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 第102章

作者:敲钟的紫藤 标签: 穿越重生

  自从康熙十年本宫第一次接到来自京城的礼物起,至今已十二载有余,从一开始冷眼旁观到如今的期待雀跃,感觉这日子开始活得有了滋味,所以本宫是真心感激你,你真的很好!”

  其余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们听了心有戚戚,纷纷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可能是草原上待久了,说话行事都很直爽,有的夸赞宜敏貌美心善,有的说喜欢她送的各色特产,有的说太医医术高明,治好了困扰已久的病症,甚至还一位直接下拜谢她救命之恩。

  弄得宜敏哭笑不得,只能命人赶紧扶起,一问才知道这位和亲的是翁牛特部,从嫁过去起就没过几天好日子,因为她只是宗室女,身后也没有什么靠山,她那丈夫一开始还装着点,后来对她开始非打即骂,毫不客气地拿着她嫁妆当自家的用,身边的陪嫁嬷嬷更是一早就屈服了,对她的死活完全视而不见。若非宜敏后来的一系列举措,她如今不要说回京城了,怕是坟头草都老高了。

  这位宗室女对自己的遭遇毫不遮掩,说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涕泪俱下,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些和亲塞外的女子都有一肚子苦水,往日里身边都是蒙古人,哪里敢往外说,就算是身边的奴才,也没发畅所欲言。

  如今这么多同病相怜的女子同聚一堂,还都是自家姑奶奶,一个人开了口子,顿时所有人都绷不住了,纷纷开口把自己的苦水往外倒,当然也不忘感谢宜敏的帮助,一个赛一个的真心实意。

  宜敏听着这些公主格格们的谈话,心中也是深深的叹息,面前坐着的这些人,到前世的这个时候其实大多数都已经没了,默默无闻地死在了那片吃人的草原上。

  她们牺牲了终身幸福远嫁塞外,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多少作用,蒙古与大清数代联姻,蒙古那边早已不把这些和亲的姑娘当人看,她们只是大清给自家部落送钱送物的工具人,一件添头的货物罢了。

  宜敏很清楚与蒙古和亲之策一直都没有多大效果,这些部落该反还是反,对大清也没多少恭敬,自然和亲公主格格们也不会有多好的待遇,而且大清对这些嫁出去的女儿太过忽视,不但蒙古人不把她们放在眼里,连皇帝也只把她们当成政治工具一般用过就丢,根本没有在意过这些公主格格们在草原上如何生活。

  大清历代皇后自然更不会用心操持了,毕竟又不是自家女儿,否则谁管那些庶女的死活?更遑论关系更远的宗室女了。至于没有皇后的时候,宫妃掌权争权夺利还来不及呢,就更不可能关心这种事了,这些女子就像泼出去水,没了根的树,只能在遥远的草原上等待干涸凋零。

  上辈子她的荣宪嫁到蒙古后,一辈子都没有再次回到紫禁城,她只能通过偶尔的信件了解女儿的生活,但是荣宪从来报喜不报忧,她根本无从了解女儿到底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只能借着手中掌握的部分宫权,旁敲侧击地通过内务府了解公主们的生活,结果自然令她心碎神伤,但是她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幸好她的荣宪是个坚强的孩子,硬是咬牙撑了过去,但是那些年纪轻轻死在草原上的女子实在是太多了,她们明明可以过得更好一些,只要大清朝廷肯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代价,但是在皇帝和大臣们眼中,这些女子明显没有皇图大业重要,也许在他们看来,带上丰厚陪嫁的公主格格们已经足以实现政治价值,何必再多费心呢?

  事实上这些公主格格们有谁是自愿远嫁塞外的呢?谁心中没有几分怨恨不甘?从温暖富足的京城嫁到荒芜贫瘠的草原,其中落差不可谓不大,加上娘家从此不闻不问,一副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除了一些性格刚强自立的以外,大多数都是如行尸走肉一般活一天算一天,遇到好点的额驸就过得舒心些,遇到糟心的没两年就香消玉殒,大笔陪嫁也便宜了对方。

  宜敏对此很是看不上,一来真心怜惜这些女子,二来感觉大清一直在做赔本买卖,让蒙古人当傻子一样,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哄着大清皇帝嫁个公主或者宗室贵女过来,自家又没什么损失,没几年就能有大笔嫁妆入账,何乐而不为?真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她将这些公主格格们的情况具表上奏康熙,康熙也是大为震惊,同意了她放手施为。宜敏从康熙十年起,就一直用心操持着这项事务,刻意加强了与草原上这些和亲公主们的联系,她今生既然拥有了这样的地位权势,本身也不缺钱财,做这些事只要交代一声,自然有奴才会上心去办,何乐不为?

  她时常借着朝廷押送外藩往来年节贡品的队伍,命人采购些当季的特色物件填进节礼里,都是京城里时新的胭脂水粉、新奇玩物等,而非内务府送的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或者陈年旧物,指名送到各个部落的公主格格们手中。

  这些东西可谓是送到了这些公主的心坎上,收到礼物的她们大为惊喜,觉得大清还是有人记得她们的,并没有敷衍了事,长年累月下来效果就出来了,这些公主格格们有了指望,有了活气,心态明显转变了。

  最重要的是每次送节礼时,宜敏都会指定一批太医随行,为这些公主格格们请脉并登记在册,尤其是没有子嗣的更是加以重视,若是发现公主身体有恙,便会立时开方,并且将药方和治疗方法做成一式三份,公主及其驸马各留一份,另一份带回京城太医院存档。

  草原上各个和亲部落一见大清这样的态度和行事,顿时一个个都多了几分小心,把原来对公主格格们的轻慢和懈怠纷纷收了起来。毕竟大清已经成功平定三藩,还将察哈尔部的阿布鼐父子彻底打翻在地之后,凭借雄厚的实力真正震慑了蒙古四十九旗,这些和亲的公主格格们地位不知不觉间便抬高了许多。

  尤其大清朝廷每年除了严冬之外,每年都会派遣两次使团往返草原,按照距离和时间算,相当于上一个使节团刚刚返回京城,不过十天半个月,下一个使节团便已经出发。

  而且每一次所带的节礼都十分的丰厚,还指名是给公主的,必须有公主格格们的印鉴方可签收,每一件都要登记造册,甚至每年宜敏都会专门派人慰问公主格格们,体察她们的生活情况,若是发现自家姑奶奶受了委屈,便会立刻回京禀告。

  次年内务府就会派遣一批奴婢前往草原,将公主府内的一些不得力的奴婢替换下来,还当着部落所有人的面将这些打了板子,捆着带走了。尤其是公主格格们的陪嫁嬷嬷,只要主子发话不留,立刻就会被带走,内务府会指定新的嬷嬷前来伺候,至于被带回去的陪嫁嬷嬷是个什么下场,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宜敏看着眼前这些鲜活的女子,她们有老有少,脸上有着草原上的风霜痕迹,虽然她们都在吐着苦水,但是她们的眼里有活气,这让她心中宽慰,不枉费她做了这许多事。

  朝廷里不是没有大臣弹劾此举太过浪费人力物力,打破了以往的惯例,会让蒙古感觉大清没有和亲诚意,哪有娘家人频繁去看外嫁女的?宜敏对此嗤之以鼻,她花自己的嫁妆钱不需要向人报备,至于康熙则是大手一挥,多余的花费直接走内库,他花钱补贴自家的姑奶奶总行了吧?

  朝堂上只能偃旗息鼓,这天家夫妻花的都是自己的私房钱,补贴的公主格格们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儿,他们似乎真没什么立场去管?至于宗室自然不会反对,他们虽然没管过自己嫁出去和亲的女儿,但那是因为鞭长莫及,不代表真的不关心她们的死活,能让自家闺女过得好一点,他们傻了才反对呢!

  不提此举对蒙古各个联姻部落的影响,单单是在爱新觉罗宗室里,康熙和宜敏就刷足了好感,宗室爷们对康熙更支持了,宗室女眷对宜敏更是感激不已,谁让宗室女和亲的人数最多呢?不论嫡女庶女,一旦嫁到草原上都是差不多的结局,毕竟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谁生的谁心疼!

第254章 母仪天下(三)

  送走这批又哭又笑的公主格格们,宜敏摁了摁自己的额角,对蒙古和亲公主这个群体释放善意,是自己一早就作出的决定,收效似乎远远高于预期,也许是因为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要更让人铭记于心吧?

  其实她不过是钻了朝廷的空子,借着大清的威势让那些蒙古人投鼠忌器,进而为这些可怜女子腾出了一点点生存的空间,加上清理敲打一番她们身边背主不忠的奴才,换成内务府精心挑选过的人,既能保护这些和亲的贵女,也能真正摸清楚这些部落的底细。

  经过这一番动作,加上郭尔罗斯部的掩护下大批商队的渗透,整个外藩蒙古不说尽在掌握,至少也八九不离十了,布局了这么多年,这蒙古局势终于落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宜敏也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了。

  宜敏端起手边的茶盏,轻啜了一口茶,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才示意下一批人进来。接下来是一品诰命,这个群体同样极为庞大,除了朝廷正一品官员的夫人,还有各位爵夫人也在其中。

  例如佟国纲继承了其父一等公的爵位,福晋觉罗氏是国公夫人,按理说应该是超一品诰命,但是在册封圣旨上同样是一品诰命。因此,这群夫人可以算是整个大清朝权势最为鼎盛的贵妇,因为他们的夫君掌握了除了皇帝以外最高的权利。

  宜敏打叠起精神看着这些年龄各异,身份来历都大不相同的一品诰命夫人,这些女人的心里是宜敏最难以捉摸的,因为朝中派系争斗太过复杂。今日是盟友,明日就有可能成为死敌,而他们的夫人自然是跟随自家夫君的立场。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恭祝娘娘万福金安。”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恭祝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平身。”宜敏端坐上首,一抬手淡淡的道,不过面对这些诰命,宜敏并未赐座,前面那些都是爱新觉罗宗室,是血脉之亲,所以宜敏才会和蔼可亲。这会却不行,因为宜敏是主子,而她们是臣下是奴婢,没有平起平坐的资格,否则皇室便会失去威仪。

  “谢皇后娘娘。”众多诰命一丝不苟地行礼完毕,得了允许方才起身,一个个礼仪端正标准,没有人眼神敢乱瞄乱看。毕竟在今日这种庄重的场合一旦失礼,丢的可不只是自己的脸,连自己的夫家也会抬不起头来,母族更是会被嘲笑教女无方。

  宜敏看了看前排的几位公爵夫人,想了想,开口慰问了一番几位年纪较大的福晋,毕竟这些人的爵位都已经传承数代。至今仍能保留公爵位,可见家族的教育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够保证继承人在水准之上,能够保住自家爵位不被降低等次。

  几位老福晋面上露出了笑容,其中一位语气温和的道:“有劳皇后娘娘挂念,家中老爷身体还算健朗,蒙皇上恩典得以回家颐养天年,如今一心扑在孙子辈的教养上,反倒精神更健旺些呢!”

  “此乃真知灼见,老国公是个明白人。将来自有儿孙福可享。”宜敏点了点头,她算是颇为了解这几位老国公的情况。基本都是因为年纪大了主动提出辞呈,腾出自己的位置留给下一辈人,好为自家儿孙铺路。总比那些一路死扛到底,倚老卖老,最后被忍无可忍的康熙摘了顶戴花翎,撵出朝堂的货色要强出一条街去。

  接下来宜敏依次与前排的几位福晋交谈,彼此之间都颇有分寸,称得上相谈甚欢。坤宁宫内的气氛也越发和谐。只是在这片和谐中却有一个人格格不入,此刻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倍感煎熬,这人便是佟国维的夫人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自从听闻女儿病重之后,便日夜焦虑不安,恨不得肋生双翼,飞进宫中探望。偏偏过去对自己来说易如反掌的事情,如今却宛如天堑一般横亘在自己与女儿面前。她苦苦哀求自家老爷佟国维,偏偏佟国维不动如山,只道一切有皇上做主,至不济还有小女儿在,佟妃身边不缺伺候的人手,还让自己安分点,不要给佟家惹事。

  赫舍里氏顿觉五内俱焚若,换了早些年她肯定要将佟府闹个天翻地覆,然后回娘家找父兄做主,给佟国维一点颜色看看。可是时移世易,今时不同往日,赫舍里氏的辉煌不再,反而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而做为皇帝母族的佟家却如日中天,两位国舅爷深得皇帝信任,均是身居高位,手握重权,根本无需看他人脸色行事,更何况是她这声名狼藉的赫舍里氏的女儿。

  她只能暗暗隐忍,等待着能够与女儿见面的机会,她本想着女儿身为唯一的妃位,好歹是后宫第二高位的妃嫔,若是她肯发话,家中众人肯定不敢再给自己脸色看。

  没想到等啊等,竟然等来了女儿病危的消息,这如何不叫她心胆俱裂,偏偏皇帝无情冷酷之极,就连女儿病危了,都不让自己这个额娘入宫探望。

  眼见即将于亲生女儿天人永隔,赫舍里氏终于不再忍耐,虽然康熙和佟国维千防万防,不愿让她入宫。但是册立皇后这等国之大事,自己这位佟家唯二诰命夫人若是不来,那便是佟家不给新皇后面子,佟家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看着端坐凤椅之上,与众位诰命夫人谈笑风生。一身雍容华贵的皇后吉福衬托着那美艳如昔的容颜,赫舍里氏心中恨得滴血,若非这个女人入宫夺去了自家侄女的后位,赫舍里家如何能够落到如此下场?若非这个女人得到了皇帝的独宠,自家女儿又怎会守着区区一个妃位忧郁致死?

  但是她却不敢做出任何怨恨乃至不满的神情。因为刚刚在外面的广场之上,她不过是无意中泄露的不满,就招来了所有人的围攻和敌视,可见马佳氏在如今声望是何等的如日中天。她若是不识相,只怕连这一身诰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说见到自己的女儿了。

  “皇后娘娘,臣妇有话要说。”赫舍里氏突然越重而出,跪倒在丹陛之下,看得觉罗氏呲目欲裂,深恨自己的位置靠前,不能死死看住这个女人,这不一个没注意就让赫舍里氏给溜了出去,不知道这个疯女人又要给家族惹来什么大祸。

  宜敏看着跪在面前的赫舍里氏,眼神微微一亮,她故意沉默了半响,等在场所有人全都胆战心惊的时候才冷冷的开口道:“佟夫人何故行此大礼?您可是皇上舅母,有话直言便是,如此大礼本宫受之有愧啊!”虽然言辞客气,但是谁都能听出这句话中的不满与讽刺。

  觉罗氏连忙出列,来到赫舍里氏身边,对着宜敏深深福了一礼,歉意地道:“皇后娘娘恕罪,赫舍里氏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刚刚大概是旧病复发,神智糊涂了,这才如此失礼。还请娘娘莫要与其计较,臣妇这便带她退下,还望皇后娘娘允准。”

  虽然心里恨不得把赫舍里氏抽筋扒皮,但是在外人面前一笔写不出两个佟字,她终究不能看着赫舍里氏丢人现眼,维护佟家的脸面才是当务之急。

  眼看宜敏就要点头了,赫舍里氏顿时急了,连忙膝行两步来到台阶前,狠狠地磕了一个头,哽咽道:“皇后娘娘,臣妇没有糊涂,求皇后娘娘网开一面,让臣妇见女儿佟妃最后一面,臣妇必感恩戴德,来世结草衔环以报。”

  此言一出,顿时满场哗然,众位诰命夫人纷纷窃窃私语起来。虽然她们早就知道那位佟妃一直缠绵病榻,但是病歪歪的拖了这么多年,却还一直活得好好的,让不知多少人扼腕叹息,真是祸害遗千年,巴不得她早点死。如今当真的听到佟妃病危的时候,所有人都有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宜敏闻言却并未如众人所想的那般勃然大怒,反而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道:“佟夫人这话从何说起?佟妃之前确实曾经病势危急,但是在其妹佟庶妃的妙手治疗之下,已经有所好转,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便会转危为安,否极泰来了。同样是你的女儿,想必佟夫人应该对佟庶妃的本事有信心才对吧?”

  她可不想为佟妃的事情背黑锅,佟妃那一身的病症是绝对不可能好起来的,即便真用了小佟氏的仙丹灵药也不过是饮鸩止渴,迟早还是要命归九泉的,只不过能拖得一天算一天,只要别在自己的好日子里恶心人就行了。

  至于小佟氏的丰功伟绩,她也没有义务为其掩饰,正好借着赫舍里氏的闹腾公之于众,好让人知道佟家姑娘的本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小佟氏想要跟她玩灯下黑?没那么容易!尤其她的姐姐和额娘都不是能配合的主,拖起后腿来倒是一把好手。

  宜敏看着赫舍里氏有些呆愣住的面容,心中暗暗好笑,看来这位是丝毫没有想到过小佟氏竟然会对姐姐出手吧?还是说小佟氏的那手医术和丹药连自己的父母都瞒得死死的?这可就值得好生玩味一番了,既然之前瞒的那么彻底,为何如今却忍不住出手了?还毫无顾忌的暴露在康熙与自己面前,她究竟有什么目的?打着什么主意?

  赫舍里氏听着宜敏的话,脑袋竟然真的开始有些糊涂了,竟然呐呐不能言语,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还牵涉到自己的小女儿。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的幼女从来都是乖巧懂事的代名词,被老爷亲自教养,琴棋书画样样精,医术、女红、厨艺也都有所涉猎,完全称得上是大家闺秀的典范。

  但是她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幼女医术竟然如此高深,居然能够将连太医都束手无策的长女给救了回来?可是她若是真这么有能耐,为什么任由自己的姐姐缠绵病榻那么多年?她若是早些年出手,佟家又何至于如此尴尬的地步?

第255章 母仪天下(四)

  赫舍里氏呆愣了半响,突然回过神来,对着上首的宜敏恳求道:“皇后娘娘慈悲,就让臣妇见见女儿吧,没亲眼看见实在是不放心啊!”她是铁了心要借势入宫,就算得罪了皇后也在所不惜,因为她不敢相信皇后的话语,万一信以为真,下一次进宫大概只能参加女儿的丧礼了。

  宜敏是何等人,一眼就能看出赫舍里氏的心里,面上倒是平静如昔,只是心中多少添了几分恼怒,这母女几人还没玩没了是吧?个个都打量着自己不会砸自己的场子,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是吗?

  那可真是天真了,宜敏两辈子加起来快一百岁了,什么场面没见过,还能真被挟制住?她冷笑一声,吩咐道:“来人,请佟庶妃进来一趟。”她压根懒得跟这个拎不清的女人掰扯,自己的时间很宝贵,没工夫浪费在将死之人身上,相信小佟氏很乐意给自家额娘上一课。

  底下的奴才动作很快,不一会就传唤来了正候在外面的小佟氏,只见她面上带着几许迷惑地走了进来,顿时被满目一品诰命服饰晃得眼花缭乱,眼睛丝毫不敢乱看,而是娴熟地行礼问安,姿态标准从容,叫不知情的诰命们看了暗暗感叹,真不像是赫舍里氏教养出来的姑娘。

  “起来吧!”宜敏只是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指着赫舍里氏道:“带着佟夫人出去叙叙旧,顺便帮她回忆一下命妇入宫觐见的规矩。”

  小佟氏顺着宜敏的手指,这才看见跪在丹陛下的那道身影竟然是自己额娘,顿时顾不得其他,连忙快步上前扶住赫舍里氏,压低声音询问道:“额娘,您这是怎么了?女儿扶您去歇息一下吧!”

  一边说着一边用力搀扶着,没想到赫舍里氏竟然纹丝不动,似乎打定主意跪在原地不起来一般,叫小佟氏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只觉得周围诰命的视线快要把她盯穿了一般,任她再怎么冷静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遇到这种情况也差点没气得哭出来。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觉罗氏面容扭曲了一瞬,她忍无可忍地走到了赫舍里氏另一侧,扯着她的胳膊用力将她从地上拽了起来,强撑着笑容对宜敏道:“皇后娘娘恕罪,弟妹此次实在是太失礼,请准许臣妇先行告退,这便带她家去,改日再递牌子入宫向您赔罪。”

  宜敏嘴角勾起一抹没有温度的弧度,淡淡地道:“一等公福晋不必如此,本宫若是真想要计较,这些年怕不是早就被佟妃气死了。今日真是叫本宫大开眼界,不愧是佟妃之母,当真有其母必有其女。”

  此言一出小佟氏脸色顿时惨白,扶住赫舍里氏胳膊上的手顿时收紧,疼得赫舍里氏差点叫出声来,她猛地回头瞪向自己女儿,却被小佟氏眼中的阴狠吓了一跳,顿时不敢再反抗,任由自己被拉扯着离开了坤宁宫。

  等佟家三人的背影消失后,这些诰命顿时喜笑颜开,这赫舍里氏向来高傲不合群,她出生在赫舍里家辉煌的时候,索尼身为四大辅臣之首,这赫舍里氏又是幼女,自小受尽宠爱,自然是眼睛长在头顶上,同一辈人没少被她膈应的,后来嫁给佟国维也是不改其本性,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只是赫舍里氏出了个皇后,加上佟家又是皇帝母族,众人就算心里不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哪曾想天道好轮回,这赫舍里家居然一朝受不孝女连累,导致树倒猢狲散,不但赫舍里皇后自己被废处死,更是连累全家被流放宁古塔为奴,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这赫舍里氏若非嫁入佟家,膝下又儿女双全,恐怕也会跟其他赫舍里氏的姑奶奶一般被休回家去,一同流放宁古塔了,如今不好好在佟家躲着,居然还敢在皇后宫里大放厥词,妄图要挟皇后放她入后宫?这是得了失心疯了吧?

  就在众人都暗地里嘲笑佟家娶了个惹祸精,出了坤宁宫的三女拉拉扯扯地来到一处僻静的宫墙边上,赫舍里氏拼命甩开两人的拉扯,尖叫起来:“你们快放手,再不放手我就叫了啊!到时候丢脸的可不只是我。”眼见甩不开大嫂和小女儿的压制,赫舍里氏干脆往地上一坐,开始耍无赖起来。

  觉罗氏没好气地松开了手,从怀里摸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没好气的道:“你喊吧!反正刚刚在坤宁宫早就把脸丢完了,也不差这一会了,最好叫来侍卫把你从宫门口丢出去,让所有人都看看曾经赫舍里氏的明珠如今成了何等泼妇?”

  小佟氏也松开了手,怔怔地站在原地,看着自家额娘毫无形象仪态地坐在地上,这还是那个仪态万千,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的额娘吗?不过几年时间罢了,竟然能让一个贵妇人变成毫无教养的泼妇,是这世界变了还是她太天真了?

  觉罗氏看着这个似乎吓傻了的侄女,忍不住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怜悯,有这样拎不清的额娘和跋扈骄横的姐姐,这个小侄女恐怕没什么前途了,再经过今天这么一闹,皇后肯定对佟家更没好感了,没准就要迁怒到她身上,以她一个小小庶妃的身份,未来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她勉强压下满心怒火,对着小佟氏道:“萱儿,你在这里跟你额娘好好说话,别让她再闹腾,否则佟家也保不住她。”说完瞪了赫舍里氏一眼,便甩着帕子走了,她刚刚急着出来,如今只能厚着脸皮回去,看看还有没有补救之法,只是一想到其他诰命夫人明里暗里的嘲笑讥讽就让她心口疼,这辈子就没这么丢人过!

  小佟氏对着觉罗氏深施一礼,面露感激地道:“多谢阿牟施以援手,否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还请阿牟帮忙在皇后娘娘面前美言几句,我会好好劝说额娘的。”

  觉罗氏淡淡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快速离去了,她跟赫舍里氏早已无话可说,妯娌二人从来就不和睦,若非她出身红带子觉罗氏一族,恐怕这宗妇的位置都要被赫舍里氏给掀了,谁让她出身后族,还是皇后的亲姑姑呢?

  小佟氏看着自家伯母头也不回的背影,心中一沉,如今额娘处境艰难,伯父一家竟连面子情都不肯做了吗?她低头看向一脸愤愤不平的额娘,不由得头疼万分,当初那个从容自信的额娘怎么会变成这样?今天这种日子如何能够闹腾,这不是将把柄往皇上手上送吗?

  她做的这一切到底都是为了谁?若非额娘被赫舍里氏一族牵累,导致地位不稳,加上姐姐自私自利、愚蠢短视,只懂得四处树敌,防备自己这个亲生妹妹,她又何必出此下策?

  她若是再不想法子出头,只怕姐姐一去,皇上连承乾宫大门往哪走都忘记了,如何会记起还有一个小表妹待年宫中?到时候没了宫中的支持,额娘在府里的地位更加堪忧,那些姨娘怕是要仗着阿玛的宠爱肆无忌惮起来了。

  “额娘,您若是想探望姐姐,直接递牌子入宫便是了,为何要这般胡闹?皇后的朝拜大典万众瞩目,这下子满大清的人都知道了你的作为,以后女儿还怎么做人啊?”小佟氏看着嘴里开始骂骂咧咧的赫舍里氏,终于忍不住质问道。

  赫舍里氏闻言娥眉倒竖,气势汹汹的道:“你这丫头莫不是翅膀硬了,敢这么跟额娘说话?我什么作为?我若是不这么做,这辈子怕是见不到你们姐妹的面了,这些年我逢年过节都递牌子,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每回大年宴上,皇上甚至明面上给我甩脸子,让我里外不是人!这些我都咬牙忍了!

  可是你姐姐如今病危,我若是再不想办法,下次相见的时候怕不是要在你姐姐的丧礼上了吧?你让我怎么办?递牌子不管用,你阿妈更是个没用的,连求求皇上的勇气都没有,我只能豁出去这张脸皮,当众求皇后去了,我就不信大庭广众之下皇后能拒绝?结果你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硬是坏了我的好事,你到底安得什么心?”

  小佟氏额角青筋跳了跳,咬牙道:“我安得什么心?我这是为了自救!你以为皇后是个好相与的人吗?得罪了她对你有什么好处?今天就算皇后碍于情面赐下恩典,难道你还能在宫里长住不成?你到时候出了宫一走了之,到时候吃亏受罪的还不是我跟姐姐?”

  赫舍里氏顿时语塞,收起了那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呐呐地道:“这……不会吧?不是说皇后脾气挺好的,为人处事公正明理,不然哪能容你姐姐闹了这么多年?”她也是仗着佟家是皇帝母族,加上皇后名声在外,这才有了裹挟皇后的想法。

  “呵呵,脾气好?”小佟氏忍不住冷笑出声,“额娘不会真的这么觉得吧?不会吧?皇后若是个简单人物,她能独霸圣宠十几年?你也知道姐姐闹了这么多年,那你知不知道宫里头所有人都对姐姐忍无可忍了?你知不知道连皇上都恨不得姐姐早点死啊?”

  小佟氏忍不住朝着赫舍里氏大声呵斥了起来,她实在是受够了,佟家看似鲜花着锦,实际上根本就是烈火烹油,被架在火上烤啊!自家姐姐根本就是皇后推出来的挡箭牌,如今姐姐已经油尽灯枯了,那么下一个挡箭牌是谁?难道不会是另一个佟家女儿吗?

  她不想落得像姐姐一样的下场,无宠无子,看似风光实则早已疯癫,她宁可被皇上怀疑,被皇后猜忌,也不想像傻瓜 一样被无知无觉地推出去当替死鬼啊!

第256章 母仪天下(五)

  赫舍里氏被女儿这么一喊,顿时也火了,她蹭地从地上蹦了起来,用手指着小佟氏大声嚷嚷起来:“你这个不孝女,有你这么跟额娘说话的吗?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皇上对你姐姐恩宠有加,若非你姐姐运气不好,没能生下子嗣,怎么可能到现在还屈居妃位?倒是你这个没用的,进宫这么多年也没见你怀上,若是你能帮你姐姐诞下一儿半女,没准现在咱们佟家已经出了个贵妃,乃至皇贵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