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00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阿尔斯还以为是要让他去涉险,这才犹豫,听到居然只是这样,还有些失望。

  瓦莫斯立刻道,“你可不要小看这件事。要是那么好办,我上书一封就行了,哪敢劳烦叶护?”

  阿尔斯一想也是,他的优势不仅是能接触到可汗和他亲近的人,帮忙说话嘛,于是拍着胸脯应下,回自己的帐篷写信去了。

  目送他离开,瓦莫斯脸上的表情有些莫测。

  希望这不是大唐的试探之举吧……

  ……

  被李吉甫和瓦莫斯认为大有深意的雁来已经暂时放下了回鹘的事——两国距离太远,光是使者往来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还有得等。

  不过慢一点也没有坏处,等到高速发展期过去,雁来也要想办法让玩家慢下来。

  这会儿,雁来正在看玩家搬书。

  高泠的船队终于到洛阳了!

  得到了朝廷的旨意后,雁来就直接开了洛阳宫的集贤殿——丽正书院是它的旧名,这里也是皇宫藏书之所。只不过内乱之中,藏书散佚了很多,剩下的都送去了长安的集贤殿,这里只剩下了空空的书架。

  雁来就让人打扫出来,准备放大家搜集来的书籍、诗稿。

  顺便把丽正书院的牌匾挂回去,这样能够更好地跟长安的集贤殿分开。

  所以这会儿船队一到,那边宫门一开,就能直接搬进来了。

  听起来很方便,但是这些船只是不能直接开进皇宫去的,有些大船甚至进不来洛阳城,所以还是需要玩家在中间搬运。

  搬砖是体力活,搬书就是风雅之事了,所以大部分闲着没事的玩家都愿意过来凑个热闹。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又引得不少百姓路过围观。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看着搬着箱子在宫门进进出出的玩家,都不免心生感慨。

  虽然复活点就开在这边,雁来也直接搬过来了,但玩家平时走的是皇宫侧门,不经过皇城这边。所以洛阳百姓,也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皇宫门口如此热闹了。

  大唐最美好的、也是他们最美好的岁月,似乎也随着那些热闹一起消失了。如今热闹回来了,梦里才能见到的繁华景象,是否也会跟着回来?

  雁来站在端门的城楼上往下看,也有些怀念。

  感觉这场景有点像学校开学发新书的时候。

  只是那时候,她也是其中一员,忙忙碌碌,却无忧无虑,现在……

  那一点伤感还没有酝酿出来,就有玩家过来告诉她,“雁帅,白居易和元稹来了。”

  不止他们俩来了,还带上了家眷。

  雁来先打量了一下韦丛,见她看起来还是有些瘦弱,但脸上已经有了血色,才问,“病已经好了吗?”

  “劳雁帅记挂,已经大好了。”韦丛敛衽行礼,抬起头看向雁来时,眸光明亮。

  雁来又看向陈夫人,问了孩子的情况。

  白居易的长女最后取名为“璧”,寄予了父母对她能成大器的殷殷期望。

  洗三和满月的时候雁来都去送过礼,看过孩子,所以陈夫人跟她说话时,语气也很熟稔,“都好,已经会认人了,所以黏人得很,我出门时还哭了……”

  说到这里面上微红,有些赧然。

  别说是时下,就是现代,当妈的丢下才两三个月大的孩子自己出门,也难免会被人指点。

  但让白居易等人带上家眷,是雁来的要求。

  明面上是说今天有不少女客,需要她们来帮忙接待,其实是想让她们多出来走走看看,最好也能加入到接下来的修书工作之中。

  大唐相对开放,对女子的束缚当然也比较少。虽然中晚唐时期,随着时局动荡、经济下行,社会风气趋于保守,对女性的规训也开始抬头,宋氏姐妹甚至在这种环境里创作出了《女论语》,但总体来说,约束仍旧没有那么严格,尤其是在女性读书识字这方面。

  《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李华,曾经在给外孙的书信之中,抨击了当时各种“颓风败俗”的社会现象,认为当时女性的许多行为都很出格,但也认为“妇人亦要读书解文字,知今古情状”。

  所以像韦丛和陈夫人这样有出身的女性,基本都有不低的文化水平。

  虽然她们不能像男人那样以诗书为业,也很少会有作品传世,但那只是因为没有机会,不代表她们学得不好。

  元稹、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年少时,因为家贫和战乱,都是由母亲教授课业成才的。

  天兵治下,社会风气当然要跟大唐不一样,就从这里开始吧。

  没一会儿,韩愈、孟郊也到了,除了家眷,他们还带了一批写信请来的朋友、学生、门人等。

  元稹、白居易结识的朋友大都是科举的同年、入仕的同僚,如今都身有官职,就算有心要来,也要等朝廷敕书。

  但韩愈和孟郊因为官卑位低,韩愈早年还几次在藩镇幕府效力,认识的多是贫寒士子,韩孟两人就是他们在朝中唯一的人脉,但凡是有上进心的,接到书信就都来了。

  人太多,城楼上都快站不下了,正好玩家那边通知说薛涛等人乘坐的船也到了,雁来便道,“一起下去迎一迎客人吧。”

  按理说,坐人的船应该走在前面。但队伍里的船只太多,又是陆续加入进来的,不管是在码头还是在河面上,都不太方便调整顺序,所以他们就落在了后面。

  雁来身边的人已经不少,船上的人还要更多。

  除了在江淮时主动献书,想跟着过来见见世面的,还有不少是收到了书信的,玩家正好顺路,就过去接了人。也有自己出发了,路上遇到船队并过来的。

  这里本来就不是专门的码头,这会儿船挤船、人挤人,虽然有玩家在一旁维持秩序,但还是闹哄哄的,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

  所以两边见了礼,都没来得及互相介绍,就被郝主任催着先进了皇城。

  船上也有不少女眷,都被安排到雁来身边,正好由韦丛和诸位夫人帮忙招待,倒是薛涛身边没人,不知不觉就走到雁来身边来了。

  雁来就笑着问她,“听说薛先生养了一只孔雀,怎么不见?”

  薛涛道,“高泠说这边人太多,恐怕惊了它,就留在船上了,等到了住处再放出来。”

  雁来点头。

  听到两人开口,旁边的夫人们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看看薛涛。

  年过四十的女人,脸上已经能看到几分风霜之色了。她身上的衣物也很素净,没有任何珠翠装饰,但又不同于玩家的简洁利落,而是宽袍广袖、衣袂飘举,让她多了几分风神散朗、超然物外的气质。

  不像名妓,反而更像是女冠。

  她给人的感觉并不亲和,但又会让人见了就心生好感。

  又看看雁来。

  她远比众人想的更年轻、更美丽,但是看到她的时候,却不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而是会被她的气质所吸引。

  尽管雁来至今也仍然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但是她肩上的责任、她脚下的道路,都赋予了她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特别有点像玩家,跟NPC站在一起便如鹤立鸡群,无论怎么伪装都能轻易被辨认出来。

  但她又不像是玩家那样旁若无人、高调张扬。

  她像是挺拔的山、深沉的湖,虽然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但是又能让人一眼看见。

  这两个人站在一起,气质迥然不同,又有一种奇妙的和谐,都是她们从未见过、甚至从未想过的人物。

  看到她们,会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歆羡与向往。

  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人,原来女人也可以这样活着。

  薛涛心思细腻,见雁来带着这些家眷来迎接她们,现在又要带她们去看集贤殿,已经猜到了几分她的打算。

  这会儿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就笑着给雁来介绍起来的路上结识的夫人们。

  雁来也将韦丛等人介绍给她。

  从端门到丽正书院并不远,虽然雁来特意避开了玩家搬书走的那条路,但等大家相互介绍完毕,也就到地方了。

  作为皇宫内的藏书之所,丽正书院有一处单独的院落,分前后两进,第一进是办公和看书的地方,第二进才是藏书之处。

  玩家搬过来的箱子暂时堆放在了廊道里,要等之后整理过了,才会放到书架上。

  毕竟图书多到一定程度之后,图书管理本身也已经是一门学问了,这么多书,怎么分类、怎么排序,才能在需要用的时候立刻就能找到?

  孟郊等人这段时间主要就是在研究这个,已经用他们自己手中的藏书搭起了一个简单的框架,对殿内的书架做了分区,只等书到了之后整理、登记入库。

  尽管此刻书架上仍旧空着,但所有人站在这里,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尤其是出身贫寒,平时看书都要想方设法去借的那些士子,光是想想这里被书籍填满的样子,就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

  参观过了藏书的地方,又到前面喝了一杯茶,雁来才让玩家领着这些文士们先去安顿下来。

  让他们放好行李,安顿了家人,梳洗除尘之后,再准备参加晚上的接风宴。

  众人都没料到雁来还会给他们安排住处,连忙起身道谢。

  大唐的京官是没有官舍的,只能自己租房住,要不怎么会有那句著名的“京城居,大不易”?

  即使是在那个故事里被称赞为“居即易矣”的白居易,最初在长安的生活也相当窘迫,很多时候干脆寄居在寺庙里。直到被召为翰林学士,不仅月俸涨了,还有官给的马匹和仆夫,日子才稍微宽裕一些,租得起房子,结得起婚了。

  所以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这些人心里既有激动,也有忐忑。

  毕竟修书是个名声好听,但没什么钱的活儿,他们虽然还不知道俸禄多少,但想必不会太多,当然要为之后的生活操心。

  结果雁来居然都安排好了!

  等跟着玩家到了接下来要住的地方,众人更是大吃一惊。

  只因这栋府邸的大门就开在坊墙上,而且一个宅子就占据了半个里坊,虽然门上没有挂牌匾,但想来从前不是王宅就是主第。

  他们真的没走错地方吗?

  虽然没人开口,但这个问题已经写在了所有人脸上。

  “放心吧,没走错。”带路的玩家笑眯眯地说,“这是雁帅特意上书陛下要来的,距离皇城很近,往来也方便。就是人比预计的多,不知道能不能住得下。”

  “肯定住得下。”立刻就有人开口,“我们稍微挤挤就是了。”

  “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大家放心,要是住不下,我们立刻就开工建新房,过了年就能住。”玩家说。

  说话间已经进了院子,众人这才发现,屋子不但修缮过,还栽了不少篱笆做隔断,屋子里也已经添置齐全了各种日用所需之物。

  什么叫礼遇?

  虽然雁来没到城外的码头去迎接他们,也没有举动之间都表示对他们的看重,可是这种在生活细节的周全,却是他们从未感受过的。

  所以当玩家挨个把人安顿好,让他们安心住下时,众人的确都发自肺腑地感觉到了安心。

  ……

  雁来没有送这些人去安顿,是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

  虽然摸棺材钉和棺材板已经成了玩家的保留项目,但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忌讳的,所以杜嗣业的船并没有跟随船队入城,而是留在了城外。

  雁来这会儿就要赶过去,迎接杜甫的灵柩入城。

  杜嗣业本来打算是带着灵柩回老家,但是杜家在那边也没什么人了,就还是跟着来了洛阳,只是心中不免也有些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