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渔 第21章

作者:怀愫 标签: 灵异神怪 甜文 轻松 玄幻仙侠

  刘明看了徒弟一眼:“怎么了?你要不行别硬撑了,换个人。”

  江萌摇了摇头:“不用,我能行。”今天这日子,几乎所有人都在外面跑呢,她只是看人有颜色,还是能看清楚的。

  值完这一轮,她再去市医院。

  刘明看她坚持,把车悄悄开到监视位,跟上一轮值守的同事换过班,从后座拿了两袋吃的:“给,这你师母准备的,给咱们守夜吃。”估计今天又是一场硬仗。

  车子熄了火,车里很快就冷下来。

  年前那几天还很暖和,这快除夕夜了却突然降温,刘明一边盯梢,一边注意着车玻璃上不要起白雾。

  这个嫌犯有很强的反侦探意识,狡猾得很,得更谨慎仔细才行。

  江萌不停眨眼,她数了数她看出去的颜色。

  物体和霓虹灯都没变化,只有人有颜色,而且什么人就是什么颜色,不管怎么动颜色都不变,蓝的,绿的,黄的,紫的,白的。

  她深吸口气,调整心态先投入工作。

  这个小区很大,人口密集,人流量也在,除夕夜还有好些摊贩在小区四个门外摆摊卖各种吃的喝的用的。

  外卖员也还没休息,来来回回,人员进出复杂。

  大家重点关注外卖员,只有他们脸生,进小区也不会引起注意。

  刘明拿着对讲:“有发现没有?”再晚摊贩也会回去过年,如果他是嫌疑犯就会趁人多的时候进入。

  刘明的话还没问完,江萌目光极处,亮起来一个红色的点儿。

  那个红点在她眼里放大,江萌按捺心中震惊:“师傅,你看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他们要抓的嫌疑人!

  刘明立刻通报小区四个门的同事,大家围拢形抓捕,把人牢牢按住。

  刘明回头就夸奖徒弟:“你可以啊,你不是害眼病嘛,这么远还能给你一眼认出来!”大家这下都可以回家吃两口团圆饭了。

  “等人押回去,你就去市医院看看眼睛,你这眼睛的毛病不能再拖了。”

  江萌站在那里,望向四周。

  她知道这些颜色代表什么了。

第18章 “天眼”查“你想去考天务员?你想自……

  红色是杀人犯,蓝色是需要进行身份调查,绿色特定犯罪活动,白色是文物走私犯罪,黄色是失踪人口……

  这是公安通缉令的颜色。

  江萌听到师傅在跟她说话,但她脚下一步也没停。

  穿过人群走到卖卤味的中年摊贩身边,看向车边蹲着的,被根长布条柱在车把上的小男孩。

  她一把抱起男孩,抹了抹男孩脏兮兮的脸,指着两个冲上来要抢孩子的中年夫妻:“姓名,身份证号,这孩子是你们什么人?”

  这个孩子,是黄色的。

  几辆车满载而归,就这都没坐下江萌这一场抓到的犯人。

  走失人口归走失人口,嫌疑犯归嫌疑犯,坐不下的直接通知本地派出所来人带走。

  几个一起出任务的同事看着江萌:“江萌,你这眼睛也太利了,你平时没事是拿通缉令当连连看在玩吗?”

  江萌确认眼中的颜色真的是按通缉令颜色来分的。

  她自行划分了一下轻重缓急,刚刚白色那个走私文物的,她放在最后才抓,先把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给抓了。

  抓人的时候像是钢铁侠上身,回到局里她才觉得大脑过载,眼睛也过载。

  偏偏她又不敢用滴眼液,心里想的是要不然再出门转一转,万一还能再逮两个恶性犯罪事件的嫌疑犯呢?

  张永强和宋晨收队回来,他们俩在车就听了江萌的神奇事迹,宋晨提着吃的送到江萌桌前:“小江姐,你太牛了,你怎么做到的?”

  每天都看一遍通缉令就行吗?那他明天开始也拿通缉令当休息时的消遣读物。

  江萌突然抬头,她问宋晨:“你给我那个眼贴,你自己用了吗?”

  宋晨不知道江萌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他点点头:“用了啊。”

  江萌观察他片刻:“那你用完,觉得怎么样?”

  “特别舒服!”宋晨话里都加了重音!

  他是刚刚回来的路上贴的,这东西还真的能缓解视觉疲劳,眼睛跟洗过一遍一样,又清凉又舒适。

  江萌刚刚排除了一切因素,她今天的变量只有眼贴,可宋晨用了并没异常。

  她正不知道说什么好,刘明带了个好消息回来:“找到那孩子的亲生父母了!”

  孩子是被拐卖的,父母录入过DNA数据,被拐的时间不久,照片相似度很高,基本确认就是这个孩子。

  那对小夫妻连夜买了站票来江城,做完比对确认之后就能把孩子接走了。

  除夕夜里接到疑似找到他们孩子的电话,一开始都不相信真的找到了,还以为又是骗子,知道是警方打来的电话,那对年轻小夫妻喜极而泣。

  这半年他们已经被骗了太多次了。

  还有刚刚在路边捎上的老人,也已经找到了亲人,老人患有老年痴呆,走失好几天了,家里人大过年的还在外面找,这下都能回去吃个团年饭。

  刘明拍了拍江萌的肩:“你这一晚上可以啊。”

  宋晨开玩笑:“还真是,要是咱们队也有KPI,那小江姐也是销冠了呀。”

  今天不仅办了大案,还搂了一网虾米,刘明都轻松了些,听到宋晨开玩笑也没板脸,反而说:“可不,要天天这样就好了。”

  “买孩子的买家呢?交待出上家没有?”宋晨追问。

  “你师傅正在问,不承认是买的,说是捡来的。”

  “捡来的?”宋晨差点都要气笑了,“他捡到孩子为什么不交给警察?”这些人以为说是捡的,警察就不追究了吗?

  这要是能顺藤摸瓜,把一条线上的人都逮住,那解救的可就不是一个被拐儿童了。

  宋晨放下吃的:“我去看看!我回来的路上休息过了。”师傅开车,他贴上眼帖睡了十好几钟呢。

  宋晨大步走进讯问室,老张已经坐在里面,他有意让徒弟练练手,示意由他来问。

  宋晨清清嗓子:“陶兴德是吧,那个孩子是你的儿子吗?”

  中年男人低着头:“不是。”

  “不是你儿子,那他是怎么来的?”

  “捡的。”

  宋晨差点翻白眼,说谎!他突然顿住动作,抬头看着卖卤货的中年男人,他又问了一遍:“这个孩子怎么来的?”

  “是我…

  …我捡的。”

  中年男人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整个人都颤动起来,宋晨仿佛能看见他因为说谎而急促的呼吸和他升高的体温。

  宋晨咽了口唾沫:“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哪里捡的,你捡到之后为什么没有报警。”

  老张吹了口茶,今天实在太忙,江萌一口气都快把讯问室塞满了,要不然拐卖儿童这种案子还不用他来盯。

  “说话!”宋晨语气虽然凌厉,但情绪却比之前要稳。

  老张有些欣慰,小宋人机灵,也很愿意吃苦,但到底太年轻了,讯问的时候总是会带个人情绪。

  有时候这种情绪对讯问有利,有时候则会因为情绪忽略掉一些细节。

  可他刚刚那几句,一句比一句稳,学出来了。

  宋晨盯着坐在对面椅子上的中年男人:“陶兴德,一个一个问题回答我。”

  陶兴德缩在椅子里,不敢看对面两位警官的眼睛:“我是去年下半年八月的时候,就在,就在个工地上,看见个小孩子,我以为是人家不要的……我还问了,工人们说就是被扔掉的小孩。”

  八月是对的,工地是对的,后面是假话。

  陶兴德是在一个工地上跟卖家进行的交易。

  “哪个工地啊?”宋晨继续。

  “就是,就是建设路的实业大厦。”

  假话,宋晨也编了句假话:“那边半年前已经竣工了,工人早已经离场,你再仔细想想是哪个工地。”

  陶兴德立刻慌乱起来:“是,是我记错了,是在江城大厦二期那个工地上。”

  假话,宋晨越逼越紧:“江城大厦离你的出租屋,蹬三轮车得有两个小时吧?你天天跑那儿卖卤货?”

  “陶兴德,你现在老实交待出卖家,还能给自己争取争取机会,你要是拒不承认,我们不是没有办法。”

  “你买孩子总有支出吧,不可能付现金吧?你和你老婆的所有支出,我们全都会查的,问你,是在给你机会。”

  陶兴德没想到一句谎话都骗不过,他就是个卖卤货的,哪经得住这么问:“我们是同村的,我一直也没孩子,他说花点钱就能有个后。”

  宋晨忍着怒气,资料显示陶兴德有个七岁的女儿养在乡下,这叫没孩子?

  宋晨继续问,不到五分钟,上家在哪,做这“生意”多久,手里大概卖出过几个孩子,都问出个大概。

  三岁大的健康男孩是俏货,陶兴德根本没那么多钱,他用他七岁的女孩抵了一部分。

  宋晨差点把笔捏断,他深呼吸一下,整理完笔录交给师傅。

  老张捧着茶杯微微笑了:“不用看,挺好。”

  宋晨一刻也不敢停:“师傅,我还想去别的讯问室,我再学习一下。”

  他想知道他能看到人说谎红温,是不是只对陶兴德有效。

  宋晨去厕所洗把脸清醒清醒,出来就碰到了江萌,江萌也是来洗脸的,她准备清醒一下,然后继续她的“KPI”。

  她跟好几个同事说:“我今天感觉特别好,说不定还能再逮几个。”

  这种事是说不准的,刘明几个就都曾经遇到过,押着嫌疑人指认案发地时,经常会碰到些“怪事”,这一行干久了,要说老天无眼,有时候也不是。

  可能江萌今天就是运气好,保不准真能再抓两个回来。

  两人在厕所门前的洗手台碰上,宋晨看了江萌一眼,他想起来了。

  “小江姐,你刚刚是想问我眼贴的事吗?”

  “啊,那个眼贴挺好用的,我想买点。”江萌确认了宋晨使用眼帖后没异常,她要是贸然说自己的眼睛异变,能在看人的时候看见通缉令的颜色,那不是太诡异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