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壶龙井茶
只听得一阵“叮铃哐啷”甚是有节奏的响声,不知道的还以为万岁爷突然爱上了打击乐。
姚文湛的手都在抖:朕怎么就德不配位?为何大楚基业刚传到朕这里,天就要来个“独龙灭姚”了?
姚文湛觉得这个皇帝自己做得实在憋屈,西北、东北和南边三家虎视眈眈也就算了,现在又加上一个暂时还没撕破脸的姜家。
皇帝不是号令四海,莫敢不从的吗?
怎么到了他这里,这皇帝做的跟孙子差不多了?
我整治不了那四条恶狗,我还整治不了你们区区百姓?
一道圣旨传下,蛊惑人心、聚众造谣、诽谤皇家者,杀!
谣言止于智者,从来不是一个“杀”字可以控制。
无论是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还是清朝的文字狱,都没能挡得住天下苍生的悠悠之口。
能说的咱要说,不能说的,咱就背着人说。
姚文湛一道圣旨不但没能平息流言,反而甚嚣尘上。
皇帝这是心虚了,否则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管,现在却突然不让说了?
这还不是姚文湛最大的烦恼,让他快把自己头发都揪光的是,真特么开始大旱了。
自打那个“德不配位,旱魃降世”的谣言一出,整整两个月,一滴雨都没下过。
趁着清明那场细雨播种的小苗,如今崩点火星儿都能烧着了。
附近有水源的都开始抗旱,而那些指望着老天赏饭吃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土地皲裂,禾苗枯死,情况很不乐观。
随着干旱的持续,那些流言再也压制不住。
姚文湛无法,只得听从司天监的建议,斋戒沐浴,祭天祈雨。
然并卵。
似乎是为了印证天家的确无德,自那日起,不但涓滴未落,反而连日高温,别说那些平时就水源匮乏的地区,就连一些河流、水井都已经开始相继枯竭。
随之而来的是粮价飞涨,肉类、海河鲜,总之是所有可以吃的,统统涨价。
很多无良商家大发国难财。
那些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家只好背井离乡,打听了哪里灾情不太严重,还可活命,就拖家带口投奔而去。
现在连京城的供给都时断时续,姚文湛开始恐慌了,皇帝都要饿着肚子,那还了得?责令尚食局多多储备。那些世家贵族们也开始屯储大量物资。
觉得奇货可居的米粮铺子几乎都是糙米掺沙当细粮卖,细粮当做金子卖。
很多黑心店铺被愤怒的群众打砸过后一抢而空,且有逐步升级的事态,已经从被迫变成主动,很多彻底没有活路的人们尝到了甜头,开始劫掠生涯,从贫民、流民转变成暴民。
吓得姚文湛调动一切兵力,什么禁卫军,御林军,五城兵马司,对整个京城严防死守,明令所有人等只许出不许进。
亏得这场灾难是全国范围的,所以姚文湛担心的那四家并没有趁火打劫,但是整个大楚境内乱民无数,硝烟四起,大有让他快要变成中年秃顶大叔的趋势。
就在全大楚都是一片哀鸿遍野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起,不断有人流开始涌入一个叫鬼睁眼的地方。
听说……
那里有一个姑娘带着人每天都给灾民施粥。不但施粥,还用干草换馒头,表现好的还可以雇到家里,每天都有饱饭吃。
有饭吃,有水喝,有衣蔽体,有瓦遮头,对于现在的大楚百姓来说,那就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还等什么?快去鬼睁眼,晚了就来不及啦!
于是从开始的三五成群,到后来的浩浩荡荡,不断有各地灾民汇聚到这个叫做鬼睁眼的地方。
那个地方,没有饥寒交迫,那个地方,安居乐业,那个地方,有个神仙救民水火。
一个女孩。
她姓姜!
第256章 我的江山31
前面说到过,鬼睁眼这个区域多山路,土地贫瘠,百姓们生活困顿。而这片区域虽然幅员辽阔,却是整个大楚最没有前途的州县之一,来这里基本就等于是被朝廷遗弃的角落。
鬼睁眼,就算是鬼走了这里的路都要睁开眼睛好好看着才行,难走的程度绝对超过号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地理位置不错,却闭塞贫困。
虽然鬼睁眼有个很美丽的官方名字——万林县,但是每个调任到此的县令无不想方设法把自己弄出去,这鬼睁眼就特么一个坟坑。
现任万林县令也姓姜,性子耿直,本有大好前程,因为不肯加入姚广一党,于是从堂堂尚书省右丞一直被排挤到做了个县令,派到鬼睁眼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等死。
他已经对当朝彻底死心,整个万林县衙只有三个记档在案的官员,就是他加上一个主簿加一个教谕。
朝廷素来是皇权不下县,帝王早当他们是死人了。
姜县令即不善钻营,又不肯狠心学别人去刮地皮,县衙里穷得都快当裤子了,只在每年收租的时候临时雇几个衙役帮忙,完事之后再遣散回家。
绝壁的清水衙门。
他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大灾之年,还能等来姜家这样一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族人。
林夕:并不是,老子要造反。
皇帝忙着武装京城那一亩三分地,别说皇权不下县了,如今的局面,皇权都快不出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