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21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所以此刻,他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一个念头。

  如果能说动天兵站在回鹘这一边,那有没有可能让天兵来为自己作战呢?

  年轻的可汗虽然没有掌握过一天作为可汗的权柄,但却在所有人共同为他营造的幻觉之中,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的一切要求都能够被满足,根本没想过可能会被拒绝。

第206章 他拎不清也就算了,难道回鹘的贵族和权臣也都拎不清吗?

  二月初一,雁来回了一趟西域。

  王建主办的文学杂志已经搬到了洛阳,那边文士汇聚,各方面的事宜都比较方便。

  但是厂房、机器和工人却不能都搬走。

  白行简干脆把这些都接手了过去,准备办一份新的杂志,专门刊登志怪小说、奇闻异事和各种传奇。

  雁来对此当然是举双手支持。

  她不能上外网,虽然每天都能刷论坛,看到玩家各种整活,但是能够作为现代人精神食粮的、数量庞大的影视文学作品,却是无缘得见了。

  既然如此,就只能让这个世界的文学自己发展起来了。

  白行简作诗一般,在这方面却是既有兴趣,也有天赋,所以才刚回到西域不久,他就已经做出了第一期。

  当然,这既是因为他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前就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也是因为这第一期并没有对外约稿,而是将至今为止民间流传的各种故事搜集整理而成。

  这样既能避免这些故事散佚民间,也方便给这本杂志定调子,让后来人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样刊出来了,当然要请雁来过目一番。

  其实让玩家送去洛阳也行,但雁来还是亲自跑了一趟,反正也不费事。

  有王建的《诗文荟萃》打样,这本《大唐传奇》算是一本非常成熟的杂志了,该有的都有。卷首的序言里,更是梳理了魏晋六朝以来志怪传奇故事的发展脉络。

  虽然雁来只是把这些故事当成娱乐来看,但在创作者眼中,这些故事都是具有风雅教化意义的,所以创作这些故事的都是一时名士。

  具体到大唐而言,这些传奇故事,其实也是古文运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扫除六朝以来骈文大行其道,文章僵化死板、虚有其表的现状。当然,同时也是集创作者的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的代表作品,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才华和理念。

  如白居易《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元稹的《莺莺传》,都是能够直接放在作品集里拿去行卷的。

  ……感觉小说杂志一下子就高端起来了呢!

  不过雁来总算明白古代小说里那种动不动就赋诗一首,动不动就发一段议论,不是因果报应,就是说教劝谏的坏习惯是哪里来的了。

  一开始这才是创作的初衷和主旨,但到了小说已经臻至成熟的时代,这些内容反而成了累赘,令人反感。

  雁来也不喜欢。

  现在她说话会有很多人听,当然也就不客气地指出来了,“这些文章里的议论太多了,旧作且不提,以后的新作品,这方面须得改进。至于诗歌,有好诗也就罢了,若没有,也不必强凑。”

  “可……”白行简有些为难,“没了这些,岂不就失了教化之道?”

  “怎么会呢?”雁来微笑,“《春秋》微言大义,《诗经》风雅比兴,皆未着一字议论,而教化之道自见,因此才成为经典。后人创作文章,不正该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吗?”

  白行简:“……”

  就是这种感觉!明明天兵对各家经典都不甚熟悉,但偶尔又能说出这种噎死人的话。

  他们没有像《春秋》和《诗经》那样创作,难道是因为不想吗?当然是因为没有那样的水平,又要将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所以才要在文章里直抒其意。

  但是雁帅对他们提出了要求,白行简也不好意思说“我们做不到啊”,只能唯唯应下。

  雁来又道,“秦汉古文自然是很好的,用来创作散文和制策都很合适,但用来写传奇小说就不怎么搭配了。”

  “为何?”白行简不解。

  “这些作品既然是教化之用,那你觉得是写给谁看的?”

  “……天子?”白行简迟疑地说,但他开口时就已经知道这不会是雁来想要的答案了。

  果然雁来笑道,“天子需要你来教化吗?”

  虽然这是每个文人的至高理想,但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就说要教化对方,显然也只是个笑话。

  当然了,现在白行简教化的对象,按理说应该换成雁来了,而且他也确实站在了雁来面前,所以这个问题就更没法回答了。

  我有资格教化她吗?

  不过白行简就像是他的字“知退”那样,是个很知道进退和变通的人,再加上现在还年轻,本来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也不吝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疏忽,十分诚恳地道,“还请雁帅教我。”

  “这教化之道,要教化的,自然是天下百姓。”雁来说,“哪怕古文不像骈文那样难以理解,但是对普通百姓而言,还是过于诘屈聱牙了。连看都看不懂,又谈何受教化呢?”

  见白行简恍然大悟,雁来又说,“你在长安也听过佛道两家的俗讲吧?人家为了发展信徒,都已经开始发展俗讲、变文了,你们却还在这里追崇秦汉古文。”

  儒家这“古代的就是最好的”的保守主义真是要不得。

  说到俗讲,白行简的感受就更深刻了。

  很难说儒家文士们的古文运动,有没有受到这种民间风气的影响,但是很显然,他们的“改革”距离民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诗文创作也该有自己的“变文”。

  其实他们也并非没有,比如很多乐府诗,就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所以经常三五七言杂用,完全不讲究格律和对仗,用语也平实简易,几乎不用典故,有时候甚至会故意使用俗语、俚语乃至本色语。

  其中的代表人物,无疑就是王建和张籍。

  他们的诗歌在民间的传唱度也确实很高,而且现在回过头去琢磨,发现他们确实也很少在诗里发表议论,而是使用风雅比兴的手法。

  这么一想,白行简顿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雁来说,“目前这些内容没什么问题,但我认为第一期可以再加一两篇新作,就以这种理念来创作,你觉得如何?”

  “的确应该。”白行简点头赞同,但旋即又道,“只是临时创作,却是不好找人。”

  “的确如此。所以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白行简指着自己的鼻子。

  “不错。”雁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可以的。”

  《李娃传》不就写得很好嘛!是唐传奇中少数富有喜剧性的作品。

  而且女主角性格鲜明,有成长有高光,与其他传奇故事之中风流美艳,毫无缘由就给男主送钱送房送自己的女主完全不一样;男主形象讨喜,有起伏有波折,也跟那些凭借女主的帮助平步青云,而后却负情薄幸的男主迥然不同。

  这个故事内核就算放到现代也不算过时,后世很多戏曲创作也都从中汲取营养。

  所以雁来是真的看好白行简。

  她能不能在大唐看到让自己满意的故事,都看他的了!

  白行简顿时觉得肩上被放上了千钧重担。

  但与此同时,他心里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有白居易那样一个哥哥,家人也好,外人也罢,对白行简的要求似乎都不高,连他自己对自己都是如此,躺平得十分坦然。

  可是现在,雁帅愿意信任他,将一副重担交给他。

  白行简明知道拒绝是更轻松的选择,可是那句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最后他还是咬着牙道,“那我就试试。”

  雁来假装没看出他的苦恼,年轻人,有点压力不是坏事。

  谈完了正事,自然也要关心一下其他人。

  雁来正与众人闲话,郝主任忽然快步走进屋子里,凑到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众人一看,立刻识趣地起身告退。

  雁来也没有挽留,因为她现在还处在震惊和意外之中。

  刚才郝主任说的是,“雁帅,有回鹘使者到洛阳求见,说是有回鹘可汗的亲笔书信要转交给你。”

  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听错,但雁来还是忍不住追问了一遍,“谁的信?”

  “回鹘可汗。”郝主任说,“使者说必须要亲手交给你。”

  “行吧。”雁来站起身,“去看看是怎么个事儿,回鹘可汗怎么会突然给我写信?”

  ……

  一刻钟后。

  雁来瞪着手里的信,吃惊得下巴都要掉了的样子,一时说不出话来。

  “怎么了,信烫手吗?”郝主任故意打趣道。

  雁来干脆将这烫手山芋丢给了她,“你自己看吧。”

  说着深深吸了一口气。

  郝主任看了她一眼,才低头去看手里的信,然后表情也渐渐变得一言难尽起来。

  周围其他玩家见状,顿时都好奇得不得了,但是当着郝主任的面又不敢探头来看,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两人。

  郝主任看完,抬起头来,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对上众人期待的视线,她又看向雁来。

  雁来摆摆手,“看吧看吧。”

  在场不是郝主任这样的幕僚团成员,就是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的官方人员,以及负责护卫雁来安全的精锐士兵,也没有泄密的可能。

  信纸在所有人手中转了一圈,最后是张云敏这个跟雁来相对更熟悉的年轻人开口问道,“雁帅从前,呃……跟那位回鹘可汗关系很好?”

  “异父异母的亲姐弟,你说呢?”雁来反问。

  大唐的皇位传承虽然也有不少讳莫如深之处,但是跟回鹘比起来,完全称得上是传承有序了。

  从天宝三年(744年)回鹘建国至今六十六年,历经九任可汗,其中有五个曾是咸安公主的丈夫,可想而知雁来这种没有血缘关系且不熟的兄弟姐妹会有多少。

  “而且我是跟着阿娘住在可敦城的。”雁来又解释。

  西汉时,细君公主和亲乌孙,却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于是只能另外建造宫室居住。后来,这也就成了公主和亲的常例,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增建了布达拉宫、修了小昭寺,宁国公主和亲回鹘,也在当地建了可敦城。

  可敦城独立于回鹘可汗的牙帐之外,内部一应建筑、服色和风俗都完全保持大唐旧样,跟随公主前往回鹘的侍卫、奴婢和官员也都住在可敦城里,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小小的国中之国。

  所以客观上,雁来也不太有跟其他兄弟姐妹熟悉起来的条件。

  众人这还是头一回听雁来提起在回鹘的生活,都听得津津有味,等她说完了才反应过来,“那这信又是怎么回事?”

  雁来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将这封曷萨特勤写来的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把原身的记忆翻来覆去想了好几遍,怎么也没想起来自己跟他有过什么交集,以至于他在信里的态度会如此亲热、熟稔,甚至带着几分讨好。

  呃,讨好倒是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