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无痕
出去团建一次,除了让云朝朝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给设计师提了一个新的诉求之外,云朝朝还没忘记自己吃过的那两道特别合胃口的榕城当地菜。
于是这天晚上的晚饭,长空道长便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了一下,结果不得不说长空道长在做菜这件事情上是真有天分,就简单吃过一次的两道菜,他这么随手一做,做出来的味道就跟云朝朝他们在民宿老板那儿吃的近乎一模一样。
这两道菜是榕城当地的特色菜,之前在A城几乎是吃不到的,如今长空道长既然都做出来了,那自然就要加入到清风观的菜单里去。
于是第二天等清风观重新开门营业,经常来清风观食堂吃饭的一群人就非常敏锐的发现清风观的食堂菜谱里又多了两道新菜。
当然了,因为清风观食堂的菜谱经常随着节气变化常换常新,所以大家面对新出来的两道菜也并不意外,他们更多的是惊喜。毕竟他们都很相信长空道长的手艺,知道只要是能出现在清风观食堂菜谱上的菜,那必然就是非常好吃的菜,所以很多人都点了这两道菜来尝鲜。
云朝朝本来还担心自己的口味太小众,这些人会吃不习惯,因为那道柠檬鸭的口味是偏酸辣口的,而A城当地人平日吃酸并不多。
但事实证明无论什么口味,只要做得好吃,就会有市场。以至于最后这道柠檬鸭甚至卖得比那道田螺鸭脚煲都要更好一点。
_
如今岑道长和毛道长那边又多了两个小徒弟,所以来食堂打下手的人也多了。
人手一多,上菜速度和翻台率也是蹭蹭蹭地往上涨。所以虽然清风观食堂的营业时间还是跟之前一样,但清风观食堂每日的营业额都是稳中有升的状态。
《伏妖》剧组那边虽然已经闭观拍摄了两天,但两天只是把道观的戏份集中拍完了,还有不少其他的戏份需要拍摄。
而剩下的戏份,他们选择在清风山的竹林里拍摄。
毕竟人少,幽静,而且环境又好,最重要的是深山老林更适合女主角蛇妖的生长环境。
之前在道观拍摄那会,因为长空道长跟云朝朝他们一块出去团建去了,所以剧组众人也没吃上长空道长做的饭菜。如今长空道长都回来了,所以给剧组做饭菜的任务,便也落在了长空道长头上。
剧组在道观拍摄云朝朝并没有收任何的场地费,毕竟这算是一个双赢的场面,而且清风观还需要剧组那边帮忙拍宣传照呢!不过食堂吃饭的话,云朝朝就让长空道长按正常的收费标准来收费了。
长空道长也没给剧组做什么特别的食物,就道观食堂还剩什么食材,他便给剧组众人做什么,做好了让岑道长和毛道长他们装盒好,再直接给剧组那边送过去。
导演之前是尝过长空道长的手艺的,但剧组其他人并没有尝过,所以大家一开始看到清风观送过来道盒饭,表情并没有任何的期待。毕竟盒饭么,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还能指望有多好吃吗?
而且拍戏挺累的,人在累过头的情况下,食欲并不会上升,反而还有所下降。
结果一打开饭盒,食物的香气就在竹林里弥漫开来。一般这种香味,都是精致小炒才会有的香味,反正剧组这群人这些年跟着剧组吃了那么多的盒饭,还从来没在盒饭里闻到过这种香味。
大多数的盒饭,都给人一种被水蒸气焖煮了很久,颜色已经不怎么新鲜的感觉。吃进去的口感也是水润润的,反正不怎么清爽。
但这个盒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每一道菜看起来都清清爽爽的,韭菜甚至是嫩绿的,都不用吃就让人感觉到一种蓬勃的生气。
而且饭盒里的食材也非常丰盛,有鸭肉,还有韭菜炒香干,然后还有紫苏茄子烧豆角和白玉菇炒火腿。
除此之外一人还配了一碗白萝卜肉丸汤。
岑道长和毛道长领着两个小徒弟乐呵呵的把所有的盒饭发完,然后又给大家安利道:“都是现炒出来的,从出锅到送到大家手里,可能统共加起来都不超过10分钟,所以大家快点趁热吃。要知道我们长空师兄的手艺那可是上了当地美食版头版头条的。”
剧组众人本来就被食物的香味勾起了食欲,如今听到岑道长和毛道长这么一卖安利,立刻拆开筷子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事实证明这些菜的味道也确实配得上它的颜值。每一道菜口味都不尽相同,但又都非常好吃。尤其是那道鸭肉,酸酸辣辣的,还带着一股柠檬香味,好多平日自诩不怎么吃鸭肉的人,最后都忍不住把鸭肉给吃完了。
就更别提打小就喜欢吃鸭肉的导演了。
导演吃完,还意犹未尽地问岑道长和毛道长:“晚上能不能让长空道长继续给我们做这个鸭肉啊,真的特别好吃。”
岑道长:“这个嘛,我还真没办法保证您。我们长空师兄脾气挺大的,他一般都拒绝点菜,哪怕是我们观主,也是他做什么就吃什么。因为惹恼了他他可能就不做饭了。您要知道,他如果不做饭的话,我们道观唯一能做饭的就只剩下静听师兄了,但我们静听师兄的厨艺,我只能说一言难尽。”
导演立刻认怂:“那算了,晚餐就让长空道长随意发挥吧,他做什么我们剧组就吃什么。”
-
岑道长他们这次过来送盒饭,还特意帮云朝朝把之前团建从榕城带回来的小鱼干和青芒果也带来给剧组的人分了分。
剧组上上下下刚吃完一顿那么丰盛美味的午饭,如今又吃到了清风观投喂的小零食和水果,都觉得清风观相当客气给力。
人与人的相处,本来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云朝朝这么配合剧组的工作,所以等剧组这边拍完《伏妖》这部戏,剧组的摄影师给云朝朝和清风观拍宣传照的时候,也使出了18般的武艺。
他不仅给清风观每一个人都拍出了几张人生照片,他甚至还给清风观众人拍摄了一段宣传片。
宣传片从清风观的正大门开始慢慢往里推进镜头。第一个出场的是打着太极拳的岑道长和毛道长,两个人先是各自展示了几秒钟的拳法,随后就对打到了一起;然后镜头继续往下推,接下来出场的就是岑道长和毛道长新招的两个小徒弟。如果说岑道长和毛道长出场的场面代表的是清风观的武斗,那两个小徒弟出场的画面代表的就是清风观的文斗。
因为两个人穿着道袍手捧道经,一派儒雅风流。
接下来画面一变,轮到静听出场。
静听如今在清风观还是负责两项工作,一项依然是扫地僧,另外一项还是直播。
剧组把这两个身份也都拍出来了,先拍了静听拿着大扫把斯斯文文打扫庭院的画面,然后镜头一转,就是静听在直播间里舌战群儒。
静听的剧情一结束,镜头就来到了清风观食堂。
长空道长一身道袍,颠勺颠得飞起。
最后是云朝朝领着小九、小姚和林半夏一起出场亮相的一个简短镜头。
整个宣传片虽然统共也就10来秒钟,但却把清风观各位道长的特质都一一展现出来了,而且剧组的摄像不愧是拍短视频出生的,画面的层次感、转场的流畅度,甚至包括一些空镜的运用,看起来都非常的专业,以至于一个道观的宣传片,搞得跟电影大片的宣传片一样。
反正云朝朝看了那是相当满意的。当即就让摄影把宣传片和宣传照发给了唐理。有了照片和宣传片,剩下的工作那就不用云朝朝再操心了,因为勤劳能干的唐理小哥哥都会把它搞定的。
-
林爷爷听说云朝朝想在清风观这儿再弄一个人工水渠,于是特意挑了个时间过来给云朝朝看看哪里合适打井挖水源。
不得不说,像这种有经验的老人,确实比云朝朝和设计师这些年轻人强得多了。云朝朝和设计师困扰了好几天的问题,落到林爷爷手里,不出半天就解决了。
因为林爷爷绕着清风山的山脚转了一圈,最后竟然让他在山脚下的某个地方找到了一个被灌木丛掩盖住的泉眼。
泉眼的水都是活水,而且一般这种水都是冬暖夏凉的。
而且有了泉眼,既不需要钻洞打井,也不需要再接什么水管,只需要顺着泉眼开渠修道,就能实现云朝朝幻想中的溪水潺潺,泉水环绕的场景。
设计师后来也过来看了林爷爷找到的这汪泉眼,然后也肯定了林爷爷的方案。
现在就看看怎么利用好这个泉眼,怎么在现有的清风观新观的设计下,再添加一个独一无二的水源景观。
设计师的意思是先在泉眼附近修一个深池,然后再把泉水引到清风观的新观周围。到时候让这汪泉水直接绕新观一圈,而清风观的新观,就像一座小岛屿一样伫立在中间。
至于为什么不引到道观里面去?那是因为道观里面早先就已经开始施工了,现在如果重新改动图纸的话,难度太大了。而且道观当初就是居中轴线设计的,从入户大门能一路看到新观最里面的那一进院落,这时候如果从正中间引一条水渠进道观,感觉像是把清风观的新观用水给劈成两半了,感觉也不是特别合适。
云朝朝倒也没强求。因为能有如今的结果,她已经非常满意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在泉眼那儿修一个水池,是不是也应该给这一汪清泉取一个吉祥如意一点的名字呢?不然怎么吸引客流?
设计师是广东人,他主动提议道:“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遇水则发的说法,反正我们那儿是有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泉水可以叫发泉。”
云朝朝:“……”你这么朴素的取名风格也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我还以为你准备取名叫富贵泉呢!
第69章
设计师说普通话带点儿口音,说“发泉”的时候听起来有点儿像“发钱”,云朝朝虽然嫌弃他的取名方式简单粗暴,但私心里觉得这个名字还蛮可爱的。
虽然名字还暂时定不下来,但不管怎么样,泉水的事情现在看来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看设计师具体打算怎么设计、施工单位具体打算怎么施工了。
林爷爷虽然离清风观离得挺近,但他平日也忙,所以平时是难得上来一趟的。今天既然来了,那云朝朝自然要留他吃饭。
林爷爷也没推辞,吃饭之前还趁着有时间,特意给云朝朝报了报帐,汇报了一下目前农场那边的工作进展。
自从张璐和小姚她们几个学生回了学校之后,林爷爷就听云朝朝的话开始在村子里请人帮忙。村子里年纪大的居多,但即便是60来岁的古稀老人,在农活上也还算是一把好手,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挑选筛查,如今林爷爷已经在村子里组建了一个10来个人的老年团队,专门负责茶园、水稻田、小麦地和养鸡场的管理。
有了这批老年团,如今林爷爷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年轻时想养的家禽统统都可以养上,林爷爷甚至还想再多承包几百亩地,种上一批新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和小米。
老年团不像小姚她们那群年轻学生那么懂科学技术懂先进理论,他们更多是凭借经验来管理这些东西。云朝朝也说不上前者好还是后者好,不过反正农业学校那边已经沟通好了,到时候后期还会派学生过来实习,最好的情况就是把大学生的科学农业养殖技术和理论跟老年团的农业养殖经验结合起来,那样清风观的农业发展就无敌了。
而且别看林爷爷都没上过几年学不识几个字,但人家的账目真是记得清清楚楚的。云朝朝简单看一看,就能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而且除了项目之外,他还把所有的发票都贴在了账目表后面。
云朝朝看完,觉得自己真该好好给林爷爷磕一个。
但磕是不能磕的,所以云朝朝最后决定敬林爷爷一个。
清风观现在已经有不少果酒了,什么青提酒啊、杨梅酒啊,青梅酒啊,葡萄酒啊……反正市面上能叫得出名字的果酒,清风观这儿几乎应有尽有。但其实长空道长自己也并不怎么喝酒,所以云朝朝只能理解为酿酒也跟做其他美食一样,是长空道长的一大爱好。
不过林爷爷显然是会喝酒的。
他自曝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个绰号叫“林三斤”,意思是三斤白酒喝下去那都不在话下。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像年轻时那么喝,通常就是喝点儿养生酒。
但不管怎么说,以他的酒量,喝这种低度数的果酒
真就跟喝饮料差不多。
云朝朝看他一杯一杯喝得畅快,还挺怕他会喝醉,倒是他的亲孙女林半夏,一点儿不担心。
林半夏:“没事,让他喝。这点儿果酒对我们林三斤同志来说,那还不跟玩儿似的。他之前每晚喝完白酒,睡觉还自己倒杯药酒自饮自酌呢!要知道我们家药酒都是用高浓度的白酒泡的,威力不比纯正的白酒小。”
其他人听到林半夏的话,都在冲老爷子夸夸夸说:“真厉害真厉害!”
只有云朝朝,思绪莫名跑了一下:“药酒啊……说起来这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新商机。后面有机会的话可以安排上。”
众人:“……”有点意外,但又觉得情理之中。因为这就是他们熟悉的云观主。
—
林半夏之前在云朝朝的要求下研制治疗植物虫害病的药水,这段时间已经略有小成。
这些药水都是用中药圃里的中草药根据药理调配而成,因为毕竟是药水,所以并不外售,只供清风观内部使用。
林半夏先在后花园里小范围地运用了几株,等确定这些药水确实能起到治疗虫害的效果,而且也不会对花花草草有什么副作用,她才开始大规模大范围的在清风观的后花园里使用。
喷洒药水期间,清风观的后院也是要临时关闭的,毕竟这关系着来往游客的安全。好在清风观的后院本身也只是作为展示所用,并不存在营业性质,所以哪怕暂时关闭,也不会影响清风观的日常销售。
之前小姚在这边的时候,后院的花花草草很多都已经开花了,那时候还作为绘画活动的重要载体,很是受欢迎了一阵。如今花谢了一批,又重新开了一批,云朝朝便想着是不是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把清风观的这些花花草草卖掉一批。
因为这些花都是小姚的心血,所以卖之前云朝朝还特意跟小姚打了个招呼。好在种之前小姚就做好了这些花早晚都会被卖掉的心理准备,所以听说云朝朝要卖花,小姚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让云朝朝卖之前给她拍几张照片作为留恋。
云朝朝后来想,到时候新的清风观建成,从泉眼那边肯定是要修一条水渠到清风观这边来了。那水渠边上肯定也会同时修一条路,不如干脆就修一条花路。
到时候就把小姚挑选的这些花种每一样都挑一点,洒在水渠边上,这样来清风观观赏的游客,不仅会拥有一个见水则发的“发发泉”,还能走上一条美轮美奂的“花花路”,光是想想就觉得超有意境。
云朝朝经常会有这种奇思妙想的时刻,不过因为一切还存在着变数,所以她暂时也没跟小姚说,准备到时候真的实现了,再给小姚一个大大的惊喜。
如今既然跟小姚沟通好了后院的这些花可以卖掉一批,她便让小九直接去后院挑选了一些,放在清风观的摊位旁边售卖。
来清风观的游客看到清风观卖花也觉得很奇怪。毕竟卖手串卖吊坠卖手环卖香囊他们都见过,但卖花,而且还是鲜花……这一般道观还真没有。
小九不愧是清风观的金牌销售,面对游客的询问和质疑,她脑子转得极快:“……不止你们想走花路,神仙们也想走花路啊!这些花都是我们清风观自己内部员工亲自培育出来的,充分吸收了清风观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说句不好听的,它们听过的经书可能比你们听过的道理都要多。正所谓万物有灵,说不定这些花也能像清风观一样带给你们好运呢~而且花花草草看多了总会让人觉得心情平和,这种内心的安宁从容,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呀!”
好多人被小九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再加上清风观的鲜花本身就是从后院移栽过来的,中途省下了运输的折腾,所以花朵保存得非常完好,再加上价格也很合理,大束的49,小束的28,所以买的人还挺多。
小九头一次卖花卖得这么毫无压力,毕竟卖多了,不够可以直接去后院取;要是卖不完,还能直接把剩下的花再重新移回后院去……
这让她第一次在清风观体验到“仓库就在身边”是一种怎么样的快乐。
云朝朝表示不解:“之前你卖清风观周边,不也是仓库就在身边吗?咱们卖的货,不都是自己制作的么?”
小九:“货虽然是自家的货,但做起来总归需要时间。比如驱蚊手环,有时候卖完了,还得等林半夏现做。但卖花就不一样了,卖完了去后院搬两盆过来就行。”
云朝朝想想觉得也有道理。看来等后面清风观的新观建成,还得想办法留出一间作为清风观的仓库。这样有些货物可以提前囤一囤,也免得像小九说的那样,有时候碰到客人反而出现无货可卖的尴尬。
上一篇:我与神明画押,你们都变王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