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90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那个小贼或许就是唯一的证人。

  尽管那小贼也算是大唐百姓,但李纯几乎没有犹豫就道,“不能处置了吗?”

  如此一来,死无对证,不仅杜佑可以脱身,吐突承璀这边也就好操作了。

  杜佑并不意外,只是低头道,“臣不敢。”

  李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天兵!

  虽然按理说,长安城里的天兵都是有数的,就是五十一个使团成员,但……真的是这样吗?

  反正李纯不信。

  要知道,还有五千多天兵就驻扎在陇州城外,而从陇州到长安,快马一昼夜就能到。偷偷派遣一部分天兵混进来,是非常容易的事。

  所以他们也无法确定,那个所谓的“小贼”,跟天兵有没有关系,甚至……会不会直接就是天兵伪装的?

  毕竟这件事实在太巧,巧到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小贼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万一杀了人,却发现他直接消失了,连尸体都没留下,那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但是把这个小贼放出去,让他成为指证吐突承璀和杜佑半夜私下会面的证人?那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事情就这么尴尬地卡住了。

  李纯面沉如水,他现在简直是提到“天兵”这两个字就心生厌恶,却又根本没有办法处理他们,只能任由他们如同一根眼中钉肉中刺,梗得他难受。

  ……

  夜色萧索。

  自从天兵到了长安城后,何止是夜里上街的权贵子弟变少了,高官显贵们的夜宴其实也开得少了,就连宫中的夜晚,似乎也不像从前那样热闹,显得安静了很多。

  李纯一个人坐在紫宸殿里。

  其实他经常在紫宸殿忙到这时候,但今日,他却没有处理政务,而是一直在出神。

  不知过了多久,灯花燃烧时开始发出轻微的“哔啵”声,那声音只有一点点,却将李纯惊醒了过来。

  他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才发现枢密使刘光琦不知在殿门处站了多久。

  “人来了?”李纯坐直了身体。

  “是。”刘光琦应声,却没有进来,而是侧身让出了站在他身后的人。

  正是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的俱文珍。

  也是三年前一手策划了逼宫之事,胁迫顺宗禅位的主谋。

  李纯为皇太子、即皇帝位,都是俱文珍一首推动,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但是李纯登基之后,俱文珍却没有得到与他的功劳相匹配的回报。连刘光琦这个次功都做了枢密使,他却根本没摸到左右神策军中尉、左右枢密使这“四贵”的边。

  欣欣向荣的元和朝开始了,俱文珍却彻底沉寂了下去。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功劳实在太大了,所以哪怕新皇登基之后,革新二字已经无人敢提,但王叔文、王伾相继死去,朝堂上的文臣们对俱文珍这个逼死朝臣的罪魁祸首的态度,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动不动就有人上书弹劾、抨击他的罪行。

  皇帝心里大概也有些芥蒂,因此不太敢用他。

  直到讨伐刘辟之后,他才有了现在的职务,却也几乎不在皇帝面前出现。

  从前的风光恍然如梦,连从前只能在他脚下摇尾乞怜、求他提携的吐突承璀,都能反过来踩他一脚了。

  但……

  俱文珍在夜色里抬起头来,让自己的面容被殿内通明的灯火照亮,露出那双始终充满野心的眼睛。

  他现在不是又站在这紫宸殿中了吗?

  刘光琦退下去了,俱文珍则举步上前,到了李纯面前,才低头下拜。

  “臣拜见陛下。”

  “先生不必多礼。”李纯看着他道,“朕记得,吐突承璀从前做过你的副手?”

  “是。”俱文珍坦然笑道,“都是贞元时的旧事了。”

  李纯的眸光渐渐幽深,“朕本打算以他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如今看来,这个位置他只怕还担不起。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为朕分忧?”

  俱文珍立刻跪下叩头,“臣万死而已,必不负陛下!”

  “好,朕往后便要倚重先生了。”李纯轻声道,“你与吐突承璀既然有旧,那便去送他一程吧。”

  俱文珍抬起头来,灯光下,皇帝的眼角似乎闪过了一抹晶莹。

  他复又低下头去,“臣领旨。”

第128章 皇帝的心已经乱了。

  “嗒、嗒、嗒”的脚步声,在暗夜里十分清晰。

  那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然后逐渐靠近,越来越响亮。

  随之而来的,是提灯发出的光明。

  脚步声和灯光一起停在了面前。

  吐突承璀抬头看去,就见一身紫袍的俱文珍,被笼罩在这片光明之中,刺得他眼睛有些疼,不由自主地分泌出了一点眼泪。

  看到那一抹泪光,俱文珍微微一顿,将手中的提灯放远了一些。

  吐突承璀的眼睛渐渐适应了光亮,他仰头看着俱文珍,像是才认识这人似的,半晌才苦笑道,“陛下终究还是用了你。”

  “是,有些脏活儿只有我能干。”俱文珍十分坦然。

  他知道李纯要让他做什么,他也完全不介意去做。

  吐突承璀只能承认,“我不如你……师父。”

  要说出这句话并不容易。

  曾经,吐突承璀以为自己已经将俱文珍踩下去了,以为自己早已胜过了他,以为自己的时代已经到来——俱文珍能做到的事,他没道理做不到。

  可是真的被推到那个位置,才发现原来并没有那么简单,更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做到。

  听到这个称呼,俱文珍也不由恍惚了一下。

  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南诏异牟寻归附,他作为宣慰使前往南诏、册封南诏王,给他做副使的就是吐突承璀。那之后,在他的提携之下,吐突承璀才算是出了头。

  结果新皇登基之后,不但没有酬功,反而不得不打压他。

  吐突承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踩着他上了位,一飞冲天,成了宫中风头最盛的奢遮人物。

  念着过去这一段师徒情分,他对俱文珍的打压也是最狠的。若不是俱文珍在宫中还有刘光琦这位同乡援助,估计早就已经被排挤出去了。

  今日竟又听到了这个称呼。

  俱文珍便也说了一句真心话,“好叫你知晓,你有现在的下场,师父我也出了一份力。你要对付遂王的消息,就是我送出去的。”

  吐突承璀猛地睁大了眼睛。

  俱文珍笑了笑,微微偏过头朝后面看了一眼。

  立刻有一个小内侍端着托盘上前,跪在吐突承璀身侧。

  吐突承璀一眼看见托盘,就如被烫到一般转开了眼睛——那上面放的是一壶酒、一只酒杯。

  “陛下让咱家来送你一程。”俱文珍轻声道,“你忠心体国,想必不会让陛下为难。”

  吐突承璀嘴唇颤抖着,半晌才露出一个似哭似笑的表情。他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半晌,也只是转过身,面朝着紫宸殿所在的方向,动作迟缓地地磕了一个头,“奴婢……谢陛下恩典。”

  转身去倒酒的时候,手抖得厉害,半壶酒都被洒在了地上。

  俱文珍上前几步,握住了他的手,稳稳将酒液倒入了杯中,又将酒杯端起,送到吐突承璀唇边。

  “其实这样也好,干脆利落、直截了当。”他垂眸看着吐突承璀,安慰般道,“我这几年过的那种日子,你受不了的。”

  吐突承璀神色恍惚地看着他。

  俱文珍扶着他的头,将一盏酒全都喂了下去。

  等他将酒杯放好,吐突承璀才像是突然反应过来刚刚发生了什么,眸中露出恐惧痛苦之色,身体开始挣扎,却被俱文珍死死按着。

  很快,他的眼神就涣散开来,眼前只剩下那一片绚丽夺目的紫色。

  多好看啊……

  吐突承璀猛地伸手攥紧了它,哑声问道,“是……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是。”

  “哈!好!”吐突承璀的手无力松开,紫色的长袖从他指尖滑落,如同他从未真正抓住过的权势,“好啊……”

  ……

  第二日总算没有大朝,但常朝还是有的。

  所以李纯仍然不轻松。

  光是昨天下午和晚上送来的奏折,就已经足够堆满紫宸殿的御案,更不用说今天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朝臣当面上书了。

  难得的,这位登基三年始终勤政的皇帝,忽然有了怠政的念头。

  不上朝就不用见到百官,不见百官就不用面对那些令自己难堪、却又根本无法处理的事。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祖父。

  小时候,李纯一直不明白,明明在外面受了欺侮,祖父为什么能自欺欺人,装成个聋子瞎子,只当什么都没发生,凑合着当个稀里糊涂的皇帝,却从不想着振奋?

  现在,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有时候事情就是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会朝着不利的方向走的,越做越差、越忙越乱,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可是他的情况又跟祖父不一样。

  祖父的敌人在藩镇、在外邦,只要放着不管,彼此就能维持表面的平安无事。

  可他的敌人却已经到了长安,没法眼不见心不烦。

  何况李纯的性情也与祖父不一样。

  所以想归想,他却不可能真的不做,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