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57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第102章 指婚(没有主角)

  康熙听了景仁宫传来的话,长叹一声,朱笔在折子上写下几个字,随即便将折子掷下,往景仁宫走去。

  景仁宫曾经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住着的屋子,承载着康熙对生母的怀念,自孝康章皇后去世后,康熙便下旨将景仁宫封了,不许妃嫔入住,直到佟佳皇贵妃入宫,才重开景仁宫,让她住在姑母昔日的屋子里。

  佟佳皇贵妃住得谨慎,她在景仁宫住了许多年,里头的摆设也不见多大的变动,不顾是将那些年头久,用不了的东西,让内务府换了新的,新换的物事都尽量与旧的一样。

  康熙每每到景仁宫,总会想起曾经孝康章皇后还在的时候,他承欢膝下的日子,对于佟佳氏,心不自觉地软几分。

  然而此时的景仁宫中,中药的味道盘桓,就连空气闻着都泛着苦味,这不得不让康熙想起孝康章皇后最后的日子,也是同样苦涩地汤药味,经年不散。

  止住宫女的通传,康熙问明了佟佳皇贵妃在屋子里躺着歇息,自往里屋而去。

  此时正是康熙平日里批阅折子的时候,即使佟佳皇贵妃派了人过去,也未想到康熙会这个时辰过来,佟佳皇贵妃未施脂粉,恹恹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将近透明。

  见着康熙突然过来,佟佳皇贵妃连忙从床上挣扎着起来,便要行礼。

  康熙尽管知晓佟佳皇贵妃病了,却从未见过她卸下脂粉的模样,骤然见着,他心头大恸,忙三两步走过去,大手微微施力,将佟佳皇贵妃按住:“表妹与我何须多礼,今儿个身子还是难受吗?太医难道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说完,厉声吩咐梁九功,将太医院院使请来。

  佟佳皇贵妃苦笑着止住康熙的动作:“万岁爷,我的身子我自己知晓,已经是好不起来了,何苦再喝那些苦汤子药。”

  康熙略懂医理,令人将佟佳皇贵妃的医案送来,细细翻过后,心知对方所言不差,从脉象看,已经是在熬日子的油尽灯枯之相。

  “表妹不必多思,”康熙强抑住心酸,勉强笑着宽慰:“我大清朝人才济济,难道还找不到一个治病的人不成。”

  佟佳皇贵妃淡淡笑着:“天命自有定数,如何是人力可违。”

  这个道理,康熙只能比佟佳皇贵妃更明白,饶是以全天下之力供养,世祖皇帝也没有熬过天花,英年早逝。

  “万岁爷,这些年臣妾在宫中,得您关照,日子过得很是舒心,唯有一件事,实在放心不下,求您成全。”佟佳皇贵妃挣扎着从床上坐起,喘着气靠在枕头上,断断续续地说着。

  皇贵妃打理宫务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她还姓佟佳,康熙对她天然的多了几分纵容,他拍着皇贵妃的手,感受着手中如冰块一般的温度:“你和我之间,又何需用上求这个字。”

  佟佳皇贵妃苍白的脸上浮现几丝红晕,她低着头,轻声说道:“胤禛那孩子,到底我养了一场,没两年就要到成亲的年纪了,我现在身子这样,想必是见不着他成亲了。但德妃又是万事不管的性子,等我去了,在宫中也没个人给他张罗,我实在放心不下。”

  太子闹出的事还没几天,康熙也知他的处理委屈了胤禛,听了佟佳皇贵妃的话,他摸了摸嘴唇上的胡须,犹豫着问道:“表妹是想为胤禛相看?”

  听了这话,佟佳皇贵妃精气神都足了些,她吩咐杜蘅将准备好的册子送进来,兴致颇高地递给康熙:“这是臣妾打听了的,京中合适的贵女,无一不是德容言功,样样出色的,万岁爷您看,从中选一个给胤禛当福晋,可行?”

  康熙翻看着手中的册子,只见里头一页写着一个贵女的名字,后头附上贵女的家世籍贯。

  “表妹这是相中了哪一个?”康熙探究地问道。

  佟佳皇贵妃却柔声说道:“万岁爷,这些姑娘我瞧着都好,简直要将我挑花了眼去,还得您掌眼。”

  康熙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前朝后宫息息相关,阿哥的福晋,代表的绝不止是她个人,还涉及到身后的势力,若佟佳皇贵妃已经定了人,康熙定不会让她如愿,甚至对佟家都得猜忌起来。

  再如何善待母族,前提也是没有觊觎他的权利。

  佟佳皇贵妃身为康熙的枕边人,自是不会犯这忌讳,她是对胤禛有愧疚,但这不意味会将胤禛放在佟家的利益之上。

  康熙仔细地翻过,只见册子中那些姑娘们的家世,并非京中最显赫的人家,他慢慢看着:“表妹挑的,我自然放心,我瞧着费扬古的女儿就不错,这姑娘就给胤禛留着,等下次选秀,我指给胤禛。”

  佟佳皇贵妃一惊,随即反应过来,此费扬古非彼费扬古,康熙说的,是步军统领乌拉那拉费扬古,而不是孝献皇后的弟弟,董鄂费扬古。

  佟佳皇贵妃很快便想起了乌拉那拉家的姑娘,她额娘入宫的时候说过,那姑娘规矩礼仪学得极好,是当家理事的一把好手,胤禛就缺这样能掌家的福晋。

  想到这,佟佳皇贵妃满意地连连点头,但康熙的这口头承诺,她不放心,她伸出手,将康熙抓住,哀凄地恳求着:“万岁爷,臣妾已经时日无多,胤禛虽非我亲生,我却也将他视作亲子,求您现在便为他指了婚,也算了了我的一个心愿。”

  听了这话,康熙深深皱起眉头,作为帝王的威压散发出来,他最是讲究规矩,从祖上起便是三年一选秀,从秀女中找出出挑的,当做皇子福晋,佟佳皇贵妃所求的,却是破了规矩。

  他立时便要拒绝,却见着佟佳皇贵妃殷殷期盼地眼神,佟佳皇贵妃与孝康章皇后本就长得有几分像,同样的景仁宫,同样的中药味,同样苍白的脸,让康熙将眼前场景与昔年孝康章重病之时重叠,生母早逝本就是康熙心中不能提的痛,往日场景重现,犹如针在康熙心中细细密密地扎着。

  康熙将手抽出,佟佳皇贵妃失望不已,看向康熙的眼神支离破碎,康熙一顿,软了心肠:“这事朕记住了,你好生休息,别为这些事挂心。”

  佟佳皇贵妃顺着康熙的话躺下,依赖、信任地看着他:“我听万岁爷的。”

  出了景仁宫的康熙,茫然四顾,只觉着身边贴心人一个个的都在离开,在梁九功小心翼翼询问要去哪儿时,康熙终于下定了决心:“去宁寿宫。”

  宁寿宫里,深居简出的皇太后,突然就听到了康熙到来的消息。

  “皇上,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此时并非康熙请安的时辰,皇太后并不遮掩她的惊诧,疑惑地询问。

  康熙向皇太后问过安后,笑着说道:“科尔沁使人送了些东西过来,里头那个风干牛肉,我尝着不错,给您送来试试。”

  蒙古那边送来的东西,皇太后又如何没有,她心知康熙过来必有其他事情,却也不多言,都说不聋不哑,不作家翁,更何况康熙并非她的亲子,她在后宫中的日子,依靠的是康熙对嫡母的尊敬,对于康熙这般强势的帝王,她还是不要指手画脚地惹人厌烦。

  皇太后笑眯眯地点头:“可巧了,这两日我正想着吃这一口,你就送来了。”

  康熙目露愧色:“儿子不孝,前朝事情太多,疏忽了您这儿,若非佟佳氏提醒,儿子差点就忘了,您以前最爱这风干牛肉。”

  来了,皇太后微微坐直,这大概就是康熙特意过来的目的,也不知是为了佟佳氏讨要什么,虽说皇太后与佟佳一族关系微妙,但她并不是个傻的,知晓康熙的心在养母和生母之间,必然偏向生母,她也无意为难,只想着无论康熙要做什么,她都顺着他的意。

  “皇贵妃是个好的。”皇太后慈爱地看着康熙:“这些年后宫她打理地再好不过,难为她病了还操心着我这儿,这两天她身子好些了吗?”

  康熙眼含泪光:“皇额娘,佟佳氏大概是好不了了。”

  “怎么会这般严重?”皇太后一惊,真心实意地可惜:“她还这么年轻,才过了多久的好日子。”

  “皇额娘,”康熙拿着帕子,将脸上的泪擦去:“佟佳氏求朕,想在闭眼前见着胤禛的亲事定下,朕想着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若就随了她的心意。”

  越过选秀指婚,到底不算正途,佟佳氏到底只是妃嫔,许多事做着都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康熙不愿佟佳氏受朝中的弹劾,特特求皇太后下旨。

  皇太后是长辈,又是世祖皇后,康熙嫡母,若能得了她点头,宗族中压力到底小了些。

  皇太后听了,却心头一喜,这真是瞌睡了送来了枕头,胤祺才说想和林家姑娘定亲,康熙就递了这事过来。

  皇太后一直忍着,没有给胤祺指婚,就是担心康熙重视规矩礼法,不允许越过选秀,但此时他既然应了佟佳氏,别的也能提一提了。

  “皇上所言甚是。”皇太后点头赞同:“我听民间有冲喜一说,说不得将胤禛的喜事定了,皇贵妃被喜气冲到,身子就好了,我大清以孝治天下,事急从权,相信朝中大臣们也能理解。”

  皇太后给了这台阶,实在是太妙了,康熙眼一亮,连连点头:“皇额娘说得在理。”

  皇太后却挥了挥手,止住了康熙的话:“只不过有一点,长幼有序,胤祉还没定亲,胤禛却定亲,说出去不好听,不若将他们年岁相近的几个,胤祉、胤禛、胤祺都定下亲事,这事瞧着也没那么突兀。”

  康熙骤然抬头,只见皇太后含笑的目光,他瞬间了然,当即说道:“皇额娘您考虑的是,儿子这便给胤祉挑好福晋。”

  又过了几日,天越发热了起来,在灼灼烈日中,康熙赐婚的旨意从乾清宫送出。

  三阿哥胤祉,指婚都统彭春之女,董鄂氏。

  四阿哥胤禛,指婚步军统领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

  五阿哥胤祺,指婚翰林林如海之女,林氏。

  旨意送出,有人喜有人悲,荣妃气得摔了满屋子的瓷器,她还想好生挑选未来的儿媳妇,没想到就因为皇贵妃的一番话,她的儿子就成了陪衬。

  胤禛躺在南三所的屋子里,身上是一动就钻心地疼的伤疤,从玻璃窗里透出的光线,不能照亮屋子里的昏暗,就如同他晦暗的内心,他握紧拳头,只觉着被巨大的屈辱感笼罩,分明是他遭了罪,却从来没有人问过他的想法,被利用,被交换,被补偿,他都是局外人,他咬着牙望着空中浮动的尘埃,恨得心头滴血。

  只有林府,胤祺接了旨意后,欢呼雀跃,喜不自胜,赏了全府下人三个月月例银子后,捧着圣旨,笑着奔向黛玉屋子。

第103章 谢恩

  “这,婚事就这般定下了?”黛玉望着明黄的圣旨,只觉如在梦中,没有实感。

  黛玉一直清楚,未来她将嫁给胤祺,若不是宫中已经默认了他们的亲事,就算满人不在乎礼数,也绝不会允许胤祺与她如此亲近。

  但黛玉一直以为,她将与大阿哥福晋一般,参加大选,闯过九九八十一关,最终才能得偿所愿,从小到大,她学的规矩礼仪,大部分都是为了选秀。

  黛玉从未想过,突然有一日,指婚的圣旨便下来了,她不用参加那劳什子的选秀,亲事就这么定了。

  胤祺一朝心愿得偿,只觉舒心畅意,也是失了镇定,他抓着圣旨,伸手摇着,扬眉笑道:“妹妹有什么怀疑的,这可是御笔亲书,我可就等着娶妹妹过门了。”

  初夏的风还不是那么的燥热,黛玉却只觉着双颊泛红,昔日姑苏城里初见的稚儿,此时却已许下终身,黛玉想起姑苏城中无人的巷子里,胤祺牢牢牵着她的手的模样,心中满满的都是安稳,日后便是这样,一生一世的走下去。

  黛玉眉眼盈盈,双目含情,脸上如朝霞初绽,让胤祺瞧着心旌摇荡,恨不得握住黛玉的手,将他的一颗心剖给她看。

  “咳咳。”正当小儿女们含情脉脉之时,煞风景的咳嗽声从身后传来,胤祺不悦地瞧去,到底是谁这么不懂风景,坏他好事。

  却是林如海听到消息连忙赶了回来,正黑着脸看着他们俩。

  胤祺自认为他与黛玉是发乎情止乎礼,但在黛玉的父亲面前,到底不能过于放肆,胤祺连忙与黛玉隔开距离,端正了神态,与林如海行礼。

  黛玉不比胤祺脸皮厚,被林如海撞见,她脸上红霞更甚,就脸耳朵尖上都透着红晕,黛玉羞恼地将帕子砸在胤祺身上,向林如海问安后,匆匆回房,厚重的黄梨木房门瞬间关上,将外头的声音隔绝。

  “五阿哥。”林如海到底好修养,他强忍着与胤祺问过安,才怒吼道:“圣旨是让你这般胡来的么,还不快拿给我,让我供上。”

  胤祺摸着鼻子,心知林如海不过是借题发挥,连忙做低伏小,亲自吩咐人弄好供台,再三检查没有差错后,亲手将圣旨摆好。

  供桌上的香燃烧着,青烟直冲天际,林如海只觉着被这青烟熏地,眼前的视线都要模糊。

  自贾敏去了后,他一个人拉扯着黛玉,父女俩说是相依为命也不为过,虽然从黛玉幼年之时,他便知晓,待黛玉大后,必定是皇家的媳妇,但他总觉着,黛玉还小,这一日还能远点,再远点,指婚旨意一下,林如还一直不愿正视的事情,终于还是到了眼前。

  林如海负着手,转过身去,抬眼望着天空,只觉着太阳真刺眼啊。

  “林大人放心,我日后必不会辜负妹妹。”胤祺使劲掐着手心,忍住内心的喜悦,面上是强自做出的镇定模样,以图林如海放心地将黛玉交给他。

  林如海愠怒地盯了胤祺许久,终究泄了气,胤祺好歹算是他的学生,是他看着长大的,对黛玉也是真心实意,并不是那等糊涂人,黛玉嫁个他,即使是情况复杂的皇家,想必也能过得舒心畅意。

  “罢了,这话多说无益,我只看你日后如何行事。”林如海绷着脸,训了一句,终究不再多言。

  “五阿哥,老爷,”正当未来的翁婿正在友好地交流感情之时,林家的门房脚步飞快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回话。

  林府的下人,自买回来后,便好生教过规矩,不许捧高踩低,不许仗势欺人,行动做事均有规矩礼仪。

  门房跑得这般急切,明显与礼不符,林如海却也没有发怒,他忖度着,家中下人都是知晓轻重缓急之人,放在门房的那几个小子更是有眼力见,没有大事绝对不会如此惊惶。

  “莫急,发生何事了?”林如海捋着胡须,从容问道。

  这份镇定感染了门房,他深深喘了几口气,待呼吸匀了几分,断断续续地说道:“门外来了许多人。”

  林如海皱眉询问:“可有说是哪家的?”

  时人讲究规矩,亲戚间上门做客都提前递上帖子,询问主家是否方便,几乎没有贸然前往的。

  “老爷,”门房咽了咽口水:“荣国府的老太君,史侯家的夫人,王大人家的夫人,都到了。”

  贾史王薛四家,只差薛家就都到齐了。

  其他人尚可,贾母是林如海的岳母,这关系可绝对怠慢不得,他一改沉郁的面色,连忙说道:“想是为了黛玉的亲事过来,还不快请他们进来。”

  说着,林如海又将目光看向胤祺,胤祺知晓他们亲戚间自有私房话可说,他也不乐意与那些人虚以为蛇,微微笑道:“既然林大人有客来访,我便先告辞。”

  林如海也无意于让胤祺和那些家族扯上关系,作为阿哥,到底还是得多注意些,贸然结交外臣,若是康熙往深了想,满屋子的人都讨不到一个好。

  遂林如海与胤祺叮嘱几句,便放他回去。

  等胤祺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林如海又扭头吩咐道:“赶紧让姑娘出来见亲戚,万不能失了礼数。”

  说完,便匆匆往前头去了。

  好在林如海刚从外头回来,尚未换上家常的衣裳,倒也不算失礼,他走到待客的厅外,扬声给贾母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