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98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她唯一的短板就是女子之身,但大唐可是出过女帝的。

  皇帝如何能容?

  ……

  雁来打量着对面的俱文珍。

  她对此人也算印象深刻了,不仅因为他是个能够被她记住名字的太监,更因为之前那一案,最后吐突承璀当然是满盘皆输,但皇帝没赢,朝臣没赢,玩家算是不输不赢,唯有俱文珍赢麻了。

  根据论坛的说法,按照历史这人早该退场了,虽然是拥立功臣,但在元和朝却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甚至还为避祸改了名字,如今却能重新返场,固然是因为皇帝在天兵的压力下想要一柄更锋利的刀,他自己背后肯定也没少使劲。

  现在更是亲自跑到这里来。

  不愧是曾经搅弄风云、威逼皇帝的人物,手段、胆量和行动力都比吐突承璀强太多了。

  不过照面一看,此人文雅从容、慈眉善目,看风度真不比杜佑差多少,若不是身上的服色与他人都不相同,又面白无须,完全看不出来竟是内官。

  没有半点传言中老奸巨猾的模样。

  想想也是,皇帝比一般人更看脸,选朝臣或许还要考虑才华和能力,选近侍就只看自己喜不喜欢了。

  俱文珍一开口,也是客客气气的模样,慌忙地跳下马,拱手行礼道,“怎能让雁帅出迎,当是老奴入内拜见才是。”

  连自称都没改,雁来眼皮一跳,笑着还了个礼,“天使降临,岂能不迎?”

  俱文珍就顺着这话道,“陛下收到雁帅的奏折,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将归来的百姓都迎入长安,共度新年。惜乎时不待人,怕大伙儿误解了陛下的心意,这才遣老奴前来探视,以表心意。犒民所需一应物资也已在路上了,迟些就到。”

  看看人家这说话的艺术。

  雁来笑道,“陛下体念之心,官民共感。这些百姓流离多年,惶惶不安,如今总算能安心了。”

  寒暄过后,就请人进城。

  俱文珍一边跟她说些无关紧要的套话,一边细细留心城内的各种细节,但见百姓们衣着整洁、面带笑容,正自忙忙碌碌,看起来全然没有赶了近万里路的风尘之色。城内更是张灯结彩、装饰一新,显然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除夕和新年做准备。

  天兵混在人群之中,跟百姓一起说笑忙碌,关系显然十分亲近。

  俱文珍虽然是宦官,但当过许多次的监军,久经行伍、颇熟军事。他见过的军营不知凡几,却没有一个像是眼前这样的……安宁,没有半点肃杀之气。

  这可是在秦州城下、吐蕃境内,他们却比长安城更加安闲。

  是笃定了敌人不敢来攻,还是别有手段?

  一行人往里走的功夫,已经有收到消息的天兵和百姓陆续赶过来看热闹了,也都是行止有度,并未哄闹不休。

  俱文珍心内一叹。

  人心思唐,是因为外面的日子不好过,现在这些人在外面的日子过的是这样的日子,等回了家乡,真的是他们安顿下来,而不是将更多的百姓带回西域吗?

  进了城,雁来道,“义父长途跋涉,身体不适,便没有来迎接天使。”

  俱文珍忙说,“郭帅忠君体国,保全西域四十二载,宫中提起来,谁不钦佩?本也该是老奴前去拜见,岂敢劳动相迎?”

  顿了顿,又道,“今次使团出京,除了宣慰抚民,也是为陛下探望雁帅和郭帅,因此邓王殿下才是正使。只是殿下身份贵重,不可轻易涉险,因此老奴斗胆,请殿下暂留陇州,使团其他人也皆在彼处,恐怕还要请安西军遣一队人前往迎接。”

  雁来说,“应该的。”招手叫来跟在一旁的付指挥,吩咐下去。

  等她转回头,正对上俱文珍的视线。

  两人对视一笑,都知道对方有所保留,又都对此早有预料,竟有些见鬼的默契。

  等安顿好了俱文珍,雁来回到郭昕这边,提起那位邓王殿下,第一反应是,“皇帝不会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离间我和郭氏的关系吧?”

  如果是要表示亲近和拉拢,怎么想都应该让郭贵妃所出的三皇子出面。

  但真要是离间,这种手段又显得有点小儿科了。

  不过雁来倒也没有太在意,反正她跟郭家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别说她,就是郭昕,跟现在的郭家关系也不会很亲近,毕竟他熟悉的父辈和同辈大都已经去世,小辈们没几个认得的。

  所以她也只是随口一说,结果旁边的白真珠忽然道,“说不定他是想联姻?”

  “什么东西?”雁来被这句话一吓,险些跳起来。

  白真珠皱着眉,显然也不喜欢这个推测,但还是认真分析道,“我听天兵说,这位皇长子今年十六岁,与雁帅年纪相当,既然是皇帝的儿子,长相该也不差,他们又这种非分之想,也并非不可能。”

  郭昕听得好笑,还在一旁加了一把火,“公主之子再尚公主,公主之女嫁入皇家,的确都是国家故事。”

  “义父您就别凑热闹了。”雁来头痛不已,连忙抓住重点,“而且等一下,这辈分有点不对吧?按理说我跟皇帝才是一辈的。”

  “郭贵妃之母升平公主,亦是代宗之女。”

  雁来掰着手指算了一下。

  代宗,德宗,顺宗,宪宗。郭子仪,郭暧,郭贵妃。

  所以郭贵妃也是皇帝的亲姑妈。

  啊……这……那……就……雁来“阿巴阿巴”了几下,最终无话可说。

  果然乱还是皇室最乱。

  皇帝也真是敢想,看来是吃的教训还不够。

  雁来本来还在犹豫呢,把复活点直接开皇宫大门口会不会不太合适,现在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不就是恶心人吗,好像谁不会似的。

  ……

  不过等见到邓王李宁,雁来又有些不确定了。

  因为这位看起来斯文俊秀,也没什么天潢贵胄的傲气的皇子,开口就是,“宁拜见表姑姑,让您费心了。”

  一句话就把辈分摆出来了。

  是皇帝没有那种心思,还是他本人不愿意接受这种联姻?

  不过雁来本也没打算对这大侄子怎么样。冤有头债有主,就算是皇子,这种事情他也做不了主,雁来肯定是直接找能做主的。

  所以她纠结片刻,开口说的却是,“表姑就行,叠字有点幼稚了。”

  主要是怕玩家听到“姑姑”这俩字,产生什么奇怪的联想,回头别再磕起CP来,那她真的会想死。

  至于称呼的问题,她倒不是很介意。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喊阿姨,会感觉把自己喊老了,但是既然有血缘关系,别说李宁是十六岁,就算是六十岁,她也当得起。

  李宁似乎是笑了一下,迅速低下头去,乖乖改口道,“是,表姑。”

  “一路辛苦了,先歇着吧。”雁来看了看他那跟李贺不相上下的小身板,又体贴地说。

  想想这孩子明年被立为太子,大后年人就无了,其中固然可能有人在搞事情,但他的身体应该也是真的不太行。

  不过李宁还是又去拜见了郭昕,这才回了给他准备的房间。

  一进门,暖意扑面而来,身上的裘衣就有些穿不住了,随行的内侍连忙上来替他换衣裳。

  出门在外,纵是皇子,也要一切从简,所以李宁只带了两个内侍照料起居,其他都是神策军安排的人。

  这两人没有跟着去见雁来,一早就被安排过来了,已经将屋子全都检查了一遍,这会儿便都叹道,“宫中和王府里也有地龙,但没有这样暖。”

  “听说所有的屋子都一样,连那些百姓住的地方也如此,也不知要耗费多少薪柴。”

  “不过也有好处,说是为了烧这暖气,营地里白天黑夜都生着火,所以热水管够,只是要自己去提。要不让神策军的人去提两桶,殿下泡了去去乏?”

  李宁微微迟疑,还是摇头道,“罢了,不要劳动他们,你们去提一桶来,省着些用便是。”

  两人对视一眼,也没有多劝。殿下一向都是这般谨小慎微,本以为出京了可以松快一些,看来还是不行。

  换好衣裳,两个内侍出去了,李宁在屋子里逛了一遍,心下颇为惊奇。

  这房间看着既不轩敞,也不奢华,却意外地舒适。

  就像那位表姑,本以为安西军的女主会是英姿飒爽、雷厉风行的个性,没想到如此随性。

  不过安西军好像整体氛围都很宽松,没有半点军纪严明的样子,天兵更是散漫至极。能带出这样的兵,她也应该是这样的性情。

  现下看来,安西军还有恭顺之心,只希望宫中也能再退一步,不要真的起了干戈才好……

  怔怔地想了半晌,直到两个内侍打了水回来,李宁才回过神,不由自嘲一笑。

  他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

  虽说是来犒民,但是使团并未在此停留太久,甚至都没等到后续的物资送到,就催促着雁来等人动身入京。

  理由也是现成的,皇帝正望眼欲穿地等着他们呢。

  雁来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有一件事,她没提,俱文珍就像是也忘记了一样——朝廷并未同意让这些百姓进入大唐境内度过新年。

  就连让玩家护送百姓还乡的申请,皇帝也是既不答应,也不拒绝,而是直接用使团前来慰劳的事,暂时将之冲淡。

  应该是想用拖字诀了。

  既然如此,她再说什么也没用,等到了长安,再当面跟皇帝提,看他还怎么敷衍。

  启程之前俱文珍还特意来问了她要带多少随行人员,名义上是要提前安排住处,实际上应该是怕她带太多天兵进城。

  这也不单是防她,所有的藩镇都是一样待遇。

  雁来干脆就只带了五个由玩家充任的亲兵,人数少到俱文珍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可不知道,雁来已经打定主意要在长安城开复活点了,自然没必要带着那么多人赶路。

  从陇州到长安,快马一日夜便可至。

  使团走得慢一些,第三日也到了长安城外。

  雁来去过一次西安,所以此刻坐在马上,遥望远处那座雄城,情绪也不免有些激荡。

  大唐,长安。

  如果说玉门关是所有心怀抱负的人想要的功业、是所有远离家国的游子思乡的寄托,那么长安城,就是无数人梦中的精神故乡,是已经镌刻在所有华夏人基因中的追想与眷恋。

  有一种说法是,人一生会经历两次死亡,一次是身体的死亡,一次是名字的消亡。

  按照这个理论,长安城必然会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永垂不朽。

  现在,她就要走进这座梦中的城市了。

  雁来没能感慨太久,因为被派来打探消息的使者到了,他们这才知道,皇帝对郭昕和雁来回京之事十分重视,已经命所有年长的皇子带领礼部官员在长安城外迎候。他本人也与文武百官一起,在宫中等待。

  如果只是雁来一个人回来,皇帝应该不会搞出那么大的阵仗。

  但这不是还有郭昕吗?

  这位铁血郡王可不只是在西域名声赫赫,他的事迹也同样在大唐流传。只是以前跟安西断绝往来,所以没人提罢了。自从天兵入城之后,郭昕当年单身出关、以及后来借道回鹘送回消息的事,坊间早就传遍了,连细节都编得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