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刀裁素
孟有树愣住片刻,大约是没想到萧妧妧问得如此直白。
“妧妧年纪小,说话没遮拦,孟董不必放在心上。”黎行聿清清嗓子,歉意微笑。
萧妧妧缩了缩脖子,抿紧嘴唇,偷瞄黎行聿。
孟有树回神,连连摆手:“你们误会了,我不介意这些,我没想到萧小姐能看出它是仿的,甚至看您的意思,还知道仿的哪一件?”
萧妧妧点头,粗略的解释道:“我在京城读的书,偶尔去博物馆逛逛。”
博物馆那件就叫1号吧,因为精美又大气,其实挺出圈的,照片每每在网上流传一遍,网友就要惊叹一遍它的美貌。
这也是萧妧妧不敢把苏娇娇带来的那件2号拿出来展示的原因,太扎眼了。
不识货的人当它是假货,碰到识货的人那更完蛋,解释不清。
孟有树又一次打量萧妧妧,这么一看,确实有点混古董圈的样子。
因着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去他家里参观的朋友们,潜意识认为他手里这件玉瓶才是真货,用了点旁门左道换来博物馆那件,绝不多问。
孟有树倒是辩解过几次,大家一副*“我懂我都懂”的模样,他懒得再说,后来便很少带人参观。
黎行聿能看出来不意外,家学渊源在那摆着,这小姑娘年纪轻轻,如果真是自己看出来的,确实有眼力。
“萧小姐是怎么看出来的?”孟有树有心试探。
萧妧妧腹诽,当然是因为真的在她手里啊。
就在她琢磨怎样回答,才能装逼立人设的时候,和孟有树争执过的陌生男人以及工作人员从身后走来。
两人戴着手套,步伐轻缓,格外谨慎地托着玉瓶。
“老板,玉瓶清理过了,也登记了,您看放哪啊?”
他们询问孟有树意见,打断了交谈。
孟有树冲黎行聿和萧妧妧笑了笑,示意稍等,转身对守在暗处的工作人员招手。
“把柜子打开,东西并排放,”孟有树半蹲下,盯着展柜观察,“往左边挪点,把好看的那面露出来,对对对。”
工作人员配合孟有树的指挥,在展柜里几次调整玉瓶,调整灯光。
萧妧妧傻眼,这是仿了两件一模一样的,还把两件仿的全搬出来展览?
看不懂。
新来的算4号吧,3、4号摆在一起,粗略看去,就是一对一模一样的玉瓶。
器型一样,材质差不多,高低大小肉眼看没多少差距,唯一不妥的是雕工。
两件玉瓶所雕花纹图案完全一致,雕工便对比出优劣。
倒不是说4号的雕工不好,两件的手法其实很相似,而是存在些许差异。
萧妧妧说不出个所以然,可能是情感,可能是风格,总之,她直觉不像是同一人所作。
“新来的这件是裴大师的徒弟作品,”孟有树无奈摇头:“到底是不如师父,可惜裴大师年纪大了,不接单,不然这对仿的玉瓶也不算太差。”
没办法,只有裴大师师徒愿意接单,其他大师不是不乐意仿制,就是技术不过关,孟有树虽遗憾,但也知道只能如此了,谈不上多失望。
萧妧妧闻言,暗道一句果然。
孟有树亲自上手,两件仿品调整到满意角度,让工作人员锁了展柜,欣赏片刻,对陌生男人说:“我回头和助理说一声,尾款工作日给你们老师汇过去。”
陌生男人安心了,咧着嘴笑完,冲他们几人鞠躬,乐呵呵离开。
等到周遭只剩下三人,萧妧妧不解追问:“一样的瓶子,为什么要仿两件?”
孟有树好脾气的说:“说来话长,萧小姐看过博物馆馆藏的那件正版玉瓶,但是一定不知道,正版的玉瓶其实是对瓶,也叫双瓶,必须取自同一块玉料,打造两个一模一样的瓶子,象征同根同源。
也不能说完全一样吧,它们刻字不同,在瓶耳的外侧,一瓶刻福字,一瓶刻寿字,寓意福寿双全。”
“博物馆那件是对瓶中的福瓶。我让人仿的这两件也是照着做成一对,一瓶福,一瓶寿。”
萧妧妧根本不清楚这些细节,甚至第一次听说这是对瓶,它还有一个搭档。
她俯身在3、4号的瓶耳部分寻找,果真有刻字。
“所以,博物馆那件是真货?”
孟有树被萧妧妧的问题逗乐,哈哈笑。
“自然是真的。不止你一个这么想,我解释了,可大家不信,都以为我把博物馆的东西偷回来了。”
萧妧妧彻底放心,御制青白玉透雕花鸟纹福寿对瓶,福瓶在博物馆,另一件寿瓶则是在她手里。
两件同根同源,真得不能再真得古董。
差点冤枉博物馆了,以为展出的是假货。
孟有树拐回话题,继续讲故事:“你们不知道,博物馆那件福寿对瓶其实是宫廷玉器,后来成了我太奶的陪嫁之一。
按照那个年代的说法,我太奶是皇室的宗室女,和皇帝血缘比较近的那一支,族谱往上查全是有名有姓的人物,所以我太奶的陪嫁,有很多是从宫廷里流出来的。”
“后来打仗了,太奶太爷做主躲出国,于是把家里带不走的东西变卖出去换盘缠,福寿对瓶就是那时候没的。
等后面安稳了,一大家子搬回来,当时家里条件还不错,想着把以前卖出去的东西赎回来,毕竟是传了几代的物件,真舍不得,而且以后也会越来越值钱。
我们一家子托人搜寻了好几年,只找回来十几件,剩下的不是没消息,就是在战争里毁了。要么跟福瓶一样,辗转换了几个主人,最后被人捐到博物馆去。”
“进了博物馆那肯定买不回来了,再说,留在博物馆挺好的。
我们当时联系找到捐赠人,想打听另一半的消息,得知另一半寿瓶让不懂事的子孙给卖出去了,下落不明。
家里人惦记得不行,我这才想着仿制出来,好让家里长辈高兴高兴。
等媒体场展示结束,它们就要送回去。”
萧妧妧恍然大悟,先前还以为孟有树把替身文学玩到了古董上。
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见证了一个时代、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根本听不完。
“你们别看它是仿的,以为多轻松,可不容易了,光是找到这么大的料子就花了几年,一件不够,得多找几件,防止中途出意外,随时换。
料子这一步解决了,联系师傅到真正动工这步,又是一两年过去,光是在料子上勾勾画画,起码小半年。
从收料子到放在展览厅、出现在你们面前,满打满算,八年过去了。”
萧妧妧瞪大眼睛,花八年时间投入大几百万,只为复刻一对玉瓶,这才是有钱烧得慌。
孟有树笑了:“正常,一般人都能不理解。我们主要图个高兴,也可以理解为,弥补遗憾吧。”
萧妧妧试探着问:“如果,那件寿瓶出现在您面前,您会想买回去,彻底填补遗憾吗?”
孟有树毫不犹豫,坚定回答:“那肯定的,仿制品到底是仿制品,不说那些外在的因素,它的意义不同。”
闻言,萧妧妧心中一阵暗喜,无法抑制嘴角的上扬。
她明爽的样子太显眼了,黎行聿和孟有树不约而同地看过来,不明所以。
萧妧妧挺胸抬头,尽量表现得郑重严肃些。
在他们的注视下,缓缓拿出手机,翻出自己拍下的寿瓶照片。
“您不是好奇我为什么能看出它们是仿品吗?”萧妧妧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机递到孟有树面前,示意他看一眼。
“因为,真的在我手里。”
【作者有话说】
不出意外是每天的21点更新,如果来不及可能稍微迟一点。
晋江有点毛病,章节发布后,前台会延迟几分钟刷新出来,需要等一等。
PS:昨天估摸着差不多可以开防D了,选了最低比例,结果还是出了意外,现在已经关掉啦
感谢读者“momo”,灌溉营养液 +5
感谢读者“要长高”,灌溉营养液 +1
感谢者“本本本本肉”,灌溉营养液 +10
感谢读者“ninomi”,灌溉营养液 +5
109
第109章
◎哦嚯,可以吃瓜了◎
话音落下,别说孟有树,连黎行聿都意外不已,投来的目光倏然变化。
萧妧妧敏锐捕捉到了这一丝变化,面上保持住严肃神情,内心不禁爽翻。
哼,让你小看我。
“我没在你店铺里见过。”黎行聿低声说。
萧妧妧嘿嘿笑,低声回他:“东西太多,没地方塞。”
这话说得欠揍,听起来有点炫耀的意思,只有萧妧妧知道,不是炫耀,是真塞不下,好东西太多了,根本顾不过来。
东西拿到手并不是吹吹灰尘上架那么简单,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
珠宝玉石一类需要送去鉴定拿证书,或者请专家鉴定背书,还要下载保存系统提供的交易证明。
古董是她和异世界客人交易所得,有系统协助补足传承谱系和交易发票、合同,证明古董来源合法不够,同样需要送去专业机构鉴定背书。
更别说前期的准备工作,她要把老古董们整理出来,学着清理养护,尽量让它们漂漂亮亮的见客人。
这一趟趟步骤走下来,事情并不少,放在其他铺子,古董的证明、证书存档至少需要一个专业律师接手。
目前铺子里摆在台面上的古董,全部过明路可以拿出证明,只缺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
萧妧妧已经很偷懒了,大部分家具伪造几张旧照片,能够证明家族传承便不再管。
一些昂贵的物件、见不得人的物件,她自己藏着不打算出手,索性当黑户,省去不少麻烦事。
至于值点钱、自己又不想留下的东西,她会登记清楚,按批次送去鉴定,至今还有一部分在路上。
当然,古董圈从不缺少查不清来源的物件,甚至大部分藏品都不能细究。
什么村民家里收来的、地里挖的、河里捡的、小商贩手上买的……来源不一而足,在古董圈太常见了。
这些拿不出合法来源的物件,走私下买卖,价格抬不上去,也不方便放在台面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