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勾魂使者见了她叫祖宗?! 第377章

作者:雪夜提灯 标签: 玄幻仙侠

  “是姨母?我在呢!”

  那女子一边从外间手忙脚乱开着里屋门上挂的锁,一边压抑着哭声说道:

  “悦儿,你…你娘殁了!”

  

第466章 悦儿姨母

  黑暗中,悦儿睁着眼一动不动,不知在想什么。

  外间的女子许是手抖得厉害,试了好几次都没有将锁打开。

  听动静,她返身去点了油灯,而后又试着用细长的钥匙去插锁孔。

  一道光线从门缝透进了里屋,悦儿被这亮光惊醒,眨巴了几下眼睛,喃喃问道:

  “姨母,你方才…说什么?”

  可门外的女子不再回答,只能听到她压抑不住的抽噎声。

  终于,锁被打开了,女子推开里屋的门,光线完全照了进来。

  她看起来比悦儿的母亲小三四岁的样子,身穿一身浅褐色的粗布麻衣,麻衣的袖子和下摆已经被洗得发白。

  她的眼睛已哭得红肿,脸上布满了泪痕。

  女子推门后先是看到了站在门后面的悦儿,她神色哀戚,正要说什么,却一下注意到里屋中暗处还站着一男一女。

  那女子一把把悦儿搂入怀中,警惕地望着沈临鹤和南荣婳,压低声音说道:

  “你们是谁,为何在这里?!”

  沈临鹤十分有礼地拱了拱手,用温和的语调说道:

  “我姓杜,这位是我夫人,我们返乡途中路遇大雨,才来借宿一晚。”

  “姨母,”悦儿轻轻拉了拉那女子的手说道,“他们是好人,是我娘让他们住在这的。”

  悦儿姨母的目光在南荣婳隆起的肚子上看了一眼,而后长长叹了一口气,眼泪又涌了出来,“我那姐姐最是心地善良…可天不长眼啊,为何善良的人却…却…”

  说着,她紧紧抱住悦儿痛哭起来。

  悦儿终于反应过来自己没了娘,以后再不会有人温柔地叫她起床、抱着她唱童谣、轻拍着她的后背哄她睡觉了…

  悦儿一撇嘴,哭了出来。

  可她不敢大声,生怕把那大院子里的人引来,她只能使劲捂着嘴,将哭声吞回到肚子里。

  沈临鹤这才知道,原来昨夜那个死了的人就是悦儿的母亲,是整个村子唯一一个愿意‘收留’他们的人。

  他看着悦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中闷痛得要喘不上气来。

  沈临鹤的手紧紧握成拳,什么县令、什么上头的贵人…

  通通不把百姓当人看!

  悦儿的姨母一遍遍地用袖子为悦儿擦眼泪,哽咽着说道:

  “悦儿,是…是我们家对不起你,其实…其实你爹是为了救你姨丈才跳入水中淹死的!

  而这次你娘掉到海里,你姨丈明明与她一条船,却见死不救,我…我痛心疾首,方才与他大吵一架提了和离!

  悦儿,以后姨母会照顾你的…”

  也不知悦儿听清了没有,她只一个劲地捂着嘴哭。

  过了好一会儿,哭得实在没了力气,悦儿才渐渐停下来,一双眼睛如核桃一样看着她的姨母,说道:

  “可是姨母,你若离了家,幺幺可该如何是好,她才三岁…”

  看着她的姨母神色悲痛又犹豫,悦儿抬起小手摸了摸她姨母的脸,慢慢说道:

  “姨母,我没了娘,知道没娘的伤心,你不要再让幺幺没有娘了,好吗?”

  悦儿姨母看着眼前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心中的悔恨和无奈让她再次哭出了声。

  南荣婳看着这一幕,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忍。

  她轻声说道:

  “只有彻底查清此事,将那些人赶出小渔村,让村民回归正常的生活才是长久之计。”

  悦儿的姨母擦了擦眼泪,缓缓摇了摇头,“夫人不知,那些人来头不小,我们是斗不过他们的。”

  “来头不小…”南荣婳眸光一凝,问道,“你都知道些什么,或许我与夫君可以帮上忙。”

  悦儿的姨母先是面上出现一抹喜色,而后却又黯淡了下去。

  “我爹,也就是悦儿的外祖以前是我们这的里正,所以我知道些内情。

  我们村以捕鱼为生,家家户户都有渔船,天气好的时候便出去捕鱼。

  有一次接连半个月的雷雨天,渔网都要发霉了,待天晴那日,大家都将渔网拿到岸边晒,这才发现有一艘大船停在了海里。

  我爹觉得奇怪,便吆喝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起去大船那探个究竟。

  他们回来之后却是脸色惨白,说…说那船上全是死人,应是船撞到了海里的礁石上沉了海,然后又被风浪卷起来搁浅了。”

  悦儿的姨母叹了口气,“我爹赶紧驾着牛车去百里外的县城寻了当时的县令,那县令是个好人,接着就派了县衙的衙役过来探查。

  后来才知,那艘船是个商船,船舱里有金银珠宝和从别国运来的稀奇货物。”

  说到这里,沈临鹤心中便有了数,联想到村中钱庄运出去的宝物和金银,以及昨夜钱庄中人提到的京城和上头的贵人,他的周身泛着冷意。

  沈临鹤沉声说道:

  “看来沉船不止一艘吧,而且县令见此事太过蹊跷或是发现了海中的玄机,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州郡。

  可州郡的官员却不光将沉船一事压了下来,还派人来监守村子。”

  悦儿姨母神情惊讶,连连点头,说道:

  “是、是…公子说的都对!好不容易将那艘船拖上了岸,结果有一日风浪大,又有一艘大船搁浅。

  那县令着人去海底探查,发现距离岸边几百丈远的距离有巨大的礁石。

  近年海上风浪比以前要大,商船许是为了躲避海中大浪才绕道航行,结果就撞上了暗礁。”

  沈临鹤沉吟片刻,低声道:

  “先前那名县令想来…结局不会太好吧?”

  悦儿姨母愣怔了片刻才开口:

  “对,那位县令出了意外,人没了…”

  “难道说…”她忽地面露惊骇之色,“后来有一次我爹去县里巡那名县令,同那县令一道乘马车往小渔村来,可在半路却翻了车,我爹也死了…

  县衙的人说是意外,那车夫命大活了下来,他也说是意外,难道…难道…”

  悦儿姨母再支撑不住,扶着门框慢慢蹲下了身,瘫坐在地上。

  “到底是谁,是谁这么狠的心!简直没有人性!”她低声吼着,眼底渐红。

  南荣婳看了一眼沈临鹤的神色,只见他眸中微凉,下颚紧紧地绷着。

  “你猜到那人是谁了?”南荣婳轻声问道。

  “嗯,”沈临鹤声音中隐有怒意,“先前没有想到此事会牵涉州郡官员,所以没有想起那人,如今倒是确定了…”

  

第467章 他来了

  “呜…呜…臣那妹妹啊!她肯定是不舍得先帝,追随先帝的脚步而去了啊!”

  博阳宫偏殿内,一名留着连鬓胡子的官员大清早便杵在这殿中,到现在为止已经痛哭了一刻钟了。

  他约莫四十多岁,身材中等,样貌也普通,咧着嘴哭的样子为他添了一丝滑稽。

  坐在上首的李未迟被他哭得脑子发胀,抬起手揉了揉额角。

  “呜…可怜连她唯一的女儿也没了性命,臣这做兄长的只能睹物思人了!”

  李未迟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打断,却听一道更大的哭声响起:

  “呜!臣昨夜还梦到妹妹,妹妹让臣莫要多思多虑,好好当好昌南郡的郡守,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此人正是白熙慧的兄长白弘量,此次入京述职他已在宫中待了半月之久。

  大部分述职的官员要么领了赏、要么领了罚已经离京,可他却迟迟没等到让他返郡的消息,于是寻了个由头便主动来找李未迟了。

  李未迟等的便是他这样沉不住气的人。

  “昌南郡在白郡守手中这么多年越发繁荣昌盛起来,熙慧太妃没有在梦中夸赞白郡守吗?”

  白弘量一听,抹了抹眼泪,长叹一声道:

  “臣那妹妹自然对臣这做兄长的敬重有加,说的也都是些好听的,可臣知晓,那都是家人的偏重,当不得真。

  若要看这郡守的位置坐得稳不稳当、称不称职,还得听百姓所言!”

  李未迟一听,很是赞同,连连点头。

  白弘量见状,心中稍松,正琢磨着开口问问返郡一事,却听李未迟先开了口:

  “昌南郡较其他州郡来看,位置略偏僻些,沿海又多密林,耕作的田地少,唯独养蚕、纺织尚发达些。

  可朕观白郡守述职,去年昌南郡在受了雪灾的情况下,田赋和商赋竟能与往年持平?”

  白弘量早知李未迟会如此问,心中已经打好了腹稿。

  他泰然自若道:

  “不瞒圣上,臣小时曾经历过一场暴雪,因着家中殷实些倒没受些苦难,可看着百姓受雪灾吃不饱穿不暖,臣便想若臣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大官,定要常备粮食、木炭、衣物,以防百姓遭难受苦啊!

  于是臣自从当了昌南郡郡守,便开始填充粮仓和库房!

  臣也只是以防万一,没想到,真遇上大雪了!”

  白弘量低头笑了笑,好似有些不好意思自我夸赞,声音略低了些:

  “农户商户们心地也善良,臣帮他们渡过雪灾,他们竟也如常交了赋税。”

上一篇:从零开始摆地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