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49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黛玉不禁为了这皇太后的心血来潮而头痛。

  还是胤祺瞧了半天,发现黛玉确实在发愁后,拍着胸脯将事情应了,让黛玉放心。

  前一日,黛玉还在心里抱怨皇太后的心血来潮,后一日黛玉去贾家拜年时,却无比庆幸,还好有皇太后的这道旨意。

第87章 人心

  雪后初霁,从除夕夜开始下起的雪终于停了,日头明晃晃挂在空中,将白雪镀上金边,马车晃悠悠地在新雪上压出车辙,林如海与黛玉晃悠悠地到了贾府。

  随着林如海愈发得到康熙的重视,贾赦对他愈发殷勤起来,更别提本就敬佩读书人的贾政,一大早就吩咐小厮去厨房传话,好生整治个席面,万不能怠慢了这个妹婿。

  至于老太太,更是一大早就在屋子里盼着,连王熙凤的逗趣都没吸引到几分的注意,只一心盼着黛玉的到来。

  家中主子的态度如此明了,再加上之前王夫人想给林姑娘个下马威,反而灰溜溜去念了一个月经的事情早就在贾府传开,贾府的下人们谁也不敢对林家父女怠慢。

  故而林家的马车转过街角,贾府门边打着瞌睡的小厮们当即跳起,忙不迭地将门打开,迎着林姑爷与林家姑娘的到来。

  老太太辈分最高,按着规矩也当是先去与她请安,马车入了贾府,换上上次黛玉坐过的那个翠幄青绸车,早有机灵的小厮跑去后院,提醒有外男要进来,让丫鬟们都多注意些。

  车顺着平整的路走过来一个个院落,路上的积雪一大早就清扫干净,堆在路的两旁,风吹过,树上的积雪簌簌而落,空气中满是雪的清冽。

  走了许久,终于到了老太太的正屋,鸳鸯守在门口,瞧见林如海和黛玉,亲热地笑着迎了上来:“给姑老爷、林姑娘请安,姑娘来了,老太太可算是安心了。”

  黛玉随着林如海走进去,只见老太太坐在主位,侧边摆着两个山河四季的绣屏,隔着绸布,隐隐能瞧见后头挤挤囔囔的人影,两个舅舅也在屋子中,正陪着贾母说话凑趣。

  林如海连忙上前,向贾母请安,又与贾赦和贾政相互见礼。

  老太太见到林如海,总会想起早逝的贾敏,故而不愿意多见,她受了林如海的礼,又问了几句家常话,勉强笑着与林如海说道:“你的孝心我再知道不过了,我和他们说,再也没有你这么孝顺的姑爷,礼已经尽了,你也不要拘束,与你舅兄去前头喝酒吧。”

  贾政心知贾母是嫌他们在这儿碍事,连忙站起来,对着贾母回禀道:“母亲,娘娘十五便要回家省亲,咱们省亲别墅已经修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我领着妹夫去逛一下园子,瞧瞧还有哪里能修整的地儿。”

  贾母笑着应了:“姑爷简在圣心,让他指点再好不过,你们便去吧,别扰了我们娘儿们热闹。”

  林如海对贾母作揖行礼,随后又对黛玉叮嘱几句,才随着贾赦和贾政离开。

  等屋子里的男人走了,屏风后的那些人挨挨挤挤地走了出来,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以及三春全都在坐,一个不少。

  正是年节时分,除了李纨,其余人都穿得格外喜庆,其中尤以王熙凤的那件大红攒金百蝶袄子最为夺目,她自从被警告之后,再不敢碰那些旁门左道,气色反而好了起来。

  就连李纨,穿得也不似其他日子那么老气横秋。

  黛玉连忙与这满屋子的舅母嫂子姐妹见礼,王熙凤扬声夸道:“林姑娘出落地愈发出色了,让别人知道我们家有个这么了不得的姑娘,得羡慕死。”

  老太太拉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只见她身量窈窕,相貌精致,却未见病容,早些年的不足之症好似已经补了起,欣慰地连连点头。

  “我瞧着你精神头愈发好了,最近在家里都做些什么?”贾母慈祥地询问着。

  黛玉抿唇,嘴角露出两个小梨涡:“外祖母,最近都在学骑马呢,许是每日跑马,我也自觉这些日子吃得也香了,睡得也好了。”

  黛玉话刚出,满屋子的人神态各异,邢夫人垂着眼,万事不管模样,王夫人与李纨同时皱眉,好似听到什么厌恶的东西似得,王熙凤一怔,觑着王夫人的神态,拿不准主意,索性闭了嘴,迎春担忧地看向黛玉,温柔的眼中全部都是担忧,惜春漠然低着头,骑马是她从未接触过的另一个世界,唯有探春,一双眼睛明亮亮的,幻想着自己骑马的模样。

  “老祖宗,”正当满屋子陷入安静之时,厚重的门帘掀开,一个穿金戴银的俊秀公子跑了进来,却正是贾宝玉:“今儿个雪停了,我记着园子里有个梅林,现在梅花开得正盛,白雪坠在红花上,格外好看,咱们去园子里赏花可好?”

  黛玉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翻过年贾宝玉又大了一岁,还是在内帷厮混,实在不合规矩,黛玉并不乐意搭理,但她不搭理,贾宝玉却凑了上来,兴冲冲说道:“林妹妹许多日子没来了,正好去园子里赏花,这园子是为了娘娘省亲修的,里头可好了。”

  贾母见了宝玉,忙将他拉过,摸着手脸,感觉都是温热的才放下心来,她笑着嗔骂:“你老子刚领了人去园子里,你要不怕就过去吧。”

  贾宝玉打了个哆嗦,他在贾政跟前,就和鹌鹑一般,听了家政入了园子里,再也不敢说话,他缩了缩脖子,涎笑着:“外头冷,我在屋子里陪陪老祖宗。”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老太太更是搂着贾宝玉,心肝肉儿好一番疼,让鸳鸯拿来宝玉爱吃的东西,打发他在一旁吃着,随后又将黛玉搂到怀里,笑着说道:“你这哥哥说话不着调,有一句却是没有说错,宫中允了贵妃娘娘正月十五回家省亲,我想着你和她到底是姐妹,从未见过面到底生分了,不如今儿个就别回去了,住到十五日,也让娘娘见见。”

  贾母说这话,是为了黛玉考虑,黛玉幼年丧母,林如海又未续娶,有些所谓的讲究人家中,觉着她没人教养,不能定亲,老太太隐约知晓这外孙女将来有大造化,更担心有人拿着这点找黛玉不足,便想着让元春夸上几句,有了宫中贵妃的夸奖,任谁也不能拿黛玉没有母亲教养说事。

  贾母的苦心,黛玉了解,她感激贾母的慈爱之心,但并不乐意与贾府绑得太紧,外人都能看出来,贾府现在就是个被凿了不知多少小孔的船,已经在不断地进水,船上人却没想着修补,反而更加大力地戳着。

  更别提他们还向太子投诚,元春的封妃更是博弈,如今太子地位稳固尚好,日后如何且不知,按着康熙那我儿子没错,错得都是他身边人的想法,想必贾府讨不到好。

  “外祖母,”黛玉微微低下头,掩住眼底的复杂的神色:“好叫您知晓,皇太后宣我十五日入宫参加宫宴。”

  这话一出,满室皆惊。

  皇太后深居简出多年,除了大典上内命妇请安能见着她身影,其他时候都住在宫中不见人影,这么多年了,从没召唤过小姑娘入宫。

  这代表什么,很难让人不仔细思索。

  要知道,养在皇太后膝下的五阿哥,年岁也不小了,按着爱新觉罗家的规矩,这时候身边也能有人服侍了,选福晋的事想必已经提上了日程,更别说这林家姑娘,与五阿哥青梅竹马长大,说不得他们林家真就飞出个金凤凰。

  就连曾经得到过元春暗示,黛玉婚事必定显赫的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可思议。毕竟在他们心中都默认,五阿哥嫡福晋必然是蒙古的格格,王夫人还暗自想过,等五阿哥娶了福晋,她这外甥女就该受罪了。

  没想到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王夫人转着佛珠的手一顿,阖目掩盖住眼神中的怨毒,再抬起头,又是吃斋念佛的慈悲。

  邢夫人眼神一闪,再瞧去,眼中是满满的讨好;李纨依旧冷淡着一张脸,淡淡站着,好似这些事都与她无关,仔细望去,才能瞧见眼中那一闪而逝的不甘。

  反应最快的还是王熙凤,她迅速盘算好了对待黛玉的态度,亲亲热热地笑着:“我之前就觉着林姑娘着容貌气度,简直就是老太太嫡嫡亲的孙女,您看我果然没说错,林姑娘确实是个有大造化的。”

  “我那儿新得了一套景德镇烧的粉彩瓷器,我这粗人也不懂,用了反倒糟蹋了好东西,不若直接送给妹妹,这也算得投明主了。”

  “又张嘴瞎说了,”贾母笑得合不拢嘴,笑着骂了王熙凤一句,随后又搂着黛玉,向她传授入宫的注意事情,虽说胤祺招来的嬷嬷已经将事儿全部讲过,黛玉依然仔细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

  “宫宴又冷又腻的,有什么好去的,”原本听了贾母的话,以为黛玉要在他家小住的贾宝玉,听见黛玉的拒绝后,失望不已,又见满屋子人喜笑颜开,贾宝玉却只觉难过,低声旁边嘟囔着。

  “祖宗,这话可了不得。”挨得近的袭人连忙凑到贾宝玉耳朵旁,连声劝解。

  贾宝玉也知事情轻重,又不愿听袭人啰嗦,他不耐烦地走开几步,不想听袭人的啰嗦,只不过那些嘟囔到底停住。

  等黛玉回去之时,马车上不止有王熙凤说过的那套粉彩,还有邢夫人、王夫人甚至是李纨送来的贵重礼品。

  不管贾府众人是喜是悲,是乐是恨,日子转眼而过,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也就是黛玉入宫的日子。

  三更的时候,宫中派来的嬷嬷便将黛玉唤醒,为她梳妆打扮,又换上胤祺唤人送来的新衣裳,迷迷瞪瞪地走出门,天上仍然漆黑一片,只有皎洁的圆月照射着地上,映照着黛玉入宫的道路。

第88章 入宫

  马车刚到皇宫门口,所有的命妇都得下车步行入宫,就连亲王福晋也不例外,乌若将黛玉扶着下了马车,按着身份排在后头,纵使林如海在翰林院颇受重视,但在这些亲王福晋、大学士夫人面前,到底还是弱了些。

  黛玉在乌若的引导下,静默地等着。

  这是黛玉第一次入宫,胤祺与黛玉交代许多不算,还令乌若陪着黛玉过来。现如今黛玉的贴身丫鬟是雪雁,这么多年了,仍然是天真浪漫的模样,让雪雁陪着黛玉入宫,恐有服侍不周地儿,在林府一笑而过的事,入了宫许就得挨罚,胤祺索性让乌若替了雪雁的位置,乌若在宫中待过数年,对里头的事儿再明白不过,有她在,黛玉无论如何也不会吃亏。

  黛玉抬头望着,只觉着眼前的紫禁城格外的高,在昏暗的夜幕下,好似欲择人而噬的野兽,正张着巨口,等这猎物一个个地走入。

  黛玉打了个哆嗦,深深吸了口气,冷冽的空气入了鼻息,将黛玉杂乱的思绪唤回,她摇头失笑,想必是在这儿等太久了,都胡思乱想起来。

  也不知还要等多久,黛玉再次打量,只觉着这么些时候,前头的夫人们好似都没动过位置。

  这却是因为宫中主子众多,唯恐刺客趁着这机会混进去,对入宫人的身份查得格外仔细,好半天才能查明一个人的腰牌。

  这也是黛玉为何要如此早出发的原因。

  正月里的北京天寒地冻的,凌晨更是格外的凉,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饶是黛玉已经穿了不少衣裳,仍然冻得脸上都出现青白之色。

  乌若感受到了黛玉的哆嗦,连忙对旁边守着的小太监招了招手,宫中小太监都长了双利眼,打眼认出这是随着五阿哥出宫的乌若姑姑,待未来五阿哥封了爵位,乌若姑姑必然是王府的内管事。

  小太监殷勤地凑了过来,乌若对着小太监轻声吩咐几句,小太监连连点头,小步快走着离开。

  没一会儿,这小太监怀中便揣着东西过来,谄媚地笑着:“乌若姑姑,这是奴才刚去找的暖手炉,从来没有用过。”

  乌若皱着眉接过,仔细检查一番,只见这黄铜炉子做工虽不甚精致,却锃亮地没一个指印,想必这小太监没有瞒她。

  乌若暗恼,她随着胤祺入宫的时候,五阿哥是什么身份,宫门的侍卫谁敢让他等那么久,从来都是长驱直入,这也让她忘了准备御寒的东西。

  “姑娘,这天儿愈发冷了,这东西我瞧过了,是干净的,您别嫌弃,先暂时用着。”乌若抽出帕子,将小手炉盖住,随后小心地递给黛玉。

  “你有心了。”黛玉并不嫌弃,暖炉入手的瞬间,只觉着一股暖意顺着手心流入四肢百骸,她对着乌若,笑得眉眼弯弯。

  乌若望着眉目舒展的黛玉,刹那怔忡,这林家姑娘出落得真真越发好了,她这一笑,简直让人想将世间珍宝双手奉上,乌若望着黛玉手上明显简陋的手炉,愈发后悔自己未想周到。

  连平日经常与见面的乌若都被惊艳到,那小太监更是愣在原地,等回了神,他瞬间觉着这姑娘前途不可限量,以后成了主子,若能记着他这手炉,说不得他在宫中日子能好过许多。

  “乌若。”正当黛玉抱着手炉取暖时,前头的宫门里走出了一个太监,这太监年岁似乎不轻,头上的发辫里隐约可见花白,由于长年曲着身子,他的背脊已经不再挺直,而是微微佝偻着。

  但这样的太监,谁也不敢怠慢,仅他身上那衣裳,就已经证明了掌事太监的身份,更别说能在这儿排队等着入宫的命妇,或远或近的都见过这个人,知晓他是贴身服侍皇太后几十年的太监。

  “爷爷。”前一刻还在献着殷勤的小太监,结结巴巴地向冯太监问安。

  冯太监却置若罔闻,只笑眯眯地向黛玉行礼。

  黛玉连忙侧着身子避开冯太监的礼,在宫中万不能轻狂了去,这让冯太监更是笑眯了眼。

  “您老人家怎么出来了。”乌若连忙走了上来,笑着与冯太监见礼。

  冯太监脸上的褶子都堆了出来:“奉皇太后的命令,奴才接林姑娘入宫。”

  黛玉忙称不敢,眼尾余光望着乌若,宫中的规矩黛玉听教养嬷嬷说,知晓这是皇太后的破例,黛玉思忖着,这是否是皇太后设下的考验,借着此查看她是否轻狂。

  乌若却知皇太后是个七情上脸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想不到这些弯弯绕绕,皇太后入宫这么多年,先帝也和她感情最不好的时候,也没有当面落过皇太后的脸,皇太后这一辈子,喜怒随性,从未委屈过自己。

  乌若悄悄点头,这份暗示黛玉明白过来,在冯太监再三劝说下,黛玉笑着谢过了皇太后的恩典,便随着冯太监往另一张门走去。

  几人从队伍中离开,按理说这动静不大,放平日也没人注意,但谁让这是在紫禁城前,谁让此时的贵夫人们正是绷着心弦的时候,谁让她们一行人中有着宁寿宫大太监,黛玉随着冯太监走到宫门口,与侍卫简单说过几句话,又出示了个腰牌,便领着黛玉走进宫中。

  这一系列事情,被那些贵夫人们瞧了个正着。

  原本寂静无声地队伍中突然传来细微的声音,这却是有些夫人忍不住,与相熟的人讨论起来,也不知能让宁寿宫太监亲自来接的人,是何许人也。

  当然也有对宫中情况更了解的宗亲福晋,那几个亲王福晋,除了年节平日里也会递牌子入宫请安,皇太后再不理世事,十回里头也会应上一回,对皇太后的心病自诩明白一二,见着冯太监领着个妙龄女子入宫,只觉着知晓了大事儿,虽还维持着稳重模样,彼此间却早已眼神乱飞,只想着快点打听一下,这姑娘是哪家的女子。

  那些福晋、夫人的想法,黛玉全然未知,她正随着冯太监走在去宁寿宫的路上。

  上元节作为传统佳节,在宫中也是个热闹日子,虽说不似冬至与除夕一般,由康熙领着亲自祭祖,却也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

  元宵赏灯本就是传统,宫中出于防火的考虑,夜间并不许在宫道上点灯,但遇着元宵,康熙特特下旨,令内务府造了许多精巧灯笼,将紫禁城中的红墙金瓦照得流光溢彩。

  在这煌煌灯火中,黛玉一行人到了宁寿宫。

  宁寿宫中,皇太后早已翘首以盼。

  十五是大日子,宫中妃子们一大早便齐聚在宁寿宫中,等着向皇太后请安,满屋子的莺莺燕燕,皇太后只心不在焉地应了两句,便令她们离开。

  佟佳皇贵妃摄六宫事,她自不能如此随意离开:“老祖宗,可是我们哪儿做得不好,惹了您生气。”

  皇太后摇着头,满头金饰哗哗作响:“你为了这宫宴,这些日子辛苦了,我这儿不用你陪,你先回宫歇着,等一会儿人来了,且有得你忙的。”

  佟佳皇贵妃并不能放下心,她冲着宜妃使了个眼色,宜妃平时最是机灵,这种时候最能体察皇太后的心思,没想到这一日宜妃也是神思不属的模样,这让佟佳贵妃眉头紧皱,却又不能违抗皇太后的旨意,只能领着宫妃离开。

  “等等,宜妃留下。”见着宜妃一步三回头地舍不得走,皇太后终于想起来,宜妃也同样没见过如今的黛玉,忙将她叫住。

  宜妃立时洋溢出笑容,脚下的步子都轻巧起来,她轻快地走到皇太后身旁,满目期盼,这让佟佳贵妃更是狐疑,她思索着宁寿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明显,那件事她不知晓,但宜妃知晓,这让与皇太后关系微妙的佟佳贵妃心生不妙,她使劲捏着手中的帕子,连保养地莹润的指甲劈了,也全然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