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73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谢郁说,“可我们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了。”

  赵图强比他还烦躁,“过江的确麻烦,但也不至于和今天一样这么麻烦!船都被人吃了吗?!轮渡怎么不开?”

  谢雁和谢郁个子矮,三个人站在一叠木板旁边,扛着木板要去送货的人,比他们挤的还累。

  “起大雾了,”

  旁边的一个花白胡子,带着眼镜的人说,“能见度太低,船开不了,估计是被停航了,再等等吧。现在这个大雾,船开了也容易出事。”

  轮渡停了,所有的人和车都堵在渡口。

  谢雁抓紧了谢郁,“一会跟紧一点。”

  而她则抓紧了赵图强的袖子。

  赵图强察觉到女孩的动作,“干啥?!拉啥?不准拉着我!”

  谢雁:“好的。”

  嘴上答应的很好,手上动作却没变。

  赵图强也只是这么喊了一声,前面忽然传来了哨声,他本能地把两个孩子往安全的地方拉了拉,“站好,一会丢了我可不管!”

  旁边的胡子老人一喜,道,“雾快散了,轮渡开了!”

  果然,前面传来了人群发出的嘈杂声音,伴随着轮船发出的锐利响声,拥堵在最前面的人开始了久违的移动。

  从浦江东边,赶去浦江西边,只有搭乘轮渡,因为这江面太宽广,至今还没有一座桥,能够跨过这么宽的江面。

  第一班轮渡顺利开航,轮船发出欢快的声音,驶入渐渐散去浓雾的江中,朝着对岸而去。

  与此同时,其他的货运船也开始了行动,各种各样的船,有的单船开着,有的黑色铁船,一条借着一条,如同蜈蚣一样连起来,缓缓行驶。

  这是华国最繁忙的江面之一。

  第一班轮渡带走的原本就是候船室里的人,第二班才进人,人群开始动了,赵图强一把抓住谢雁的细胳膊,“搞快点搞快点,往前走!”

  四周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是一起往前走,前后左右都是同一批人。每个人都着急的不行,上班上学的要迟到了,送菜的赶不上早市,东西也不新鲜。

  直到前面传来一阵更大的骚乱声,还有喊叫声时,也没人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因为,呼啦啦一片数不清的人挤在一起,四周就像是密不透风的铁饼,挤着每个人。

  “别挤!别挤!”

  “出事了!出事了——”

  紧跟着是被混乱的人声淹没的惨叫声。

  像是多诺米骨牌,一个扶着自行车的人被挤倒了,后面的人却还在往前走,人们脚下踩着的东西,从地面变成了另一个人。

  上万人拥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车,人,全都倒了下来,更多的车和人,是从倒下来的人身上碾压,踩踏了过去!

  混乱发生的太快了,即便是有人发现了,却也无法阻挡,如果不往前走,自己就会成为下个被推倒的人,而倒在地上的人,则成了一双双鞋子的踏脚石。

  短短三四分钟的时间,谢雁旁边的老人就被推倒在地上,眼看后面的人要踩了上去,她立刻拍了谢郁:“快!你爬上赵叔的肩膀。”

  谢郁和她一起锻炼,身体轻,动作敏捷,一下就窜上了背。

  他空出来的位置,给谢雁活动的空间。

  谢雁伸手抢过旁边的人扛着的巨大木板,推到摔倒的老人身后,赵图强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朝着后背上的孩子大喊一声,“抓紧了!”

  随后,赵图强跳过去,用强健的后背死死抵住木板,挡住了后面人往前走的步伐。

  利用木板争取到的这十几秒,谢雁伸手拉着老人站了起来!

  她说,“快起来,快!”

  随后,她扶着爬起来的老人朝着斜前方走了几步,赵图强也立刻跟在他们身后往前面走,没有了抵挡的力量,木板被砰的一下挤在地上,更多的人踩着往前挤!

  “朝旁边那儿走!那儿有缝隙!”谢雁喊。

  她扶着惊魂未定的老人,跟着背着谢郁的赵图强一起朝着另一个方向,人少的缝隙里挤了过去,终于,几人找到一个高台阶,爬上去,可以暂时远离疯狂的人群。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人潮中,有几块坍塌下去的部分,而且这坍塌的面积越来越大,骚乱声震天,夹杂着惨叫声和哭喊声。

  “什么情况?”赵图强傻眼了,这群人跟不要命一样。

  实际上,当踩踏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人是身不由己地成为了被推着向前的一部分,甚至他们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谁都想停下来,但谁也停不下来。

  老人坐在台阶上喘着气,谢雁检查了一下,发现他的腿部还是被人踩了好几下,而且看起来情况很严重。

  过一次江,连命都没有了!

  不只是人,还有他们推着的上万辆自行车,和人潮一起,涌动着,如同漆黑的潮水,无可阻挡地将那些摔倒的人淹没。

  很快,收到值班人员的报警,沪城公安立刻赶到了现场,控制住了这里的情况,进行紧急疏散。

  在人群疏散完之前,伤者已经开始送到外圈,寻找任何街上可以拦住的车,将人带去附近的医院。

  因为伤者太多了,一个医院抢救不过来,公安协调了其他医院,老人的伤不是最重的,如果不是刚才谢雁,他现在可能已经不省人事了,而且,几人虽然找了个高台阶躲人潮,但所处的位子依然在人潮前排。

  过了好几个小时,情况终于得到了控制。

  赵图强不是坐视不管的人,他和两个孩子一起送老人去了医院。

  医院在浦西,过了江,几乎就是另一个世界,到处都是街道和店铺,街边停满了自行车,还有小汽车、公交车,汽车笛声和自行车车铃交错在一起,喧哗而吵闹。

  近处,车挤着车,远处,房子挤着房子,层层叠叠,仿佛一个压缩的世界,新奇的商品比比皆是,有些门是玻璃的,透明可见门后摆放的各类商品。

  这里是沪城,而江对面那满是棚屋的农地,也是沪城。

  抵达医院时,里面一片混乱,到处都是伤员,护士和医生四处奔波抢救伤员,处理着病人,同时,外面还不停有新的救护车呼啸着开进来。

  等到下午,老人才分到床位,他的腿部骨折,但好在没有别的生命危险,只需要好好休养治疗,一段时间后就能康复。

  新闻很快播报了这一次的踩踏事故,根据统计,事故造成六十六人死亡,两人重伤,数十人轻伤。

  这是沪城有史以来,最严重,最恐怖,死亡人数最多的踩踏事件。

  一切,只是因为一场让轮渡停摆的江上大雾。

  而这样的大雾,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降临。

  老人叫常奉献,今年六十一岁。

  虽然上了六十岁,但看起来精神抖擞,只有留着的下巴上一簇胡子,有些发白,他的眼睛在拥挤中遗失了,看不清别人的脸,但能看到个大概的轮廓,也知道是这三人救了自己。

  他原不是沪城人,和沪城无数的外来者一样。只不过他来得早,又在这里娶妻生子,工作落户,也相当于沪城人了。

  护士问了他联系方式,通知家属过来,在等人的半途,赵图强带着谢郁出去买吃的,谢雁在病床旁陪着,她好奇问了问,“你不是住在浦西?”

  通知家属时报出的地址,是在浦西。

  常奉献喜欢这个机灵又聪明的女孩,和她聊了起来。

  他的工作,就是在沪城市政设计院里,和同事们一起为沪城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建设城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设计的方面太多,问题也太多。

  重新建设,从无到有,这是最轻松的,最麻烦的就是改建,不仅要考虑到新方案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原本居民的安置问题,曾经他们改建过几栋居民楼,提高了住户楼层和数量,结果扩容之后的大楼,反而还有上百户人家多出来无法安置。

  浦江以西,寸土寸金,浦江以东,却如同农村。

  昨天,常奉献是来这里看望自己住在浦江东岸的老朋友,和他谈了很多开发的思路,尽早要赶回去上班,这下进了医院,也只能请病假了。

  大概是觉得谢雁是个小孩子,常奉献并没有将这件事说的过于深入,只是简单提及,“如果能有一座桥,横跨大江,浦江两岸便能更方便地来往,东岸可以进一步发展,而像今天这样的事故也不会再发生。”

  “但修一座桥,哪有那么简单啊。”

  一个方案,从几年前就开始制定、论证、修改,调整,推翻,再论证,再修改。

  多少年来,无数人梦想着修建的跨江大桥,至今都没有成功,除了技术问题以外,还有资金问题。

  但沪城的发展已到了一个瓶颈,作为华国最辉煌的经济城市,祖国的后卫之地,如今却面临缺钱,缺地,无法和东岸联动进一步发展,工厂设备老化,至今用着上个世纪设备的尴尬境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国另辟蹊径,想利用金融手段,盘活沪城,金融入住,就主要地皮,要地皮,就要开发东岸,大桥不建,东岸就开发不了,而要建大桥,则需要资金。

  要有钱,发展经济,获得资金,就需要先盘活沪城。

  最终,形成了一个死亡闭环。

  首先第一步要解决的跨江交通问题,在这里就解决不了。

  靠着轮船摆渡,极其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运输货物、蔬菜瓜果,还是上班上学,都十分不便,要想将东岸纳入发展的计划中,带动新的金融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老人的性格似乎并不算圆滑,谈起专业性问题来,反而停不住,他已经有意未每个点都深入展开来讲,但谈到了,还是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讲到金融,他才反应过来,面前的人不是自己的老朋友,而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还是个女娃!

  “听着困吧?”常奉献不好意思地笑了声,“我家那个外孙女,和你也差不多大,每次我一说这些,她就捂着耳朵跑开了。”

  他说着,脸色有些落寞,每个家长都有想把下一代培养成自己理想接班人的念头,但无论是他的女儿还是外孙女,都没这个天赋。

  常奉献并不勉强他们,但多少有些孤独和遗憾。

  “不困,”

  谢雁听着挺有意思,道,“我还想听您多讲点呢!?”

  “你还懂这个?”

  常奉献有些意外,眼里有了兴趣,“说说,你知道桥有哪些类型?”

  还是把她当小孩子考了。

  “最基本的分类,梁桥、拱桥、吊桥,现在用的多的,还有斜拉索桥。”

  谢雁说完,道,“浦江最宽的地方上千米,最窄的地方也有近四百米,最好的方案,就是斜拉桥。”

  小鬼崖的桥,就是吊桥,几条绳索,吊着木板扑出的路,踩上去摇摇晃晃,下面也不需要别的桥柱支撑。

  而断崖村修建的,是石拱桥,跨度连十米都没有,还被张会计贪成了豆腐渣,害死了断崖村不知多少人。

  沪城如果要修跨江工程,只有斜拉桥才能满足要求。

  “我也这么认为!”

  常奉献说着话,已经不再把她当做一个小女孩来看,他正要展开话题,表述自己的想法,赵图强却已经带着人回来了。

  他呼啦拉开旁边的椅子,将盒子放在上面,“来来来,屁话少说,先干饭!”

  [评论区:干饭要紧]

  [评论区:笑死,明明里面是面]

  [评论区:干面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