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78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郝主任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皇榜张贴出来了,现在长安城里都在传这事,已经出现了新的流言。”

  雁来坐了起来,“什么流言?”

  “……说是皇帝中风只是我们编出来的,实际的情形是天兵秘密发动宫便,软禁了皇帝,胁迫内侍和外臣找了这么一个理由来遮掩真相。”

  雁来摸着下巴,“你别说,编得还挺有逻辑。”

  实在是这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

  不管是皇帝中风瘫痪,还是雁来接掌国政,全部都在一天之内,消息都还没来得及出皇宫,事情就已经尘埃落定。

  对玩家来说,这种效率才是正常的,大部分突发任务都有时限,当然要赶紧清掉,否则放着放着可能就忘了……但对大唐人而言,这进展快到让人很难不怀疑其中有阴谋。

  比起皇帝突然中风,果然还是天兵突然政变更可信。

  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中风呢?倒是天兵的实力强大,想要宫变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这是不是要澄清一下?”雁来问。

  她一直拖着,就是为了水到渠成、名正言顺这几个字,要是人人都信了流言,那她的程序走得再怎么合理合法,也没用了。

  郝主任闻言,表情有些微妙,“澄清是要澄清的,不过感觉不是很有必要。”

  “怎么说?”

  “现在普通百姓议论这事的热情很高,但基本都是在期待,相信流言的人也不多。”

  毕竟天兵来到长安之后的这两年,城内的风气为之一新,普通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得多了,当然更支持雁来。

  至于城内的流言,大家只有一句话:“天兵要动手,还用等到今日?”

  反驳不了这句话,就没法说服大家相信流言。

  雁来笑了一声,“那朝堂上下呢?”

  提到这个,郝主任也有些好笑,“有想法的人应该不少,但敢说出来的不多。”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那就有人的利益被触犯。而这些人,八成都集中在朝堂上,他们自然是不会欢迎雁来的。哪怕雁来能够为国库带来更多的好处,但这好处若是不能转化成他们的私人利益,那与他们何干?

  但越是这样的人,反而越不会急冲冲地站出来表示反对。

  朝堂上真正敢说话、愿说话的人,已经被李纯贬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都很识时务,眼看中书门下两省亲自替雁来站台,宫里的俱文珍和梁守谦也保持沉默,他们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那就怪了。”雁来笑道,“既然百姓都不信,朝堂上下又没说,那这流言是从何处来的?”

  “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了。”郝主任再忍不住脸上的笑意。

  ……

  流言自然是那些不愿意主动冒头、又不甘心真的让她上位的人故意放出来的。

  在这些人想来,长安城上百万的人口,他们的人藏在其中稍稍推波助澜一下,根本不会有人发现。

  然而事实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首先,愿意相信这个量身定制的流言的人不多。

  就算偶尔有人被说动了,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李唐的天下,不也是从亲戚手里抢来的吗?雁来已经改姓李,又是天兵的主人,在天命这块是比李纯更有优势的。她要是不想也就罢了,她要是想当皇帝,那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话不用任何人说出来,但凡稍微知道一点历史的人,都能明白。

  何况天兵还能让百姓过得更好。

  最后,这些人不管相信不相信流言的,听完之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找人讨论,而是——你丫的说雁帅坏话,肯定不是个好东西,没得说,一声大喊,让路过的天兵先过来把人抓了。

  至于冤枉不冤枉的,审审不就知道了?

  这样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所以等消息汇总到郝主任这里来的时候,情况都已经被调查得差不多了。

  这也是她一开始说“不是很有必要澄清”的原因。

  “唉,我要是明天一上任,就先清算这件事,会不会显得太咄咄逼人了?”雁来有些苦恼。

  郝主任笑道,“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好烧一烧。”

  “有道理。”

  于是第二天,雁来就去延英殿点火了。

  没错,她上班的地点定在了延英殿。

  虽说挂了个中书令的头衔,可雁来毕竟不是普通的宰相,要是真去政事堂办公,其他人也不自在。

  但她一个摄政王,当然也不好待在紫宸殿,那里毕竟是天子居所。

  所以折中一下,就定在了延英殿。

  延英殿在紫宸殿的右前方,不管是距离翰林院还是政事堂都更近一些,肃宗时,因为宰相苗晋卿年老,天子特意从紫宸殿移驾,在此召对,一应礼仪也从简,以示对老臣的优容,后来便沿为故事。

  不过元和一朝的君臣都年轻,延英殿便很少用到,一般是不须朝参的日子,才让宰相在这里奏对。

  本就是礼仪从简的便殿,雁来入住也不算僭越。

  今日并不是大朝会的时间,不过因为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虽然张了榜,也须得当面跟这些朝臣说一声,另外也是让他们正式地拜见雁来这个摄政王。

  ——大唐其实并没有摄政王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但一天时间,天兵几乎将这称呼传遍整个大唐,并且因其朗朗上口、清楚明白,很快得到了普通百姓的认可,也都跟着这么叫。

  到今日,在场这些人自然也听说了。

  见礼毕,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开口,说要去给皇帝探病。

  雁来见是一位宗室老臣,也不意外。

  昨天在紫宸殿里,表现得最活跃的其实不是郭贵妃,而是李炳,他先是想推几位皇子上位,后又想让雁来以宰相的身份入朝,都是在维护皇室的利益,也即是他们自身的利益。

  “不急。”雁来似笑非笑道,“我这里也有一件新鲜事要与诸位分享,说完了,我们再去拜见陛下。”

  她一摆手,玩家就将昨天顺藤摸瓜抓到的人全都带了上来。人很多,幸而今日是按照大朝会的规模来,因此朝臣们本来就是站在殿外的广场上,不用担心装不下,不过多了这么些人,就连原本宽敞的广场,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好在这些人本来就是一个串一个的,审问起来也很方便,所以很快结果就出来了。

  雁来看向几个被牵扯进来的大臣,“几位,这是怎么说的?你们要是对我有意见,只管当面提就是了,何必编这种没影儿的瞎话呢?”

  几人也是麻了。

  没料到天兵竟然有这样的手段,在短短一天之内将情况查清,算是他们轻敌。

  但这种事,哪有这样当着所有人的面揭破了、摊来开直说的?不是应该有来有往的,我给你一下,你回我一下,直到分出了胜负,见面时也还是你好我好,一团和气吗?

  这话让他们怎么答?

  几人支支吾吾半天,终究还是选择了老套路,推说是自己在家里抱怨了几句,没想到被下头的人听去了,就出去乱传。

  雁来顿觉无趣,让李吉甫定了个惩罚之后,就带着他们去面圣了。

  李纯还没有醒。

  不过他昏睡着的时候,状态看起来反而比醒着好一些。

  说来也巧,正当众人迟疑着是不是要设法将李纯唤醒,问清楚情况,就见李纯的身体忽然开始抽搐,呼吸急促、身上也开始冒汗。在一旁伺候的内侍立刻上前,按住了他的四肢,不让他挣扎乱动,宫人则是取了一大叠干爽的巾子,替他擦拭汗水。

  好一阵,等李纯安静下来,又折腾着给他换汗湿了的衣裳和被褥。

  看到这里,就算是最忠心的臣子,也不能再质疑“皇帝私下服丹结果伤了身体,导致中风瘫痪”的诊断结果了。

第239章 拿来吧你!

  其实也根本不用这些大臣来设法,能想到的办法,玩家都已经试过。

  甚至有些昨天刚确诊瘫痪的时候没敢用的法子,也都用上了——昨天还指望着能慢慢调理过来,恢复一些,自然不敢下猛药,但现在人能醒过来就阿弥陀佛,就顾不上那许多了。

  至于李纯究竟是怎么在一夜之间,从原本还有恢复的希望变成了现在这样,也没人去问。

  不管是推举监国摄政的人选,还是审问柳泌,都是很有必要的,要怪也只能怪皇帝的气性实在太大。

  还有一回是因为什么晕的来着?

  哦,盐税。

  提起这两个字,众人对待雁来的态度都郑重了几分。

  要是在今日之前,这事高低要找她理论一番。

  天兵就能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把朝廷原本的支柱收入给一刀砍掉八成吗?这是狠到一点活路都不给他们留了啊,也难怪皇帝会被气晕。

  虽然雁来说是暂时的,不过三五年就能恢复,他们也愿意相信,但这三五年的日子怎么过呢?

  不过现在,雁来既然暂摄国政,那这就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众人想到这里,竟感觉一阵轻松。

  雁来还没有正式开始办公,他们就已经体会到了她当政的好处。

  以往最让朝廷头疼的就是天兵,现在天兵成了自己人,头疼的问题立刻就消失了,连带着原本同样麻烦的藩镇割据、国库空虚等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难题,也都有了解决的希望。

  想得很美,不过事情还是要一件件做。

  回到延英殿,要议的第一件事是以后的朝会安排。

  朝会,朝的自然是皇帝。

  大朝在宣政殿外排班,所有品级足够的在京官员都要参与。常朝在紫宸殿外,只有清要官员和宰臣高官参与,称为常参官。小朝则是在紫宸殿内,能进入这里,与皇帝面对面商议军国重事的,自然都是国家肱骨之臣,所谓“登阁拜相”的登阁,指的就是这个。

  除了大朝之外,其他的朝会主要还是为了议事。所以即便是常参官,如果当天没有要奏禀的事务,也可以不参加。

  现在皇帝病倒了,按理说朝会可以免了,议事就直接找雁来。

  但皇帝这才倒下,就有人编排雁来发动宫变、软禁皇帝,若是长久不开朝会,谁知道又会冒出什么牛鬼蛇神?

  雁来知道,明朝那些皇帝不上朝的时候,是宰相领着百官去站班,拜一拜根本没人的御座,然后就各自回去干活。

  按理说,现在他们也可以比照这个来——很多人以为自己敬慕的是皇帝,其实只是皇帝所代表的皇权,有时候,一把椅子也能做这个代表。

  但雁来实在不想自己也每天折腾一回,就道,“大朝会还是一切如旧,在殿外站班礼拜便是。常朝就不必了,每天安排两个常参官到蓬莱殿去侍疾,如何?”

  至于小朝会,当然是来延英殿跟她开,不然怎么叫暂摄国政?

  众人本来担心她隔绝内外,他们就彻底不知道皇帝的状况了,听她主动说让常参官去侍疾,也就满意了。

  果然不愧是天兵之主,行事也跟天兵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明明作风颇为出格,可是细看就会发现,她并不似一般的权臣那样霸道、专断,反而处处都在规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