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第78章

作者:紫生 标签: 红楼梦 情有独钟 BG同人

  怎么知道?前世太宗皇帝次年就要驾崩了,但是今年太宗未被逼宫,不知道健康状况上比之前世有否好转。黛玉道:“皇上也病重过几回了,我不过是问一问,好心中有数。”

  柳行道:“我瞧着不太乐观,短则半年,好也不超过两年,一年左右,皇上命中有大坎坷。”

  黛玉道:“那柳叔父有无想过做军医,前往西北。这一仗,总得打个一二年,到时候柳叔父愿意留京还是回乡,便自有多了。”

  柳行夫妻都吓了一跳,哎哟,他们夫妻自来也知道王妃虑事周全,但是没想到王妃连皇上的生死都算计上了。

  柳行犹疑道:“走得成么?上回我准备回扬州,便有太医院的院正邀我入太医院。我虽然拒绝了,但也知道这是皇上要我留京的意思。这次别又遇到这样的事。”

  黛玉道:“皇上惜命,因而不愿柳叔父回南。之前柳叔父露意回南,皇上便派太医院院正来请柳叔父做官。柳叔父虽然拒绝了,也没再提回南的事,皇上便也默认了这样的结果。

  若是柳叔父提出投军,皇上只会以为柳叔父不肯入太医院,乃是嫌太医院官职低微,而非柳叔父无意做官。如此一来,皇上想是乐见的。皇上再是惜命,也知道世上最不能强逼的便是医者,所以除了将叔父留在京城,也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

  若是叔父从军,皇上大约会嘱咐王爷保护好叔父的安全,不让叔父以身犯险,在皇上的设想中,只要叔父立得功绩回来,到时候封的官职必然不低,彼时,叔父对皇上的病也不会不尽心。我觉得皇上不会觉得他等不到叔父得胜归来。”

  柳行一听就明白了,道:“若是能成行,我便听王妃的,从军做军医。”

  黛玉便道:“叔父放心。”除了太宗皇帝自己也想不奥他没命等柳行回来而外,还因太宗皇帝绝不愿意在自己治下,堂堂大灵朝败给西海国。

  已经死了一个南安郡王,于朝廷而言已经是奇耻大辱了,朝廷援军到了西北,于太宗换地而言,许胜不许败。那么黛玉夫妻亲自去说需要柳行从军,不说十成把握,至少也有八|九成。

  正如黛玉所料,这次柳行从军,并没有什么太医院院正来邀请做官,许以官职。太宗皇帝确实觉得柳行从军之后,便可收编为自己人了,比之一个不受自己控制的普通郎中要好。

  黛玉夫妻临行前,入宫面圣了一次,又向林清夫妻道别,以瑞郡王为首,司徒卓的六个哥哥一起给司徒卓践行。

  太宗皇帝授予司徒卓兵符,若是遇到事态紧急,可调用附近省份的兵马。又拨以五万京营官兵,押运粮草、辎重、冬衣等物,浩浩荡荡出城,前往西海沿子。

第104章 从京城往西,……

  从京城往西, 大军越是多行进几日,路越难走。一是因为越是往西,本就越是荒凉, 二是因为隆冬来临,本就一日冷过一日, 官道两侧, 皆是一片萧索景象。当然, 其实这种荒凉也是壮阔的,端看用什么心境去看。

  司徒卓确然做到了与将士们同吃同住。黛玉是王妃, 在阶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 要些特权也不会有什么,不过黛玉大多数时候,也和将领们一起骑马, 甚至有些兵士步行冻伤了,黛玉会将自己的马匹让出来给伤病骑。

  司徒卓私下跟黛玉道:“现在还未至前线, 冻伤兵士有限,我和其他将领让出马匹完全够了,你何必受这个罪?”

  黛玉道:“我乘车坐轿自然不会有人说我什么, 但是我让马步行, 却能增加战斗力。既然我们是去打仗的, 自然得抓住每一丝提高战斗力的机会。再说,现在车辆马匹充裕,我就是偶尔轮换下来走走, 累了自然有车坐, 就当瞧风景了。雪天大漠,万里行军,不是谁都有机会看到的, 再恢弘的电影也拍不出来。”

  司徒卓笑道:“你倒是乐观。不过,你怎么会对军事理论那么熟悉?”

  司徒卓和黛玉的相处模式自来都是司徒卓主动一些,包括一开始林家进京的时候,也是司徒卓去林家谋求结盟。司徒卓有时候会主动透露一些自己在现实世界的身份,而黛玉很少说这些。

  现在相处几年下来,至少司徒卓是个十分值得信赖的盟友,黛玉也没再否认,道:“是有一些接触。”

  司徒卓笑道:“真巧,穿越到这么个鬼地方,不但能遇到老乡,还能遇到同行。”

  行军赶路的日子并没有那么难捱,黛玉时常锻炼,体力上是完全跟得上长途跋涉的,白日里因为运动着,也并不冷。只是夜里,在荒郊野外扎营,虽有营帐避风,但是黛玉并没有用炭盆,难免比在京城里头冷一些。

  黛玉和司徒卓成亲以来,虽然日日住在一个房间,但是之前司徒卓睡地上,后来换了超大床,两人一个床上睡觉,各钻各的被窝,甚至一夜起来,都没碰一下。

  但是行军途中,黛玉时常发现早晨醒来,都靠司徒卓很近。人在睡着以后,会不受控制的往温暖的地方靠,这是天性。

  黛玉重生回来以后,日日思虑生存问题,几乎从不在儿女私情上害羞。但是每当发现自己晨起靠司徒卓非常近,甚至有时候会不由自主钻到司徒卓怀里时,黛玉也忍不住脸上微红,瞧得司徒卓心旌荡漾。

  至于黛玉,除了害羞,还有微微的愧疚。黛玉在现实世界有深爱的男友,即便不可控的穿回了红楼世界,黛玉也从没想过在红楼世界结亲。后来皇上赐婚,黛玉奉旨成婚,也和司徒卓保持着距离。但是现在,即便是因为本能,不受控的和礼法上的丈夫亲近一些,黛玉也有一种背叛现实世界男友的愧疚感。

  司徒卓向来是个很理智的人,知道黛玉一直和自己保持着距离,除了按后世的划分,黛玉还未成年外,也有可能是人家在现实世界也有相爱的人。就是司徒卓自己,不也在现实世界向女友承诺过永远爱她,为她遮风挡雨,不离不弃么?所以司徒卓和黛玉的婚前协议才签得那么顺利。

  可是行军途中,晚上不受控的剧烈降温让两人温暖了彼此,司徒卓原本以为自己会有背叛女友的愧疚的,但是司徒卓自己也知道,在熟睡的夜里,司机很喜欢将黛玉拥入怀中的感觉,甚至就像在现实世界将生生拥入怀里一样。

  司徒卓心中自嘲:沈远卓,你自以为唯爱林生,永不背叛的爱情,难道就那么不堪一击吗?可是理智又告诉司徒卓,他好像真的爱上了黛玉,哪怕他都不知道黛玉穿越之前,究竟是男是女是美是丑。

  接下来的日子里,司徒卓和黛玉还是会在熟睡以后不自觉的挤在一起,不过只要其中一个稍有意识,都会刻意保持距离。

  两人都在对现实世界爱人的愧疚和仿佛已经爱上对方的情绪中过了雁门关。

  出雁门关之后,离西海沿子便越发近了。

  虽然按常理,冬日里是不会动兵的。一来,恶劣的自然条件,遇到暴雪便是人力不可对抗的;二来,其他季节只受皮外伤的伤员也许养些时日就好了,但是冬日里,好皮好肉都有可能冻伤,小的皮外伤更是难以愈合,甚至感染丢命。

  但是也有一句话叫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朝廷军出发时得到的军情战报也早就过了时效,现在没有人知道前线的情况如何,司徒卓一行不得不分外小心。

  每日都要派出探子打探一番,才决定是否继续前行,前进多少里地。朝廷军的行进速度也慢了许多。

  因为大雪封了官道,即便是有经验的向导,也需要仔细辨别方向。黛玉骑在马上,举目望去,满眼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诗词里这句已经是气象万千,但是真正尽收眼底,又另有一番澎湃。

  叫黛玉说,这一趟非但不苦,还阅尽平日不曾见的山河壮丽。美中不足的便是,你不知道前方等着你的是什么样残酷的战争。

  离西海沿子越发近了,司徒卓和黛玉都不敢大意。白日行军,夜里还会在帐篷中研究堪舆图。

  两人都盯着堪舆图半日没说话,然后几乎异口同声的道:“不对。”

  即便两人内心都是矛盾的,但是默契骗不了人。两个自以为不会再爱上别人的人,都隐隐察觉到了那种恋爱的甜蜜,和无需任何交流,就越来越和谐的默契。

  黛玉脸上微微一红,道:“你先说吧。”

  黛玉本就美得摄人心魄,随着黛玉一天天长大,这种美更是藏也藏不住,司徒卓哪怕刻意忽视,也忽视不了。只简单的瞧见黛玉黛玉略微羞涩的神情,便觉心中一荡。忙低咳了一声,道:“南安王战亡之后,西海沿子的守军必是军心涣散。现在从堪舆图上看,我们已经接近朝廷守军的最佳退守位置了,可是并没有发现大量敌军的踪迹。”

  果然,默契这种东西一旦生出来,就和呼吸一样自然,两人又想到一处去了。黛玉道:“若是卫修部损失惨重不值得担心,但是自古以来,最可恶的就是伪军。”

  自古都有降兵,但是二人相处的时候,更喜欢说后世的用语。伪军可怕之处在于‘伪军’二字不会写在脸上,刚开始,他们甚至会假装自己人,引友军入包围圈。被识破之后,又极有可能是他们最悍不畏死杀敌的时候。

  因为一旦降敌,便没了退路,拼死杀了多少本国人,也不过换一□□着的气。自古叛国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叛国从未停止。

  司徒卓也叹了一口气,道:“暂且在这里扎营吧,明日我带探子前去打探军情。你……我不在军中期间,你执掌军令。”

  黛玉道:“与我们同行的还有周将军,若你将军令交给我,恐将士不服,反生哗变。不如你拨给我三千人,我见机行事。”

  司徒卓盯着黛玉的眼睛看,笑得很是温柔:“是不是你将自己的马让给伤兵的时候,就想到了今日?”

  黛玉没有正面回答,也笑了。

  彼时女子地位不高,即便黛玉出生名门,也不会有将士觉得黛玉在指挥战斗上能有什么建树。但是黛玉一路行来,不自恃身份,不娇气,和将士同甘同苦,光是凭这个,将士们是尊重这位年轻王妃的。

  也许将整个队伍都让黛玉指挥,会有人不服,但是拨给黛玉三千人,应当没什么问题。

  司徒卓和黛玉议定之后,便和周安志将军商议此事。周将军也是当年贾代善的旧部,驰援北疆战场上打出来的少壮派,只是如今几十年过去,也成了持重的老将了。司徒卓夫妻年轻,太宗皇帝便派了周将军与夫妻两个同行,主持军务。

  周安志当然也是尊重王爷王妃的,一个是既然随了王爷就藩,日后周家也就扎根西北了,周安志当然得尊重自己的上级。二来也是因为这对夫妻虽然年轻,但是一路上也让全体将士看见了王爷王妃的作风,不独周安志自己,全军上下也都是尊重王爷夫妻的。

  刚开始周志安肯定是不同意让黛玉领兵,当然,周志安话说得客气。没说什么一个女子领什么兵,而是我们这么多将士刚过了雁门关,一个敌军没碰上,没到王爷刺探军情,王妃领兵殿后的份上。王爷如此决定,是折煞我们这些人了。

  当然,后来争论一番,周志安还是同意了。且不说王爷王妃并没有胡乱指挥,光说人家王爷王妃身先士卒,对士气上就是大的鼓舞。周志安战场上下来的人,不会不知道士气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再说,现在也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想来不会有极大的危险。若说要鼓舞士气,现在让王爷王妃出面是最好的。

  战争,从来不是在前线两军遭遇之后才开始的,而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战前的调动中等等时候,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增强凝聚力,鼓舞士气了。

  周志安从军几十年,上一回见到这么会战前调动的人,便是荣国公贾代善。

  商议停当,黛玉跟司徒卓道:“你去打探军情自己小心些,多带几个向导。”既然知道司徒卓是上过战场的战士,黛玉便不会劝其退缩,只要不冒进便是。

  司徒卓嗯了一声道:“我已经吩咐柳郎中和柳湘莲都跟在你军中,现在只跟着大部队行军,应当是没什么问题的。给你三千兵士,不过是以防万一。”

  简单几句话交代之后,司徒卓便带着一队探子策马扬鞭,奔入茫茫雪原之中。

第105章 司徒卓带着探子……

  司徒卓带着探子走了之后, 黛玉和周志安商量,将军粮拆分了,至少保证左右先锋和自己手下的三千将士都要携带至少半月的军粮。

  刚开始, 周志安是不同意的,行军打仗最忌军心涣散, 尤其冬日行军, 条件艰苦, 粮食一分,便有可能出现逃兵。

  当然, 黛玉如此提议, 也有自己的道理,越是冬天,人体越需要补充能量, 若是队伍被打散了,而打散的兵士身上携带的军粮越多, 越能够支撑更久的时间。

  听完王妃的分析,经验丰富如周安志也得承认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周安志觉得现在完全没到那个份上:“王妃此言虽然不差, 但是如今才过雁门数日, 离前线还早, 哪那么容易就将队伍打散了。再说,若是军粮发给将士,首先不说有人携粮逃走的问题, 单说若是有人管不住口, 早早的将十五日的口粮十日吃完了,也是行军大忌。”

  这也是事实,实际上这次的五万将士是从京营带出来的, 经贾敬训练数年下来,已经算是纪律极好的部队,但是要跟后世的华国军队比军纪,黛玉自己也没那个信心。

  现代部队里,不但可以把军粮化整为零,甚至军队也可以,但是在古代,军粮依旧是统筹管理占主流,也是因此,古代战争才会出现劫军粮,烧粮草这样的手段,一旦得逞,甚至可以直接消灭一整支部队的战斗力。

  黛玉道:“周将军,将士们是我们自己带出来的,我们要对他们有信心。军粮发下去之后,可以告诉他们必须支撑十五日,而且一旦发现扰民,杀无赦。但是必须要保证每个战士身上,都携带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军粮。

  周将军不觉得奇怪么?我们至今没有遇到回撤报信的西海沿子守军。且不说南安郡王战死之后影响军心的问题,就说西海沿子的驻军虽然也屯田耕种,但是每年依旧需要朝廷拨付军粮,今年有战事,照理说,粮草辎重消耗更大,怎么现在咱们还没遇到回撤求援的朝廷军。”

  周安志之所以会同意拨三千将士给黛玉指挥,除了黛玉在军中确然受将士敬重外,还因这位王妃确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见识。光说当初提议到北狄购买肉干,就是王妃的提议。

  汉家将士不像北狄军,一包肉干,一壶清水就可以过许久的日子,朝廷军的肠胃不能适应全是牛羊肉的饮食,但是有了肉干做补充,确然让将士们在饮食上有所改善。

  “王妃的意思是说,西海沿子的守将已经降了,现在正在设计对付朝廷军?”周安志道。

  黛玉道:“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若是周将军实在不放心,将军粮分配到营,由每营统筹安排,余粮依旧由粮草军负责押运。但是不能依旧与之前行军一样,每两日就要领一次军粮。若是每营将士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日,实在不成。”

  其实五万大军,每日光是吃喝耗费不少军粮,也不可能五万人的饭菜全都一处做出来。扎营搭灶的事,本就下放到每个营的。本朝编制,每个营五百人,由营帐指挥。

  但是行军途中,为了保证军粮安全,都是每两日到粮草官处领两日的粮草。单数营和双数营轮流着领。若是战时,每个营的确需要携带更多的粮草,以保证部队不能集结的时候,有足够的缓冲。

  周安志想了一下,如此安排,不过是将每个营两日一领军粮换成半月一领,便点头同意了。

  谁知黛玉却道:“周将军误会了,我说的不是每个营半月领一次军粮,而是每个营自己保管半月的军粮,日常消耗,依旧在粮草官处领。”

  周安志本是不想同意的,但是现在大军押运的是一年的粮草,其实分拨半个月出去,也算不得多,最终还是同意了。

  整个部队行军,是协调统一的,这样一来,也并不是拨付半月军粮到营的事,而是整个行军的统筹工作要重新安排。比如之前,前锋营都是轻骑兵,随时准备战斗的;步兵营因为运力有限,主要是护在粮草军前后,保护辎重;另有两翼,断后等等分配。

  现在每个营都要分部分粮草,那么马匹、车辆等,也要分配给步兵营一些,协调工作并不小。但是因为司徒卓带着探子打探军情未归,大部队本来也不会行进,便趁这几日修整,将这些事都做了。

  如此一等五日,打探军情的探子都未回来。

  已经死了一个南安郡王,若是增援部队还没到西海沿子,就再死一个卓郡王,周安志也担当不起如此大的责任了。

  黛玉其实是相信司徒卓的能力的,但是一般来说,行军途中,探子探路,并不会离开先锋营太远,快则一日,慢则两日也该回大营了,像现在这样五日没有消息,实属罕见。

  周安志也担忧起来,派出两个前锋营寻找司徒卓一行的下落,以令箭为号,保持联络。

  吩咐完,周安志还安慰黛玉道:“王妃不必惊慌,想是因为冰天雪地的,王爷回来走岔了路,现在还没得到敌军来犯的消息,王爷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安慰是这么安慰了,其实周安志心里没底,还有些抱怨自己托大了,让司徒卓带人打探军情。

  倒是黛玉十分镇定,道:“周将军不必来安慰我,我知道王爷没有危险,再遇到什么事,王爷也不至于一支响箭都发布出来。”

  好吧,周安志本来是来安慰黛玉的,结果被黛玉给安慰了。这王爷王妃,果然是皇上能在战时派出来就藩的人。

  虽然黛玉知道司徒卓没遇到意外,但是这么久没见回来,司徒卓身边带的人手也有限,黛玉还是有一丝担心的。当然,黛玉更多的是觉得司徒卓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继续探查去了。

  周安志除了派出先锋营寻找司徒卓外,也加快了行军速度,总不能万一先锋营找到了王爷,大军又不能跟上营救。

  黛玉也警惕了起来,适时会派出探子探路。

  当初黛玉和司徒卓一起向周安志要了三千人的指挥权。这三千人由一个骑兵营,四个步兵营和一个辎重营组成。论装备,算是朝廷军中极好的了。

  朝廷兵多将广,这次出征的带的五万将士也训练有素,但是毕竟大灵朝不比北狄、西海国,虽然物产丰富,但是在战马出产上,却有不如。黛玉的骑兵营有战马五百匹,辎重营还有马匹、牛车等运送物资,确然算得上装备精良。而且,这六个营拨给黛玉指挥后,便犹如后世的独立团,黛玉指挥的自主权极大。

  所以,即便大的行军方向有周安志统筹安排,黛玉也会每日探路,做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