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刀裁素
客户经理小王讪笑,略显局促地搓着手,说:“抱歉秦教授,069号刚刚被另一位客人提前洽购了。”
话落,五个头发半白的老头子齐齐直起身,神情空白茫然。
秦教授不可置信,“卖出去了?”
客户经理赔笑点头。
刘老师发出懊悔的叹息:“哎,迟了一步,前面那几个琢磨太久了。”
另一位江老师附和:“可惜了可惜了。”
秦教授显然对069号念念不完,继续追问:“多少钱卖的?是不是老赵下的手?”
客户经理低声说:“80万,最高估价卖的,买家一口应下了。不是赵老师,他这两天先去了佳博。”
秦教授闻言神色失落,又俯下身盯着069号细瞅:“那可真是不巧,我着急忙慌的让人找你去了,还是晚了。”
客户经理:“可不是,我那边刚谈妥,就差那么几分钟。不碍事的,后面还有好东西呢,秦教授您再看看。”
秦教授撅着嘴,不高兴地摇头:“再好东西那是另一回事了,不一样。”
江老师插话道:“谁买走了,能透露吗?我不问清楚心里难受。”
眼睁睁和一个大漏擦肩而过,几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差一点,就差一点。
扇面出身不好,送拍人来自海外民藏,假货概率翻倍,普通藏家不敢冒这个风险,他们浸□□画领域多年,也是一起商量了许久才敢判定它是真迹。
且是保存完好的精品真迹。
从市场行情看,上百万肯定没问题,几个老伙计对它的预期在大几百万左右,万一运气好碰见喜欢它的散客,价格还能再飙一飙。
几人不止一次联合购买,下定决心后老规矩行事,依然由秦教授出面和拍卖行商议。
他们胸有成竹,商量好了在手里多留几年,等行情上涨再出手。
结果倒好,小王经理上来告诉他们一个坏消息,他们嘀咕半天白嘀咕了。
80万翻到大几百万,这差价搁在谁心里都难以释怀。
客户经理再次露出为难神情:“哎呦,江老师您知道规矩,客户信息我们不能说。”
“没关系的小王经理,我不介意您说出去。”
萧妧妧慢一步赶来,挺直脊背,面上扬起矜持淡笑。
小王经理松了一口气,忙介绍:“这位萧小姐就是买下069号的买家。”
买家出现,几个老头子推了推眼镜,齐刷刷望过来。
有点眼熟啊。
“你是小树介绍的那个……”秦教授说到一半停住,想不起来怎么称呼。
江老师用不太小的声音悄声提醒:“叫元宵,元老板,卖古董的。”
萧妧妧笑容僵硬,重新自我介绍:“萧妧妧,姓萧。”
五个老头子一起沉默了,诧异神情浮上脸,扶住眼镜腿上下打量她。
不敢想象,在众多真伪存疑的藏品里精准挑出大漏的会是一个年轻小姑娘。
刘老师好奇不已,进一步追问:“元、萧老板怎么想起来买下这幅扇面了?”
他们打量片刻,认定是巧合,小孩子刚入行,难免冲动,不一定知道扇面的价值,见它保存完好就冲了。
萧妧妧确实说不出个一二三,随便找了个理由:“它看起来最有韵味。”
谁也不知道她所谓的韵味是什么味,这个答案太玄妙了。
江老师试探着问:“小萧,这扇面你打算出手吗?”
萧妧妧环视五人,五张脸上如出一辙的期待,身体不自觉前倾,等她答案。
萧妧妧未语先笑,在他们的注视下,蹦出两个字:“不卖。”
五张脸上的期待神情瞬间黯淡,又变回皱巴巴的苦瓜脸。
萧妧妧忍俊不禁,道:“既然几位老师也对它感兴趣,想必我的判断没出错,这件是真品。”
秦教授哼哼两声,没给肯定答复,也没否定她的说法。
江老师又道:“你这丫头真是盲买啊?不怕买到假的?”
萧妧妧淡定微笑,“合眼缘,我的眼缘一向准,假不了。就算假的也没关系,80万而已,亏得起。”
话落音,五人神情微妙,槽多无口的样子。
前半句后半句听起来都有点装逼的意思,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萧妧妧适时递出名片:“几位老师如果对古董、翡翠感兴趣,欢迎来不破斋看看,就在月牙巷。”
接过名片,几个老头子这才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萧妧妧转身提醒:“帮忙包好看点。”
工作人员一听,连忙应声,绕过几人去展示柜后方开锁。
盯着他打包装袋,一直送到手里,萧妧妧嘴角咧到后脑勺。
捡到漏本就开心,再遇上几个竞买失败的老藏家,愉悦感叠加成就感足以掀翻天灵盖。
萧妧妧礼貌道别,大摇大摆出了杏问。
落日熔金,时间已经来到傍晚,这时候去佳博肯定来不及了。
她看一眼时间,索性赶回小卖部,拆去包装,画框直接挂上墙。
挂上墙不满足,她又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炫之耀之。
黎行聿反应最快,点了赞马上发来消息,林教授韩教授慢了几分钟,询问能否上门看货。
对手里唯一的书画藏品,萧妧妧相当重视,通通回复“非卖品”。
孟甜甜见她叉着腰欣赏,问道:“这是让你捡着漏了?”
萧妧妧心情极好,嗯了一声,“临时去了一趟杏问,一个地方性的小拍卖行,专卖书画的,运气好被我买下了。
你不知道,再晚一点盖章,就一分钟,它就不一定是我的了。”
孟甜甜了然:“这么说来小拍卖会确实有利可图。”
萧妧妧大声宣布:“我决定了,我要多跑几个小拍卖行,尤其是南市的。”
佳博才看了两个片区,还有珠宝、家具没来得及看,但这些不是她想要的,可以暂时往后稍稍。
小拍卖行不一样,为了成交量好看,绝大多数小拍卖行的拍品都可以提前洽购,她要是运气不好晚了一步,说不准就和今天的秦教授一群人一样,眼睁睁看着几百万落入别人手中。
萧妧妧来回踱步,考虑片刻马上给孟有树发去消息,询问南市还有哪些有点靠谱,但又不那么大众的拍卖行。
孟甜甜见她火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刻飞出去,劝她冷静。
“你可别一时上头乱买一通,小拍卖行门槛低,我听说许多请不起鉴定师,收了卖家的费用直接上拍,藏品良莠不齐。”
高风险高回报,想在小拍卖行捡漏,势必要担风险的,但萧妧妧不担心,有系统在,最关键的难题根本不能算难题。
话虽如此,萧妧妧还是脆生生应下了。
真假的问题用不着担心,另一个问题却不得不考虑,系统的估价次数有限制,必须合理规划。
每月免费估价次数只有300次,她已经计划好了,除了预留50次应急外,其中有150次用于古董铺商品估价,目前已经用去130次。
剩下100次是她打算用在拍卖上的,佳博杏问走了一趟,一共用去18次。
萧妧妧发愁,看来得把冲级提上日程。
后面有机会去国外拍卖行,萧妧妧还打算在当地古董行、二手市场转转,指不定能捡到漏呢。
这么点估价次数,不省着点花一眨眼就没了。
萧妧妧正要查查还差多少次数可以升级,苏娇娇提着篮子进来了。
“来尝尝看,我们那手艺最好的婶子腌的咸菜,一样给你们拿来一点。”苏娇娇:“过几天我就离开,这次想多买点草药,粮食先算了,前两次买得足够多。”
她放下菜篮子,捡出里面的罐子,给孟甜甜和萧妧妧一人夹去一根萝卜条尝尝味。
孟甜甜擦擦手接过,小声道谢,萧妧妧那里半天没反应。
苏娇娇望过去,只见她目光晶亮,直勾勾的看过来。
苏娇娇不禁低头检查自己打扮,并无不妥。
萧妧妧嘿嘿笑,亲亲热热挽上去。
“娇娇姐,海城不止有古董行吧,是不是还有拍卖行?”
苏娇娇一脸懵,孟甜甜闻言抬头看过来,瞬间明白萧妧妧的小心思。
萧妧妧的心思可不小,大着呢。
苏娇娇所在的年代,国内拍卖业务处于刚兴起的阶段,规矩尚未完善。
尤其战争爆发后,古董价格受政局、经济影响,价格暴跌,部分藏家低价抛售藏品。
什么宫廷旧藏、青铜瓷器、书画拓片,品类比如今的拍卖行丰富不说,对来源不明的文物也大开方便之门。
如今流落他国博物馆的文物,大多是这个时期通过拍卖行、古董商行转移出去。
萧妧妧一心惦记古董行,完全没想起来那时候的拍卖行也有了不小规模。
或者说,萧妧妧根本没想到,竟然在那么早就形成了本土拍卖雏形,虽然它很短暂。
毕竟据她所知,国内拍卖业务的成熟期距现在也不过10来年,非常年轻。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结尾部分添了点内容,几百字左右,可以倒回去重新看一下[亲亲]
感谢读者“小张”,灌溉营养液 +1
感谢读者“婷婷”,灌溉营养液 +1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