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枸杞黑乌龙
乔蕊眼含期望看着耿氏。
苗婉又道,“天冷私塾还没开,不如让孩子们都在乔家读书识字,也省得太闹腾,公爹和表哥他们没办法读书。”
这法子好,耿氏也听相公头疼说过好几次了,“那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我就跟耿婶他们一起将西排屋收拾出来,搬家之前就先让他们读书,搬家后直接挪到西院里去让他们进学。”
乔蕊偷偷松了口气,悄悄抓着嫂子的手晃悠,表示感谢。
只要还叫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读书就读书呗,她平日里也要学习的。
苗婉微笑,脸都丢干净了,想就这么算完?休想!
她给淘淘准备的小初高上学上课制度和奖惩手段可以拿出来了,往后还想闲磕牙,出去替她继续散为数不多的脸皮?
先考及格再说吧!不及格屁都别想。
于是,张家的大大小小几个孩子,腚都还没养好,就被扔进了乔家上课。
阮祈父子也忙不迭将孩子扔了过来,二十几号正好凑成大小两个班。
耿氏负责上课,张娘子和暂时去不了猪栏的杨氏负责维护课堂纪律。
杨氏只要一想到出去就会有人问她,跟张二壮在炕上怎么玩儿的火,没耍好才耍出这么多孩子来,就想把所有孩子的腚当菜炒了。
这会儿她拿着苗婉特地请于家人做好的软戒尺,跟张娘子守门神一样守着两个屋子。
屋里是于家给送过来的矮几,家里有毡毯,地上是地龙,也不怕冷。
孩子们一坐就是一天,早上语文数学和地理,下午数学语文和历史,学的头昏脑涨,哭都赶不上趟。
他们敢嗷一嗓子出来,不等嗷嗷完,张娘子和杨氏婆媳的戒尺就下来了,因着这是软戒尺,几个娘子军也不心疼怕打坏了孩子。
可这戒尺谁挨打谁知道,骨头是没事儿,肉肿啊,疼得还是他们。
乃至乔盛文和阮嘉笙感觉家里突然安静下来,喜得仿佛天降甘霖般,还特别积极负责了地理和历史两门课。
毕竟关于大岳版图和引经据典这些,耿氏才学比不过两个在外行走过的男儿。
一时间,外头关于聚福食肆东家人人擅火一事广为流传,甚至有人传说聚福食肆东家玩火技术极佳,七老八十还能御女无数,天天有喜。
这些苗婉只当不知道,说老头子,关她苗世仁什么事儿呢?
她只管着在新宅子和瓦市还有千金楼之间来去监工,好些日子都不往聚福食肆去。
日子在大家都岁月静好,只有孩子们每天哭唧唧的煎熬中,很快就到了二月二,淘淘的生辰暨抓周礼。
这一日孩子们难得不用进学,苗婉大手一挥……跟婆婆请示,放他们一天假。
倒不是因为淘淘要抓周。
在西宁镇有条件做抓周的都是有钱人家,穷人家生了孩子生日就给吃长寿面,也不办席,怕折了小孩子的福分,养不住。
即便是有钱人家也讲究这个,也不会大费周章来办,最多就是家里人一起吃一顿饭,请外家过来一起张罗着抓周。
乔家也不打算给淘淘大办。
等晚上都早点关门,大家一起凑凑东西,叫她抓一下,吃吃喝喝热闹一下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忙着,这明摆着是赚钱的一天,生孩子都没耽误食肆开业呢,也不可能都休息,过来给淘淘庆贺。
之所以给孩子们请假,那当然是因为苗世仁要用到童子军。
甭管是为啥吧,不用天不亮就被母亲挖起来送到乔家蹲西排房,大小萝卜头们都高兴得不得了,甚至兴奋到第二天早上都没心思睡懒觉了,一大早就蹦跶起来。
张家二房有仨尕娃子,蹦跶的杨氏都睡不着了,气得怀着身子正困倦的杨氏恨不能再揍他们一顿。
驴蛋和铁柱都捂着腚蹦开,“我们今天要给姑姑办差,阿姆你不能打我们!”
毛蛋慢一步,被娘拍了一巴掌才捂住腚,撅着嘴气坏了,“阿姆不听姑姑话,让阿奶揍你,我去找烧火棍!”【看小说公众号:玖橘推文】
张二壮越听越不像话,儿子孝顺的哟,都快见不着今天的太阳了。
趁媳妇发火之前,赶紧腋下一边夹一个,招呼驴蛋。
“快着点,给姑姑办事还墨迹,到时候屎都吃不上热乎的!”
驴蛋一边跑还一边叫:“我们吃汉堡!不像阿达!我们才不吃屎!再热也不吃!”
张二壮:“……”
别说媳妇,他都想打孩子了。
说起龙抬头这日,不光是西宁镇百姓激动,十里八村的百姓们,乃是西永县住的偏僻些的百姓们都高兴,因为又能见到一年一度的舞龙盛事。
就算西永县也有庆贺活动,可也赶不上固北军里出来的守备张罗的阵仗大,那龙都要更栩栩如生哩。
百姓们不知道其实龙都是一家出来的,没啥区别,但就让人感觉是西宁镇的更好看,所以拖家带口都往镇子上来。
西宁镇去年加上今年拢共勉强算三场雪。
早晚天寒地冻,中午有时候老天爷会给点面子,阳光还挺暖和,雪都化了个干净,镇子里外都干巴巴的,走快了带起一脚的土。
不过这倒是也方便乡下老农们拖家带口的到镇子上来瞧热闹,一时间条街和瓦市都热闹非凡。
一年就这么一回热闹可瞧,寻常不出门的都忍不住收拾东西往镇子上来。
不是为了自己吃喝,家里过年舍不得吃的腊肉可以拿来卖了,这一个多月攒下的鸡蛋也能换俩钱儿,好歹来一回,不能白来。
对乡下过日子不容易的老百姓们来说,房梁上挂着的腊肉,鸡屁股和猪,那都比钱庄厉害,是全家人的嚼口。
还有在屋里炕上养菜的,这都得是有闲工夫的精心伺候才行,一般人不会费这个功夫,烧了炕还不够家里人睡得呢,谁舍得为了点子菜烧个炕。
但这青菜一旦长出来,对吃了一冬菜干的人来说也稀罕,翠色稍微露出来点,就能叫瓦市的商人们抢走,属于最紧俏的货物。
所以往常百姓们一路上抖抖擞擞地过来,听说谁背了炕上养出来的小青菜,连眼带嘴都羡慕地想流泪,一把子青菜就能赶上大半篮子鸡蛋。
要是家里买东西少,这种节庆日子,就舍得咬牙花钱给家里娃儿买点好吃的打打牙祭。
有些人听着被顶在脖子上的小儿女叽叽喳喳讨论镇子上有什么好吃的,聚福食肆的各种好吃的频频出现在小孩子们口中,虽然谁也没吃过,可偶尔买调料时路过也闻到过味儿。
越是没吃过,那滋味儿越是跟仙丹一样,引人遐思,梦里都止不住向往。
可越听这些人心里就越苦涩,拢共那么一两篮子鸡蛋,这时候两文钱一个鸡蛋,也就能得一二百钱。
家里油盐酱醋都得买,全都不便宜。
还有家里衣裳实在破的不成样子的,也买不起五角银子的棉衣,怎么也得扯点厚实的布给衣裳缝上补丁……
杂七杂八算下来,能剩个几文钱就是好的,可几文钱能买几块饴糖甜甜嘴儿,想跨进聚福食肆的大门?
就是伙计不撵人,他们进去哪个也点不起,生生能臊死个人。
所以到了瓦市以后,大多数百姓都是赶紧去瓦市交两个大子儿,摆摊先把东西卖了。
卖东西之前,先给孩子们买块饴糖吃,哄着他们下回再吃好吃的来。
有些孩子懂事,并不嚷嚷,乖乖含着寻常也吃不到的饴糖就很满足。
但有些孩子被家里宠多了,饴糖打发不过去,闻到香味儿就想撒泼打滚,只不过因为人生地不熟,不敢闹腾太过了才没发挥开。
可眼泪和嘟囔是少不了的,大人们心里有准备,好些都老神在在,就着孩子们的眼泪和呜呜哇哇卖东西。
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没道理今年不一样不是?
可今年还真就糊弄不过去了。
他们东西还没卖完呢,瓦市口突然涌进来一群穿着厚实衣裳的小孩子,大大小小加起来近二十个。
虽然穿得厚实,可衣裳都不怎么新,也都打着补丁,只是脸蛋上的肉是骗不了人的,都知道这肯定是敦实人家出来的孩子。
所以听到他们嚷嚷着要吃炸鸡炸什么架子还有什么堡,都只紧张看着自家孩子,生怕孩子攀比心里委屈,要闹起来。
好消息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真不懂事儿的毕竟少,镇子上的孩子嚷嚷着要吃喝,他们知道自家买不起,不会攀比。
坏消息是,依然闹起来了。
整个瓦市的热闹都盖不过孩子们的哭闹声,引得好些人心里纳罕,探头问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说:
张家,一个满是孝子贤孙的杀猪匠之家。
二更还是22点左右哦~
第94章
瓦市闹腾起来起因很简单,童子军够给力。
狗蛋一进瓦市就非常大声地问大哥驴蛋:“哥,啥叫盲盒?”
驴蛋觉得狗蛋白读了一年书,更大声教育弟弟,“笨,就是看不见的盒子。”
苗世仁之所以会用童子军,便是因为大人们做再多事情,总容易叫人往多了想,营销手段哪怕是放在古代也是容易留下广告痕迹的。
但孩子则不同,现在还有孩子为了多看会电视多玩会平板,有层出不穷的瞎话可以装筐,大人孩子都觉得,小孩子肯定不会撒谎。
说实话苗婉也不大明白为啥,因为淘淘一岁生日还没过呢,尿了炕就敢指着她姑说姑尿的,孝顺至极。
哪家还没有几个死不认账的熊孩子,怎么就觉得小孩子不会撒谎呢?
不过这认知也方便了苗世仁新店开张的头一炮打响。
她已经跟翠丫和驴蛋叮嘱的非常清楚了,老神在在呆在千金楼等着。
阮嘉麟在门口探头探脑好半天,也没见瓦市闹腾起来,忍不住问苗婉,“你就不过去看看?”
“你想去你去呗,记得换身衣裳,别穿二表嫂给你做的新鞋。”苗婉喝着热乎乎的姜汁撞奶,吃着麻辣口味的炸鸡腿,不亦乐乎,完全没有起身的打算。
阮嘉麟还真有点好奇,见问不出什么,主要是苗婉不带着淘淘,不用藏着掖着吃炸过的东西,这会儿没嘴回答他。
他换了身旧衣裳,穿着旧鞋溜溜达达往瓦市去。
主要他见苗婉吃那么香,他也搀了,过去找大伯拿点好吃的,算是给店里开张了,他多善解人意一个侄儿啊!
殊不知,他出门的功夫,瓦市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阮家一群孩子还是今天才听驴蛋说去干啥,这会儿是真好奇,扒着驴蛋问个不停。
“驴蛋哥!只要两文钱就能买个盲盒吗?”
“盲盒里真有大鸡腿和鸡骨架吗?”
“有没有炸鸡胗?我喜欢吃!我超喜欢吃,我娘不喜欢就不叫我吃!”
“两文钱给多少啊?”
上一篇:穿成年代文大佬的年轻后妈
下一篇:七十年代富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