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05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和娘心头“咯噔”一声,下意识地想到,阿爷是不是要娶新妇了?

  在大唐,和娘这个年纪的女孩,都已经很懂事了,知道这样其实才是正常的、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柳氏的血脉总要延续,家务事总要有人操持,女眷之间的交际总要有人出面,她也确实需要母亲教导。

  可是、可是……和娘抿紧了唇,将那一瞬间涌起的愤怒与反感压了下去。

  她几乎是有些惊恐地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不像从前那样“贞静柔惠”了,她好像变成了一个坏孩子。

  就在这样的恍惚与恐惧之中,和娘听到阿爷的下一句话,“薛娘子,就是你薛姑母很喜欢你,想收你做弟子,你愿不愿意?”

  好像溺水的人终于得救,和娘用力吸了一口气,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片刻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开口时甚至仍带着几分颤抖,“我,我愿意。”

  柳宗元注意到了那一点颤抖,心头不由酸涩起来,下面的话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我来吧。”柳宗直轻声道。

  柳宗元摇了摇头,吐出一口气,“我来说。”

  和娘又紧张起来。

  “和娘,你已经是大孩子了。”柳宗元慢慢地措辞,“跟着薛姑母——以后你得叫老师了,跟着老师要学的东西很多、很辛苦。”

  “和娘不怕辛苦。”小女孩坚定地说,“我会用心学的。”

  “好孩子。”柳宗元不敢看她,偏开视线,“因为要学很多东西,很辛苦,所以你、你得搬到老师家里去住,可以吗?”

  和娘看出了父亲的痛苦和愧疚,因为他表现得实在太明显了。

  这让她忍不住猜测,难道是新妇不喜欢我,所以要把我送走吗?

  “我以后不能回家了吗?”小女孩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用带着哭腔的声音问。

  “当然可以!”柳宗直抢着道,他慌慌张张地走到和娘面前,摸摸她的头,在她面前蹲了下来——以前他跟和娘说话的时候不会这样,是最近跟天兵学会的,他看着和娘的眼睛道,“其实拜了师,跟随老师学习生活是很常见的。”

  说着还举了几个例子,都是最近才结识的同僚。

  对于那些寒门士子来说,出门游学、拜师,是很常见的事,毕竟自家没有那么多藏书,也没有长辈教导。

  虽然……他们离家的年纪也不会这么小,但和娘走得也没他们那么远。

  和娘小声说,“阿爷和十叔没有。”

  “是啊。你阿爷是跟着你大父学习,我是跟着你阿爷学习,所以没有拜师。”

  柳宗直说到这里,心下也有些感慨,这就是世家子弟的优势,哪怕河东柳氏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高官,但代代都有人出仕,家传的学问就足以教导出一位进士了。

  和娘没有问为什么不是阿爷和十叔教导自己这种话,她和他们当然是不一样的,她要拜的师父是女子,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二日从宫里回来,柳宗元就拎束脩,柳宗直拎行李,带着和娘去了薛涛的住处,在几位同僚的见证下,让和娘行了拜师礼。

  他们这边依依不舍,百般滋味,但是这消息传出去,反倒是给不少家中有女儿的同僚提了醒。

  是了,天兵如日中天,连朝政都能左右,就算他们不打算更进一步,以后的局势也跟从前大不相同了,女子自然也有机会做一番事业,对家中女儿的教导,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了。

  柳宗元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他们也不能落后。

  只是好的先生难找,好的女先生更难找,能教经史子集的女先生,那更是找遍天下都没几个。

  这么一想,同僚们顿时赞叹起柳宗元的眼光和决断来。

  薛涛不仅学识出众,还极得雁帅看重,天下还有比她更合适的老师吗?

  虽然慢了一步,但竟也有不少人找到薛涛,明里暗里表示也想把孩子送到她那里求学。

  大唐还没有书院和私塾,世家子弟都是跟着长辈学习,但如果有好老师,也会把孩子送到交好的家族去求学,一个老师往往会带好几个学生。至于那些愿意收徒讲学的大儒,更是有无数寒门士子慕名拜师,模式有点像是孔子收徒,学生的年纪、进度和天资都不尽相同。

  薛涛完全可以多收几个学生嘛!

  什么,她每天要上半天班,只有半天时间上课?那不是更好,就连官场上的各种规矩和人情往来,她也都能一并教了。等学生出师了,还能给她当幕僚,历练几年,这种机会可不好找。

  薛涛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样打开局面的。

  不过和娘也就算了,别的学生,她就要考察一番再决定收不收了。

  众人也没意见,毕竟他们也听说了,和娘是薛涛自己看中的——柳宗元想把孩子送走的事,才刚有了一个念头,除了刘禹锡这样亲近的人,就只有玩家知道。

  雁来倒是被这事提醒,想起了推广教育的事。

  其实西域已经在搞了,不过具体的学制、教授的范围以及课本的编写等等,都还在摸索之中。

  大唐毕竟是大唐,不能直接把现代那一套全部搬过来。

  不过这样也好,等到西域那边摸索得差不多了,大唐这边税改也已经推广完,百姓家有余粮,才有心力送孩子去上学。

  明年,最迟后年应该就可以了。

  正好薛涛这边开始收学生,大唐的士族肯定会受刺激,开始需求好的女老师,过两年肯定会涌现出一批教育人才,到时候直接收编过来。

  ……

  元和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无数玩家聚集在洛阳城外的码头,准备乘船南下,前往宣州迎接李白的灵柩。

  其实玩家来来去去的,都很正常,今天之所以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主要是这回雁来也要亲自过去。

  而雁来之所以亲自走一趟,当然不只是想去打个卡。

  除了去见一见李白的两个女儿,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之外,这一趟还有一个小目标要完成。

  之前高崇文临死之前,玩家去索要古籍的事,也是给官方玩家打开了思路。

  人总是会死的,尤其是大唐这些节度使。既然雁来可以在无主的洛阳宫开复活点,当然也可以在节度使去世的藩镇开新的复活点。

  高崇文那边,一是收到消息太晚,二是距离长安太近,性价比不高,所以雁来没有过去。高崇文去世后,朝廷很快就任命了新的邠宁节度使。

  不过玩家这么一搜,惊喜(?)地发现,元和四年十一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也要没了。

  按理说,像淮西这种距离洛阳很近,周围又都是大唐地盘的节度使,很难成为藩镇,但他就是成了,全靠德宗出力。

  建中三年(783年),淄青节度使李纳谋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命讨伐,却暗中与李纳勾结,串通河北藩镇,各自称王,这就是四王之乱。第二年泾原兵变,德宗出奔奉天,李希烈更是直接称帝。

  虽然没两年李希烈就被部下毒死了,但德宗已经开始摆烂,于是陈仙奇杀李希烈,吴少诚杀陈仙奇,淮西从此走上了下克上的藩镇之路。

  所以在历史上,吴少诚死后,他的儿子同样打算自立,然后被他的义弟吴少阳杀死,取而代之,上书请求朝廷授予节度使。

  宪宗答应了,毕竟按照历史,这会儿吐突承璀还在打王承宗,屡战屡败呢,朝廷没法两线作战,只能先安抚他。

  直到五年后,吴少阳也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还想自领留后,朝廷才决定发兵讨伐。

  这便是“平淮西”,元和年间难得的胜仗、宪宗履历上最光辉灿烂的一笔、“元和中兴”的代表性战役。

  虽然这一战打了三年多,差点就打不下去了,但你就说赢没赢吧。

  打赢了的宪宗飘了,觉得自己功业有成,该开始享受了,于是迎佛骨、吃金丹、修宫殿,最后把自己葬送在了宦官手里。

  扯远了,总之,既然是朝廷拿不下的藩镇,那雁来当然是“我行就我上”,打算顺路去蔡州开个复活点。

  当然要是能顺便在扬州也开一个,就最好不过了。

  玩家还不知道这个安排,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决定跟雁来一起南下。

  不过很快,她们兴奋的心情就打了折扣。

  夏秋之际,玩家乘船北上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感觉,现在到了冬季枯水期,才发现运河毕竟是运河,跟天然的河流还是不太一样的,水流不足以浮起那么重的船只,就只能让纤夫拉船。

  雁来他们的客船还好,运送漕粮的漕船却几乎是从淮南拉过来的。

  漕运为什么那么难?就是因为路上要花费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基本上,一石粮运到长安,路上就要花掉三石左右——自然,这些钱粮不可能都发到了漕工手里,或者被他们吃掉。到底怎么回事,朝廷反正是查不出来的,问就是几十万漕工衣食所系。

  无数纤夫赤着上半身、用肩膀拖着纤绳,在富有节奏的口号之中在河岸上一步步艰难前行。

  雁来站在船头,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一幕,不知怎么就想到了一句诗。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然后她又想起了很小的时候听过民间传说,据说隋炀帝刚刚凿通运河,第一次下扬州的时候,因为运河里没有水,干脆让沿路的百姓往河里倒油,让船只能浮起来。

  当然现在雁来知道了,那只是胡编乱造的谣言,因为现在的大唐根本没有油菜,也没有用花生和大豆榨油的技术,如今主要食用的是芝麻油,产量很低,也只有富贵人家吃得起。另外就是动物油脂,但动物油是会凝固的。

  可是这样的传言居然能在民间扎根,一直流传到一千多年后的新中国,足可见古代帝王的骄奢淫逸有多么深入人心。

  “郝主任。”

  “嗯?”

  “大唐的百姓,是怎么忍得住的,这样都还没有造反?”

  雁来问得很认真。

  安史之乱,四王之乱,泾原兵变……造反的都是藩镇、军阀,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却一直沉默而温顺。

  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王仙芝黄巢大起义,竟然还有六十多年。

  他们竟然还能忍六十多年!

  然后雁来又反思自己。

  她之前总怕自己滥用手中的力量,所以小心翼翼,但是……就算真的有一些玩家搞破坏,难道还会比现在更坏吗?

  此刻,雁来打开系统面板,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

  她是不是也在前进的道路上,稍微模糊了目标?

  她拿到的从始至终都是力挽狂澜系统,不是游戏模拟器,不是第四天灾系统,更不是登基为皇系统。

  玩家也好,大唐也罢,都不是她的任务目标,真正生活在这个时代,于苦难中挣扎求生的人才是。

  温和的改革,尽量维持和平的想法,斗而不破的方针……这些都很好,但都不是她无视这些苦难的理由。

  如果说以前,雁来还要担心用武力发动战争,会对大唐境内的百姓造成伤害,那么现在,当玩家已经遍及大唐全境的时候,这种担心也变得没有必要了。

  我可是有一千万玩家啊……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郝主任。”雁来吸了吸鼻子,开口,“我想——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

  “你打算怎么做?”郝主任问。

  “嗯,先把船拦下来,接管这条粮道吧。”雁来其实也只有一个粗糙的想法,“查查有多少猫腻。”

  漕工不是不能拉船,前提是能领到跟他们的劳动相匹配的酬劳。就像百姓当然会种地,但大半的收成应该留在他们手里。

  郝主任没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