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刀裁素
石涛的作品她有所耳闻,备受拍卖市场欢迎,文人学者、富商银行家,甚至政客,都愿意花大价钱竞拍。
苏娇娇做过的功课里就有一幅石涛的大幅山水,去年在汇司拍出1000大洋的高价。
今年受到名家仿作的冲击,以及时局影响,市场萎缩,石涛的画作价格有所回落。
然而从萧妧妧过激的反应来看,石涛的作品恐怕比她想象的更值钱。
老外对书画不如瓷器等物热衷,出价的人寥寥无几,都是同胞。
他们虽推崇石涛的画作,但看出价速度和频率,似乎心中有疑虑,不敢放开了竞逐。
不过这也算件好事,便宜了苏娇娇。
出到500大洋时,没几人和她争抢,出到700大洋时,拍卖厅只剩下久久的沉默。
最终,拍卖师笑着祝贺苏娇娇,恭喜她700大洋拿下石涛的山水册页。
确定东西收入囊中,苏娇娇问道:“它在你那里很值钱?”
战争爆发以前,苏娇娇想买下山水册页估计要花大几千美元,现下只花了1000大洋不到,便宜得让她唏嘘。
萧妧妧嗯了一声:“比你今天带来的四幅画加起来都值钱。”
虽然古董艺术品不应该这么简单粗暴的对比,但论价钱更方便理解。
700大洋买下石涛的十二开山水册,相当于用一杯奶茶钱换来京城二环一套四合院。
天降馅饼,砸得萧妧妧晕晕乎乎。
苏娇娇躲在无人角落与萧妧妧嘀嘀咕咕一阵,下一件拍品上场。
萧妧妧这回看清楚了,明宣德青花大罐。
昨天才在佳博见到一只,被齐小文以金玉轩名义买走,今天在汇司见到的这只尺寸更大。
果不其然,青花大罐一出,甭管什么黄毛黑毛,纷纷举手竞价。
起拍价并不低,1000大洋,几声吆喝之后,迅速飙到5000大洋。
萧妧妧心动不已,考虑到后面有个青铜器,只能按捺住。
她得为苏娇娇考虑,买这么多东西被人盯上容易出事。
苏娇娇安慰她:“真想买也不难,回头我请人牵线搭桥,他们这些文人、富商有自己的小圈子,私下转让是常有的事,只可惜不能保证一定能遇到合适的。”
听她这么一说,萧妧妧又充满了希望,放开捂心口的手。
好在之后上拍的七八件全是普通玩意,萧妧妧一件没看上,后来的几件干脆连普通的水平都达不到,直接是假货,更无需出手。
两人乐得看一群外国人花几百上千大洋抢假货,苏娇娇甚至坏心眼地掺和一脚,暗戳戳抬高价格。
这时候连文物保护法都没有,拍卖行的规矩就更别提了,苏娇娇使坏也不用担心被告或者罚款,比起萧妧妧那点小动作,可谓大胆。
连着几次使坏成功,苏娇娇借着扇子遮挡,羡慕语气说道:“你说,我要是送几件假货过来,能骗过这群老外吗?”
萧妧妧勾起唇角,要不说两人混久了有默契呢,这事她也在考虑。
“不知道,试试看呗。”
一句试试看,苏娇娇陡然来了兴致。
萧妧妧又道:“回去我就买几件艺术品。”
汇司有针对外国人的专场拍卖,买家除了国外富商、外交官、传教士、收藏家代理人,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代理人也会参与进来,大肆收购文物。
骗他们的钱,两人没有一点心虚和愧疚。
事实上,据苏娇娇所知,做这门生意赚外汇的人并不少。
两人一拍即合,只等回去再规划。
走神的工夫里,第40件拍品上台。
萧妧妧瞄到带有锈蚀的器皿,精神一震。
来了,她的目标之一——西周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和她上次在古玩行买到的不一样,有铭文,102字。
拍卖师睁眼说瞎话,声称其是某名家旧藏,甚至掏出收藏证明。
萧妧妧一品味,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多半是盗掘走私文物。
铭文作为历史实证备受重视,拍卖师一宣布起拍价为20000银元,立即遭到哄抢,拍卖厅绝大多数买家举起手。
20000银元,算下来每个字2000左右,印证了流传甚广的一字一两金的说法。
这个价格已经是受战争影响腰斩之后的低价了。
有人出美金,有人出金条,有人以物易物,各有各的招。
苏娇娇扫视周围,看到一片高举起的手臂,头皮发麻。
外国人抱着什么心思买青铜器都不稀罕说穿,同胞势在必得的竞价也难说背后真实目的,苏娇娇紧张极了,不敢松懈。
“我出2万5美金。”苏娇娇几乎靠吼喊出这一句。
“2万6,美金。”
“8万7,银元。”
“我出金条……”
佳博没见过的场面在汇司见到了。
目瞪口呆之余,有一点她很在意,汇司拍卖行竟然接受以物易物,前提是需经过拍卖方鉴定。
萧妧妧一边关注现场拍卖情况,一边飞速转动脑筋,脑子差点报废。
好在报废的前一刻,青铜器拍卖结果揭晓,苏娇娇成功以36000美金拿下有铭文的青铜器。
苏娇娇脊背微弯,抹一把不存在的汗,注意到周围不少人投来审视视线,她重新振作起来,礼貌微笑。
外国人冷漠移开视线,同胞们反应各不相同,有人惋惜,有人庆幸,有人气得磨牙。
等下一件拍品的短暂时间里,出现了两拨人前来探听。
苏娇娇牢记自己富商收藏家的人设,咬死私人收藏,不打算对外出售。
所幸汇司常常有青铜器上拍,苏娇娇这个生面孔买走一个青铜器,大家没多想,这次买不成还有下次。
下次……苏娇娇想,她得多安排点生面孔做为代理人参加拍卖了。
但代理人她信不过,毕竟文物造假的情况不比文物盗掘现象好多少。
苏娇娇乱七八糟想了一通,出自宫廷旧藏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上拍了。
“买,是真货。”
听到萧妧妧这一句,她刚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来之前兑换的美金消耗一空,银元倒有不少,苏娇娇略一思索,马上叫价。
“5000大洋。”
起拍价4000大洋,她一口气提到5000,拍卖厅凝滞了半秒,而后响起窃窃私语。
拍卖师切换语言询问许久,红毛外国女人迟缓开价。
有一就有二,隔了一会又有一人开价。
苏娇娇不甘示弱,继续加价,硬生生抬到了11000。
或许她提价太猛,到这时已经没人敢跟了,拍卖师再三询问,视线扫过去,叫得上名号的文物贩子们无一不摇头。
拍卖师遗憾片刻,喜气洋洋宣布苏娇娇买下《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苏娇娇接受周围人不走心的恭喜,悄悄问萧妧妧:“这件多贵啊?”
11000大洋无疑是巨款,但买下《宋徽宗写生珍禽图》,这个价格无疑是便宜的。
也就是这两年,换做前几年没有爆发战争的时候,别说1万大洋,10万都勉强。
同样的东西,前后不过几年,行情波动巨大,更不用说两个世界之间的差距。
萧妧妧用着比拍卖师更加喜气洋洋的语气说:“不贵不贵,3个亿吧。”
三个亿是……
苏娇娇茫然眨眼,她对萧妧妧那里的货币没多少概念,只知道很值钱,比前面买的那副石涛的山水册还要值钱。
萧妧妧不确定的说:“换算过去,差不多……相当于3-4万两黄金?”
换算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她只能给出粗略的范围。
苏娇娇倒吸一口气,难怪萧妧妧让她大胆加价,1万大洋换3万两黄金,不要太划算。
震撼过后,苏娇娇笑着说:“看来楼梯脚藏不下咱们买的文物了。”
她们买的文物不少,再加上后续持续买入的计划,恐怕要用上整间隔间。
萧妧妧不以为然,大不了再买一套房子好了,反正不贵。
又上来两件假货,紧跟着是殷墟甲骨,苏娇娇没出手,示意拍卖厅另一端的苏管家加入竞价。
可惜这次没那么好运,苏管家没能争过另一位文化人打扮的同胞。
苏娇娇只遗憾两秒,很快调整好心情。
她认出了那位收藏家,曾在合作商的宴会里见过,也是个好人。
萧妧妧听明白了“好人”的评价意味着什么,遂放心。
在这之后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盘,萧妧妧没心思争了,因为她后知后觉发现,拍卖会接近尾声,而她看得上的物件,全部买到手。
压轴的古董是一幅画,《游春图》,宫廷旧藏,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
萧妧妧恶补书画知识的时候顺带着了解过一些情况,对它印象深刻。
她印象深刻的最重要原因必然是价格了,有古董商从中斡旋,使得这幅当下估价过亿的画作仅以百两黄金的价格成交,落入知名爱国收藏家手里,免遭流失海外。
正好省了她出手。
拍卖厅闹哄哄争抢《游春图》,苏娇娇给苏管家使了个眼色,两人隔开几分钟先后离场。
苏娇娇趁现在人少,一次性支付全款,要求拍卖行立即将文物打包送去和平饭店。
对于付款爽快的大客户,拍卖行十分殷勤,当场安排工作人员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