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刀裁素
讲述文物诞生,演绎文化与历史,每一集都安排了生动的小故事,由明星配合演绎。
说到参与节目的文物,24集24件文物有来自各省市博物馆,也有来自民间藏家的珍品。
出自博物馆的文物不必说了,知名度极高,来自民间私人藏家的文物,在历史、艺术、文化价值三方面,并不落后于博物馆文物。
萧妧妧查完资料,直接睡不着了。
这是要一步登天的节奏啊。
同样睡不着的还有纪录片导演翟烨,抱着手机辗转反侧。
要不是平台对非好友限制打招呼次数,他一定会采取猛烈信息攻击。
做为延续了三季的文化纪录片导演,翟烨不可谓不头大。
这件文物艺术价值高,那件文物历史意义非凡,另一件能代表古代技术巅峰,件件都有不选不可的理由。
聘请来的几位文物相关的顾问吵得不可开交。
然而节目做到第四季,是该有新的侧重点。
第一季做为先行者,他们选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打下观众基础奠定纪录片风格后,第二季、第三季分别做出调整,测重点放在文化、历史两方面。
第四季的侧重点早已定好,艺术。
要体现文物的艺术属性,技术是绕不开的话题,美学同样无法抛开。
有技术的没艺术,有艺术的又不具备代表性,有代表性的碍于文物保护,他们借不出来。
本季8集8件文物,经过半年计划才定下其中5件,包含了乐器、字、画、丝织品等。
其中丝织品有两类,一为布料,主要讲述布料从丝到布,一为成衣,主要讲述绣花、配色、纹样、服饰演变等。
布料不必说,肯定是锦缎、纱,衣服则陷入了推进不下去的窘境。
毕竟流传至今还能完好并且可以上身展示的丝织品少之又少,节目组几个导演商量后考虑采用复刻品,或者选用3D复原技术。
没有实物展示到底不太符合纪录片一贯的风格,整个节目组在为选用哪种方法而纠结。
直到翟烨写不出方案,心血来潮搜索丝织品文物企图找点灵感。
看到汉锦直裰的那一刻,翟烨的天灵盖像是撬开一样,思路汹涌灌溉。
画面播放到身形高挑的女老板穿上直裰,略显滑稽的展示,会心一笑之余,翟烨下定决心要采用汉锦直裰为纪录对象。
翟烨反复拉了几次进度条,又进博主账号看完大部分视频,心里踏实了。
看起来是玩古董的,合作的可能性又提高了一分。
翟烨二话不说下载视频发去节目组工作群,联系顾问研究博主发出来的鉴定报告。
“你们先看看这件汉锦怎么样,@所有人”
“鉴定报告请刘老师张老师看了,没问题的话我们开个线上会议聊聊。”
消息一发出去,节目组的同事们纷纷回复收到,看起视频。
翟烨切回视频软件,看网友评论,顺便等待博主回应。
他一连发了三四条评论,可惜无人应答。
又等了几分钟,消息接连弹出来,节目组上下基本都看完了视频,先后发表意见。
同时,翟烨也把顾问对汉锦的评估结果发出来。
“真的是汉锦吗?刘老师如果能确定是真的,我投汉锦一票。”
“我也投汉锦,对鸟纹非常经典了,关键这件汉锦上面的绣纹特别清晰,视频里没看到有破损的地方,很难得。”
“技术方面,汉锦绝对挑不出问题,艺术方面,工艺、绣花、色彩搭配都很考究,历史方面,这是汉锦,太稀少了。”
果然,不出翟烨所料,继顾问给出高度评价之后,节目组的同事们都兴奋起来。
关于丝织品的选择,大家开了大小七八次会议,一度因为没有合适的文物展示,几次被总导演提出取消或者更换。
现在方案无需改动,甚至可以按照原方案进行,说一句峰回路转不过分。
翟烨很意外很惊喜,顾不上节假日,拉着大家开小会,等待刘老师那边的结果。
会议进度过半,让大家振奋的好消息传来。
仅凭视频部分展示的鉴定报告来看,出具报告的机构为国家文物局,基本不存在造假的可能。
翟烨松了一口气,不枉费他们拼命加班,好运这不就来了?
翟烨马不停蹄编辑私信内容,郑重其事地发出去,忐忑等待回应。
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翟烨急得睡不着觉,几次刷新都没见到新消息。
转念一想,汉锦视频的点赞飞速增长,评论爆炸式增加,博主一时间恐怕来不及应付他,他的私信恐怕淹没在众多消息里。
翟烨不希望错过机会,当即订购第二天飞往南市的机票,打算当面邀请。
他一边嚷嚷节假日机票贵,一边狠心定了两张,一张给自己,一张给顾问老师。
萧妧妧查完资料,毫不犹豫决定同意导演的邀请。
机会太难得了。
孟甜甜提醒她:“网络上真真假假说不清,记得把人约到店里谈,可别是骗古董的。”*
萧妧妧顿时警醒,古玩圈里针对藏家的诈骗花样多得数不过来,从买到卖,乃至于鉴定环节,各种稀奇手段层出不穷。
即便心里已经同意,萧妧妧也没有立刻给出肯定答复,添加好友,提出让翟烨出示证明。
消息发出去,翟烨那里没反应,萧妧妧这时才注意到时间很晚了。
“早点睡,明天不是中秋吗?有你忙的。”孟甜甜打着呵欠说。
萧妧妧唉了一声,抓紧时间洗漱。
回来的时候还算早,结果玩起手机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天早早爬起,萧妧妧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软件后台。
果然,翟烨发来了消息,说愿意来不破斋面谈。
萧妧妧当然是答应了,看一眼行程表,下午有半天可以挤挤,来得及。
商量妥当,萧妧妧便忙起今日的营业,尽量赶在十一点前结束,免得耽误中午的聚餐。
她谨记张芸女士的耳提面命,化了精致妆容,换上得体又漂亮的衣服,有大logo的那种。
匆忙赶去聚餐酒店,萧妧妧没进门接二连三有电话打来。
她加快脚步,推开门,一张张笑脸向日葵似的冲着她。
环顾一圈,张芸挤眉弄眼,萧大明面色讪讪,亲戚们热情洋溢。
萧妧妧一头雾水,迟疑走进包间。
“咱们家的大老板来啦,来,妧妧坐姑姑这里。”
“坐你那不合适,来,妧妧到你姐姐那边坐,你们好久没见了吧?”
“妧妧,熙园那套房子是你买的啊?全款还是贷款?首付多少啊?我问你爸妈,他们一问三不知,买房子这么大事都说不清楚。”
“对了妧妧,有对象没有?我有个侄子跟你一般大,还是研究生呢,回头介绍给你?”
“妧妧她婶,你侄子不是年初订婚了吗?这是哪个侄子?”
“妧妧,你古董店生意怎么样?真有那么火吗?我看老方家生意就一般,都做不下去了。
我刚才还跟你你爸说,古董生意真这么好赚我也干,正好咱们变成家族企业,多好啊。”
“老五你这话问的,你看妧妧一个月就赚到一套房子,肯定好啊。
不像我们开个五金店,生意冷清。
你弟还说回来帮我们看店,我看不如帮妧妧看店,好歹能学点知识。”
萧妧妧脚步一顿,瞬间明白爸妈为什么这么一副表情。
【作者有话说】
感谢读者“虫子太多好可怕”,灌溉营养液 +5
214
第214章
◎乔迁宴◎
“你们怎么没有提醒我……”
萧妧妧面上保持微笑,实际咬着牙悄声和张芸说话。
张芸同样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低声回:“提前说了你还能来吗?”
萧妧妧吸气,合着大好假期一家三口来找不痛快。
萧妧妧在桌下踢一脚萧大明,挤眉弄眼示意他解围。
反正都是萧家的亲戚,他出面总不会错。
萧大明挠挠头,干巴巴笑:“对象的事不着急,慢慢挑,妧妧现在年纪小,正是忙事业的时候。”
有萧妧妧无意间的一句提醒,萧大明突然歇了催婚的心思。
和他一般大的邻居、同学、同事们,家里孩子不是已婚已育就是离婚,乌七八糟的事一大堆。
普通人家都会为财产闹得急头白脸,甚至大打出手,何况萧妧妧现在颇有资产,一不小心被哪个黑心肝的给谋财害命了,他哭都没地方哭。
萧大明不敢催婚了,生怕萧妧妧被他们催得急眼了,随便拉个不清楚底细的结婚。
“什么不急,妧妧二十多了吧,谈两年结婚生小孩正好。”
萧大明笑呵呵打太极:“哪有时间谈,妧妧做生意很辛苦,没时间的,以后再说吧。”
萧妧妧挑眉,狐疑看萧大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窍了。
她连声附和:“我听我爸的,毕竟现在钱不好赚,趁能赚的时候多赚点。”
大伯这时打断道:“说起生意,妧妧啊,你不是开小卖部吗?怎么突然开古董铺了?问你爸妈他们也说不出个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