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弋
胤祺作为阿哥,在甄家园子里也有着一个小楼作为住处,甄宝玉跑来的地方,正是此处。
“还是春天,怎么就跑得满头大汗?”胤祺嫌弃地看着甄宝玉,头发散乱,衣襟散开,哪里有翩翩公子模样。
“五阿哥。”甄宝玉喘着气,自小时候认识胤祺开始,他对胤祺便格外信服,一心想着投奔胤祺门下,只不过他年纪尚小,胤祺又没开府,才未成行。
甄宝玉立誓要效忠胤祺,并不打算掩瞒,他呼哧呼哧地喘了好半天的气,好容易气喘匀,张嘴便是:“五阿哥,我祖母想给我相看林姑娘。”
胤祺的脸瞬间黑了,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黛玉哪哪都好,能被各家夫人看中当儿媳妇再正常不过,但理智上能理解,感情上不能接受,胤祺只觉着从头到脚,每根头发丝都乐意。
“我配不上,林姑娘这样的仙姝,我如何配得上。”见着胤祺的眼神越来越危险,甄宝玉连忙大声嚷嚷着,恨不得将心剖出来:“您和林姑娘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其他人谁也配不上。”
胤祺嗤笑着轻踹他一脚:“这还要你说。”
甄宝玉松了口气,甄家人多口杂,他们曾经相中林姑娘的事儿,迟早会传到这位主子的耳中,与其等到对方觉着冒犯找麻烦,不如坦白从宽,谈笑间将此事揭过。
胤祺抬手放过了甄家,并不与他们多做计较,此事却让他有了浓重的危机感,即使皇太后已经将黛玉召入宫中,青眼有加,即使宜妃经常给黛玉赐下东西,但到底指婚的旨意未下,一切都有可能变动。
得想个法子求下赐婚的旨意,胤祺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仔细思量着。
第95章 姑苏林家
甄家发生的对话,黛玉全然不知,她已经回了林家在姑苏的老宅。
虽林家主子都搬去了京中,但作为老宅的屋子也没有荒废,留着姑苏的下人打理得很是仔细,在接到黛玉父女要回来的信后,更是卯足了劲地全部收拾了一遭,显示他们的本领。
故而黛玉回到老宅的时候,见到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树,都是昔年的模样,甚至连她年幼调皮,在木头上刻下的痕迹,都还能找到。
正房的院子重新打开,黛玉在仆妇的陪伴下走入熟悉的院子,只见正房里的摆设一如当年,时光好似在此停滞,除了已经褪色的帐幔,全然看不出已经过了多年,
黛玉眷恋地摸着黄花梨的椅子,只觉幼年与母亲在此生活的场景历历在目,好似还能听见母亲搂着她温柔说话的声音,她心头一酸,久违地滴下泪来。
雪雁也知黛玉触景生情,有心让她清静地怀念,见着黛玉止不住的泪,又忧着黛玉的身子,这么多年下来,雪雁也知晓,黛玉的病最忌悲恸,她估摸着时辰,算着黛玉差不多已经哭过一遭,将帕子拧干,柔声劝着:“姑娘,夫人在天有灵,也不愿您这般悲泣,若您为此伤了身子,反而是不孝了。”
黛玉将温热的帕子盖住红肿的眼,她抽噎着忍住:“你说得是,是我着相了。”
见着黛玉止住了哭泣,雪雁也放下心来,她圆圆的小脸抬着:“姑娘,这一路上奔波劳累,我瞧着您都瘦了许多,现在咱们已经到家了,您想吃什么,我去给您做。”
黛玉见着雪雁睁圆了眼,一副只要她说出来,立即就要去做的模样,失笑出声:“都这个点了,再吃东西未免积食,明儿个再说吧。”
雪雁又如何不知,黛玉从来没有夜间进食的习惯,她本就是为了转移黛玉的注意才说,听了黛玉的拒绝,也不如何失望,反而掰着手指头数着:“那明儿个我让厨房给您多做几个菜,好生补补,蟹粉狮子头、松鼠桂鱼,对了,现在正是春笋下来的时候,再给您做个腌笃鲜,您看如何。”
黛玉失笑:“这些听着就油腻腻的,全放一天做,你可饶了我吧,要我说,不若拿着那新下来的春笋,切成细丝,素净地拌着,吃个鲜味。”
雪雁立时点头:“这个简单,明儿个您就等着吧。”
被雪雁这么一打岔,黛玉的悲意也少了许多,她凝神想了想,叫住雪雁:“这些都先放放,有件更重要的事儿要交给你做,我记着薏米最是祛湿,明儿个你先去街上,买些上好的薏米回来,然后你亲自盯着,好生挑拣,万不能有坏的,再细细磨成粉,加上山药泥,做成薏米糕。”
雪雁见黛玉又操持起这些事情,知晓她已经从悲泣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又是放心又是心疼,她虽不知黛玉为何突然想吃这个没做过的糕点,却立时应了,连连点头:“我办事姑娘便放心吧。”
黛玉这才回了跨院。
作为林如海和贾敏唯一的孩子,黛玉被他们夫妻看得眼珠子一样重也不为过,从小就被贾敏养在正院里,等年岁大些,也不过是将正院旁的小跨院收拾出来,确保黛玉养在她眼皮底下。
林如海今儿个当值,晚间不能回来,黛玉见着天色已经不早,令下人将门锁上,在雪雁的服侍下,躺了下来。
跨院的摆设,同样与幼年一般无二,就连窗纱与床帐,虽是簇新的,却也尽力找着与当年相同的料子,黛玉阖目躺下,在熟悉的气息中,睡得香甜。
一夜无梦。
次日,黛玉醒来之时,只闻窗外鸟鸣啾啾,掀开床帐,只见明媚春光透过纱窗,从窗阁里闯了进来,黛玉微微一愣,她素来浅眠,难得有睡得如此香甜的时候。
“雪雁,什么时辰了?”黛玉伸着懒腰,慵懒地问道。
“姑娘,辰时了。”雪雁喜气洋洋地回道,她按着黛玉平日醒来的时辰在门外等着,却一直没有听见动静,这让雪雁喜不自胜,她恨不得她家姑娘能多睡些时候。
“居然这个点了。”黛玉听了回话,惊异地眨了眨眼,只感觉神清气爽,换上衣裳收拾齐整,便去了外头的屋子。
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朝食,雪雁听了黛玉的话,知晓她只想吃些清爽的,一大早便让小厮出去买了些时令小菜,刚摘下的荠菜还带着露水,包成了指甲大的小馄饨,河水里捞出的小鱼,仔细地将骨头剔了,鱼肉剁成细细地糜子,做成珍珠圆子汤,自然,那春笋更是重中之重,从山上泥土里才挖出来的山笋,或清蒸或凉拌或煮汤或做馅,换着花样做了好几样菜色。
黛玉喝了口汤,只觉着浑身熨帖,她拿着筷子,每样尝了两三口,满意地点头:“厨房的手艺愈发好了,当赏。”
雪雁笑着应了,又等了会儿,见黛玉搁下筷子,估摸着她已经吃饱,连忙趁着话头问道:“姑娘,留在这边看家的下人都在外头等着,给您磕头请安呢。”
黛玉心下明白,这么多年林如海也没有续弦,京中林府的家事全是由她打理,这边的下人们也明了状况,这是要给她回禀这些年的事情了,在苏州老宅守着屋子的下人,都是经年的老仆,这个请安必须见。
想到这,黛玉询问道:“外头是哪些人?”
雪雁皱着眉想了想,掰着手指头给黛玉数了好几个人,这些都是曾经伺候过贾敏的老人了,甚至黛玉还能记得一些片段,黛玉当即吩咐:“还不让她们进来。”
仆妇们规规矩矩地走了进来,林家不是张扬的人家,治家极严,仆妇们没有穿金戴银,一个个的都穿着深色比甲,除了料子比较好,与外头普通人家瞧着也相差不多。
黛玉将仆妇们叫起,又逐一问着姑苏这边的事情,她留心观察着,只见这些仆妇个个低眉敛目,规矩极好,说话做事又极有条理,与她在贾家见着的仆妇全然是两个模样。
黛玉暗自点头,大户人家最忌下人猖狂,若这边的仆妇见这些年没人管,心大了,少不得要敲打几句,如此却省了她一番事。
这些仆妇都是母亲调教出来的,贾家曾经的治家手段想必不弱,也不知道这些年贾家发生了何事,怎么就变成这般模样。
难怪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作为亲戚,黛玉也无法对贾家事指手画脚,只能暗自叹息。
老宅里留守的下人不多,但黛玉一个个的问下来,也花了不少时间,等仆妇散去,雪雁便端出了山药薏米糕,白生生的糕点散发着香甜的气息,空气中都是蜂蜜的甜味。
“姑娘,按着您说的,做了这糕点,您看看,是这样做吗?”雪雁忐忑地望着黛玉,这方子她也是第一次听说,更是第一次做,唯恐黛玉觉着不好。
黛玉挽起袖子,用乌木筷子夹起一个,细细品尝,只觉细腻软糯,甜而不腻,很合上了岁数之人的口味。
“这方子我也是偶然从书中瞧见的,我尝着这味儿不错,你找几个可信的人,给皇太后送去。”
“皇,皇太后?”雪雁说话都磕巴了,她对五阿哥已经能够当成普通主子看待,但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太后,还是心里怵得慌,骤然听见要这些糕点送给皇太后,很是惶恐。
“皇太后自入了江南,许是水土不服,身上总是不甚舒坦,山药滋补,薏米祛湿,给太后娘娘送过去,说不得胃口能好点。”黛玉笑着说道。
“姑娘,我做的恐怕不如外头的点心师傅,不如找他们来做?”雪雁忐忑地问着。
黛玉噗嗤笑了出来,她点着雪雁的额头:“宫中什么样的厨子没有,手艺最好的那些都在紫禁城里呢,我们这些糕点给皇太后送过去,不过是为了尽孝,谁又想着比御厨手艺还好呢。”
雪雁这才不再慌乱,找可信的人往甄家送去。
当林家的仆妇将山药薏米糕送到甄家时,正是甄宝玉向胤祺坦白了他们家祖母打算的时候。
自皇太后到了姑苏,讨好她,给她送礼的人络绎不绝,金银玉器,珍珠珊瑚,各种稀世珍宝如流水般送了进来,一般二般的东西都没有资格让皇太后见到。
小太监也习惯了将各家各府送来的东西登记造册,随后扔进仓库,再不见天日。
但见多识广的小太监,也没有想到对于送来的食盒如何处理。
宫中对入口的东西最为讲究,御膳房出来的东西都得再三试毒才能入口,这食盒中的糕点让小太监实在为难。
若是寻常人家送来的,那他直接将这糕点扔了便也罢了,奈何这是林家姑娘使人送来的,谁都知晓皇太后最近对她颇为偏爱,小太监不敢随意施为。
他手中的毛笔悬在半空,许久也没想到什么解决办法。
“小喜子,又在偷懒了?”一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太监打了个激灵,忙转身,对着走来的老太监谄媚笑着:“爷爷,不是我偷懒,实在是我这儿遇着了见棘手的事情。”
小喜子如是一说,那老太监一拍他的脑门:“你是不是傻,贵人的事儿我们有资格管吗,还不快找人将这个事报给五阿哥。”
当报信的小太监来到胤祺屋子的时候,甄宝玉已经和胤祺叙完了旧,溜达着离开,只剩下胤祺独自在屋子里思索着,如何让皇太后尽早赐婚。
听到黛玉使人送来了糕点,胤祺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快让人将这糕点拿着,我领她去见皇玛嬷。”
第96章 请求
“皇玛嬷,这是林家姑娘特特送来的糕点,听说特意从医书里找的方子,最是清热祛湿,你试试味儿可还成?”胤祺抬脚便拎着试过毒的糕点到了皇太后的屋子。
皇太后正为了这潮湿的水雾而难受,只觉着胸口憋闷不已,郁郁打不起精神来,见了胤祺,才笑了出来,虽说没甚胃口,却也拿着那山药薏米糕咬了一口。
这味儿却比皇太后想象中的味道好了许多,并未甜到腻得慌的地步,适宜的回甘让皇太后不由多吃了两口。
“林家姑娘孝心可嘉,是个好的。”皇太后点点头,赞了句。
“林家姑娘自是极好的。”被皇太后这么一夸,胤祺也与有荣焉,他得意的笑着:“孙儿瞧中的人,能差到哪儿去。”
皇太后是蒙古来的格格,性子热烈,不似汉人那般讲究,听了胤祺的话,也不觉着出格,她认同的说道:“林家姑娘是会管家理事的,等你们成亲了,万岁爷再给你封个爵位,日子也就过起来了,我也能放心。”
这真是瞌睡了就送来枕头,胤祺还在想如何与皇太后说,他想尽快将亲事定下一事,就听到了这番话。
胤祺内心一喜,赶忙趁机说道:“皇玛嬷,这么好的姑娘,咱们赶紧娶过来,日后也好向您尽孝。”
除了大事,皇太后对胤祺可以说是百依百顺,在这老太太眼中,不到改朝换代,都说不上大事,因此听了胤祺的请求,皇太后也没拒绝,她哄着胤祺:“你也到了知人事的年纪了,等今年小选,我让内务府找几个出众的人去服侍你。”
胤祺撇撇嘴,仪态全无的摊在椅子上,扯着嘴角:“皇玛嬷,林家姑娘珠玉在前,哪里还有比她更好的姑娘,您就甭操这份心了。”
那姑娘确实出色,皇太后回想着她见过的两代帝王的后宫之人,却没有一个比林家姑娘更加出众的,姿容上佳的缺了学识,读书习字的又缺了管家理事的本领,仔细向来,真真是处处拿的出手,若林家人丁不是如此稀薄,林家底蕴再强一些,凭着林家姑娘的素质,当太子妃也不为过。
想到这,皇太后也紧迫起来,虽说她们都有了默契,黛玉是默认的五阿哥福晋,但指婚旨意未出,一切都有变数,皇太后从来就不愿意委屈了胤祺,有这么个处处齐全、胤祺又喜欢的姑娘,她绝对不会放手。
“你呀,从小就要最好的。”皇太后嗔了一句,却并未动怒,她养大的孙儿本就值得世间最好的东西,皇太后指甲上的玳瑁轻轻敲击着桌子,发出有规律的哒哒响声:“按着规矩,你们的福晋与侧福晋应当都是从选秀中出,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情况,现在在南边,不好操持,等回京后,我找个机会让你皇阿玛给你赐婚。”
“谢皇玛嬷。”胤祺亲手倒了杯奶茶,盛给皇太后:“孙儿全靠您了。”
康熙对皇太后很是尊敬,轻易不会拂了她的意,既然皇太后应了,想必这事儿很快就能定下。
“只不过成亲还得等着,你前头还有三个兄长未大婚,不提太子,也有两个兄长,你万不能越过他们去。”皇太后正好吃了块糕点,觉着有些口干,接过奶茶咽了下去。
赐婚,赐婚好啊,黛玉岁数还那么小,胤祺本来就没有立即娶她过门的打算,只要下了赐婚的圣旨,有了名分,再也没有不长眼的敢打林妹妹的主意。
胤祺想到京中的贾家,姑苏的甄家,以及那些隐隐透出过意向的赵钱孙李家,咬着牙恨恨想着,眼中凶光毕现。
“这是自然,长幼有序孙儿还是懂的。”胤祺拿着玉锤,坐在脚踏上,轻轻地给皇太后敲着腿,皇太后看着在她膝下撒娇卖乖的孙子,只觉着在熨帖不过。
“这事就交给我了,回京后等着好消息吧。”皇太后拍着胸脯应了。
笑意从胤祺眼角逸出,他毫不掩饰喜悦,这让皇太后屋子里久违地响起了欢声笑语。
---------
“姑娘。”黛玉正弯着腰看着院子里开得正艳的花,便瞧见了雪雁走了过来。
“那糕点送过去了?”黛玉拿着花帚,轻轻地将被雨打落在地的花朵收拢。
“姑娘,五阿哥过来了。”雪雁却没提糕点,回禀了另一件事。
黛玉扫着花的手一顿,这两日与五阿哥没有住在一个屋檐下,反倒是有些不习惯,但她也没急着出去,反倒是将花囊交给雪雁:“我记着我们园子里的水渠是活水,连着外头的苏州河,你找个干净的地儿,将这些花洒进去,也算是干干净净的去。”
雪雁知黛玉有着文人的那份伤春悲秋,听了这话也不意外,连忙便要将黛玉手中提着的花囊接过。
“妹妹好兴致。”正在此时,只听见身后传来少年的清亮之声,蕴含着浓浓的笑意。
黛玉见怪不怪的转头,果然见着胤祺长身玉立地站在身后,两人从小一道长大,更是一同随着林如海读书,从来没有说过什么男女大防,胤祺在前厅等不住,跑到后头来找她,也不是稀罕事儿。
“这些日子雨就没停过,好好的花儿混在着污泥里,总是不忍,不若放水里,质本洁来还洁去(1),多好。”黛玉歪着头,难掩伤感地说道。
上一篇:啵嘴咒术能否拯救柯学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