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 第57章

作者:敲钟的紫藤 标签: 穿越重生

  想到这里,孝惠不由得松了心中那根紧绷的弦,拍了拍福全扶着她的手,温和道:“哀家并无什么要事,只是担心皇帝整日整夜的操劳,想来提醒皇帝注意歇息罢了,如今看来竟是为了国家大事操心,那就不是哀家能置喙的了,既如此哀家就不进去打扰皇帝了,你毕竟是皇上的兄长,还要多多为皇上分忧才是!”

  福全自然笑着应下了,心中不由得重新审视起这位皇额娘来,这位嫡母从小到大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恭顺木楞的,万事不出头,即使当初被人当面讥讽嘲笑都做出一副有听没有懂的样子,说实话先帝宫里真没几个人把这位皇后当回事,直到当今的皇上登基才开始慢慢受人尊敬,但大多是看在皇帝对她颇为敬重的份上,而对这位皇太后本人,多数人都是经常性地忽略她的。

  福全同样如此,虽然平日里对这位皇额娘颇为尊敬孝顺,但是他有自己的生母要奉养,对这位不过是面子上的事儿,如今想来倒是他疏忽大意了,同样是科尔沁的公主,被废的静妃是何等不好惹的存在,这位又岂会是省油的灯?若非康熙临行前找他深谈了一次,将很多事情细细与他分说,恐怕他至今还被这位宽和老实的表现蒙在骨子里,将她当成了弥勒佛一般的慈善人了。

  “皇额娘,这更深露重的,还是儿臣送您回銮吧!”福全殷情地要亲自送孝惠回去,却被孝惠摇头拒绝了,她道:“不必了,既然皇帝随时会召见你,你还是留下来吧,哀家的营帐离此不远,不过一点路能有什么大碍?偏你爱操心!替哀家转告皇帝一声,明日若得空闲就到哀家那里坐坐,别累坏了身子才好。”说着放开福全的手,改搭着贴身嬷嬷的手款款而去了。

  福全远远地看着皇太后带人远去的背影,心中狠狠地松了口气,同时又皱起了眉头,和身边的众将互视一眼苦笑不已,这会太后倒是被唬弄过去了,可是明日该怎么办?如果皇上再不回来的话,他们能拦得住太后一次,难道还能拦得住两次、三次不成?那毕竟是皇太后,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那种可以轻易打发的对象!

  眼见皇太后的人已经走得不见踪影,梁九宫立刻麻利地掀开营帐,小跑步来到福全身边,恭声道:“王爷,两位阿哥请您入内叙话。”福全闻言点了点头,径直掀开御帐帘子钻了进去。

  梁九宫接着对一群领军将领点了点头,悄声道;“至于几位将军,大阿哥吩咐你们可以各自回营歇息了,待天亮之后各带一队兵士出营,往十里外迎接御驾回营!”康熙临行前给了承瑞两人几只飞鸽随时保持联系,刚刚才收到飞鸽传信,说是康熙已经连夜往回赶,相信明儿午时就能到,是以承瑞才做了如此安排。

  这些将领闻听康熙回营自然喜形于色,却又有些担心道:“大阿哥有命,奴才自当遵从,只是皇上回驾之前,若再有人来该如何是好?”康熙临行前可是三令五申要他们一切听从两位阿哥和裕亲王之命行事,尤其不能让除他们之外的人发现御驾已经不在出行队伍之中,如今只剩最后一夜,他们可不想功败垂成,到时候皇上不会动儿子和兄弟,他们可就不一定了。

  梁九宫看了他们一眼,嘴角不着痕迹地微微一撇,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道:“几位将军放心,两位阿哥说了,皇太后既然刚刚已经释疑离开,那么天亮之前必不会再来,即使皇太后当真再来,自有两位阿哥应付,几位将军无需担忧!至于随驾的娘娘……有不奉召不得见驾的规矩在,倒是不虞会出什么幺蛾子!”如今离京城可还不远,想必没有哪个会冒着被送回去的风险触犯规矩,即使耍性子也是要看时间和地点的。

  何况两位阿哥可不是吃素的,谁有那个胆子敢在他们跟前横啊?梁九宫虽然觉得眼前这些将军太过杞人忧天,面上却丝毫不敢表现出来,毕竟这几位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不是他能够得罪得起的,何况里面还有阿布凯这位皇贵妃的亲兄长在,他一个小小的太监总管更要小心伺候着,不然不说被宫里那个主子知道了会怎么样,单单背后那两个小祖宗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了!

  阿布凯可没空理会梁九功的小心思,他只是不着痕迹地观察几位同僚的面色,发现他们大多面色已经轻松下来,却有几人一脸不以为然和轻视,顿时将这几人记在心里,看来之前两个外甥的表现已经给大多数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稍一试探立刻就看出其中的差别来。

  只是军队中毕竟只有实打实的军功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有一些硬茬没被收服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难保他们心中不是另有打算,说不定已经被其他家族拉拢了过去也说不定,自己还要好好观察一番才能下定论,不过他对自己的外甥有极大的信心,自家妹妹费尽心血培养的儿子岂会是易与之辈?

  福全进了御帐立刻垮下脸来,对着正笑嘻嘻看着他的承瑞和赛音察浑没好气地道:“你们两个臭小子还敢笑,我倒要看看皇上回来了怎么收拾你们?”说着扫视一眼倒地的御案和满地的狼藉头更疼了,这些可都是皇上的心爱之物,等皇上回来发现自己心爱的东西都被砸坏了,就算不生气也肯定会黑脸,那位万岁爷闹起脾气来才叫灾难呢!

  承瑞微笑着走到福全身边,调侃道:“幸会有伯父那一嗓子,不然哪能那么轻易瞒过皇玛嬷呢?至于这些东西不过是身外之物,想必皇阿玛是不会跟我们计较的吧?”当时不过是灵机一动让福全假扮康熙吼一声,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裕亲王和康熙本就是兄弟,声音颇为相似,一句大吼足以以假乱真。

  赛音察浑哈哈一笑,踩着满地的碎片对着福全竖起大拇指:“伯父那一句‘滚’果然霸气十足,不说能唬过皇玛嬷,就是咱们若不是亲眼看着您吼出来,肯定也以为是皇阿玛的声音,简直太像啦!”当时他可是真的吓了一跳,没想到裕亲王嗓门还真大,不愧是上过战场的人,那股子杀气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模仿的,唬住从不出后宫的皇太后那是绰绰有余了,若没有这一声镇住皇太后,接下来的事可不会那么顺利。

  “你们啊!这回可害苦本王了!”福全苦笑连连,对着两个耍无赖的侄子毫无办法,他们倒是没事了,他可就麻烦不少了,冒充皇帝可是不敬之罪,即使事急从权、情有可原,但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造假,他肯定要给皇帝请罪的,虽然没有自称朕之类的忌讳之语,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他可不想被皇帝猜疑呢!

  赛音察浑拍了拍胸脯,大包大揽道:“伯父放心,等皇阿玛回来了,还有侄儿和大哥帮您说话呢,皇阿玛临走前可是交代过,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万一皇阿玛真的生气了,大不了侄儿和大哥一起担着,嘿嘿!”他才不信皇阿玛会罚大哥和自己呢,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何况他们可是立了大功呢!

  承瑞看着福全黑如锅底的脸色,不由得忍笑拉住赛音察浑,这个弟弟说话总是这样不经大脑,就是有他们在,裕亲王才难办呢!谁让裕亲王是长辈,有什么事儿肯定是自己担着,难道真的让两个年幼的侄儿顶上去不成?尤其他们还趁机砸了自己早就看不顺眼的一些东西,可以想象到时候皇阿玛的脸色会有多好看,不过额娘说了,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反正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和弟弟真的是事急从权而已哟!

第128章 远虑

  “青娅,皇上那边还没什么动静吗?”孝惠斜靠在铺着貂皮的卧榻上,眉心紧锁地看向帐外,以康熙往日的行事作风,按理说今儿一大早就该过来请安了,可是如今都快日上三杆了还没见到人影,未免太过反常了,难道刺客之事当真如此棘手,让皇帝忙到连请安的空闲都没有?

  青娅轻轻地锤着孝惠的小腿,摇了摇头道:“回主子,奴婢一直让人注意着营中的动静,除了晨间有小股人马出营的骚动之外,并无其他异常之处,皇上的御帐四周戒备严密,咱们的人无法靠近,只知道裕亲王昨儿又被皇上召见了一次,不一会那些将军就各自回营了,其余的就不清楚了。”

  “主子,为何您这回对皇上的行踪如此关注?若是让皇上的人注意到咱们在监视那边,恐怕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青娅作为孝惠的陪嫁侍女之一,自然是最为了解孝惠的人,知道这位主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尤其窥视帝踪这种事更是犯忌讳的,无论哪个人都难以忍受自己被人监视,何况是一国之君呢?她可不希望自家主子破坏了好不容易才跟皇上建立起来的母子之情。

  孝惠轻轻地叹了口气,抚着胸口道:“哀家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几日胸口总是闷闷的难受,心中有股焦躁挥之不去,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加上皇上这两天行事怪异,这才……但愿是哀家多心了吧!”

  她并没有责怪青娅的越矩,毕竟青娅是她身边仅存的陪嫁侍女了,当初她被董鄂氏那个贱人陷害,四个贴身侍女被顺治找机会硬是废了三人,差点成了孤家寡人,青娅还是她拼着被收回中宫笺表的代价才努力保下的心腹,份量自然不同于旁人。

  青娅闻言顿时担忧起来,停下了手下的动作,对孝惠请示道:“主子,要不还是让奴婢为您把把脉吧?若是有什么不好也能及时治疗不是?”虽然不见得有人敢对太后下手,但是凡事无绝对,还是小心点的好。

  孝惠对此自无不可,青娅见孝惠同意了,快速挪到榻前执起孝惠的手,微阖双目仔仔细细地摸着脉像,过了好一会,青娅才面容轻松地抬起头,安心道:“主子的脉息平稳,并无异常,身子很是健康!只是肝火稍旺,许是被之前的刺客惊着了,才会心神不安焦虑,主子只要放宽心好好休息即可。”

  这话和之前康熙派院正来诊断的结果刚好吻合,孝惠闻言不由得放松了脸上的神色,对青娅的医术她还是很有信心的,当年董鄂氏掌权的情况下,她连喝杯水都要小心会不会着了道,若非有青娅在,她恐怕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根本活不到今日!

  也许真的是因为之前的刺客吧?毕竟她这辈子就没遇到过这种事,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人敢大胆到冲击御驾,虽然那伙人不是冲着她来的,但是依然给了她很大的震撼和恐慌,事后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连忙给太皇太后去信,希望能得到她的指点,只是一连几天宫里都没有消息传来,不免让她更加焦躁起来……

  就在孝惠纠结于是不是自己多心的时候,外面传来奴才的通传声:“启禀皇太后,大阿哥、二阿哥来了!”守在帐外的宫人一见承瑞和赛音察浑的身影,不等两人近前就很是殷勤地大声通报,生怕慢了一步就人抢先了似的。

  “快让他们进来!”孝惠闻言连忙坐直了身子,瞬间收起了脸上外露的忧虑,挂起了和蔼慈祥的面容,笑着吩咐道。

  承瑞和赛音察浑身后跟着一群奴才来到了孝惠的太后金帐前,挥手命他们留在原地,只带着各自的贴身太监进了帐子,两人对着孝惠恭敬地行礼问安:“孙儿给皇玛嬷请安~!”

  孝惠等两人行完了礼,才笑着对他们招了招手道:“快起来了吧,说了多少次了,你们俩孩子总是这般多礼,快近前来陪哀家说说话儿。”

  承瑞和赛音察浑闻言不置可否,只是从善如流地坐到青娅亲自端来的绣墩上,正好一左一右斜对着孝惠的卧榻。承瑞首先端详了一番孝惠的脸色,笑着开口道:“皇玛嬷的脸色好多了,可见沈院正医术确实了得,不过两天功夫皇玛嬷就恢复了过来,依孙儿看,干脆让院正随行前往木兰吧?相信以院正的本事定能保得皇玛嬷一路无忧。”

  孝惠笑容顿了顿,仔细看了看承瑞面色,见他似乎只是随口一说,这才含笑拒绝道:“大阿哥虽然是一片孝心,只是哀家的身子好得很,哪里需要这般大费周章呢?何况左右院判的医术也是极好的,有他们随行便足够了,宫里还需要院正坐镇呢!以沈太医那样一把年纪,哀家怎么忍心为了自己让他受一路颠簸之苦呢?”

  她当然知道沈行济的医术首屈一指,又是个真正医者仁心的,所以她才千方百计地将他留在宫里,毕竟太皇太后的身体已经越来越不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撑不住了,如今后宫又是皇贵妃的天下,万一皇贵妃对慈宁宫做什么手脚,到时候她可就鞭长莫及了,沈行济好歹也是皇帝的人,有他在太医院至少能让皇贵妃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也能更好地调养太皇太后的病情,所以她绝不会让沈行济随行木兰的。

  承瑞闻言眉梢一挑,眼中闪过流光,心中了然口中却顺从道:“既然皇玛嬷如此说了,孙儿岂敢不遵?”看来皇太后果然一心防着额娘呢,可惜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她需要防备的人从来不是额娘,而是皇阿玛!从皇阿玛回京的那天起,太皇太后就已经完了!

  不过不管皇太后是何想法都无所谓,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是确保沈行济回京,有他在宫里,就算太皇太后有了什么不好,谁也怪不到额娘头上不是?太皇太后那个老东西当初竟敢对额娘下毒手,差点害的他们兄弟与额娘天人永隔,他永远也不会忘记额娘奄奄一息的虚弱模样,那段时日的担心受怕一次就足以刻骨铭心了,他决不允许任何人再有机会伤害额娘!

  赛音察浑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接口道:“大哥,别忘了额娘和妹妹还在宫里呢,之前额娘可是把宫里大半的太医都派了过来,如今宫里的大小主子指不定连请平安脉的人手都不足!若是连院正都走了怎么行?万一谁得了急病重症,连个定方的人都没有,难道还要再把院正从木兰招回去?到时候指不定院正那把老骨头都散架了,还谈什么救人呢!”

  孝惠听了这直白的话,不由得嘴角抽了抽,这小子越大越口无遮拦起来,什么话都敢讲,什么叫宫里有人得了急病重症,叫外人听了可不就成了咒人不好吗?对赛音察浑这个小子,孝惠还是疼爱的,不由得斥道:“你这小子说得什么话呢!叫外人听见了没得就是得罪人的事情,院正也是你能编排的?小心你皇阿玛收拾你!”

  宫里的女人都知道太医院的人是绝不能得罪的,毕竟自家小命在别人手里捏着呢,万一被人在紧要关头伸伸手,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尤其院正和左右院判这等杏林圣手,更是只能拉着捧着,也就这个从小被宠坏了的孩子才敢这样胡言乱语,换了别人怕不是早就被记恨了!

  赛音察浑闻言只是嘿嘿一笑,浑不在意地蹭到孝惠榻上撒娇打诨,哄得孝惠眉开眼笑,承瑞也在一旁笑着凑趣,看来皇太后倒是对弟弟有几分真心,若是说这话的人换成是他的话,皇太后肯定不会这样直言斥责,不过他并不在意这点子偏心,反正这世上除了额娘之外,其他人的疼爱奉承都是建立在利用的基础上,只要皇太后不要走上慈宁宫那位的老路,他也不介意在面上多孝顺她几分。

  “今儿你们皇阿玛怎么没过来,莫非还在忙政事不成?”孝惠谈笑间突然出言试探,将政事二字说的格外重,试图出其不意地从两个孩子口中探出点风声来,她可是知道京城这两日的奏折并未送来,康熙不可能有那么多国事可忙,尤其忙到连出帐篷的空闲都没有,不免太过奇怪了些,两个阿哥自出京城就与皇帝形影不离,想必知道些内情才是。

  赛音察浑一副惊讶的模样对孝惠道:“皇玛嬷不知道吗?皇阿玛今儿天一亮就带兵出营了!”那副吃惊的模样就好像孝惠不知道这事有多不可思议一样。他就知道这位太后的疑心没那么容易打消,幸好他和大哥一早就上门拖住她,不然她要是再往御帐一行,可就什么都瞒不住了。

  孝惠似乎没注意到赛音察浑的表情,只是皱了皱眉喃喃道:“出营了?有什么事需要皇帝亲自出营……”想了想她转而对承瑞问道,“你皇阿玛可曾说过去哪?”她可是知道康熙已经开始教导承瑞接触政务了,而赛音察浑偏爱武事,成天没心没肺地跟一群武夫混在一起,这事问赛音察浑还不如问承瑞。

  承瑞嘴角噙着一抹笑,恭敬地道:“孙儿也不曾听皇阿玛提起过出营之事,昨儿皇阿玛大发雷霆,孙儿和二弟没敢往上凑,今儿一早才知道皇阿玛竟然带兵出营了,不过有诸位将军随身护卫,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还请皇玛嬷放宽心就是。”

  赛音察浑连连点头,接口道:“是啊是啊!孙儿也是起身之后才知道这事儿的,听梁公公说,皇阿玛出门前还特地吩咐过,让我们过来陪着皇玛嬷,等他回营再来给皇玛嬷请安赔罪呢!”只要拖到午时,皇阿玛肯定能赶回来,到时候这事儿就算是圆过去了。

  “哀家怎地没听说皇帝出去过?”孝惠皱起眉头眉,怀疑地盯着承瑞追问道,皇帝出行多大的事儿,居然一点消息都不透,那些探子全都睡死了不成?还是说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承瑞见孝惠怀疑也不慌,毫不闪躲地直视孝惠的眼睛,慢悠悠地接口道:“这事孙儿就不清楚了,只知道昨儿皇阿玛和诸位将军研究了一整天的行军路线,后来又跟二皇伯密谈了好一段时间,许是有什么机密之事吧?”

  孝惠面对承瑞那温和又直接的眼神,忍不住偏过头去,避开了两人间的对视,口中淡淡道:“罢了,那些国家大事哀家不懂,既然皇帝身边带了人,那哀家就放心了!不过你们俩今儿可要好好呆在营地里,不要再像上次那样乱跑了,竟然跑到伤兵营里,万一过了病气如何是好?”她最不愿面对承瑞那双肖似宜敏的眼睛,会让她想起不好的回忆。

  若说过去孝惠还觉得宜敏是个直肠子的爽利人的话,那么这些年下来足够让她知道自己是把老虎当家猫了,尤其孝庄和宜敏彻底撕破脸后,孝惠每次面对宜敏都会感觉异常别扭,尤其不敢面对那双宛若洞悉一切的眸子,那种透彻的感觉让她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她加倍疼爱赛音察浑,不仅是因为他的性子更加直白坦率,更多的是因为她想借着赛音察浑为自己争上一争!

  即使赛音察浑是皇贵妃所出之子又如何?天家的亲情素来淡薄,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再说身为皇子阿哥,有哪个是真的没野心的?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谁不爱?只要赛音察浑生了那个心思,将来定会与承瑞出现嫌隙,偏偏两人一母所出,无论皇贵妃帮哪个都是错,到时候就是她的机会了!

  赛音察浑若想跟身为长子的承瑞争那个位置,除非皇贵妃偏心小儿子,否则赛音察浑就只能寻求外力的支持,到时候她这个从小疼爱她的皇太后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即使赛音察浑生母不是出自科尔沁又如何?血统不过是块遮羞布,利益才是结合的关键。难道先帝爷顺治就不是科尔沁女人所出?结果呢?最后还不是跟自己的生母闹得反目成仇?

  孝惠算是看明白了,如今的朝廷早已不是蒙古人说的算了,与其不自量力地跟皇帝对着干,还不如支持有竞争力的阿哥去争,输了大不了再扶持另一个,可若是侥幸赢了呢?一个偏向自己的阿哥登基为帝,到时候科尔沁在草原上的地位必将稳如泰山,说不定能保得几代人无忧!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她心中并不看好太皇太后这次的谋划,不过她没有将这番心思告诉太皇太后,因为她知道太皇太后倔强了一辈子,心心念念要让科尔沁女人执掌后宫,这已经成为她的心魔和执念,所以她也不费劲去劝,她只是双管齐下,一边暗中实施自己的计划,一边按着太皇太后的安排来走,反正无论哪一种方法能奏效,对她来说都只有好处,不是吗?

  承瑞对孝惠的反应已经习惯了,他同样移开目光,不再直视孝惠,漫不经心地扫视着屋内的摆设,将话语权交给自家弟弟,只听赛音察浑道:“皇玛嬷,去伤兵营是孙儿的主意,当天刺客冲过来的时候,是那些将士用血肉之躯为我们挡下了刀剑,虽然皇阿玛事后给了他们封赏,但孙儿也不能没有表示不是?所以孙儿才想着亲自去探望他们,算是表彰他们的英勇作战了!”

  孝惠无奈地点了点赛音察浑的额头,叹道:“你啊!别忘了你可是大清最尊贵的阿哥,那些军兵不过是奴才罢了,能有机会为你受伤那是他们的福气,哪里需要你这样纡尊降贵地去探望他们,也不怕折了他们的寿数?总之这次就算了,以后万不可如此了,知道吗?”

  孝惠一出生就是科尔沁最尊贵的公主,长大后又当了大清皇后,虽然不受顺治待见,但是该享有的待遇从来不少,孝惠对那些卑贱的奴才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只觉得赛音察浑的做法降低了阿哥的身份,很是不合规矩,故而苦口婆心地劝导起来。

  赛音察浑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却没有应承下来,他心中对孝惠的说法很是不以为然,他自小就酷爱兵书战策,额娘从来就没反对过,甚至极为支持他,还特地修书一封,让郭罗玛法送了不少兵书和作战心得给他,里面有马佳氏历代先祖征战沙场的经验和血泪,让他如获至宝的同时,也深深地了解到战场的生存法则完全不同于宫廷。

  别看平日里不起眼的一个小兵,若是用得好,指不定就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帮你捡回一条命,尤其随着他年纪渐长,他感觉到体内那股血气越加不安分,前些日子真实面对刺客突袭杀人的喋血场面,他就恨不能亲自下场冲杀一番,好发泄胸口的那股子杀机,偏偏时机不对,只能强行将这股冲动按捺下去,但也更坚定了他未来驰骋疆场的决心!

  宜敏在出行之前给了赛音察浑一个任务,那就是实际观摩学习那些将领如何带兵?如何行军?对待下属兵士又有何不同之处等等,出京不过数日时间,混迹在军营里的赛音察浑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兵书上原本不理解的东西豁然贯通,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心中对宜敏这个额娘更加崇拜信服,只觉得自家额娘不愧是世代武勋世家出身的姑奶奶,哪里是后宫那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可比的。

  例如眼前的皇太后,明明什么都不懂就一副为你好的模样,真以为他不知道她打什么主意吗?想拿他当棋子和额娘博弈?想撺掇他和大哥去争?当他是个傻子不成?他对整天坐在御书房里批阅如山的奏折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宁可提着把大刀在练武场上耍一整天,也不愿意面对那些乱七八糟的政务,何况额娘可是早就跟他们两兄弟深谈过了,无论他们想做什么,额娘都会支持,更不会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在他们头上……

  承瑞冷眼旁观着孝惠一头热地对赛音察浑指手画脚,心中暗暗冷笑,自家弟弟是个什么性子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绝对是个高傲自负到极点的孩子,除非你能让他心服口服,否则就别妄想能左右他的想法,尤其额娘说过弟弟修炼的功法极为特殊,只有经历沙场淬炼才能臻至大成,尤其这功法修成之后霸道绝伦,寻常人连接近身边都会感到极大的压迫感,更遑论想要压制驯服于他!

  也唯有自己修习的功法能在先天上与之相辅相成,毕竟自古霸道过刚易折,唯有以王道补之,所以他从小就谨遵额娘的吩咐,时时不忘注意弟弟的情况,生怕他练功练出岔子,可是渐渐地,他发现弟弟的功法虽然霸道,但是体内总有一股生生不息的生机不停地温润他的经脉和五脏六腑,让弟弟练这套功法能够伤人却不伤己。

  后来耐不住好奇一问才知道,额娘从他们出生起就不停地用自身真气为他们温养经脉,改善体质,额娘的功法没有什么攻击力,却充满强大的生机,本就是为他们而练的,有了额娘的功力做基础,避免了他们幼年修习强大功法所带来的反噬,也让他们的功力一日千里。

  不过随着他和弟弟修为日深,性子不免渐渐受到功法的影响,他也就罢了,毕竟修习的功法中正平和,除了为人处事较为淡漠之外,倒是看不出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但赛音察浑却不同了,他不但天资极高,偏又是最为契合功法的体质,这些年进步之神速远胜于自己,体内的锋锐之气更是与日俱增,几年之内若不上战场进行淬炼,恐怕很快就会遇到瓶颈,所以额娘让他们借由此次出行,先行历练一番,最好找个机会见见血,也好为将来上战场做准备……

  承瑞微微眯起眼睛,眸中闪过一丝冷锐的锋芒,身为男儿谁不想立马横刀、征战沙场?只是他们年纪还是太小,太早掌兵难免引来各方的猜忌,尤其额娘反复强调过,皇阿玛正当盛年,又是好猜疑的性子,若是当儿子的手中握有太多的兵权,将来难保不会成为父子之间的裂痕。

  何况皇阿玛已经开始让他接触政务了,身为长子的他又不像弟弟那样,可以理直气壮地喜武厌文,一旦政务学的多了,手中掌了权力可就很难再碰军务了,难保将来皇阿玛不会以此为借口不让他上战场,没有军功的阿哥永远缺少一份足够的底气,看来还要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才行了……

第129章 偷得浮生

  紫禁城郊外小汤山,一骑红衫带着七、八骑随从沿着山腰处林间小道上策马而上,马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领头的少年骑士更是耀眼夺目,一身做工精致的红色骑装,上面绣着繁复华美的暗纹,神采飞扬,眉目精致,模样俊朗到极点,只见这红衣少年郎一手甩着马鞭,一手松松地握着缰绳,马鞍侧边挂着弓和箭囊,明显一副漫游狩猎的悠闲模样。

  突然少年耳朵一抖,直起身快速持弓搭箭,瞄准远处的树丛就是一箭,只见草丛中一阵响动然后没了动静,少年身后的随从跳下马上前查看,从草丛中拎出一只中箭的兔子,其他随从顿时一阵欢呼,红衣少年也是眉眼弯弯,摆手道:“这时节兔子正肥硕,正好带回去给阿玛额娘加餐,走!”

  随着一声呼哨,一群人策马欢快地奔腾而去,踢踢踏踏的马蹄声瞬间敲碎了山间的寂静,不一会就到了一处密林,众人熟练地控制着马儿在林间左拐右弯地穿行着,有时甚至还走回头路,更奇怪的是一行人明明前一刻还在眼前,下一刻却瞬间没了踪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再也找不到半点痕迹。

  一行人走出暗藏玄机的密林,一座占地面积不大,却胜在精致小巧的温泉庄子出现在眼前,只见庄子周围松柏青竹环绕,山间溪水潺潺经过,不远处一条飞瀑宛若白练沿山壁高高坠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照耀下生成一道七彩霓虹,一头深入瀑布,另一头直挂山庄飞檐,将整个山庄衬托得宛如人间仙境,不似在人间。

  不等这队人马近前,温泉庄子的大门已然敞开,大批男女仆役飞快迎了出来,恭敬地候在大门两侧,等领头的少年骑士驻马而立,这些人立刻跪地行礼:“奴才/奴婢拜见主子!恭迎主子回庄!”整齐划一的声音,恭谨服从的态度,显然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下人。

  “起身吧!”红衣骑士利落地翻身下马,把缰绳随手一丢,一旁的仆人立刻接了过去,并且麻利地牵过了那匹骏马,少年对此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大踏步往庄内走去,其余下人都各司其职地张罗起随从带回来的猎物,唯独一名身着蓝色棉缎的妇人紧跟红衣少年其后。

  蓝衣妇人低声在红衣少年耳边道:“格格,您可算是回来了,老爷夫人一早起身就找您,可是伸长了脖子等了好久了。”原来这马上的骑士竟是个女儿家,显然是为了出门狩猎方便做了男儿装扮罢了。

  “哦,阿玛和额娘可曾用过早膳了?菜色可合口味?”那人脚步不停地继续走着,口中却关切地问道。

  “格格放心,老爷夫人已经用过了,都是按照您事先吩咐的菜色置办的,老爷胃口极好,多用了两碗小米粥呢!夫人倒是更喜欢素菜,直夸那道鲜拌翡翠丝爽口……”蓝衣夫人笑眯了眼,事无巨细地回报了一遍,连那盘菜吃了几口都说的一清二楚。

  红衣女子却一点也没有不耐烦的模样,反而是频频点头,将这些都牢牢记在心里,考虑着明日该如何依着父母的口味安排菜色,反正她手中别的不多,各色菜谱却多得很,顿顿不重样也足以应付了。

  “格格,您下次再出门可要多带些人跟着才好,万一遇上些不长眼的冒犯了主子,可如何是好?”妇人有些担心地看着女子,她可是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人的身份有多贵重,京城的纨绔子弟本就多如牛毛,小汤山更是权贵如云,万一泄露了身份那可就是天大的祸事了。

  红衣女子忍俊不禁地娇笑起来:“默娘你就是爱操心,本宫不过是因为这些年在宫里憋得慌了,好不容易出了宫,若不痛痛快快地跑马狩猎一番,岂不是枉费了这般大好时光?这山上固然多温泉庄子,但是大热天的又哪里有人来这里泡温泉呢?就算偶有几个不长眼的,还能跑到本宫面前撒野不成?别以为本宫不知道,阿玛明里暗里派了多少人跟着本宫,就差没把走过的地方统统清一遍了!”

  虽然那些人没有现身,但是瞒不过她的灵觉,不合时宜的人哪有机会出现在她面前?不是被想办法引开就是暴力解决了,不过她对此并没有多少反感,毕竟自己身份特殊,一旦暴露可就麻烦多多了,这些暗中的护卫若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那家族培养他们这么多年还有什么用?

  默娘闻言笑道:“老爷这不是担心格格嘛,好不容易才盼到与格格团聚,老爷恨不能将格格时时刻刻绑在身边才好呢!哪里舍得让您有一丝一毫的不高兴呢?”自家格格可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即使进宫十余载,府里的大小主子们依然时时挂念,一日不曾忘怀,可惜除了福晋还能偶尔被宣进宫,老爷少爷们却是难得见上一面的,如今可好了,自家格格竟然找到机会能出宫相聚,她至今仍记得当初老爷得到消息后那既担心又欣喜若狂的模样。

  “罢哟~只要能让阿玛额娘放心,本宫便是再多带一倍的人也不算什!”原来这红衣少年骑士正是宜敏,当日宜敏前脚送走了去而复返的康熙,后脚立刻带上自己宝贝女儿通过密道悄然出宫,如今坐镇后宫的不过是宜敏的替身,加上尚嬷嬷、莺儿雀儿都留在宫中,已经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事务,她自己只要每隔半月回宫应付一次嫔御的请安就足够了,反正为病重的孝庄侍疾这个理由没人能挑出错来,而那些女人经过赫舍利移宫的震慑,相信在康熙回京之前绝对不敢来触宜敏的霉头!

  经过暗部的易容变装之后,宜敏大摇大摆地离开了紫禁城,来到她多年前就命人精心建造的这座温泉庄子,而盖山和瓜尔佳氏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了,且不提盖山和宜敏父女重聚是如何一番感人肺腑,就说宜敏这一趟出宫真可谓是脱了缰的野马,天高海阔任驰骋,占着暗部高明的易容,每日早早出门跑马游猎,时不时就去城里逛上几圈,日子过得别提多自在了。

  盖山和瓜尔佳氏也体谅她深宫艰难,难得有机会恢复出阁前的本性,自然舍不得拘着她,除了暗中加派护卫之外,也就任由她撒欢儿似的到处乱窜了。何况宜敏带出宫的宝贝女儿已经吸引了盖山和瓜尔佳氏大半的心神,两老一心围着漂亮可爱到极点的宝贝外孙女转,小日子过得充实着呢!

  阿鲁玳长得跟宜敏小时候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盖山和瓜尔佳氏看到她就跟看到当初的宜敏似的,简直爱到骨子里去了,从见到阿鲁玳的那刻起,两老那是眼皮子都舍不得眨,恨不能时时刻刻不错眼地照顾着才好,有时候连宜敏都插不上手,惹得宜敏都忍不住吃起自家女儿的醋来了。

  “阿玛!额娘!女儿回来了——”宜敏还不等迈进大堂就先招呼了起来,一如当年仍待字闺中那样无拘无束,可谓人未到声先到。

  “敏儿回来啦!这大热天还满山遍野地乱跑,也不怕中了暑气?快过来,额娘给你准备了冰镇梅子汤,这会正冰着呢!”瓜尔佳氏闻声立刻站了起来,嗔怪了两句就拉着往屋内走,嘴上絮絮叨叨地念着,满怀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盖山坐在上首捻着胡子笑呵呵地道:“你额娘的心可偏得没边了,好东西放在跟前硬是不让碰,阿玛可是馋得很呢!”看着眼前笑得明媚的女儿和满身慈爱的妻子,盖山心中满是欣慰和满足,自从女儿进了宫,他本以为这辈子恐怕再也难见女儿一面,更别提重温女儿承欢膝下的温馨日子了,没成想女儿竟然这样争气,竟能出宫一家团聚,只可惜几个儿子随驾出行,不然就更完美了。

  瓜尔佳氏闻言白了盖山一眼:“说这话也不害臊,难道在家的时候少了你吃的不成?敏儿多久没喝过我亲手做的酸梅汤了,过去敏儿可是最爱喝这个的!”宜敏笑着接过瓜尔佳氏递过来的汤碗,在案桌前坐了下来,喝了一口后只觉得满口生津,仍是记忆中怀念的味道,不由得三两口喝了个干净,咂了咂嘴有些意犹未尽,待要再盛一碗却被拦住了。

  瓜尔佳氏笑着道:“这酸梅汤可不能多喝,喝多了仔细肚子着凉,午后额娘让默娘做你最喜欢的粉藕糕,可好?”宜敏撅了撅嘴,心不甘情不愿地放下了碗。

  盖山见状心疼了,连忙把自己的那碗推了过去,对着瓜尔佳氏嚷嚷道:“不就是一碗酸梅汤么,女儿喜欢多喝一碗怎么啦?乖女儿,阿玛这份给你!”瓜尔佳氏见了柳眉倒竖,偏偏无可奈何,毕竟盖山从小到大就是这么宠溺着女儿,她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宜敏蹭到盖山身边,挽着他的手撒娇道:“还是阿玛最疼女儿了,午膳女儿亲自下厨,给您做一顿好的,比这酸梅汤好吃一百倍!”宜敏难得有机会再次侍奉在父母膝下,自从进了这个庄子,就开始心甘情愿再次捡起了起进宫前的厨艺,时不时就亲自下厨洗手作羹汤,以博父母一笑。

  盖山拍了拍宜敏的手,感慨道:“敏儿的手艺自然千好万好,阿玛真怕被你养刁了胃口,以后吃不到敏儿做的饭菜可怎么办哟?”没想到这女儿在宫里养尊处优的,手艺竟然没搁下,甚至天天不重样地整出不少花样来,可见为了相聚的这些日子女儿肯定想了许久的,只是这样的好日子终究无法长久,一旦御驾回京,自家女儿必要回宫的,以后想再有这样的机会恐怕是难如登天了。

  宜敏将头靠在盖山的肩上,娇声道:“那女儿天天给阿玛做,做到阿玛不想吃为止!”她当然知道这种日子无法长久,但是能留出这数月时间在父母身边尽孝已是难得,她无法再奢求更多,只能多得一日算一日,这些日子她下厨的时候一直让默娘打下手,就为了能让默娘学得自己的手艺,好在自己回宫之后能让父母继续吃到这些菜色,就好像自己依然在父母身边尽孝一般……

  瓜尔佳氏偷偷撇过头,掩饰自己微红的眼圈,她何尝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只是双方都不愿意点破罢了,一入宫门不回头,身为皇贵妃的女儿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偷着出宫是何等危险的举动她和丈夫都心知肚明,虽然皇帝不在紫禁城,但是后宫的女人有哪一个是省油的灯?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等着揪自家女儿的错处,想把女儿拉下马,好取而代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