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弋
“太后娘娘,宜妃娘娘,林姑娘来了。”
守门的宫女一见着冯太监的身影,立时迈着碎步进来回禀。
“好,是个有心的,当赏。”皇太后见着则会宫女胸口起伏,笑着抓了把金瓜子,让这宫女惊喜连连,心中只恨不得那林家姑娘能每日都来就好。
乌若掀开帘子,在暗红的门帘下,黛玉俏生生的脸骤然出现,犹如明珠骤现,衬得屋子里的暗沉色彩都亮堂起来。
“好一个可人儿。”宜妃赞叹不已:“还是老祖宗您会挑人,这个林姑娘,我瞧着将京中那么多姑娘都比下去了。”
皇太后被宜妃吹捧地很是开心,她将炕桌上的金丝珐琅老花镜戴上,对着刚向她行完礼的黛玉招手:“好孩子,快过来让我看看。”
黛玉镇定地向前几步,走到宜妃身后一步处,停了下来。
宜妃是宫中颜色最盛的宫妃,凭着她那咄咄逼人的美貌,在宫中长盛不衰,但黛玉与她站在一处,却半分没有逊色,一人如灼灼烈日,另一人似皎皎明月,平分秋色。
皇太后乐得合不拢嘴,她将胤祺捧在手心养大的,只想将最好的给胤祺,之前定黛玉作为五阿哥福晋,是不得已而为之,皇太后还盘算着要给胤祺再挑几个好的,唯恐委屈了胤祺。
这一刻,皇太后之前的想法全都没了,只觉着这林家姑娘注定就是胤祺的福晋。
皇太后对人的喜恶都不遮掩,她招手,令黛玉在她旁边的榻上坐下,此时宜妃坐在下首,若黛玉在皇太后指着的位置坐下,便压了宜妃一头,黛玉暗忖如此行事并不适宜,但皇太后的命令又不能违抗,黛玉眼神迅速寻找,很快走到太后身旁的一个小矮凳旁,对着皇太后笑着:“太后娘娘,请您允许臣女待在离您最近的地儿。”
宜妃暗自点头,就算她将胤祺送给宁寿宫,她也是胤祺的生母,若这林家姑娘仗着皇太后的喜爱,就不将她放在眼中,她也不是好惹的,见着黛玉还算懂礼,宜妃对于必须选黛玉给胤祺当嫡福晋的郁气,消散了许多。
皇太后见着黛玉选的地方果然更近,自是没有不允的,等黛玉坐下,她忙问起黛玉平日在家做些什么,当听到黛玉说最近在和师傅学着骑马的时候,来自蒙古草原的皇太后更是笑得愉快,她拍着黛玉的手:“你骑的那匹马我知道,小姑娘骑到底还是烈了些,我这便令人给蒙古送信,让他们挑一匹最最温驯的小马过来,学会了骑马射箭,每年夏日去承德避暑才叫有趣呢。”
黛玉笑着应了,这般听话模样,让皇太后更是怜惜,琢磨着将她年轻时骑马的东西挑一些给黛玉送去。
“太后娘娘,佟佳皇贵妃到了。”正当屋内其乐融融时,宫女隔着门帘,恭敬回话。
第89章 宫中事
佟佳皇贵妃过来,却是因为已经快到吉时,早晨在宫门口等着入宫的福晋们都已经在坤宁宫的宴席上坐定,全都在等着后宫中最尊贵主子的到来。
摆放在屋子角落的自鸣钟,恰在此时发出报鸣之声,皇太后望了眼时辰,对外头说道:“都进来吧。”
皇贵妃率领后宫诸妃嫔,再次入了宁寿宫。
刚入宁寿宫,皇贵妃的视线便向宜妃扫去,打量着趁着她不在,宜妃又得了多少便宜,但这个瞬间,皇贵妃却是是愣住,离皇太后最近的地儿坐了一个秀致脱俗的姑娘,皇太后正拉着那姑娘的手,亲亲热热的说话。
皇贵妃心中一惊,皇太后不爱理闲杂事,这些年来除了蒙古的格格,几乎没有见过其他的闺中女子,这很难不让她多思量几分,更何况眼前这姑娘,眉眼清丽,纤弱袅娜,正是康熙这两年所偏爱的江南女子模样,也不知他们在蒙古部落里找了多久,才找到这么一个。
这看似不问世事的皇太后终于坐不住了,将手伸入了后宫,博尔济吉特家的女人,哪儿有简单的。
康熙虽然对皇太后很是尊重,但他的后宫与先帝时不同,蒙古的格格并无高位,康熙对皇太后很是孝顺,但无论前朝还是后宫,事情都不让皇太后插手,蒙古对此早就不满,也不知蒙古那头水土如何能养出这般水色氤氲的姑娘,这姑娘如若入了后宫,有着皇太后的撑腰,说不得悬而未觉的后位,也能被她得了去。
未能封后一直是皇贵妃的心病,在赫舍里皇后去了后,她的家族一直为继后之位而使力,皇贵妃出自康熙母族,按照康熙对舅家的情分,这继后的位置不难谋划,谁成想钮祜禄家同样有个适龄女儿,在后位的争夺中,佟佳氏到底失了底蕴,继后之位被钮祜禄得了,她们两人同年入宫,一个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后,一个却只是普通的嫔妃。
老天开眼,钮祜禄得了后位又如何,到底是个短命的,入宫没两年便丢了性命,佟佳贵妃没两年便成了佟佳皇贵妃,成为皇后之下第一人,但宫中皇后之位空缺,皇贵妃可以说已经是无冕之后,与皇后之位就是一步之遥。
然而这一步,过了一年又一年,景仁宫中养着的阿哥年年长大,就连四阿哥胤禛都快要成亲,佟佳皇贵妃还是囿于皇贵妃之位,未进一步。
皇贵妃绝不允许已被她视作掌中之物的后位被夺走,望着黛玉的眼神是压抑不住的凶光。
黛玉不知道,佟佳皇贵妃瞬间已经发散到如此之远,甚至将她当成了假想敌,她敏感地察觉到皇贵妃的恶意,却不知这份恶意从何而来,将此事暗暗记住,等着出宫询问胤祺。
“你们来得正好,”偌大的宁寿宫塞入康熙众多莺莺燕燕,也显得拥挤起来,皇太后得了个符合心意的五福晋,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她笑着免了众人的礼,又握住黛玉的手,笑着和为首的几位妃子介绍:“这姑娘你们都没见过,是翰林林如海的女儿,最是钟灵蕴秀的,我一见她就喜欢。”
佟佳皇贵妃陡然松了口气,不是蒙古的格格,那就没事了,林家的姑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封后,更别提五阿哥在林家住了这么多年,宫中早有猜测,林家姑娘必定是要指给五阿哥的,绝不可能入康熙的后宫,长得再如何漂亮,也没有威胁。
佟佳皇贵妃为自己的草木皆兵而失笑,换个想法再看向黛玉,皇贵妃只觉得黛玉简直是秉天地之造化而生之人,她连忙将手腕上的手镯褪下,笑着给黛玉戴到手上:“不愧是翰林家的小姐,这书香气满宫都难寻。”
手上突然多了一个绿汪汪的镯子,黛玉却并不见惊惶,好似亲自给她戴上镯子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皇贵妃,而是许久未见的长辈一般。
黛玉落落大方地向皇贵妃谢恩,这份镇定又让对方高看几分,这般的从容气度,非常人能及。
被皇贵妃打趣了一句,其他妃嫔却全然没有生气,她们也咂摸出了皇太后的用意,这姑娘并不是给康熙准备的人,陡然松了口气,裹了蜜般的好话,一句接一句地对着黛玉夸去。
这么多人里,唯有贾妃与众不同,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着黛玉,而非从祖母、母亲的描述中得知。到底是有着血脉相连,贾元春只觉着有份从骨子里冒出的亲切感,她在宫中寂寞了太久,瞧着是锦衣玉食,实际上一肚子委屈无人能说,乍见亲人,元春瞬间便湿了眼眶,她维持着端庄姿态,看向黛玉的视线却一眨不眨。
这份异常很快就被其他人得知:“贤德妃如此盯着林姑娘,可是有话要说?”
说出这话的,是最早服侍康熙的端嫔,她早已青春不在,失了恩宠。康熙后宫中的晋升最讲究资历,端嫔是康熙二年入宫的老人了,又在康熙十年诞下一女,资历、子女都不缺,她一直觉着再次大封后宫时,应当能再封给妃位,谁知道被突然冒出来的贾元春搅和了。
这贾元春原本只是一个女官,不知如何入了太皇太后的眼,横插一杠得了妃位,康熙对后宫嫔妃的份为本就吝啬,好容易在四妃之外又添了个妃位,占据这位置的却是个既无资历与功劳,又无康熙恩宠的女子,后宫中的嫔妃就没有对她服气的。
更重要的是,端嫔自知已经圣眷稀少,不趁着这两年康熙还对她有几分情分在时候谋个妃位,越往后越不可能。
在端嫔眼中,贾元春就是将她即将到手的妃位抢走的恶人。
如端嫔一般想法的人,并不少,这也是为何元春感觉宫中日子格外难熬的原因。
端嫔的话一出,屋子里的欢声笑语一顿,却没人给元春打圆场,甚至大部分人都带着恶意隐晦地打量着。
元春脸一白,嘴唇颤抖着,勉强笑道:“骤然见到林姑娘这样的妙人,不小心晃了下神。”
端嫔犹自不信,正要接着追问,宜妃却甩过一个冷眼:“我记着贾妃与玉儿有亲,今儿个却不是叙旧的场合,等日后玉儿入宫,我再派人将贾妃请过来。”
宜妃可与贾元春不同,有子有宠有份位,脾气还很是泼辣,后宫中谁也不愿意得罪了她去,端嫔被那凉丝丝的眼神扫过,直打了个哆嗦,鹌鹑一样地缩了回去。
其余妃嫔互相使着眼色,各有思量,无论宜妃维护黛玉是真心还是假意,面上的维护已经在了,能让皇太后与宜妃费这么大力气维护,想必这林家姑娘五福晋的位置已经稳了。
“吉时将至,请太后娘娘移驾。”佟佳皇贵妃眼见着太后隐约的怒色,想着这大日子万不能热得她生气,忙笑着打圆场。
皇太后皱着眉,想到胤祺,忍住了心头不快,搭着黛玉的手站了起来:“好孩子,别搭理他们那些笨嘴拙舌的,你陪着我去坤宁宫。”
黛玉好似害羞地低下头,只留下娴雅的侧脸。
坤宁宫中,公主福晋们早就按着指引坐下,僵坐在椅子上不知多久,终于听到小太监的通报,知晓皇太后将至。
满屋子的人立时站了起来,只见皇太后被后宫中的一众妃子簇拥而来,满是天家气象,富丽堂皇。
诸人连忙向皇太后与后妃们行礼,黛玉放慢步子,走到苏曼身前,侧过身子,避过大礼,这让皇太后与宜妃更是满意,是个懂礼的。
请安后,众人再次落座,黛玉如今且不是阿哥福晋,不过是翰林之女,按着身份,该是敬陪末座,奈何皇太后最是喜怒恣意,她指着身侧的的位置,吩咐宫女在此为黛玉设下席位。
福晋们早便瞧见了随在皇太后身旁的黛玉,只不过一时拿不准态度,见着皇太后的青眼,又见宫妃们并无不满,瞬间了然,等奉承皇太后时,时不时夸上黛玉几句,果然,皇太后心情更佳。
黛玉镇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受了这些夸奖,端庄大气的模样,让不少人由衷地在心里头赞了句林家好家教,但凡这姑娘家中有个姐姐妹妹的,也能聘回家去。
等到亲王福晋们与皇太后奉承完毕,便轮到了公主。
由大公主领头,率领着妹妹们给皇太后问安。
这大公主虽非康熙亲生,却是宫里头第一个养大的孩子,康熙对她有份偏爱,宫中人谁也不敢欺负了她去,至于皇太后,她没有亲生孩子,无论大公主是康熙的女儿还是常宁的女儿,对她而言,都是孙女。
皇太后养着这一排的孙女,心情更好,连忙令人给公主们送了赏赐。
大公主爽朗地笑着谢了恩,一直站在角落的女子走上前来,接过皇太后给大公主的赏赐,随即又垂眉敛目地站回角落。
看见那个女子的瞬间,黛玉一怔,又是一个熟人,只见眼前人脸若银盆,眼似水杏(1),这不是薛家宝钗又是谁。
是了,薛宝钗正是入选了大公主的女官,这等场合她必然在此。
宝钗抬头间,两人视线相碰,一触即离,宝钗明白,此时她与黛玉,已经不是坤宁宫中短短几步路的距离,但这是她的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在父亲早逝,兄弟混账,母亲软弱的的家中谋得一线生机。
黛玉亦在想着,之前薛家一家人从未将那花农一家看在眼中,此时宝钗心心念念的公主伴读,在皇家人眼中,又与那花农有何区别,这又是何等讽刺。
第90章 牵手
日上中天,已是到了开宴的时辰,宫女们鱼贯而入,小心地将一盘盘菜放在桌案之上,此时正是滴水成冰的正月里,菜从御膳房出来的这一路,饶是用食盒装着,也并未起到多大的保温作用,菜上浮起了白油,瞧着便油腻腻的。
当然,作为皇太后,她面前桌案上摆着的,自然不是那般东西,每道菜都特意用碳火烘着,绝不允许凉下来,沾着皇太后的光,摆在黛玉面前的盘子也保持着温热,只不过宫中大宴,御厨多是前一日便开始准备,等开宴前再放蒸屉上加热一遭,整个菜的口感都絮地厉害。
黛玉拿着银筷子,拣着清淡小菜吃了两口,其他的菜便失了胃口,她悄悄观察,只见其他的福晋们对着这浮满白油的菜,也伸不下筷子,夹着一口勉强能入口的菜,不断咀嚼着,唯恐被人指责不敬天家。
能在这宴席上有一席之地的,无一不是重臣家眷,如贾老夫人这般,不过一个国公妻子,在这都找不到一个座位,但也只能咬牙忍着,吃着这般东西,还得感恩戴德。
黛玉兴致寥寥地胡思乱想着,仔细想想,在皇家面前,她们又有什么区别,黛玉叹了口气,将这些堪称大逆不道的想法甩开,仍然规矩地端坐着。
木炭在炭盆里静静燃烧着,黑色的炭被烧得通红,最后转成银白,留下燃烧后的余烬,这宫中贵人众多,自不能让人冻着去,负责碳火的宫女时刻紧盯着,眼见着这盆即将燃尽时,悄无声息地换上新炭,确保室内一如既往暖和。
炭盆换了一个又一个,宫中繁琐地宴会走到了尾声,黛玉瞧见着下首的福晋们眼中都露出期盼的喜悦,更夸张的是如宜妃这般高位妃嫔,她们入宫多年,又身居高位,早已养成了八风不动的性子,但此时一个个的都心不在焉,眼神隔一会儿就往角落立着的自鸣钟看去。
皇太后不是个苛刻之人,她见众人已迫不及待,询问地看向苏曼,得到肯定的点头后,皇太后笑着说道:“今儿个上元佳节,你们家中亲人想必也想与你们一同过节,如今时辰已经不早,我也不多留,趁早回家还能赶上一番热闹。”
“你们也是,”皇太后又看向佟佳皇贵妃等人:“家中递了折子接你们省亲的,也趁早回去瞧瞧。”
省亲?是了,初二日黛玉去荣国府拜年的时候,确实提了省亲之事,老太太还让元春见见,不过听了她被皇太后召唤,才熄了这个打算,难怪今儿个席面上隐隐有些躁动。
黛玉也没想到,被荣国府当成头等大事的省亲,时间才那么短,此时日头已经偏西,从宫中往荣国府走,到地方也要天黑,元春在家又能待多长时间呢,更别提那些将园子修在郊外的人了。
胤祺好似说过,郭络罗家的园子就修在郊外,他们避暑的路上胤祺还指给她瞧过,黛玉轻轻吸口气,想宜妃望去,却只见她眸子中的神采飞扬。
黛玉却不知道,如宜妃这等得宠的嫔妃,早便求了康熙的同意,让她在家多住几日,与家人好生团聚。
当然,有宜妃这般使尽手段盼着在家多待几日的,也有并不稀罕这次机会的,正如佟佳皇贵妃,她一早就令人给佟国维送信,万不要接她回去,无他,只不过佟佳皇贵妃憋着口气,要让康熙看到她的识大体,看到她为了操持宫中事的牺牲,做出贤惠之名,为封后增添筹码。
当然,佟佳皇贵妃之所以放弃这个回家的机会,还是仗着她的娘家是康熙母族,深受康熙宠爱,她想见娘家人直接召见便行,回家省亲对她而言可有可无。
“娘娘,”佟佳皇贵妃听了皇太后的话,忙笑着表白:“承蒙您和万岁爷恩典,让后妃回家省亲,这真是天大的功德,只不过我想着今儿个到底是上元佳节,宫中还有不少事儿要处理,若是让您老人家劳累到了,就是我的大不是,我想着今儿个就让几个妹妹回家瞧瞧,我留在宫中便好。”
这话一出,果然得到了福晋们的交口称赞,皇太后对佟佳氏的态度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既然她这么说了,也不强求,只微微点头,便起身离开。
满屋子的人立时跪送,黛玉则与苏曼一道,搀扶着皇太后坐上凤辇。
等皇太后的凤辇不见了踪影,坤宁宫中的福晋们在宫女的引导下,又原路出了宫门,而宫妃们则在佟佳皇贵妃的带领下,入了坤宁宫后殿,又拜了次佛,才按着等级,坐上肩舆,往宫外走去,华彩大车已经随行宫女太监已经在宫门口等着了。
坤宁宫中后续之事,黛玉并不知晓,她扶着皇太后回到宁寿宫时,却见着宫中灯火通明,胤祺正坐在椅子上,翘着腿吃着点心。
胤祺已经不是幼童,须得讲究避嫌,今儿个的宫宴他自是在乾清宫那头,与康熙和其他阿哥们一道。
“胤祺,你怎么来了。”皇太后一瞧见胤祺,面上的疲乏都不见了,她欣喜地笑出声来,见着胤祺两口一个糕点吃下,心疼地不行:“在前头可是饿着了,你先吃点点心垫垫,我让小厨房给你做些吃的。”
胤祺揉着额头苦笑,乾清宫离御膳房更远,前头小太监只保证了康熙与太子桌案上的菜没有冻上,至于其他人,有一道算一道,才是白花花的浮了一层油,那被黛玉一眼也不想看的菜,胤祺还得意思性地吃几口,一口肉下去,只觉着整张嘴都被糊住,胃口全无。
更别提太子与大阿哥的明争暗斗,康熙领着太子受了重臣的敬酒,大阿哥心下不忿,也拎了壶酒,到处找人喝,等康熙提前离开后,太子和大阿哥更是斗得厉害,两人说话间刀光剑影,只让胤祺心累得不行,甚至被逼着都喝了几杯水酒,才散了场。
“皇玛嬷,天儿不早了,别折腾了,我刚刚垫吧得差不多了。”胤祺连忙阻止,虽说谁也不能挑皇太后的刺,但终究没那么方便。
正好清宫里头养孩子,也讲究少食,宫中阿哥格格生病了,首先便是清清静静饿几顿,皇太后见胤祺坚持,也不再多言,又闻到微弱的酒意,皇太后皱眉问道:“这是喝酒了?”
“大哥和三哥急着离开,被太子爷抓住,灌了几杯酒,我和四哥正好在旁边,也陪着喝了几口。”胤祺笑嘻嘻地解释,其中的机锋皇太后自然听不出来,她只觉着这几个孙子倒是难得的和乐,便也没有多问,只赶紧让胤祺赶紧回家歇着,仔细吹了风头疼。
胤祺笑着地应了,又笑着看向黛玉,含着醉意的眼中水意流转,最是动人,黛玉悄悄红了脸颊。
“行了,时候不早了,眼见着就要下钥,越晚越凉,可别冻着了。”皇太后并未关注到这番眉眼官司,她听着外头风大起来,连忙让胤祺与黛玉出宫。
在宁寿宫耽搁了这么些时候,入宫领宴的大臣与福晋们都都已经离开,连那些省亲的嫔妃们的车架,也按着等级驶远,热热闹闹的紫禁城中又空了下来,唯有宫道两旁挂着的彩灯,昭示着扔在上元佳节。
“阿哥,今儿个宜妃娘娘回家,你不用跟着吗?”伺候的下人远远跟在身后,黛玉凑近胤祺,悄声问出了她自见着他时就想问的事情。
上一篇:啵嘴咒术能否拯救柯学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