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的红楼生活 第24章

作者:半卷舒帘 标签: BG同人

贾敏轻哼一声道:“若都是如老爷一般的想法倒好了。可是我的那位二嫂,那可是连蚊子腿上的肉都要刮上一刮的主,内帐落到她的手中,怎么也要刮一层油到手才行。当年我和前一位大嫂管理外帐,从来都只有盈余。而且还利用这盈余,很是置了几个庄子和铺子,这些产业也都记在外帐上了。但是自从母亲把外帐交到她手中,只有入不敷出的时候,再没了富余。如今外帐上的产业只怕都不剩几个了。”贾敏不遗余力的在林海的耳边打预防针。

“也不一定是你二嫂贪了。这几年,天下不太平,不是旱就是涝。我们这样的人家,一向都是行善积德的,万没有见人饿死的道理,所以往外贴钱分属正常。”林海从来都不以恶意去揣测他人,虽然和王夫人见面不多,不过她吃斋念佛的菩萨模样给林海的印象很深,因为忍不住替王夫人辩解道。

虽然知道给林海“洗脑”不是一时之功,但是听林海这么说,贾敏仍旧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道:“老爷说的是,可是那是我的娘家人,若真是好的,我哪里还会这么说?”

一句话堵住了林海。林海知道贾敏最是护短,容不得别人说她娘家一个不好。看来这王氏实在是不堪,否则贾敏不会在他跟前这么自爆其短。但是林海还是觉得慈眉善目的王夫人不像,因此迟疑道:“若是这样,难道这么多年来都没人识破她的面目不成?她也是大家出身,让你这么一说,也未免太过不堪了?再说,若真是这样,为何岳母会把内帐交给她管理?”

贾敏翻了个白眼给林海,道:“王家的教育,女儿一向是不读书识字的。所以我这位嫂嫂,不过勉强能够看懂账本,所以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正如老爷所言,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大家出身,所以在外面这个脸面还是要的。至于家里,我大哥后娶的那位,还不如她呢。至于母亲把内帐交给她,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元春被送进宫里,已经站稳脚跟,和家里联系上了。如今为了能够让她有个好前程,少不了要打点一二。元春要是出息了,是贾府的荣耀,所以这钱自然要府里出,外帐没钱,只能从内帐支。母亲一把年纪了,孙子媳妇进门,重孙子都有了,万没有亲历亲为的道理。珠儿媳妇守寡,不能出头露面,琏儿媳妇刚过门不久,就管家,已经够为难的了,不交给二嫂交给谁?”

其实贾母这样做,是没办法的办法。早前对王夫人看不上眼,因此贾母一直攥着内帐不散手,直到王熙凤过门。贾母明了凤姐的厉害,虽然凤姐被王夫人笼络过去了,但是贾母知道,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凤姐绝对不会让。孙子辈中的孩子,贾珠和宝玉是她最疼的。如今贾珠过世,留下孤儿寡母,宝玉还小,她有心留些产业给二房,可是不好明说。因此贾母对王夫人在外帐做的手脚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内帐却不敢给王夫人,怕她太贪,到时她不好交代。

贾母选择这个时候把内帐交给王夫人。王夫人正好可以趁着凤姐掌家理事时间短,从中牟取私利填补二房,但是怕王熙凤发现,又不敢太过分。等凤姐掌家时间长了,掌控贾府,就算王夫人握着内帐,有凤姐在一旁盯着,她就算再动脑筋也不敢作太多的手脚。因为大房和二房的争持,形成微妙的平衡,贾母就可以安稳的享受老太君的生活。

贾敏知道贾母的用意,却不能告之林海。虽说她是想让林海知道贾府并不像他想的那么母慈子孝,兄弟同心,但是若是让林海知道贾家子不子,母不母,两下算计的不堪,一定会被林海所瞧不起。不管怎么说,贾家都是她娘家,还是她的一个依靠,不到山穷水尽之时,不能把贾家所有的全都揭露在林海的面前。

听贾敏这么一说,林海也觉得人选非王夫人莫属,道:“既然这样,那大舅兄还闹什么?”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母亲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这其中涉及到大哥的利益,不管元春能不能出头,大哥都是吃亏的一方。置身其中的话,就又觉得大哥是吃亏的一方,又怎能怪大哥不闹?”贾敏叹口气解释道。

林海摇摇头,叹道:“说来说去,都是钱财惹祸,人心不足。”以林海的观点,他还是觉得贾赦不好,根本是贾赦贪财所致,兄弟之间怎能计较钱财之事。

明白林海话外音的贾敏看着躺在床上的林海,心中暗自叹息。在林海心中,大家都应该视金钱如粪土才对。这个观点已经根深蒂固到他的骨子里了,无法改变。这样的他,若是她真的一不小心死在他的前面,怎么放心把孩子托付给他呀!

作者有话要说:出去学习四十天,无法更新,很抱歉。四十天中重温了学生生活,吃食堂,住集体宿舍,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教室还是宿舍都没有空调,在这么热的天中学习,实在是件残酷的事情。当终于从酷热中回到有空调的房间时,才发现不是享福的命,竟然因为在空调房间呆着再到外面,感冒兼中暑了。现在生病真看不起医生,花了一千多大洋折腾了好几天才好。真是受罪。

☆、第五十章

贾敏呆呆的坐在书桌前,拿在手中的笔醮饱了墨汁却迟迟不能下笔,因高高举着笔不落下,笔尖吸足了的墨汁滴了下去,落在上好的白纸上形成好大一个墨疙瘩。贾敏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笔放在一旁的天青官窑笔架上,将污了的纸团成一团,扔在一边。起身离了书案,坐在一边的软榻上,有些头疼的抚上额头。这回信她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写。

明明是贾母偏心把属于贾赦的东西给了贾政,以至于贾赦心有不平。可是面对贾赦的抗议,贾母还不满。向她来诉委屈。让她站在贾母这一边,她不愿意。但是若是帮着贾赦说话,那么必然惹怒贾母,母女之间必会生嫌隙。左思右想,没个主意的贾敏写了一封干巴巴的安慰信送了出去,让贾母放开心怀,好好保养身体诸如此类的言语,对贾母所言之她们母子之间的纷争半点不提。

笔走游龙写好了信,封好,招人进来,安排人将信和挑出的药材送到贾府。飞雨领命去安排,贾敏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拿着茶盖轻轻的拨动着水面的浮叶,神思飘渺。其实在贾敏的记忆中,贾赦这个人不管怎么样,就孝道而言,还是满孝顺贾母的,这件事贾母做的不地道,贾赦闹脾气很正常,但是最后他还不是默认了贾母的安排。这说明二房得到的在他接受的范围。既然这样,何必偷偷摸摸的,直接过了明路不好吗?这样,对二房,对贾母与贾赦之间僵硬的母子关系都有好处,何苦来哉!……

“太太,太太,不好了,霁哥儿掉后院池塘里去了……”一个小丫头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声喊着。贾敏听了手中的茶碗松了,茶水泼在裙子上,上好的汝窑茶盏掉在地上,贾敏顾不得了,如同弹簧一样,一下子从座位上弹起,倏地一下冲了出去,跑到门口的时候,被门槛绊了一下,一个趔趄,若不是扶住了门框,贾敏差点就要跌倒在地。虽然没摔倒,可是脚扭了,贾敏顾不得脚腕传来的钻心疼痛,大步往后院的曲院风荷跑去。

贾敏踉踉跄跄的往前跑,脑里一片空白,心里不停的道,千万不要出事,千万不要出事,一定不要出事!老天爷,诸天神佛,啊,霁玉……

霁玉今年三岁,从过年开始贾敏就提心吊胆,衣食住行,精心再精心。除非不得已,否则她都会把霁玉拘在眼前,若是出行,霁玉身后都跟着一堆人跟进跟去,就怕有个万一。贾敏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在书中,黛玉的弟弟就是在四岁的时候夭折的,不管霁玉是不是书中的那个倒霉孩子,贾敏都不想他重复旧有的命运。

整个府里的孩子谁都可以出事,哪怕是黛玉都没问题,但是霁玉她不允许。与霁玉的嫡子身份无关。真要说起来,府里的这些孩子没有一个有她的血脉,何况她早就安排好了,霁玉出事还有清玉做备胎,但是渐渐的贾敏发现她接受不了,无法像以前那么云淡风轻的谋划着。在贾敏心里霁玉和其他孩子是不一样的,因为霁玉虽然没有她的基因,可是却是在她的感知中一点点发育长大,是在她现在的身体里孕育,从一枚胚胎慢慢的长大,所以是她的孩子。

虽然在表面上她对几个孩子一视同仁,但是在她心里,她和霁玉是一伙的。黛玉、清玉、釉玉和漱玉是另一边,泾渭分明。或许对黛玉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除了怜惜她那悲惨的命运之外,更是因为在贾敏看来她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这个世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要照看好主角。

贾敏一路上穿过回廊亭榭,不顾路过的人看见当家主母不顾颜面的飞奔而吃惊的模样,远远的就看见荷塘边上围着黑压压的一群人。等贾敏赶到近前的时候,正好下人们把霁玉从池子里救了上来。下人们看见贾敏到来,赶紧从中让一条路给她。

看见霁玉完好的站在面前的那一刻,贾敏一下子扑上前去,哭骂着:“你个不省心的东西,小王八蛋,调皮捣蛋也该有个度,你想吓死我不成?你若是出了事,有个万一,岂不是让娘心疼死。……”说着举起手来对着霁玉的屁股,狠狠的打了几巴掌,除了一开始因为心中发狠,想要给孩子一个教训用了力,等到巴掌落下心中又舍不得了,力气越来越小。

收到消息赶过来的丁妈妈道:“太太,有什么话还是给霁哥换过衣裳再说。已经入秋,池水寒冷,霁哥的衣扶都湿了,要是冻坏了怎么办?”

经丁妈妈提醒,贾敏这才反应过来,顾不得拭去眼泪,一迭声的吩咐人熬姜汤,请大夫。也不用别人,径自抱起霁玉回房,这个时候才发现脚腕肿的发亮,动一下都疼,根本走不了。把霁玉交给丁妈妈,在临江的搀扶下,贾敏慢慢前行。

被丁妈妈抱在怀里的霁玉,伸手往后指,侧脸对着贾敏道:“母亲,大哥衣裳也湿了,也是要换的。刚才要不是是大哥拉住我,我早滑下去了。”

贾敏闻言,脚一顿,回头望去,刚才围成一团的丫鬟婆子因为贾敏的吩咐,早已经散开。只留清玉孤零零的站在原处,衣襟以下全都湿嗒嗒的。看到清玉的样子,贾敏皱了皱眉头,这孩子怎么跑到这里来的?他身边伺候的哪里去?

“清玉——”贾敏倚着临江站住,回身叫着,对着清玉伸出手来。低头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的清玉听见贾敏招呼他,赶忙抬起头来,看见贾敏伸过来的手,眼睛一亮,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把小手放在了贾敏的手中。

“刚才母亲听说霁玉出了事情,心慌,没有看见清玉,真是不好意思。”贾敏一面向清玉道歉,一面问道:“清玉,你怎么会在这里?你身边跟着的人到哪里去了?”这个时间清玉应该在习字。

清玉羞愧的低声道:“我是借口尿遁偷跑出来的,跑到后院玩的时候看见弟弟跑到池塘边上,我想和弟弟一起玩,没想到他会掉到水里面……”

贾敏听了清玉的回答,脑子迅速转了好几个个。对于霁玉的这次落水,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当一次简单的孩子贪玩而引发的偶然事件,谁知道背后有没有黑手。将清玉和霁玉带到房里,换过干净的衣物。厨下早已经送来姜糖水,在贾敏的目光下,两小捏着鼻子一人喝下一碗。随后大夫过府,诊断过后,两人并没大碍,为了保险还是留下了个驱寒的方子。反而贾敏的脚腕,因为伤到了筋骨,需要好好将养一番。

安抚好两个孩子,贾敏开始处置两小身边伺候的。因为清玉偷溜的,负主要责任,但是没看顾好主子的安妈妈、谷雨、小满、小寒仍然每人十板子,扣半年的月钱。霁玉这边,除了奶娘顾嫂子,都是贾敏屋里的人看顾。霁玉是个调皮的,一岁多的时候,走还走不稳当的时候就上蹿下跳的,东跑西颠的,每天横冲直撞的让人不放心,因此贾敏特地让身边的大丫头醉墨揽总,照看霁玉。如今出了事情,念顾嫂子奶了霁玉一场,打二十板子,扣一年的月钱。

至于醉墨,贾敏看着跪在她脚下,哭着求饶的人,有些头疼的叹口气。当日她私放佟力家的女儿到贾敏跟前,贾敏并没有和她计较,因为那个时候贾敏刚穿过来不久,对于这个社会的规则接受度不够,并没有把它当做什么了不得大事,再说当时怀着孕,她是贾敏身边的第一大丫头,若是贸贸然的换了人,谁知道新挑上来的是什么心思。因此对醉墨也就轻轻敲打一番,扣一个月的月钱了事。

贾敏看她经过临湄一事之后,似乎吸取了教训,改过了。她身边两个大丫头,醉音已经被派去照看黛玉,霁玉这边也不好厚此薄彼,见她行事还算稳妥,想着霁玉还小,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跟前,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因此就派她照看霁玉,没想到,竟然又出了事。

实在不想听醉墨在下面哭哭啼啼了,贾敏挥挥手道:“霁哥若是有个好歹你就是有一百条命也不够赔,如今老天保佑,霁哥平安无事。只是你不能留下了。”转身吩咐站在一旁的何昆家的:“通知她的老子,把她领回去吧。”

听到贾敏对她的处置,醉墨惊惶不已,使劲的摇着头,以膝为腿,爬到已经起身准备离开的贾敏的跟前,伸手拽着她的裙角,哀求道:“太太,太太,饶了我吧,我知道错了。太太你可以打我骂我,甚至把我贬成三等小丫头都可以,就是不要把我赶出去。太太,太太……”

像醉墨这样的大丫头,如果不给主人收房,要么是作管家娘子,要么是外聘出去,不管是哪条路,都是条好出路。如今醉墨犯错被撵出去了,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一下子从天堂掉进地狱,让醉墨怎么接受的了。

因为被醉墨拽住了裙角,贾敏无法移动,站定,和醉墨饱含泪水和哀求的眼眸对上。她眼里的寒光刺得醉墨瑟缩一下,不由自主的松开了拽着贾敏裙边的手。贾敏冷冷的瞥了醉墨一眼,转身离去。醉墨被贾敏毫无感情的眼神所伤,忍不住大哭起来。

何昆家的处置好醉墨,到贾敏跟前回话。看见万宪家的和林图家的正在屋里。贾敏听完何昆家的回复,得知醉墨的老子娘在庄子上,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到府上。想到她离开时,醉墨的眼神,贾敏道:“派人看紧点,我不希望出什么闪失,她老子娘领人的时候,要活蹦乱跳的。跟着醉墨一起伺候霁玉的一并打发了,这样玩忽职守的丫头府里绝对不能留。”

何昆一怔,旋即明白了,连忙称是。贾敏扫视了下面三人,道:“这会子让你们聚在这里,是为了清玉和霁玉两人落水一事。我已经问过两个孩子,也细细的查问了他们身边伺候的。说是霁玉嘴馋,想吃糖莲子,因为我严格限制他的甜食,所以不敢和我要。他胆大妄为的想去池塘摘莲蓬,取莲子,因为怕下人告诉我,所以找机会摆脱了伺候的人,单独跑到池塘,因而掉进了水里。”

讲明霁玉落水的情由之后,贾敏又道:“就算这个事情是真相,但是我多疑,是不信的,所以想着把事情在查一遍,免得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黑幕。不过这个事情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所以你们在底下给我悄悄的查探,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在里面。”

三人听了贾敏的话,明白了她的意思,答应着转身离去。贾敏靠着松香软枕,望着屋顶若有所思。过了些时日,三人把查探出来的结果报给贾敏,事情就如贾敏查到的,并没有发现后面有人捣鬼。

面对结果,贾敏松了一口气,可是旋即又提起心来,或许是因为背后的人藏得高明,所以才没查出来。贾敏忍不住叹一口气,自从霁玉落水之后,她总是患得患失,看着府里的人都不像好人,每个人都仿佛对霁玉不怀好意。贾敏知道她这种情况不正常,但是她没办法,而且霁玉也因为整天的被拘在她跟前人变得蔫蔫的。但是贾敏不敢把他放出去,生怕一个照看不到,一错眼珠就出什么事。

贾敏叹了一口气,心道,要是有个地方,能够把孩子藏起来就好了,也省的她整天这么提心吊胆的了。可是府上哪有让她把孩子藏起来的地方,就连她这个主院,虽然看着严密,可是贾敏依旧不敢保证,这里就百分之百的安全。

府里不安全,府外倒是安全,毕竟都是内宅妇人,除了贾敏这个当家太太之外,其他人的手还伸不到外面去,庄子上的仆役都是从附近佃户家的孩子,和府上牵扯不大。虽然那里安全,可是没有把孩子一直放在庄子上养着的道理,何况若是孩子一直在那里,终究会有人想法子把手伸到那里去,而且也能伸进去,毕竟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自家的地方。以前没什么牵扯,是因为没利益,有了利益,自然就有了纷争。除非把孩子放在不属于林家的地界,但是不属于林家的地界,又能够让人放心的地方哪是那么好找的?

正在贾敏苦苦思索给孩子们找片净土的时候,丁妈妈从外面进来,见贾敏似乎无事,就道:“太太,这两日下面有些闲言闲语,让人心忧。”

“下面又乱传什么,让人这么担心。说给我听听。”贾敏并没有把丁妈妈的忧色放在眼里,随口道。

“下面都在传霁哥的落水是清哥推的,还说什么清哥一个卑贱的外室子,痴心妄想,想着承袭林家的家业,所以才出手暗害霁哥……”不等丁妈妈说完,贾敏神色大变,手拍到了一边的圆木桌上,霍的站起,柳眉倒竖,怒道:“丁妈妈,你给马上去查,查闲话的源头,还有所有在那里乱嚼舌头的,全部敲四十大板之后撵出去!”

“太太,你说的这事是要办,但是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清玉少爷那边的事情。难道你没发现,这几日清哥和媛姐来上房的时间少了,而且话也少了,人都无精打采的。没准这话都传到他们的耳中了,若是他们和太太就此生分了,只怕正中那传这话的人之意。”丁妈妈不紧不慢的道。

经丁妈妈这么一提醒,贾敏立刻发现她最近这些日子的恍惚以至于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都没发现,若是被人承袭,岂不糟糕。当初收养清玉和釉玉可不是想着养虎为患的。贾敏将清玉和釉玉叫到身边,并没有试探,而是径自开口询问两人有什么烦恼。从中得知两人对于府里传的闲言闲语只听到了霁玉是被清玉推下去的这条传言,而贾敏这些日子的心不在焉也被两个孩子看成她听信了传言,所以两个孩子很是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安抚好两个孩子,让人把他们带下去之后,贾敏在房里踱来踱去,满腹愁肠。想到几个孩子,贾敏心中就是一凛。虽然她对几个孩子她一直都小心防护着,生怕出问题,可是只有终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何况防不胜防,敌人实在是太狡猾。想了半晌,贾敏终于想出一个主意。纵有千般不舍,不得不痛下决心。

晚间贾敏和林海商量:“老爷,我想让清玉和霁玉跟弘一大师学习……”

林海吓了一跳,惊讶的望着贾敏道:“你怎么想出这么个主意来?”

“和弘一大师学习不好吗?”贾敏反问道。“弘一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律、文学于一身,才华无人能比。而且当年太祖消灭割据势力时,曾得通明寺寺僧援助,通明寺武僧名闻遐迩。既然打算让霁玉学武,总不能学些花架子,只是扬州这里武艺上有真才实学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是家族秘传,不传外人。何况守着通明寺这个宝山,我们又何苦缘木求鱼?再者,霁玉生下来就七灾八难的,我总担心他养不大,若是把他舍在佛前,有菩萨保佑,想来今后定然一切顺遂。”

“你的主意不错,只是霁玉到底年纪小了点,而且弘一大师的身份也是个问题。”林海被贾敏说的有些意动,迟疑道。弘一大师的才学可是顶尖的,若是霁玉成了他的弟子,受他教导,将来成就无可限量。

“正是年纪小,送到佛前才表示我们虔心诚。何况霁玉虽然,但是聪敏过人,去年清玉就开蒙了,清玉从启蒙学到《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足足用了一年。但是现在霁玉和清玉一起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在这些蒙学初级读物的学习上霁玉丝毫不弱于清玉。都说慧极必伤,因此我才有这个担心,所以才想着把霁玉送到佛前。至于弘一大师的身份,一个出家人,早已经跳出红尘之外,还有什么好计较的?难道老爷当初和大师相交的时候是冲着他的身份去的吗?再说,就算不拜在弘一大师的门下,在通明寺打熬一下筋骨也是好的,何况寺里除了弘一大师,也有不少高僧,他们学问精深,有他们指点,也是不错的。”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出路,贾敏自然不允许夭折了,不遗余力的劝说着。

“玉不琢不成器,老爷在霁玉身上寄予厚望,那么自然要狠下心来。其实说起来,我要比老爷惨的多,若是霁玉真到了通明寺,老爷和弘一大师本就有来往,见霁玉的机会比我要多的多。倒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可怜了,将来有我哭的时候。”说着,贾敏装模作样的拿出手帕拭着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

看贾敏摆出的这幅模样,林海失笑道:“主意是你拿的,你摆出这副模样给谁看?根本是自作自受。再说,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就在这里叫起委屈来,等事情定下来你在哭也不迟。”虽然林海不像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一样,讲究什么子子孙孙,抱孙不抱子,对霁玉很是疼爱,但是不代表他不望子成龙,贾敏的主意不错,为霁玉的前程考虑,由不得他不答应。

虽然林海是在奚落贾敏,但是他话中之意让贾敏知道他已经同意了,那么送清玉和霁玉两人送通明寺的事情**不离十了。贾敏望着黑漆漆的窗外,心中冷笑,眼中寒意森森。人都送走了,这下子我看你们的爪子还怎么伸?还往哪里伸?解决了后顾之忧,看我们谁怕谁!

作者有话要说:霁玉落水事件的确一点猫腻都没有,只是贾敏多疑。

放下这么长时间再更新,一时找不上头绪,所以需要时间捋一下脉络。

☆、第五一章

虽说是贾敏提议把孩子送到通明寺学习的,可是临了她却舍不得了。看着眼前穿着大红葫芦宝瓶花纹刻丝小袄的霁玉,稚嫩的眼睛,圆嘟嘟的小脸上拿天真不解世情的表情,贾敏只觉得心揪的慌。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三岁的娃娃都是玩乐的时候,可是霁玉却要离家别父母求学。虽然知道霁玉聪慧过人,而且从他能够熟练说话之后,贾敏就寓教于乐,有意识的引导他读书识字,如今看来,成果斐然。可是霁玉的年纪终究太小了,贾敏舍不得。只是再怎么不忍,她也不得不这么做。

贾敏将特意为霁玉坐的书包拿出来,递给霁玉。那书包是贾敏按照现代的样式,内用硝好的薄皮防水,外面用厚实的棉布做成的,三层袋,双肩背,锦绣纹路的肩带,牧童骑牛的花样,更妙的是坐在大水牛背上吹笛的牧童和霁玉的面容相仿,袋口由盘成蜜蜂形状的络子系着。

霁玉看到贾敏拿出的书包,笑得眼睛弯成了弯月亮,迫不及待的把书包背在身上,跑到西洋穿衣镜前,美滋滋的看着。欣赏够了,霁玉一蹦三跳得跑到贾敏跟前,扑到她的怀里,使劲的揉搓着。贾敏笑着一把搂着他,在霁玉眼前,把两只小蜜蜂打的结解开,从里面掏出个比寻常砚台大不了多少,雕着渔樵耕读图案的紫檀木长形匣子,放到霁玉的手上,道:“打开看看。”

霁玉接过匣子,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文房用具。四只粗细不一的羊毫湖颖放在鹿角所做的笔架上,犀角所作的砚台上雕着一只躺卧的大水牛,牛的两只角,打着结,形成墨床,一块上好的墨石放在上面。砚台的盖翻过去,形成一个凹面,既可作笔洗,又可作水丞,一举两得。所有的东西都小小的,玲珑可爱,情趣盎然。

“娘,这些都是给我的?”霁玉的眼睛亮晶晶,小手紧紧的握着匣子,抬头望着贾敏,雀跃的问道。

“喜欢吗?”贾敏轻轻地抚了抚霁玉乌黑柔亮的头发,道:“知道你人小,所以这些都是我特地到博雅斋订做的。这个匣子不仅仅可以盛东西,等你读书写字的时候,还可以作镇纸使用。”

“喜欢。”霁玉使劲的点了点头,将匣子盖好,收到书包里,紧紧的把书包抱在怀里,乐滋滋的偎依着贾敏。随即收敛了笑容,轻轻地拉了贾敏的衣袖,道:“母亲,大哥哥也要和我一起去嘛?母亲是不是也给大哥哥作了书包?”伸手拍了拍书包,又道:“大哥哥的东西是不是也和我的一样?”抬头小心地打量着贾敏的神色,吞吞吐吐的道:“能不能不雕大水牛……大水牛是我的……”

贾敏忍禁不俊,笑道:“你大哥哥的书包是我的,可是因为忙你的东西忙不过来,所以他上面的那个图案不是我绣的,家里针线上绣的雄鹰展翅。至于文具嘛,……”正说着,临江端着一个托盘进来,盘中一套哥窑蓝釉笔筒,笔架,水丞,水洗,墨床,兽头镇纸,和一只前朝松花石,还有一封湖笔……

临江把东西端到贾敏眼前,道:“太太看看,这是不是你说的那套?”贾敏扫了一眼,伸手拿起笔筒看了看,点点头。得到贾敏的首肯,临江找出一个雕着金鸡报晓的黄杨木的长方盒里。

看着临江把盒子放到清玉的书包,霁玉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书包,抿了抿嘴道:“大哥哥的书包,盒子还有东西都比我的大。”

听出霁玉声音的沮丧之意,贾敏哭笑不得,伸手捏了捏他肉肉的脸颊,道:“清玉比你大三岁,他用的东西自然比你的大了。等你长到和他一样大的时候,你们就可以用一样的了。再说,你有大水牛,清玉可没有啊。”

霁玉听了这话,想了想,似乎想明白了,也就不计较了。离开贾敏的怀抱,抱起清玉的书包,嚷着要把东西给清玉看。贾敏见他兴冲冲的样子,赶紧叫身边服侍的人跟上他。

一切准备妥当,终于到了清玉和霁玉离开的那天,临别之际,贾敏仔细叮嘱清玉和霁玉两个互相友爱,清玉这个做哥哥的要多多照顾弟弟,……絮絮叨叨了半晌,贾敏才恋恋不舍的松开拉着两小的手。送走了两个孩子,贾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又开始惦念起来。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寺里的生活?这两个孩子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伺候的主,虽然在临走的前两天恶补了一下,但是他们真的能够自理吗?不知道到哪里他们都要学些什么?累不累?……

贾敏把送两个孩子离开的消息捂得严严的,知道他们离开,内院各处才收到消息,得知贾敏的做法后,众人心中五味陈杂。嫉恨有之,但是更多的是佩服。有些事大家都知道该怎么作才好,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收到消息时,文姨娘正在逗弄漱玉。听连翘说完,文姨娘将漱玉交给姜嫂子,挥挥手示意她抱着孩子下去,起身站着窗子前望着外面,看了好久才出声:“我一直都以为我从来都没小瞧过我们这位太太,可是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还是把她看低了。霁哥儿才三岁,她竟然能够狠的下心去把他送出去,太太这手够厉害,也够狠。换做是我,也未必能够做的到。”

“是呀,太太的心是够狠的。”连翘有些不解的说道:“太太那么大的年纪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哥,素日里里看着太太也是把霁哥儿当成心尖子似的捧着,谁承想她反脸竟然做出这么个决定,真是不可思议。其实府里就霁哥儿这么一个继承人,将来整个林家都是他的,就算霁哥儿不成材,有这么大的家业,也尽够了。再说,霁哥才多大年纪,就算望子成龙,太太也用不着这么心急。何况,就凭府里的门第,什么好先生请不到?那个什么弘一大师难道就那么好?至于把他送到寺庙里去吗?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才那么大点的人,就要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真是辛苦。”

文姨娘轻啜一口清茶,神色淡淡的说:“正是天下间的女子大半都是像你这般想,所以才有慈母败儿这一说。”将茶盏放在一边,目光远眺,低低叹道:“往日里常听老爷夸赞霁哥儿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经识了不少字在肚子里。这一去,将来霁哥儿纵使做不到光耀门楣,但是守成绰绰有余。……林家后继有人,太太的后半辈子有靠了。”

都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因此有名师教导,家人正确引导的霁玉,将来长歪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贾家,还有联络有亲的薛家,和霁玉年纪相仿,他的两位兄弟就比不得他有出息了。

衔玉而生的宝玉和霁玉一样早慧,在他三四岁之时,得未进宫的元春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当时贾珠还在世,而且已经进了学,宝玉虽然聪慧,可是到底年纪幼小,所以贾政的心思全都放在贾珠身上。等贾珠过世之后,贾政膝下就只有宝玉和贾环两个儿子。在这个嫡庶分明的时代,贾环就出身而言就差了宝玉一截。在已有嫡子的情况下,就算贾政再怎么偏爱,在嫡庶这个问题上,作为读书人的贾政自然要维护正统思想,何况贾环还在襁褓之中,看不出好歹,而宝玉已经显示出天分,自然而然的,贾政把目光放在了宝玉身上。

宝玉虽然聪慧,但是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他这个年纪又是贪玩的,让他安心读书,是需要循循善诱的。何况以前,宝玉都是处于放养状态,如今一下子被勒上“紧箍咒”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但是贾政没有给宝玉留下时间,而且贾政又不是一个善于教导的父母,在功课方面完全违背了张弛之道,一股脑的要求他做到这个,做到那个。再加上贾政每每见到宝玉,都是板着一张脸严声斥责,从来没有表扬。哪怕宝玉在功课上完成的不错,他心中暗喜,但是面上依旧摆出一副严厉的姿态。甚至为了让宝玉不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贾政还拿贾珠来作比,说贾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怎么怎么样,宝玉根本不如他。

在这种没有赞扬,甚至连个肯定的言语都没有的状态下学习,宝玉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厌学情绪,对贾政留下的功课也就不那么认真的。面对这种情况,贾政不去寻找原因,反而一个劲的训斥他。宝玉也是贾政和王夫人年近四十才得了儿子,精血两人精血比不不年轻时候旺盛,所以宝玉生下来内弱,在加上一味的娇养,何况幼儿的身体也是娇弱的,因此在贾政的严逼下,宝玉终究支持不住,病倒在床。

贾珠的早逝,早已经让王夫人成了惊弓之鸟。若宝玉有个万一,不说贾家的冠带家私就会便宜赵姨娘所生的庶子,就是她后半生也就失去了依靠,因此见到宝玉病倒,可是吓坏了,虽然请太医过府就诊,知道没什么大碍,王夫人还是在贾政面前好一阵哭诉。就在贾政训斥王夫人慈母多败儿的时候,他被贾母叫过去,就宝玉读书生病的事一顿大骂。

在贾母的心中,宝玉还小,还用不着这么死逼着他读书。何况在贾母的心中,他们这样的人家,也未必非得一定要从读书中找出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根上就不是靠着读书发家的。因为有贾母和王夫人护着,宝玉读书的事情虽然没有中止,可是到底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把它当作一件正事对待。而且宝玉发现他生病后就可以不读书,因此每每在贾政严格要求他读书的时候,就“病”上那么一场,为此贾母和王夫人更是护着他,不让贾政来“为难”宝玉。面对贾母放纵宝玉的行为,贾政虽然心有不满,可是一个“孝”字压下来,他也只好听从。

宝玉不管怎么厌恶书本,不喜读书,他到底还是念了几本书在肚子里,舞文弄墨的话还是有点墨水的。比起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的儿子,薛蟠要强上百倍。薛蟠脑袋里似乎天生就没有学习的那根弦。一本《三字经》半年的时间还不背不熟,歪门邪道学的到快。家里也曾花费力气请了几位大儒前来教导,奈何薛蟠朽木一块,就是不开窍。而每每先生想要严厉教导薛蟠之时,都被薛姨妈拦在里面。

曾经有一位先生在教导薛蟠时,因为薛蟠背不出书来,拿戒尺打了他几手板。薛蟠皮娇肉贵,手心肿了老高,薛姨妈见了之后,心疼的不得了,把先生叫过来,臭骂一顿。大概的意思是,你拿着我家的钱,竟然打我家的孩子,真是岂有此理,不愿意干就干脆滚蛋,我薛家有钱,难道还怕请不到先生不成,又不是非你不可。将那位先生气得连束脩都不要了,直接告辞而去。

因为此事,薛蟠资质愚钝,不堪雕琢和薛姨妈娇纵溺爱之名广为传扬,纵使薛家花再多的钱,也请不来好先生愿意前来任教。最终肯来教导薛蟠的,无不是为了薛家那丰厚的束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请来的先生自然对薛蟠逃课,花钱请人做作业,打架,斗鸡走马等顽劣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虽然请了不少饱读诗书的先生过府教导,薛蟠不过略识几个字而已,比胸无点墨略强那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