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听到声音,众人立刻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吴元庆快步走到玩家面前,整了整衣裳,行了个揖礼,真心实意地道,“拜见天兵娘子,相救之恩,元庆没齿难忘。”
玩家至今也不习惯这种大理,往旁边让了让,说,“你刚才喊的那些话都算数吧?”
“自然。”吴元庆立刻道,“不知雁帅在何处,下官这就去拜见。”
那个复活点应该是只能雁来本人去开的,既然如此,她就该在这里。
“大兄弟,有眼光。”玩家赞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是把路彻底走宽了呀!走吧,雁帅就在外面。”
听出她语气中的亲热,吴元庆心神一松,连忙跟上她的脚步。
一出门,就看到外面的广场上不断有天兵的身影闪现。
虽然节度使府这边是成功拿下了,但是淮西军还在呢,而且整个淮西领蔡、光、申三州,三州又下辖若干县,既然吴元庆都喊出“愿奉雁帅为主”的话了,那其他地方玩家当然也要去接收。
吴元庆只看了一眼,心脏就怦怦狂跳。
只有亲眼见到,才会明白天兵究竟是多么神秘而强大的存在。
毫无疑问,他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
这么想着,到了雁来跟前,吴元庆的态度越发恭敬,行礼问安之后,他便主动道,“淮西府库之中也略有积蓄,愿献予雁帅。”
雁来看了他一眼。
吴元庆忙解释道,“听说邠宁节度使高崇文临终前,献上了大半家财,求得雁帅庇护后人。”
雁来意外,“消息都传到淮西来了?”
吴元庆觉得她对天兵受关注的程度有点没数,消息何止是传到淮西,所有的藩镇都已经传遍了。也不只是这件事,关于天兵的消息,但凡能传出来的,谁会不留心打听?
雁来听他这么说,不由笑道,“应该都没什么好话吧?”
吴元庆心头一跳。
大部分人确实都很不忿。
他们府库中的积藏,那也是辛辛苦苦抢掠来的,现在要拱手让出,谁会愿意?尤其还听说高崇文并非自愿,而是天兵打上门去,逼他同意的,就更是叫那些藩镇心有戚戚了。
吴元庆本来也是这样的想法,但现在他才发现,高崇文这一手实在是高。
一点身外之物就能买得天兵的认可和保护,实在太值得了。
吴元庆现在只恨自己没有早早下定决心,做出这样的选择,否则也不用受这一番惊吓。
高崇文定然也是自愿的,什么天兵打上门去,全都是无稽之谈!
他连忙道,“那些人哪里晓得雁帅的心胸?以己度人,自然是谬以千里。”
“行了,别给我戴高帽了。”雁来说,“既然你有心,回头会有天兵来找你清点交接的。”说完就略过这个话题,问道,“你呢,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但凭雁帅吩咐。”吴元庆毫不犹豫地说。
“我听说你是因为给朝廷上了折子,通报你父亲去世的消息,才遭吴少阳软禁。”雁来说,“你既有恭顺之心,那就接着上折子吧,想来朝廷不会亏待你。”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主动上奏折表示顺服的继任者,皇帝要么把他召回长安,许以高官厚禄,甚至下嫁公主,要么就会把他调动去其他朝廷能掌控的方镇继续做节度使。
总之,只要不想着自立,朝廷对他们其实是相当优容的。
吴元庆点头应是,心下对此并没有太惊讶。
都说天兵看似横行无忌,其实事事都自有规矩,果然是真的。
……
吴元庆先将雁来请进了后面的大堂安顿下来,这才去找天兵交接。
不只是府库,淮西各方面的事务都需要交接,估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至于给朝廷的信,自然也不能耽误。原本那封奏折已经不能用了,得写新的。好在这个不需要吴元庆自己来,他也不会,交给幕僚去斟酌便是。
其他人都忙了起来,雁来也没闲着。
她正在盘点自己的余额。
想要让玩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成绩,彻底改变大唐世界的现状,又不能引起动荡,须得好生规划一番。
而且这应该是游戏开服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行动,自然要让玩家的参与感拉满。
在那之前,得确定自己的储备足够充足。
虽然放开了账号限制,所有预约玩家都能进入游戏,但一千万预约的网友之中,本来就有不少人根本没有登录过游戏,剩下那些,也有很多是三分钟热度,很快就对新手村繁重的劳动失去了兴趣,上线时间开始锐减。
真正坚持下来,走出新手村的玩家,大概也就两三百万的样子。
而在这两三百万玩家里,实时在线人数只有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其实还比郝主任她们事先预测的高一些,不过这些玩家分散在大唐各地,就不怎么显眼了。所以大唐世界的原住民虽然都能感觉到天兵的人数似乎变多了,但并没有多到令他们不安的程度。
尽管如此,这一回的活动,依旧为游戏带来了极高的热度,雁来手中的气运值再次迎来疯涨,如今已经突破千万大关。
光是开复活点可以开六十个!
雁来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感觉也确实可以搞点事情了。
嗯……那就开启一个新的大型活动吧。正好马上就要过年了,可以当成跨年活动来做,持续两三个月。
等李白和杜甫的迁葬仪式结束之后,就发更新公告!
在那之前,得将具体的活动流程设计出来。
不过雁来也早就已经今非昔比,吴元庆都有幕僚能帮忙写奏折,她的活动设计、更新公告之类的,自然也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写。
听郝主任说,团队里最近还吸收了两个经验丰富的游戏策划,不用其他人硬着头皮兼职了。
第200章 到底写了谁的名字,才会让皇帝的脸色那么难看?
吴元庆的奏折送到长安,因为是紧急军情,所以直接送进了枢密院。
虽然不能打开来看,但是折子是吴元庆上的,而非吴少诚本人,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消息传开,两省官员和六部重臣立刻到紫宸殿求见。
吴少诚死了,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
机会来了。新旧交替之际,难免会生变乱,朝廷是如此,以军武立身的藩镇更是如此。
李纯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盛放密折的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两封奏折。其中一封是吴元庆写的,另一封是吴少诚的遗折。
毫无疑问,李纯先打开了吴元庆那一封,想弄清楚现在淮西的情况。
奏折里的内容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吴少阳狼子野心,趁吴少诚病逝、府中慌乱空虚之际,控制了节度使府,软禁吴元庆,阻拦给朝廷报信的信使,甚至还想伪造吴少诚的遗折,为自己请命。
果然!
李纯心底泛起一点欢喜的涟漪,只是这涟漪还未来得及扩散,下面的内容就让他重新平静了下来。
天兵及时赶到,不仅解决了吴少阳,还救出了被软禁的吴元庆。
有天兵在啊……那没事了。
李纯放下奏折,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众人一看就误会了,以为有什么特殊情况,连忙出声询问。
李纯干脆让宦官将奏折拿下去给他们传看。
重臣们看完奏折,也经历了跟李纯差不多的心理活动变化。
总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毕竟吴元庆主动上奏,请求朝廷派遣新的节度使,这正是朝廷一直以来想要达成的。但这个消息又没那么让人高兴,毕竟天兵已经先一步到了淮西,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到当地的掌控权,只是占了一个名义而已。
好在事到如今,不管是朝臣还是皇帝,都已经开始接受并习惯天兵的存在,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了。
往好处想,若是没有天兵,朝廷想要讨平淮西,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哪像现在,连冲突都算不上。
况且再退一步说,现在的朝廷也与一年前不同,就是天兵没有掌控淮西,他们难道真的有实力征战吗?
如此,众人自然也就对这件事表现得颇为平静。
李纯已经在看吴少诚的遗折。
说是遗折,其实也是吴元庆让幕僚代拟的,除了跟皇帝拉关系表忠心的套话之外,就是让皇帝尽快选任新的节度使,以免地方生乱,最后才是对身后事的安排。
李纯合上奏折,也不觉得意外。
很符合天兵一贯的做事风格。
正好朝中重臣都在,李纯干脆就让他们拟定淮西节度使的人选。
这边正商量着,那边枢密院又有人来报,有雁来的奏折送到。
李纯还以为是雁来对淮西节度使的人选有什么意见,便直接让人呈了上来,谁知打开一看,却发现跟淮西没有任何关系,是天兵关于漕运的调查有了结果。
除了奏折,还附上了一份厚厚的账册。
按照雁来的说法,这份账册是天兵整理过的,原来的内容太过驳杂散乱,看起来太费劲,不过她也将原本一起送来了,可以留作参考。
李纯看到这里,就问了一句,“账册原本在何处?”
梁守谦闻言,就让人抬进来一只大箱子。
……难怪要整理了。
李纯让他们将箱子搁在一边,拿起那份账册打开,然后脸上的表情就僵住了。
众人见状,顿时都跟着紧张起来。
刚才李纯的问话,已经足以让他们明白雁来这份奏折里说了什么。
而在场有不少人,实在不敢说自己与这件事完全无涉——这段时间,玩家没闲着,一直在追查,下面的人也没闲着,一直在找门路,被找到的人自然都心里有数了。
但阻拦天兵继续调查是不可能的。
拦是不可能拦住的,反而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之前就有人试图贿赂天兵不成,反而让消息传了出来,沦为笑柄。
比起跟天兵直接对上,不如等结果出来了,再在皇帝这边使力。
此刻,他们忍不住猜测着,那账册上到底写了谁的名字,才会让皇帝的脸色那么难看?
——答案是李纯自己的名字。
大概也只有天兵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了,但凡是别的大臣去查,就算真的查出了这个结果,也会为尊者讳,把这一笔抹去,保全皇帝的面子。就算要说,至少也该私底下上个密折。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