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无痕
这款石刻小巧精致,刀法超绝,放在古墓众多石刻里,算不上是最出彩的,但用来给正阳观当镇观之宝,倒是相当合适。
反正在经过上级领导层层审批之后,考虑到清风观对A市发展的贡献以及这个古墓本身也是清风观的道长们率先发现的,所以上面最终决定,把这尊太极八卦图的石刻暂时保存在清风观博物馆里。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云朝朝就给正阳观的旌阳道长打了电话,进行两个道观之间的“友好”交流:“旌阳道长,您见过汉代的石刻太极八卦图吗?……什么,您也没见过?那您要不要来我们清风观见识见识?”
第154章
清风观之前的财力水平本来就位于道观之首,唯一缺的可能就是历史底蕴。
如今太极八卦图以清风观镇观之宝的身份被寄存在清风观的博物馆里,这下算是把清风观唯一的短板也直接补齐了。
所以在很多喜欢清风观的粉丝心目中,清风观现在已经是唯一可以跟正阳观齐名的道观了。
虽然云朝朝拿到镇观之宝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私下跑去找正阳观的旌阳道长嘚瑟了一通,但面对粉丝们的厚爱,云朝朝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亲自就出面辟谣了:“别开玩笑了,人家正阳观可是百年大观,道教正统,我们清风观就是一个不入流的网红小道观,大家可千万不要登月碰瓷……”
如果清风观真的主动去碰瓷正阳观,可能正阳观的拥趸们会立刻跳出来反对,但如今连清风观的观主自己都说这是登月碰瓷了,这下正阳观的粉丝们和拥护者们反而不好再说什么了。
甚至还有两个道观都逛过的香客们主动跳出来体现端水水平。
“好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在我看来,正阳观有正阳观的好,清风观也有清风观的好,道教行业能够兴旺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道观的努力,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云朝朝:对对对,大家说什么都对!
虽然清风观自诩还不能跟正阳观相比,但在其他一些小道观心目中,清风观已经是非常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道观了。毕竟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道观,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到清风观现如今的规模和名气。
这些道观觉得自己跟正阳观这样的百年大观比较,那肯定是比不过的,但跟清风观这样的小道观学一学,说不定还是有反超的机会的……吧?
于是借着庆贺清风观喜获镇观之宝的名义,清风观周边的小道观,连续派道长过来清风观参观、交流、学习……
结果来一个,绝望一个回去。
倒不是清风观藏私,实在是清风观根本就没有任何特殊的生存技能可以教给别的道观。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清风观的每一项生存技能都跟清风观的道长们息息相关。而技能尚可以学习,但清风观这些身怀绝技的道长,总不能直接打包抢走吧?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干看着,反正学是学不了一点的。
云朝朝看他们的表情,都能看出来他们的失望。但她能怎么办?说起来清风观的成功之路,别说其他道观学不来,恐怕就连她自己也复制不了。毕竟她要去哪里,再去笼络一个这么会做菜的长空道长,又要去哪里,再寻一个这么能说会道还会骂人的静听呢?更何况还有秋庭道长和林爷爷、林半夏这些机缘巧合来到清风观的人……
只能说,不怕人才多,就怕人才聚一窝呀!
-
清风观拿到镇观之宝,温煦也特别为云朝朝高兴。
一般家有喜事,正常情况下那作为“好朋友”,肯定是要替对方庆贺庆贺的。
所以温煦找了个工作没那么忙的日子,拎了一壶酒就过来找云朝朝了。
温煦出了酒,那云朝朝这边便出了点下酒菜。
两个人对酌着,很自然就聊到了之前有投资者说要来清风观附近投资建动物园的事情。
虽然建动物园这事到现在还一点儿影子都没有,但云朝朝私心里还是挺感激这个投资者的,毕竟如果不是这人说要来清风观附近投资,政府部门可能也不会意识到清风观对于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更不会让清风观近水楼台的得到那樽太极八卦图。
温煦听云朝朝提起这事,悔得肠子都青了:“你早说啊,早说来A市投资对你们清风观也有益,我们当初就应该先联系你们A市的政府之后,再过来开工厂的。这样一来,说不定早几年你们A市的市政府就会把你们清风观当财神爷一样供起来,你们清风观也不用过那么多年的苦日子了……”
云朝朝听温煦这么说,也觉得是这么个理。
不过她这人不太喜欢回头去看,她更喜欢向前看,所以她最终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了句:“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了,毕竟那时候我们清风观名气也不够大,资历也不够深,就算你们那时候真是跟上面的人说你们是冲着我们清风观来投资的,上面可能也不会太相信。人生嘛,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安排。”
温煦闻言,忍不住深深看了云朝朝一眼。
不是他情人眼里出西施,他是真的很欣赏云朝朝的人生态度。就感觉再大的事情,落在云朝朝眼里,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温煦喜欢云朝朝这样的心态,会让人觉得放松。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如今已经确定在清风观附近投资会对清风观有利,那也是时候发挥一下老温总的“钞能力”了。
这么想着,温煦回去之后就给老温总打了个电话。
如今温煦专心搞事业,老温总接他电话接得比之前及时多了,不像之前,温煦每次给老温总打电话,都得先找一个中间人,也就是他妈,帮忙吹一下耳旁风。
而且老温总现在不仅接儿子的电话接得及时了,接电话的态度和语气也好了不少,甚至还俏皮地张口来了句:“儿子,打电话过来有什么吩咐啊?”
温煦:“吩咐谈不上,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记得您之前好像有做房地产的朋友说过想要拿地投资建别墅的吧?”
老温总:“所以呢?”
温煦:“所以您觉得清风观这附近风水怎么样?”
老温总:“……”
老温总:“……你为了追个媳妇儿,会不会有点太下血本了?”
温煦:“我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追媳妇儿,我是真的觉得清风观附近风水好,很适合有钱人过来享受生活。您想想看啊,一般的道观都在荒郊野外,清风观算是离市区最近的道观了,公交车从市区过来只需要一个小时,要是开车的话,可能只需要40多分钟。第二,一般能建道观的地方,那都是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有钱人最怕什么呀?有钱人最怕的就是钱还没花完,提前噶了。正所谓医学的尽头是玄学啊……”
老温总认识儿子20多年,从未发现自家儿子这么能言善道,这会儿他简直要怀疑自己这两年不是让儿子去A市那边开工厂去了,而是把儿子送去什么口才进修班去进修口才去了。
电话那头温煦还在用尽全力地忽悠他亲爹:“而且清风观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清风观这边有个道医馆。你别看这个医馆听上去不像什么正经医馆,但我看市区好像特别多有疑难杂症的人放弃市区的三甲医院,跑来这边排队就医呢……你看,有钱人要真来清风观建别墅的话,连最难的郊区就医问题都解决了。”
虽然温煦忽悠得一头劲,但老温总纵横江湖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到最后也没完全松口答应,只说到时候会再考察考察,看一看。
倒是温煦的母亲后来听了温煦的话,很是心动了一瞬。当妈的嘛,想法就比较简单纯粹了,她当时想的就是,清风观那附近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高档别墅,真要有人在附近投资盖别墅的话,她高低得过去买上两套。
一套嘛,就送给云朝朝和温煦当婚房,另外一套,就留给他们老两口自己住。这样以后万一云朝朝和温煦有了孩子,他们过去照顾起来也方便。
-
虽然老温总在电话里没有答应儿子的请求,但私下跟朋友聚餐的时候,终于还是没忍住跟几个老朋友聊起了清风观的事情。
他是没脸说自家儿子在苦追人家清风观的观主,因为这听上去就还挺离谱的。不过熟悉他家情况的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他们家跟清风观挺有渊源的,毕竟他们家A市的分工厂就是跟清风观合作的,而且这两年做得还算是风生水起,目测是赚了不少钱的。
说起来当初听老温总说要跟一个道观合作建工厂,不少人心里是犯嘀咕的,甚至还有人私下嘲笑过这事不靠谱,但如今看人家老温总的新工厂在A市都站稳脚跟了,大家也不敢再笑话了,甚至也对这个清风观有了点兴趣。
其中一个姓刘的老总,对清风观兴趣最大。
当然了,刘总不是对去清风观投资别墅感兴趣,他是对清风观的道医馆感兴趣。
刘总早些年是做物流送货起家的,那时候穷,搬货运货太拼命,伤了腰椎。如今这个腰痛一犯,躺在床上十天半个月都下不来床。
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医院也算是跑过不少了,甚至连手术都动过好几次,但好了又犯,总是不能断根。
这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确实是真的折磨人。有时候半夜把人痛醒的时候,是真的能让人生不如死。所以听老温总说起清风观的道医馆,别人是一听就过去了,刘总反而上了心。
说不定?万一呢?
反正A市离他们这儿也不远,要不过去看看去?
要是清风观那个道医馆真的能把他这常年腰痛的毛病给治断根了,别说投资别墅了,投资什么都行啊!
第155章
A市离温煦的老家确实近,以至于隔天上午10点,刘总就已经站在了清风观的大门口。
来之前刘总已经幻想过清风观的模样,在他的想象里,清风观就是一个小道观,就算有点儿小名气,但这年头,谁还有闲情逸致来逛道观啊!狗都不逛!
结果等他真正站在清风观的大门口,他才意识到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这人多得,堪比暑假的动物园和游乐场。
不过人虽然多,倒是并不显得嘈杂。因为大家一进入道观,就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降低了音量,而且清风观门口跟普通景区门口不一样,没有提着大喇叭吆喝摆摊的小摊小贩,也没有各种扎堆儿的车辆,毕竟车子在清风公园正门口的停车场就已经被公园保安提前拦下来了,所以这个道观人多归多,倒是还挺安静的。
刘总这次来目标明确,所以问清楚道医馆的方位,就直奔道医馆而去。
道医馆在清风观的一个偏门附近,但门口排队的人数并不比清风观大门口排队的人少。而且道医馆门口的病人都是蛇形排队,一圈一圈又一圈的,队伍里不乏老头老太太,知道的说这是过来看病的,不知道还以为这儿是排队领鸡蛋的呢!
刘总站在蛇形队伍后面,探头探脑地往里看。隔得远,看不太清楚,只能看到道医馆里面似乎也不大,跟很多中医馆一样,有一排一排的中药匣子。偶尔门口有穿道袍哦的人一闪而过,分不清楚到底是这儿的道长,还是这儿的医生。
刘总虽然不算是霸道总裁,但也不算是自来熟的性格,不过架不住身边的老头老太太们热情啊。见他探头探脑的一个劲儿地往道医馆里面瞧,排他后边的一个老头主动开口问道:“您这是第一次来?”
刘总点点头:“对。”
老头:“您是哪儿不舒服啊?”
刘总没直说,还卖了个关子:“老毛病。”
——倒不是他有防人之心,他只是知道中医都擅长望闻问切,这个道医嘛,虽然他没接触过,但光听这个名字就感觉比中医还要玄妙几分,所以他悄悄卖个关子,不为别的,就怕人多耳杂,被里面的道医给窃听了。
说*到底,他还是存了点儿想要考验这道医究竟有几分真本事的心思。这爱考验人的毛病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大抵算是职业病吧!
换个年轻人听到刘总说是老毛病,可能就识相地不会再聊下去了。但老爷子没这么多想法,他甚至还觉得老毛病挺正常的,毕竟来这儿的,哪个不是老毛病?
老爷子侃侃而谈:“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这道医馆治别的可能未必厉害,但治老毛病,那真是一治一个准。我们家老伴,这些年一直有头疼的老毛病,看了多少医生都不见好,动手术又说年纪太大了,风险高不划算,来这看了几次,嚯,你猜怎么着?彻底好了。”
刘总听得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比谈了个上亿的合同都要高兴。真要这么说起来,难道他这老腰有救了?
-
也不知道这队伍究竟排了多长时间,反正等快轮到刘总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
刘总来的时候压根没考虑过吃饭的问题,身边没有助理,他也想不起来备点儿吃的,所以等肚子饿得叫起来,他才开始头疼。毕竟这地方看着可不像是能叫上外卖的样子啊!
结果正想着呢,之前跟他聊天的大爷已经伸手怼了怼他:“小伙子,你吃饭了没?没吃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去清风观的食堂吃个饭再过来?”
刘总:“去吃饭?那这队岂不是白排了?”
大爷:“这没事,我进去跟里面的小道长说一声,让他给我们一个免排卡。到时候咱们拿着卡再回来,就能重新回到队伍里面了。”
刘总:“???”
总觉得这操作方法略显耳熟,貌似跟他之前带他闺女去的某个乐园有点儿类似?
不过不等刘总再多想,大爷已经进去了。
没一会儿,大爷就领着一个小姑娘从道医馆里面走了出来。说小姑娘似乎也不太贴切,因为对方看上去感觉也有20出头的年纪了。长得高高冷冷的。
刘总听到大爷很熟悉地叫对方“林姑娘”,又礼貌地把这个林姑娘领到了刘总身边,示意对方自己刚才就排在刘总身后。
林半夏走到刘总站的位置上看了一眼,然后从包里拿出两张免排卡,写上他俩离开的时间,离开的位置,然后又在他们站立的位置旁画了条线:“你们拿着卡先去吃饭,吃完回来找我,再继续回到这个位置排队。”
刘总稀里糊涂地被塞了张卡,又稀里糊涂地被老爷子给带到了清风观的食堂。
老爷子带他来的是清风观素食馆,来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问刘总:“小伙子,吃素可以吧?”
刘总无所谓:“吃什么都行,反正就垫垫肚子。这样吧,难得碰上,也算是缘分,这一顿我请您老人家。您可千万别推辞,就当给我个面子。”
生意人说话就是好听,老爷子也没跟刘总客气,半推半就地就应下了。
要是吃肉嘛,是可以少点一点,因为肉吃多了会腻,但是吃素嘛,刘总就没这个困扰了,只担心会吃不饱。而且他昨晚没睡好,早上又起了一个大早往这边赶,一路上只喝了一杯咖啡,之前在排队不觉得特别饿,这会儿闻到食物的香味,只觉得自己能吞下一头大象。
所以乱七八糟地点了一桌子。
上一篇:我与神明画押,你们都变王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