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勾魂使者见了她叫祖宗?! 第367章

作者:雪夜提灯 标签: 玄幻仙侠

  “沈老国公不是有谋反之心的人,否则当年他不会让位于庆启帝,我想,沈老国公这么做定有他的缘由。”

  “嗯。”沈临鹤的肩膀渐渐松懈下来,经过方才一瞬间的震惊和不可置信,他此时也想到了,当时祖父定另有打算。

  此时,旭日初升,有阳光透过窗户纸照射进来。

  慧明方丈看着洒落在矮桌上的暖光,心中一阵感叹。

  “沈老国公真乃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他将军械藏于山中,也是为了大庆国。

  当时庆启帝即位,手握大权,沈老国公退出朝堂没了兵权,他担心庆启帝日后会变得贪图享乐,于是留了军械在此,若庆启帝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不介意将其从皇帝的位置上赶下来。”

  沈临鹤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这个老头子果真胆大包天,不过,这确实像祖父的作风。

  若大庆国真到了千疮百孔,无法挽救之时,这些兵器倒真可派上用场。

  但是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有告诉家里。”

  “灵安寺建寺千年,与这山早已融为一体,”慧明方丈看着沈临鹤说道,“沈老国公许是觉得藏于此处最是安全,待哪日机缘巧合被人发现,估计又是千年后了。”

  南荣婳声音幽幽,“那为何如今又要寻我帮忙?”

  慧明方丈垂下了眉眼,眉间的褶皱又深了些许。

  他沉声说道:

  “南荣姑娘知道京中地下暗道遍布,其实灵安寺地下也被东平寒月身边那只老鼠精打了洞。

  幸好那老鼠精只会打洞,旁的没什么脑子,见到山中军械也不以为意没有宣之于众。

  但她却将那山洞打穿了,彼时大雪覆盖尚不明显,如今春日见暖,寒冰化水,那洞口渐渐裸露出来。

  我不敢大张旗鼓地垒石填土,生怕惹人注意,于是只命人用干枯藤蔓覆盖洞口。

  可这不是长久之计,我虽即将往生,可不能眼看灵安寺陷入险境却撒手不管啊!”

  南荣婳明白了慧明方丈的意思。

  若想不被人察觉,最好是在那山洞外设一个无形的屏障,就像是鬼打墙一般,旁人无论如何都走不到洞口那处。

  这对以前的南荣婳来说再简单不过,可如今她没了异能,却是爱莫能助了。

  慧明方丈明白南荣婳的顾虑,忙说道:

  “只要姑娘答应便可,我相信姑娘很快便会重掌异能的,毕竟姑娘乃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红莲业火啊!”

  南荣婳垂下眉眼,此事与沈家有关,且不说若被人发现灵安寺会遭到怎样的劫难,单就沈家…便是一个满门抄斩的罪责。

  南荣婳点点头,应道:

  “好,若我有一日恢复异能,定按方丈说的去办。”

  慧明方丈的脸上总算露出了笑意,可他看向矮桌上的勾玉,脸色又沉重了起来。

  “这勾玉,一枚可定魄,若是两枚合体则可让魂魄再生。”

  “魂魄再生?”南荣婳眸光一闪,“已经消亡的魂魄还可再生?”

  慧明方丈看到她眸中的光彩,有些纳闷地点了点头,如实道:

  “灵安寺每一任住持口口相传,经过红莲业火一天一夜的灼烧,两枚勾玉才可合体。

  一旦合了体,便有了让魂魄重生的能力,不过须得在魂魄完全消散前,将残魂或者仅仅一个魂魄的碎片存入勾玉之中,勾玉才能慢慢温养出完整的魂魄。”

  慧明方丈说完,长长叹了口气道:

  “唉,只可惜如今世上应已没了另外一枚勾玉了。”

  他垂眸打量着桌上的勾玉,阳光照射下,勾玉散发着温和的柔光。

  随后慧明方丈的视线中便出现了一只纤细的手,耳边传来南荣婳的声音:

  “慧明方丈缘何有此一说?”

  那只纤细的手挪走,桌上赫然出现了另外一枚勾玉!

  慧明方丈倒吸一口凉气,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桌子上一模一样的两枚勾玉,震惊道:

  “这…这…不是有一枚勾玉在几百年前的越阳王宫大火中被烧毁了吗?!”

  此话一出,南荣婳与沈临鹤俱是一惊。

  沈临鹤忙问道:

  “慧明方丈所言可是景国越阳王景柘被烧死的那场大火?”

  慧明方丈怔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不曾想沈施主也知晓越阳王景柘。”

  “略知一二,”沈临鹤沉吟道,“这枚勾玉是为何到了景柘手中?”

  慧明方丈没有说话,将桌上那本画了勾玉图案的册子往南荣婳和沈临鹤身前推了推。

  沈临鹤接过,展开册子与南荣婳一起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

  过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二人便看完了,随后沉默在禅房之中蔓延。

  册子上记载着,灵安寺第一任住持便是千年前预言得容氏便得天下的云游术士。

  而这一对勾玉原先竟是被保存在容氏府中,后来,容氏将勾玉交给了这名术士。

  而灵安寺…竟是为了保护这一对勾玉才建立的!

  

第454章 致歉

  “毕竟年代已久,如今除了这小册子上记载着的,便是各任住持口口相传的寥寥数语罢了。”

  慧明方丈话音刚落,禅房的门便被敲响了,随后一名身穿茶褐色僧服的僧人走了进来。

  这人约有三十多岁,面容和善,一举一动很是沉稳。

  他手中托着托盘,盘中放着几个茶盏,走到矮桌边,将茶盏一一放到慧明方丈、南荣婳和沈临鹤身前。

  “这是用山上雪水烹煎的茶,一年中只有两月能喝得到,师父和两位施主慢饮。”

  僧人的声音不急不缓,如山中溪流一般,给人舒爽清畅之感。

  他正要退出禅房,却被慧明方丈喊住了:

  “了煦,你且留下。”

  那名名叫‘了煦’的僧人顿了一下,而后返身在慧明方丈身侧的蒲团上坐下。

  慧明方丈为南荣婳和沈临鹤介绍道:

  “这位是我的大弟子,名叫了煦,他是下一代弟子中钻研佛法最为勤奋,领悟力最高的。如今我身体有恙,为寺中众弟子们讲经之责已落到他身上了。

  待我故去,住持之位便传给他。”

  了煦一听,面有不忍,喃喃道:

  “师父…”

  慧明方丈摆了摆手,他看着了煦说道:

  “我心中有数,不过是肉身将亡,若佛祖不嫌,能让我将功赎罪侍佛左右,也算是我的造化了,你不必太过挂怀。”

  了煦忙点头称是,但微红的眼眶可看出他对慧明方丈的不舍。

  慧明方丈目光望向南荣婳和沈临鹤,又对了煦说道:

  “这两位便是我先前同你提到过的沈临鹤少卿和南荣婳姑娘。”

  了煦先是一愣,但很快,他的脸上扬起了笑容,看向南荣婳和沈临鹤的目光中满是敬意。

  他微微颔首,和善说道:

  “之前便听师父提到过沈施主和南荣施主,沈家都是大义之人,南荣施主亦用异能守护我大庆国安稳,了煦心中实在钦佩。”

  沈临鹤状似无意打量了他一眼,随后嘴角噙着三分笑意开口道:

  “都是为了家国安稳,应该的。”

  他端起桌上的茶盏,慢慢品了一口,眉头却蹙了起来。

  “雪水煎茶最看煎茶之人的心境,莫非了煦师父今日有烦心之事,我怎尝着这茶有些苦涩呢?”

  了煦神色一僵,然后轻轻叹了口气道:

  “没想到沈施主如此敏锐,方才煎茶之时我心中确实烦乱,只因…”

  了煦飞快抬眸看了一眼慧明方丈,然后低头沉着声音道:

  “我为师弟们讲了这么久的经,但其实真正面对生死离别时,还是无法做到超然世外。”

  慧明方丈见状,长长叹了口气,对了煦又是一阵开解安慰。

  南荣婳目光扫了一眼沈临鹤,看到他未达眼底的笑意,心中起了疑。

  随即她也端起桌上茶盏品了一口,茶水清香中还带了一丝甜味,丝毫不觉苦涩。

  -

  下山时,山道上香客逐渐多了起来。

  沈临鹤看着道边那一座写着‘灵安寺’的石碑,感慨道:

  “小时候便经常随我娘来寺中烧香拜佛,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此处会与我有这么深的牵扯。”

  沈临鹤负手而行,似是自嘲一笑,“那个老头子竟然给我挖了这么大一个坑,如今沈家全府上下都与灵安寺拴在一起了。”

  南荣婳想起沈老国公那自得自傲的样子,忍不住嘴角有了笑意。

  确实,沈老国公有时做事任性得很,不过却说不好这五万军械到底是会坑了沈家人,还是会帮了沈家人。

  沈临鹤偷偷看她一眼,装模作样道:

  “嫁到我沈家可是冒着杀头的风险,我怎么舍得你与我受苦,整日担惊受怕呢,若不然…这婚…”

  “好啊。”南荣婳不等他说完,便爽快应下,然后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山下走了。

  徒留沈临鹤愣在原地后悔不迭,他方才只是想听南荣婳说几句甜言蜜语而已,比如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可她…

  沈临鹤撇了撇嘴,紧赶几步追上了南荣婳,忙说道:

上一篇:从零开始摆地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