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生活 第72章

作者:寒小期 标签: 玄幻仙侠

喜宝刚打算问问曾校长的事儿, 可看到有其他人在, 就没开口发问,而是拿眼瞧着她奶。

赵红英叫跟着的两个赵家人把兰子等几个孩子都临走, 一旁的赵红霞说了句地里摘的菜给她了,就急匆匆的往家里去了。

等人都走了, 赵红英关上院门, 拉过喜宝, 高声叫可以开饭了,这才往堂屋去。

晚饭早已准备好了,就差赵红英了。见她回来, 不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家里人无论大的小的都聚了过来。喜宝也终于逮着机会, 问:“奶,兰子说,曾校长要走了, 是真的吗?”

“瞎说,没这事儿了。”赵红英答得异常干脆,见老宋头看过来,她又说, “就是建跃媳妇儿瞎折腾,非闹着要走。”

老宋头本来只是觉得奇怪,好端端的老赵家闹个啥,一听这话,他直接把筷子放下,很是诧异的问:“这话是啥意思?她都嫁人生了俩孩子了……要走?走哪儿去?”

“回城啊!”赵红英扒拉了两口饭,“不知道打从听来的胡话,非要上头允了知青回城,就在家里闹腾,抹脖子上吊的硬要回城。我问过建设了,他说没这回事儿。”

“建设说没,那肯定没。”老宋头自认看人还是很准的,再说了,赵建设和赵建跃媳妇儿各执一词,是个人都知道哪个说了假话。

“我看这事儿没完,不过这种媳妇儿老赵家也不稀罕。”赵红英给喜宝挟了一筷子菜,叫她别光顾着扒拉白饭,“心野了,硬留有啥意思?要我说,想走就走,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喜宝扒拉着饭,她奶的话,其实她不是很懂,不过既然曾校长不走了,其他的她也不咋关心,反正她奶说的都对。

比起知青们的那点儿破事,老宋家还有别的要紧事儿。

这天过后,赵红英就招呼仨儿子在她那屋里,砌了个小土炕。之所以说是小土炕,实在是因为那玩意儿太小了,砌的时候,喜宝还在上学,等她放学回来,就发现屋里多了这么个古怪玩意儿,瞅了半天,她才问她奶:“这是给扁头睡的吗?”

方方正正的一个小土炕,看着连小床的一半大小都没,整个老宋家,估计也就扁头还能躺得下,而且过段时间就不成了。

赵红英被喜宝这话弄的一懵,紧接着就笑开了:“不是,这是用来孵鸡蛋的。”当下,她就耐心的跟喜宝说了起来。

自打上回知道上头的政策开始放宽了,赵红英就一直盘算着多养几只鸡,甭管公的母的,多养几只无论吃蛋吃肉都方便。再说鸡又不是猪,散养在屋后,平时喂些剩饭剩菜,几个孩子得闲了也会去挖蚯蚓,方便得很。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季节不对,她怎么也寻不到小鸡仔,花钱买都买不到。想着干脆自家孵蛋,费心换来了几枚受精鸡蛋,可家里的老母鸡怎么也不愿意孵,问了隔壁赵红霞,也说情况差不多。

这好不容易上有的政策放宽了,偏偏就寻不到鸡了?

一气之下,赵红英决定自己孵蛋,她依稀记得三十多年,家里也是孵化过小鸡的,用土炕,还得隔段时间给鸡蛋翻个面,孵化率是不如母鸡,可好处是能一口气孵个三四十枚鸡蛋,哪怕只出来十只,剩下的鸡蛋一样可以炒着吃,不会浪费的。

打定主意后,赵红英就到处跟人家换鸡蛋,谁叫家里没留公鸡呢?两个白鸡蛋换一个受精鸡蛋,瞅着数量差不多了,她就叫儿子们砌了土灶,本来昨天就可以干完的,愣是拖到了今天。

听着奶的解释,喜宝的眼睛越瞪越大,她还见过小鸡出壳呢,问明白了孵鸡蛋要注意的地方,觉得也不是很难,忙拍着胸口揽下了这事儿。

赵红英当下就一口答应:“也成,等我先把土炕烧起来,再寻些旧褥子,等都安顿好了,再交给你。”

喜宝猛点头。

人工孵蛋没别的难点,就是要耐心。土灶砌好后,并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先试烧了两天,瞅着情况挺稳定的,再往上头搭褥子、棉花、破布等等。都妥当了后,才把鸡蛋小心的搁在上头,还得记得翻面,免得受热不均匀,另外土炕也得时不时的添把柴禾。这一天两天的还好,可关键是,孵鸡蛋需要差不多二十一天。

自打喜宝得了这个差事后,她几乎就扎根在了屋里,除了去学校外,一放学就往屋里钻,有一次她跑得比臭蛋都快,惊得臭蛋愣在了她身后,直接被毛头逮了个正着。

春丽她们也没闲着,也许是小姑娘特别有耐心的缘故,她们姐妹几个抢着帮忙,瞅着柴禾不多了,还会连哄带骗的叫强子和大伟帮着拾柴禾。而土炕上的鸡蛋,也的确一天天的在发生着变化。

“大姐,你看。”喜宝小心的用双手托着一枚鸡蛋,走到窗台底下叫春丽看,借着太阳光,能看到鸡蛋仿佛变得红了,一开始还以为是阳光的问题,仔细看去才知道是真的变红了,里头还有个黑黑的小点。

“咱们今天把位置换一下,我刚才摸了摸,感觉炕中间和边边的温度不大一样。”春丽过来瞧了一眼,忙叫妹妹把鸡蛋放回去,又亲自动手,把鸡蛋的位置挨个儿换了一下。

喜宝也顺势从旁边取过她的小本子,上头记录了从第一天开始孵蛋,到今天的种种变化:“已经第十五天了,就快出来了。”

“越到后头得越小心,而且还不知道能出来几只呢。”春丽动作特别小心,旁边的春梅和春芳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她,连大气都不敢出。

倒是喜宝,听了这话愣了一下:“不是每一枚鸡蛋里头都住着一只小鸡吗?奶是这么跟我说的。”

“对啊,每个里头都有的,可未必都能孵出来。”春丽摆好了最后一个鸡蛋,回头看小妹妹,见她一脸的茫然,当下笑开了,“你不是以为到时间后,咱们家能一气有三十五只小鸡仔?”

赵红英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弄来了这三十五枚受精鸡蛋,毕竟先前好多年都限制了每家每户养鸡的数目,这母鸡能下蛋,公鸡只能打鸣,又不奢望多孵小鸡,很多人家都只有母鸡没有公鸡,以至于受精鸡蛋一下子就成了抢手货。

正因为知道她奶在这里头下了多少苦功夫,喜宝才愈发期盼小鸡出壳的那一天,她一直都认为,只要自己小心一点,别把鸡蛋给蹭了,到了日子,就一定会看到三十五只小鸡齐刷刷出壳的模样。

难道,不是这样吗?

见喜宝一脸傻眼的模样,春丽先把棉被给鸡蛋们松松的盖好,这才笑眯眯的凑到她跟前:“傻眼了吧?你真那么想的啊?就算是母鸡孵蛋,能出一半也不错了。”

“连一半都没有吗?”喜宝更惊讶了。

“母鸡好像会不小心把鸡蛋弄出窝外头,砸碎了。”春丽回忆着特地跟同学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妹妹,“如果不算碎掉的,一般还是都能孵出小鸡的,可有时候,母鸡会突然撂摊子不干,特别是最后几天,突然就跑了。我同学说,那次她妈差点儿没疯了,给她哥娶媳妇儿准备的新棉被,就先给鸡蛋们用上了。”

喜宝觉得她也要疯了,把小脸挤成了包子褶子,开始想辙儿。可这事儿吧,本来就是很早以前传下来的,她一个小孩子能有啥办法?只能逮着空就往土炕跟前凑,帮着看火候,再帮着鸡蛋翻面、对换位置,有次都上床睡觉了,临时想起来忘记给鸡蛋翻面了,又再度下床。

见她这么尽心,赵红英反过来劝她,只要步骤没错,总能孵出一些的:“到时候咱们家留一只公鸡,省的回头孵蛋又抓瞎。我瞅瞅,这有十只公鸡仔?”

面对无比惊讶的喜宝,赵红英又再一次教她分辨公鸡母鸡,正常情况下,长椭圆形的鸡蛋出母鸡,越接近圆形的鸡蛋出公鸡。当初因为受精鸡蛋太难寻了,赵红英选择的余地也不大,只能不论公鸡母鸡先换来再说,不过到底还是母鸡占了多数。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终于到了第二十一天。

恰好,这一天是休息日,不单喜宝,除了扁头之外的所有老宋家孩子们都齐聚在这屋里,眼睛紧盯着土炕上头的鸡蛋不放。

其实从昨晚起,喜宝就隐约听到小鸡的叫声了,当时她还想起来看着,被赵红英硬压回被窝里去了。今早一听到毛头打鸣——呃,吊嗓子的声音,她就一骨碌起床,第一个守在了土炕跟前。

“强子、大伟!你俩给我下地干活去!”赵红英的叫声从外头传来,被点到名的两人瞬间就把脑袋耷拉下去了,老老实实走出屋子,还不忘叮嘱毛头看仔细点儿,等下演给他们看。

直到这俩不靠谱的走得没影儿了,毛头才突然反应过来,语气震惊的问喜宝:“他俩啥意思啊?叫我演小鸡出壳?”

喜宝正盯着最中间那枚鸡蛋呢,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老觉得那枚鸡蛋在轻微的晃动,听了哥哥这话,随口安慰道:“能演人为啥不能演小鸡?哥你能行的。”

毛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就在这档口,被喜宝紧盯着的那枚鸡蛋果然动了起来,这回是真的动了。

早在两天前,赵红英就亲自出手,把鸡蛋一枚枚对照着阳光分辨出头来,头朝上摆在了棉花破布堆里。因此,鸡蛋一晃动,顶上的壳就被里头的小鸡给啄破了。

“出来了!”喜宝高兴的一拍手,又立马用手捂住了嘴巴,不敢贸贸然的上去帮忙,只能满脸紧张又期待的看着里头的小鸡费劲儿的啄着蛋壳。

兴许那只小鸡得了鼓励,它倒是很快就把脑袋伸了出来,之后就快多了,不一会儿,头上顶了一小片碎蛋壳就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

有一就有二,又过了半个小时,已经陆陆续续出来了五只小鸡。

刚出壳的小鸡仔看起来特别稚嫩,喜宝伺候了它们二十一天,可临了却不敢伸手了,生怕手头力道掌握不好,伤到了小鸡们。不过,她早就帮着准备了一个鸡窝,是央求毛头找柳条编的内框,又在外头套了个篾竹筐子,最里面还垫了不少软和的稻草。

虽然得了春丽和赵红英的提醒,喜宝勉强接受了小鸡们不可能全部出壳这个事儿,可她还是多准备了几个鸡窝,想着就算这回用不了,保不准还有下一回呢。

在春丽的帮助下,刚出壳的小鸡仔被小心翼翼的转移到了鸡窝里。鸡窝做得不算小,满满当当放的话,能挤下十来只。不过喜宝准备得多,春丽就每五只搁在一个鸡窝里。

中途,赵红英过来瞧了瞧,见孩子们把小鸡仔伺候得挺好的,就放心的离开了。她一走,臭蛋立马抬腿跟上,毛头只顾着帮着安顿小鸡仔,愣是没注意弟弟又跑了。

从早上,一直到中午,一共孵出了十七只小鸡。春丽觉得差不多了,连赵红英也觉得是这样的,可喜宝还是不甘心,匆忙扒拉了几口饭,又跑去盯着了。

幸好今个儿是休息日,喜宝第一回觉得不上学真好啊,她看着余下的鸡蛋,嘴里嘀嘀咕咕的盼着小鸡们别磨叽了,赶紧出来吧。至于那些已经孵出来的小鸡,春丽姐妹仨接手了,横竖今天她们也休息,只跟喜宝说,叫她安心盯着余下的。

喜宝果然听话的搬了跟小板凳,坐在了土炕跟前,托着腮帮子认真的瞅着。

比起早上的齐聚一堂,下午就只剩下喜宝一个了。就连毛头都跑出去了,他一心惦记着趁休息多挖一些蚯蚓,完全忘了刚出壳的小鸡是吃不了蚯蚓的。

“快出来啊……”喜宝好心急,可又不敢真的动手帮忙,只能不停的盼着。

兴许是听到了她的话,又有一枚鸡蛋破了壳。跟连锁反应似的,一只小鸡,两只小鸡,三只小鸡……

“姐!大姐!你快来啊!”

等春丽听到屋里妹妹的叫声跑进来一看,顿时瞪圆了眼睛,半炕的鸡蛋破了一多半,剩下的也颤颤巍巍的,一副随时都能破壳而出的样子。

“快快,把它们抱过来吧。”喜宝拿着个鸡窝催促春丽,她还是没敢轻易动手,实在是刚破壳的小鸡,看起来太脆弱了,好像一指头就能戳死一样。

春丽顾不得惊讶,忙先将它们搬了家。

及至傍晚,所有的鸡蛋里头,只剩下了一枚鸡蛋怎么样都不肯动弹,旁的所有小鸡都已经在春丽的照顾下,吃起了小米。也就头一天了,看它们刚出生赵红英才特别给予的优待,等明天伙食就会直线降低的。

“它怎么了?”喜宝双手捧着最后一枚鸡蛋,满脸的不解。

赵红英已经开始收拾土炕了,她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小鸡出壳率那么高,原本还想着要是这回数量不够,还得再想法子去其他人家换一些来,结果远超她的预期,现在该烦恼的大概是养这么多鸡,合适吗?

听到喜宝的话,赵红英一脸喜气的说:“大概是孵不出来了,没事,回头炒鸡蛋吃。”

喜宝惊呆了,忙不得的把鸡蛋往胸口放:“不不……奶,这个给我吧,我还想再试试看。”

“也行。”赵红英随口答应了。她麻利的收拾完小土炕,虽然这玩意儿占地方,可想着万一下回还要用,她索性没拆,反正只要不烧火的话,当个桌子使还是成的。

小鸡长得飞快,而且别忘了,老宋家是有老母鸡的,被小孩子们伺候了一天,又在赵红英的照看下过了两天,之后就直接丢到了屋后去了,横竖有母鸡们在,还有狗子小黄在,出不了啥意外的。

意外是没出,倒是赵红霞上门来了。

赵红霞过来时,喜宝刚放下不久,手里捧着那枚咋样也孵不出来小鸡的鸡蛋。为了这枚鸡蛋,她特地把去年冬天奶给她新做的绒帽给拿出来了,把鸡蛋放在里头,时刻不离身。可她奶说,这都过了三天了,孵不出来了。

“二奶奶。”喜宝看到她二奶奶过来,忙打招呼。

“喜宝,你奶呢?对了,听说你家孵出了好多小鸡?我在隔壁都听到鸡叫声了。”赵红霞那叫一个羡慕啊,她家本来是有一只公鸡的,可去年过年就给杀掉吃了,之后又添了只母鸡,结果倒是好,突然就变政策了。她也想法子寻了几枚受精鸡蛋,叫家里的母鸡帮着孵,到现在为止,只有一枚鸡蛋破了壳,其他的不是被母鸡砸了,就是直接没孵出来。

“奶在灶间。”喜宝心心念念就是怀里的鸡蛋,给二奶奶指了路之后,她又低头认真的看了起来。

赵红霞顺拐去了灶间,大嗓门从里头传出来:“姐啊,你倒是匀点儿鸡给我呢,我拿鸡蛋跟你换,两斤鸡蛋换只母鸡,公鸡的话,一斤鸡蛋。”

喜宝回头瞅了一眼,心里算了一笔账,等小鸡们都长大了,能下蛋了,那一天也最多就是一枚鸡蛋。要是家里孵蛋的话,二十一天,能出来三十多只小鸡,哪怕公母对半,那也有五十斤了。

好划算哦!

然后,她就看着她奶领着二奶奶往屋后去了。

刚想抬腿跟上去,喜宝冷不丁的就觉得手里的帽子一颤,赶紧低头瞅去,顿时大乐。

这两天里,她真的是连睡觉都把鸡蛋放在被窝里,上课的时候,也偷偷的藏在衣服里头,最怕的就是上课到一半,小鸡出壳了。幸好,这只小鸡乖得很,特地选了这么个好时候出来。

“奶!奶!”喜宝不敢乱动,僵着身子立在原地,看着小鸡从蛋壳里出来,然后一头栽倒在软绵绵的绒帽里。

等赵红英过来时,看到的就是她家小孙女木头人一样的捧着个小鸡仔,当下又好气又好笑的接了过来:“我先给你看两天,大点儿了再给你玩。哎哟,我还得把这帽子给洗了。”

“我来洗。”喜宝看着她奶接过了小鸡,顿时长出了一口气,接过帽子,拍着胸口说,“我就说嘛,一枚鸡蛋一只小鸡,它只是懒了点儿。”

终于大功告成了,喜宝高兴坏了,对于这个懒惰的小鸡也多添了几分好感,蹦蹦跳跳的去洗了帽子,然后端着个小鸡窝,跟全家人显摆她的新小鸡。

……

为了小鸡仔们,喜宝前后忙活了差不多有一个月,尤其后面几天,她连上课都在挂心,也幸亏小学课程不难,作业也少得可怜,加上她底子好,这才没有落下课程来。

特地叮嘱了她奶,不要把最后一只小鸡“迟迟”给别人,喜宝彻底放下了心事,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

等她彻底丢开心思后,才愕然发现,好像学校里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曾校长倒还是那副老样子,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好好先生,可他毕竟是校长,习惯性的板着脸,训斥起学生来也毫不嘴软。李老师的变化就有些大了,先前喜宝就觉得她莫名的对自己特别好,不过这段时间,虽然她还是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可先前眼神里那种和善和欢喜却是散去了不少。见她这样,喜宝一方面觉得挺奇怪了,另一方面也松了一口气,不然老有一个人用奶那种眼神瞅着自己,也怪渗人的。

除了两位任课老师,同学们的变化也不少,班上原先几个特别爱笑爱闹的同学,莫名的每天都有气无力的,有个男生还红着眼圈来上课了。

另外就是,请假的同学也多了。

终于,在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之前,曾校长提前结束了上课,开了一次短暂的班会。

“最近,队上一直流传着某些小道消息,我在这里跟同学们说,那些消息都是假的,起码到现在为止,红旗公社从未收到过任何关于‘知青回城’的书面文件。你们要明白,当初包括老师我在内,都是积极响应上头的政策,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假如……我是说如果真的有回城的事儿,首先要会通知的,就是公社的干部们。”

喜宝眨巴眨眼睛,满脸的不解,她一直以为这事儿已经结束了,所以学校里那么多奇怪的事情,都是因为这个起来的吗?

“哥,你知道这是咋了吗?”

“知道,下课演给你看。”

小兄妹俩快速的说完悄悄话,又再度抬头认真的看向曾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