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诗情
赵云惜搂着温暖的狮子猫,沉沉睡去。
*
顾琢光嫁到张家多年,从开始的纠结忐忑,到如今的安庆自若。婆母并不似凡夫俗子,轻易并不肯管她,也从未拘束她。
谈婚论嫁时,都说婆母是乡野村妇,许是会让她受天大的委屈,让她多敬着让着,但现在才知道,能被大儒林修然收为义女,直言不讳地说,得他亲自教导。
如今瞧来,确实不一般。
她的炸鸡铺子从零开始,如今已将周边各省都铺全了,只收什么加盟费,就赚的盆满钵满。
天天坐着数钱,都能把人数累了。
和婆母相处得越久,便能学到超脱自己的东西?
冬日严寒,吃过饭,便各自回房睡觉。
顾琢光窝在相公怀里,侧着身,相公身上的热气便隔着薄薄的寝衣传递过来。
她握着他宽阔干燥的大掌,轻轻地摩挲着指尖的薄茧。
“相公。”
“嗯。”
顾琢光咬着唇瓣,略微有些不自信,却还是低声道:“荀子言,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我想开个棉布庄子,织布倒是好做,再就是做冬衣,以棉充内芯容易跑绒。我想着,把它缝出格子,内里衬纸衣,再做外面的罩衫,可以拆洗,你觉得如何?”
纸衣不透风,厚实的纸衣,在冬日相当御寒,并且极为便宜。
“先小规模试一试,如今京中许多人穿羊绒衫。合着你说的棉袄一起,你可以给甘夫人去信,跟她讨教一二。”
顾琢光陷入沉思。
她一时寂静下来,张居正便也不说话,把玩着她的手,室内暖融融的,将娘子身上淡淡的香气送过来,他眸色渐深,支起身子,声音中带着几分眷绻:“娘子……”
冬日夜长,又睡得极早,天色尚昏沉着,张居正便醒了。
他躺着有些懒得动,将床前的灯笼点燃,便捧着书,慢慢地看起来。待天色微亮,这才撩起床帐,洗漱穿衣。
心里却一直在思索着朝政,想着近来朝中事多,自打俺答汗事件后,严首辅便隐隐不如徐大人得圣心。
然而——
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徐大人为官正直,堪称面面俱到,只一条令人不解,他很不在意军事。明明刚出了俺答汗的事,应该唇亡齿寒才是,他却不加关注。
张居正有些困惑不解。
当今皇帝并不勤政,虽然不修仙了,却也不肯三日子早朝,就算十日一早朝,也能称他一句勤政。
故而他们也不必早起,只别误了点卯便是。
他起身后,顾琢光也醒了。
“相公。”她言语温柔。
张居正回眸,给她掖了掖被子,温和道:“雪日天冷,再睡会儿。”
顾琢光羞赧一笑:“嗯。”
*
猫冬久了,赵云惜实在无趣,想着自己做些吃食。
刚做的腊肠好像不错,做成煲仔饭,有厚厚的锅巴吃,肯定很香。
今日风大。
小敬修裹得极厚,被风一吹,便跟儿时一样跌坐在地。
赵云惜见他四肢着地,跟小乌龟一样,不由得噗嗤一声笑出来。
张敬修肖似父亲,一张斯文俊秀的小脸上,露出被嘲笑的薄红。
赵云惜见他害羞,连忙不笑了。
米饭慢慢焖熟时,那股米香味,简直诱人极了。
她事先在砂锅里侧涂了油,这样出锅巴后,就很容易铲下来,并且金灿灿的色泽也极漂亮,香酥金脆,吃起来像极了。
赵云惜亲自做饭,就连小敬修也极为期待,他乖乖地坐在餐桌前,两只肥嘟嘟的小手握着,紧紧地盯着砂锅。
“吃,吃呀。”他一本正经地劝道。
煲仔饭很诱人,酱汁的色泽极好,将米饭染得油亮入味。
深红色的腊肉丁,肥肉部分已然透亮,鲜绿的毛豆、金黄的玉米粒铺在白米饭上,摆出漂亮的形状。
张敬修特别爱吃锅巴,捧着吃,极为虔诚。
“这个好香啊!”他不住感叹。
土灶做饭,带着锅气,吃起来很香很舒服。
“你爱吃,索性单炸些锅巴来吃。”赵云惜笑着道。“把炸鸡的香料撒上去,便很香了。”
张敬修乖乖点头:“好呀好呀~”
几人吃着饭,就听见一声干呕。
赵云惜视线茫然地望过去,就见顾琢光捂着嘴,也有些懵:“许是肠胃不适……”
她说着,心里就没底。
难不成真得偿所愿?这也太快了。
而且在众人面前被揭露出来,她面子上有些绷不住。
“请大夫来看看就知道了。”赵云惜猜测,但没有说出来。
片刻后——
老大夫捋着胡须,呵呵笑着道:“恭喜恭喜,家中将要添丁了!”
顾琢光羞赧一笑,轻抚着平坦小腹,笑得满脸红霞。
“有了就好。”
近来小敬修被送去读书,她膝下空虚,实在有些无趣,便想着再生个孩子。
不曾想,这么快就有了。
好在有先前的经验,这回也算是有条不紊,该如何就如何。
赵云惜倒上了份心。
她每日里除了日常工作,又添了一项看顾孕妇,其实也没什么做的,琢光怀像比较好。
除了那日干呕,整日里吃吃喝喝,并无反应。
只待十月怀胎,果熟蒂落。
看她如此,赵云惜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些。
也不知男孩女孩,她有些期待。
*
张居正近来人逢喜事精神爽。
毕竟家中要添丁,朝中政务也极顺达,轻易并没有什么事。和高拱、戚继光、李逢年几人也处得极好。
可谓春风得意。
他坐着马车,往大兴去,想着再看看那边的地势。
他很想进内阁。
在朝中多年,论时政疏一直在他心里,不曾有丝毫懈怠。他想要早些当上首辅,也能快些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现在,他那些想法,借着张文明的手,在大兴县先行实施,他想看看,最终是利还是弊。
张居正神色温和,坐在张文明对面,看着手中的条文,陷入了沉思。
“有叫好者,有不忿者……”
那怎么让叫好者压过不忿者,才能让政策实施。
再就是娘亲所说,政策一时通行并不代表什么,能建立长久秩序才是好政策。
为民是好事,但要和官员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张居正点了点桌上的条陈,推广神种时,他遭遇那么多的压力,早已经明白,不把官员喂饱,是不会有利民政策推行的。
这也是他很想改革的点之一。
他想要把这些都给弄清楚。
*
待归家时,张文明立在门口送他。
张居正回眸,才恍然发现,不知何时起,他爹竟已双鬓染上寒霜,身形愈发瘦削起来。
“爹,回去吧。”他眉眼微弯,摆手轻笑:“外面冷,且回吧。”
张文明抿着嘴,没动。
“我娘很好。”张居正笑着补充一句。
张文明这才背过身,回房去了。
第135章
春去秋来。
转眼已是嘉靖四十年。
十年之期,已至。
神种现世,嘉靖颇为期许,以国子监司业张居正、江陵县侯王朝晖为首,亲自种植、督管。
如今以推广至陕西、河南、山西、江南等地,嘉靖亲临巡视。
上一篇: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