦自行一直觉得这位首领起名是有一点子幽默在身上的。

  这人给自家组织起了这么个有意思的名字,吸纳了不少联邦眼中的败笔——堕者(实验失败的改造人)为成员,然后混成了最让联邦头疼的存在,成了一个不好处理、无法清除却又不断壮大的、对联邦充满恶意的组织,像极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可降解垃圾。

  这个组织执行的是游击战略,非案发时全员踪迹成迷,其中又以首领Ocean最为神秘。

  据说,Ocean已经活了上千年。

  据说,Ocean拥有最完美的基因。

  据说,Ocean不惧污染,可以肆意出入污染区。

  种种据说到了最后,打造出了堕者心里的救世主,普通公民眼里的魔鬼。

  只有联邦高层才知道,Ocean不是神,也不是鬼,他是研究所失控的作品,是一瓶敞了口的、极具腐蚀性的致命毒药——

  Ocean不惧污染的原因在于,他可以将一定范围内的污染随机转移到其它地方。

  更可怕的是,他可以赋予自己的追随者这一能力。

  不少机密报告就此得出推论,联邦这些年污染急剧扩散,很可能与星盗团Trash的壮大有关。

  有一份研究甚至极为难得地给出了比喻,称“Ocean与其追随者,就像挤占他人生存空间的恶性病毒。”

  想到这里,秦自行脸上泛起一抹冷笑。

  克兰鲜少见他这副表情,知道他这样就是心情极差了,忍不住说:“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明白,你和元帅意见不和,又是闹掰又是通缉,莱曼那家伙更是趁机追杀我们追了三个星系,你为什么还要帮他们追查Ocean?”

  秦自行收了冷笑,又是以往随和懒散的模样,“你猜为什么我们会被追杀,你猜我这具体坐标从谁手里截胡的?”

  克兰一顿,“那我们堵到Ocean也不告知联邦?”

  “肯定不啊,你傻啊。”

  “也是……我知道了,是不是要想办法跟他合作?”

  “合作什么啊,我个退休人员,没那兴趣搞事业。”秦自行答道,将指挥椅调成了躺床,“到了叫我,我眯一会。”

  他没有正面回答“怎么处理”的问题,克兰愣了一会,却是反应过来了。

  不劝降,不逮捕,不合作。

  那就只剩一条解决方案——

  剿杀。

第105章

  九天后,棉花到了收成的时间。

  席云早就备好了采棉机,很快采收完毕。

  十亩棉花大概有4吨的产量,放在工业化时代不算多,但放在基地里够用了。

  “这一部分摊平晒干,回头送到棉纺厂那边吧。”席云跟大伙说道,视线落到远处棉纺厂的轮廓上。

  也就是开始决定种棉花那会,席云关心起了棉花成熟后要用到设施,细细地浏览了下科技树上相关的分支,发现小小的棉花大大的学问。

  在这之前,席云对于棉花与棉制品的概念简单粗暴:

  棉花——被棉;

  棉花——棉线——棉布。

  而实际上,刚采集上来的棉花并不是应用意义上的棉花,只能算是籽棉。

  籽棉里含有棉花籽和水分,未经处理直接当填充物的话,容易生虫或发霉,所以需要先晒干,之后轧花,将棉籽取出,得到所谓的“皮棉”。

  之后才是众所周知的弹棉花操作——将皮棉弹成絮棉,才能拿来做软乎乎的棉被。

  因此,不做纯手工,光是棉花做被棉这么一个过程,最少也要用到轧棉机和弹花机两种仪器。

  至于棉花怎么变成棉线再变成棉布,这其中涉及到的步骤可就更多了:先是晒棉轧棉弹棉一条龙,再把蓬松的棉花搓成棉条,把棉

  条捻到一起,整成棉纱,最后将棉纱拉成棉线。

  还有棉线纺布……

  一整套下来,席云囫囵吞枣地看了眼,一个头两个大。

  她再不耐烦看各种细节,只重点看制作用的材料,比对着科考特给的废品资源,确认材料充足,闭着眼睛把棉花制作关键路径上的科技全点了,把必要的机器都造了,什么粗纺机、细纺机、纺纱机、织布机……通通来一份就对了。

  她确认着要研习的科技,心里一阵一阵地庆幸,要不是有科技树这个作弊器,真让她回归原始,万事从头整起,她可能会选择背靠杰里费斯树,吃一天杰里果混一天日子,朴素生活,原地等死。

  改善生活?

  别开玩笑了,就算她肯一颗棉花一颗棉花地剥,一根棉线一根棉线地搓,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剥、怎么搓。

  恐怕光是找对方法,就得花上不少时间。

  想到这里,席云不由感慨。

  八百年前她理所当然享用的那些东西,不说吃的米穿的衣,就连那毫不起眼的一针一线,也凝结了太多她从未细想的文明结晶了。

  科技研习都安排妥了,席云划拉了下,见机器都像模像样地备齐了,就开始觉得不意思意思开个厂,混点自动生成改造力的建筑,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她顺手选了个址,在研习序列里添了棉纺厂和织布厂。

  说起这些建筑,那也是挺有意思的。

  科技树里的各类建筑,区别并不仅仅局限于“名字”。

  也就是说,同样的面积,同样的砖瓦结构,哪怕席云不往里搬对应的器械,定义为“棉纺厂”和“织布厂”的建筑,从系统建成的那一刻起,也会有对应的功能。

  比如“棉纺厂”能提高10%的棉花处理效率,而“织布厂”则能提高10%的织布效率。

  如果将棉纺厂的器械搬到织布厂,将织布厂的搬到棉纺厂,生产活动可以照常进行,但是对应的buff就生效不了了。

  感觉是使用系统科技树的一点小福利。

  席云觉得,这多少有点鼓励她建对应工厂的意思,毕竟她要是懒得建厂的话,以她现在的生产规模,也不是不能把各种用途的机器全堆在一间房子里。

  系统还真是铆足了劲想让她好好搞建设啊。

  席云佛系地感叹了下,收回了凝望棉纺厂的视线,跟大伙一起晒棉花。

  翌日。

  他们把晒好的棉花倒进了轧棉机,之后又是好一通忙活,一部分留作被棉,一部分则纺成了纱,丢进织布厂的机子里,做出了几匹布当被单,给基地众人一人做了一套被子和枕头。

  受限于机器和材料,布只是朴素的白棉布,棉布特有的纹理注定它不至于粗糙,但也不至于丝滑,单从手感上讲,远不比用了各种高科技材料的作战服。

  两片儿布缝到了一起,只一侧全开,用了废物回收的金属做拉链,来回拉动间多少有些生涩,刺啦刺啦响,被大卫两兄弟玩成了风格迥异的后现代乐器。

  这两真是弱智儿童欢乐多,什么玩意都能玩出花样。

  八床被子和八个枕头叠成四摞,摆在一起,白得亮晃晃。

  安娜难得多讲了点话,说好白,像雪山。

  纳亚却指着露出来的金属拉链,说那这算什么?大自然雪山山缝间,忽然冒出来的、开着探照灯的破飞船?

  安娜揍了他一顿,所有人都笑了。

  当晚,席云将自己那那套棉被和枕头摆上了床。

  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自己没安娜那个意境,这像哪门子雪山,明明就是病房里的被单。

  有这念头她也不觉得忌讳,所谓母不嫌儿丑,人不嫌自己作品丑嘛。

  她乐呵呵地躺到床上,枕着蓬松的枕头,侧脸埋进软和的被子里,踢着脚愉快地蹭了好几下。

  一次性制暖片被她故意挪远了些,屋子里的温度略有下降,软乎乎的被子派上了大用场,微冷天轻暖被,体验简直是天堂。

  竹床自带的六个小鬼冒出了头,一如既往地在她耳边唱了起来。

  唔,说不定不是天堂。

  是太平间。

  世界第一舒适的太平间?

  她脑补着自己房间里的俯视画面:四四方方一间房,白花花的一张床,小鬼携手把曲唱,而她睡在正中间。

  贼安详。

  她被自己想的地狱冷笑话逗乐,扬着嘴角翻了个身,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一阵闹腾的动静。

  隔壁住的是大卫。

  虽说大家一人一间房,但纳亚三不五时会跑去大卫那里睡,每次他两搁一屋的时候,睡前都要换着花样玩半天,也不知道他们哪来那么多精力,白天就够折腾了,晚上还能续摊。

  席云有一回半夜起来上厕所,路过他们房间的时候,发现他们大半夜在比谁倒立得久。

  她当时睡得迷迷糊糊,捏着手电,只是觉得好像听到了什么声响,没怎么琢磨就拿手电照了过去,被他两晶晶亮的眼睛吓了一大跳。

  不过今晚的动静好像比平时大很多,乒乒乓乓的,偶尔还会冒出一两句话。

  墙的隔音并不是很差,到了席云这边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地步,就意味着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了。

  吵架了?大晚上的什么情况?

  席云想起来又懒得动,裹着被子蠕动着,把耳朵贴到墙上,只听两兄弟激动地嚷嚷着——

  “受死吧!你这个阴魂不散的白色幽灵!”

  “哦呵呵呵,不如你看看自己的样子,不也从头白到了脚吗!”

  “废话少说,吃我一枕头!”

  “奥义!枕头突袭!”

  席云:……

  这两大半夜打枕头仗的幼稚鬼。

  就在这时,外头响起一阵怒气冲冲的脚步声,过不了一会,安娜兴师问罪的一声“喂”透着墙传了过来。

  与之同时响起的,是纳亚一句极为中二的台词:“看我用来自魔鬼的白色枕头彻底同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