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敲钟的紫藤
“佟妃这个贱人!竟然敢坏我的好事!本格格与你势不两立!”东珠格格狠狠地将帐内的东西砸了个遍,又抽出鞭子把整个帐篷打了个稀巴烂,面目扭曲地恨声咒骂着,为了能够顺利勾上皇帝,她不惜当众跳那支舞,更连那东西都用上了,没想到了竟然便宜了佟妃这个对头,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太后鸾帐内,孝惠老神在在地侧卧于榻上,手中握着佛珠轻轻捻动,神情淡淡地对着气急败坏而来的达尔尼亲王道:“行了,把目光放长远些,那个东珠格格不过是个玩物一般的角色而已,一个佟妃就足以让她焦头烂额了,你可别自乱阵脚坏了哀家的布置,图娅和朵娅可是皇额娘留着有大用的,岂能毁在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头?”
达尔尼亲王闻言一怔,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皇太后,您的意思是让佟妃去对付察哈尔那位?”不是他小看佟妃,而是从调查得来的结果看,这个佟妃简直就是个没脑子的,能斗得过那只狐狸精似的女人吗?何况男人都是爱美色的,那东珠格格的风情连他看了都心动不已,大清皇帝真的能把持得住?
孝惠没好气地横了达尔尼亲王一眼:“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哀家能眼看着那狐媚子勾引皇上不成?刚刚佟妃就在哀家帐中,前头的动静一点不漏地进了她的耳朵里,以佟妃对皇帝的心思,岂能容许那察哈尔女人近皇帝的身?别以为佟妃对宫里那位束手无策就觉得她是个简单的,那不过是因为对手太强罢了,以佟妃的手段对付一个小小的格格那是绰绰有余了,再不济还有哀家盯着呢,还能让只狐狸精翻天了不成?”
达尔尼亲王一听这话顿时笑了,他就等着这句话呢,若没有皇太后鼎力支持,他的女儿就算再聪明再能干又有什么用?如今不过是投石问路罢了,既然皇太后摆明了要力挺自家女儿,那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还是回去好好为两个备下丰厚的嫁妆是正经,当初草原的姑奶奶们进宫,有哪个不是带着不菲的嫁妆?就算女儿进宫不可能是皇后,但是嫁妆上决不能弱了气势,何况皇后早就失宠了,将来皇后之位花落谁家还说不定呢!
孝惠冷眼看着达尔罕亲王的沾沾自喜,心中淡漠无波,反正皇额娘让她做的事她已经做了,两个丫头也是极好的,若是能顺利进宫倒不失为一步好棋,当然就算失败了她也没什么损失,反倒是皇额娘的身体让她担忧不已,京城传来的消息说太皇太后身体每况愈下,若不是太医院院正沈行济医术了得,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这个消息让孝惠一直心神不宁,恨不能立即结束木兰秋狝回到紫禁城,她很清楚太皇太后的存在就是科尔沁的支柱,也是她在大清最大的倚仗,即使皇帝与太皇太后的关系早已陷入冰点,但是在外人眼里太皇太后依然是皇帝最敬爱的皇祖母,只要太皇太后还在世一天,康熙就绝不会轻举妄动,对她这个皇太后也会保持一份尊重,可一旦太皇太后去了……
不行!她决不能坐以待毙,如今后宫完全掌握在皇贵妃手里,只要稍微动点手脚就足以给太皇太后造成致命的打击,她必须早日回到紫禁城,否则永远无法摆脱被动的局面,看来有些事不能再拖了,希望他们不会让她失望才好啊!
第136章 夜半请脉
夜色静谧,虫儿鸣叫,草原上夜风习习,御帐内春色无边,压抑不住的娥吟声断断续续地从营帐的缝隙中流泻而出,不远不近守着的御前侍卫们脸色微红,眼神飘忽显然思绪难以集中,毕竟任谁听了一晚上的活春宫,都难免会浮想联翩,何况这些侍卫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哪有无动于衷的道理。
喀纳一手按住腰间的刀柄,一边四处巡逻,无奈地借此提醒那些走神的侍卫们,只是偶尔转头看向御帐的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担忧,别人不知道康熙的实际情况,他这个贴身保护康熙的人却是一清二楚,从晚宴后半段起他就察觉了不对劲,皇上的呼吸明显变得粗重,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皇上的神智已经变得朦胧,看向场中献舞的女人眼神满是欲念……
幸好那时候大多数蒙古王公都喝多了,皇上的异样没有多少人察觉,就算有人发现不对劲,顶多觉得皇帝可能是醉了,不至于想到其他方面去,唯有喀纳知道康熙全凭意志力一直坚持到最后,但是一回到御帐就立刻坚持不住了,正巧佟妃求见,立刻就被召幸了,一直胡天胡地到了此刻。
又过了半个时辰,御帐内的动静终于歇了下来,喀纳立刻不着痕迹地踱步靠近御帐门口,竖起耳朵倾听内里的动静,隐约听见女人娇嗔的声音和男子不耐烦的呵斥,然后就是一阵窸窸窣窣的穿衣声……
不到片刻,就见梁九功一副恭敬的模样送了佟妃出门,满腹不情愿的佟妃被皇帝身边的宫女扶着出来,脸上隐有泪痕,走路姿势带着点别扭怪异,在周围侍卫们或明或暗的目光洗礼中,慢慢地向着妃嫔的营地行去,毕竟这荒郊野外的可没有轿辇可供代步。
梁九功耐心地看着佟妃和两名宫女消失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这才撇了撇嘴,甩甩袖子转过身,对着早就凑过来的喀纳一点头,低声道:“统领大人放心,皇上这会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只是这事儿可透着古怪……”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喀纳一眼,“想必皇上稍后就有旨意了,统领大人切勿急躁,尤其莫要透露了风声……”
“谢梁公公提点,本统领省得!”喀纳闻言赞同地点头,跟了康熙这么多年,自然明白自己主子最是爱惜名声羽毛,不然也不会硬是忍耐了那么久才在佟妃身上发泄出来,皇帝宠爱后宫妃嫔过火点还说得过去,若是换成其他部落的格格,那可就成了昏庸好色,不知节制了,真要传出这等风声,他们这些奴才也就混到头了!
梁九功只是微微点头,两人对这等默契心照不宣,毕竟都是康熙贴身的奴才,只有互相照应提点才是长久之道,毕竟两人之间并无利益冲突,合则两利的事情自然乐意去做。
梁九功不敢在外就留,很快就回到御帐,一进门就看见刚刚还闭目装睡的康熙已经清醒地坐在床上,眼中没了先前赤红的情欲,已经恢复了清明的模样,连忙命人将已经准备好的热水伺候着康熙沐浴更衣,心中暗自嘀咕这佟妃不知是幸运还是倒霉,平日里也不见得多么得宠,怎地今日就这么刚好赶上了这趟特殊的侍寝呢?
不过管她是谁呢!只要能顶替察哈尔东珠格格解了皇上的围,那就是件好事儿,虽然日后皇上想起此事,难免会对佟妃不待见,端看今日佟妃被折腾得这么惨却依然没能留在龙床上过夜,就知道皇上对今晚的事儿心中何等的恼怒,幸好皇上没召幸那个妖艳惑人的东珠格格,否则以皇上的性子,一旦清醒过来,身边的人绝对没一个能讨得好处!
“梁九功,去宣太医过来……”康熙泡在温热的清水中,低沉暗哑的声音传来,带着激情过后的余韵,有种说不出的魅惑深沉,一旁伺候沐浴的两名宫女顿时脸色通红,眼中几乎能滴下水来,手上更添几分细致柔和,却丝毫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勾引动作。
皇帝身边的宫女可不是轻易做得的,不但大多出身上三旗包衣世家,而且必须家室清白,品行良好,行事规矩上更不许行差踏错半步,在没有康熙同意的情况下,没有哪个敢随便造次,乾清宫早前的四位大宫女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她们可都是从小服侍皇帝的人,可是就因为一次犯错,轻的被找个错处撵去辛者库,重的被打得半死扔出去自生自灭,这会怕是早就消失在紫禁城的某个角落里了。
“记得,千万莫要让人察觉!命喀纳将曾经出现异状的侍卫们召集起来,朕自有用处!”不等梁九功答应下来,康熙突然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去查查佟妃来此之前身在何处!”
梁九功闻言却是一个激灵,险些拿不住手中的东西,佟妃的来处倒是容易查,他早在佟妃来得巧合时就让人查探过了,正是从皇太后哪里过来的,只是皇上这是准备干什么呢?难道这是对皇太后有了疑心不成?
梁九功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试探道:“皇上可要将左右院判都宣过来?”倘若真要两位齐至,就说明皇上是不打算善罢甘休了,这事儿没完了!
康熙没有回答,只是睁开眼睛,淡淡看了梁九功一眼,阴沉冷厉的眼神看得梁九功两腿发软,再也不敢多问,飞快地跑去传召左右院判去了,心中不住哀嚎,万岁爷您行行好吧!奴才的胆子小的很,经不住您这般惊吓好不好?
梁九功从小伺候康熙,最是了解康熙淡漠内敛的性子,知道那样露骨的眼神只有这位主子爷心中怒极的时候才会出现,恐怕这回的事儿当真没法善了,就是不知道谁该倒霉了?
得到口谕传召的两位太医不一会就匆匆而至,此时康熙已经梳洗完毕,身着明黄常服衣衫侧靠在卧榻上,手中持着一卷书册,一副轻松写意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刚刚的阴沉,唯独侍立一旁的梁九功才能摸到一两分他的真是心思。
两位院判恭敬地行礼请安,康熙淡淡地叫起,伸出手腕示意他们上前请脉,梁九功连忙拿出一条明黄绸帕铺在康熙手上,两位太医互视一眼,他们两个三更半夜地被叫醒,催促着来御帐诊脉,本以为皇上突发急症或是出了其他意外,如今看来皇上面上并无急色,想必并非原先猜想的急症,那么由更擅长内科调治的右院判诊脉更合适些。
右院判迈出一步跪在康熙榻前,伸手手指搭在康熙腕脉上,静静地开始请脉,右院判是个年过五旬、精神矍铄的老者,他捻着小胡子沉吟了半响,又抬眼看了看康熙的面色,略微安心地拱手道:“皇上龙体安泰,只是虚火略有上升,并无大碍,只要多多休息,少食油腻燥热之物,膳食清淡些即可。”
当然若能少思少虑,多吃素菜就更好了,可惜太医院的人都知道皇帝素来勤政,不但每日必然批改奏折到深夜,膳食更是每餐无肉不欢,日子长了太医们连规劝都懒得了,幸好皇上还算能听得进皇贵妃的劝,不至于让太医院的人愁白了头发,如今皇上身体健康得很,不过是到了草原气候干燥,有多食用牛羊烧烤之类的膳食才导致火气旺盛,并无大碍,何况皇贵妃没有随行,他很怀疑自己的话能被听进去几句。
果然康熙没等听完就皱起了眉头,不悦地道:“怎么还是这些陈腔滥调,难道朕身上就没有其他不妥的地方? ”右院判微微一愕,似乎对康熙不同以往的反应有些惊讶,思绪电转间,心中猛地一跳,暗骂自己太过大意,若是没有特殊情况,皇上岂会三更半夜找太医,明显就是有什么猫腻存在啊!只是话已出口,如同覆水难收,不由得给默立一旁的左院判拼命使眼色,暗暗祈祷这位素来不懂看眼色的同僚能够救场。
左院判自然看到了右院判那眨到快抽筋的眼神,心中好笑之余对着康熙拱手道:“皇上可否容奴才也诊脉一番。”按常理来说同行相忌,同一个病人不该让两个以上的大夫诊脉,毕竟每个大夫行医风格不同,用药搭配方式也各不相同,同一种脉象开出的药方说不定差距甚远,所以会诊之说只适用于疑难杂症,一般病症很少经二人之手。
即使后宫妃嫔请脉亦然,太医都是全大清医术最顶尖的大夫,心中自有傲气,除非皇上下旨,否则很难让两名以上的太医会诊,当然如宜敏这样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贵妃、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自然不在此例,皇上就更不用说了,只有院正和左右院判才有资格为皇上诊脉。
康熙点了点头,对左院判的医术他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这位对于各种少见的疑难杂症和各种秘药多有研究,当年宜敏被白嬷嬷下了秘药蛊毒,无数太医皆束手无策,还是这位年纪最轻的太医出手才得以解毒,从那以后他就对这人上心了,细细调查之下发现此人出身不凡,其父乃是苗疆余氏一族之长,与大明皇室有灭门之仇,清军入关之后投靠了太宗皇帝,被赐予旗人的身份。
其母身份更是特殊,乃是出至以毒药暗器闻名于世的四川唐门,是前任门主之女,现任的门主的嫡亲妹妹,故而此人乃医毒双修,集两家之长,端得厉害无比,若非他在武艺上没有天赋,恐怕这皇宫也留不住这样的人才。
康熙对于这等人物自然极尽拉拢,不但升他为左院判,仅仅位列院正之下,而且平日里优容无比,正如此刻康熙就让梁九功给左院判赐坐,丝毫不顾及刚刚右院判是跪在地上给他请的脉。
左院判淡定无比地谢了恩,落落大方地在梁九功搬来的矮凳上坐了下来,直接伸出手指开始请脉,既没有关注右院判是否嫉恨,也没有对梁九功表示一番谢意,一副不通人情的模样,跟他那副平易近人的外表极为不相符,偏偏这幅脾气正对了康熙的胃口,对任何人都不买帐的太医他用这才放心。
左院判一副心无旁骛的模样,神情凝注地闭目读脉,慢慢地眉头皱了起来,让看到的人心跟着提了起来,右院判是怕真的诊出什么问题,无疑是凸显他的医术不精,而梁九功则是担心康熙有个什么好歹,他这个贴身太监必然第一个被人问罪,一个伺候不利的罪名足以让他死十次不只。
康熙心中也是紧张的,紧紧盯着左院判的神情,深怕出现任何不妙的苗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很顾惜的,尤其见识过当初抄检白氏一族时,那各式各样杀人于无形的毒药和诡异离奇的秘药之后,更是对这类东西忌讳无比。
“恕奴才直言,不知皇上不久前是否感觉到精神恍惚,似看到心中想念之人,且胸中欲念大盛,急于纾解?”左院判突然语出惊人,梁九功和右院判都是心中一跳,只不过前者是因为佩服,后者却是被吓的,但是心中都是感叹这左院判当真是个愣头青,怎么什么话都敢说,没看到皇上的脸色完全变了吗?
第137章 相思
康熙闻言心中震动,脸色立时就变了,目光凝重地看着左院判,沉声问道:“爱卿缘何作此猜测?莫非朕的脉息有何不妥?”在他没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竟然能把症状说得如此精准,看来自己确实着了他人算计!
“启禀皇上,依奴才看,您的脉象沉稳中略显急促,血气上涌、阳气之盛大异于往常,许是使用了催情助兴之物……”说到这里梁九功和右院判都偷偷地观察康熙脸色,本以为左院判这样口无遮拦的说法定会惹恼这位爱面子的主子,没想到康熙却面色如常,显然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
康熙面无表情地瞥了一眼偷偷观望的二人,那种明显警告的眼神让梁九功和右院判出了一身冷汗,纷纷垂下头不敢抬起,康熙这才转向左院判,神色缓和了些,继续追问道:“那依爱卿之见,朕摄入之物是何种药物?对朕的身体可还有其他影响?”古来**多为虎狼之物,为贪一时之欢愉而误终身者比比皆是。
左院判这时却犹豫了片刻,状似为难地吞吐道:“这……回皇上的话,催情助兴之物古来有之,且种类繁多,奴才观皇上脉象,所中并非那等损伤身体的凶猛之药,只是具体种类一时难以判断,而且……”
康熙心中刚刚松了口气,却被左院判的态度弄得再度高高提起,连忙追问道:“如何?莫非还有什么不妥之处?爱卿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他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幸好随行的还有左院判这个敢于直言之人,否则还真不好办,毕竟大多数太医都如右院判一般,生怕担上责任,一味地顾左右而言他,其实一句实话都没有!
“恕奴才无礼……”左院判说完这话,抬眼端详查看康熙面色和眸色,好一会这才肯定地道:“依奴才观察,皇上如今神志清醒,但眸光却有涣散之状,显然曾受某种控制神智的药物影响。只可惜如今药力即将散去,奴才无法断定皇上所中之药物是单品抑或混合,倘若是不同品种的药物混合在一起,那么效力自然倍增,说不定还会有暗香潜伏,故而不敢轻易下定论……奴才斗胆,能否请皇上将实情告知,以利于奴才的诊断?”
梁九功在一旁身子一抖,心中暗念阿弥陀佛,这位院判大人可真是胆大包天呀,连这等阴私之事都敢直言询问,他难道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吗?要知道当当一国之君,却险些被人用这等宵小之物弄得当众出丑,可谓大伤皇帝尊严,这种事捂都捂不过来,这个愣头青竟然自个贴上去找死,他能不能更傻一点呀?
康熙眼中闪过深沉冷冽的阴霾,此前若非他凭着毅力撑到最后,恐怕整个蒙古都要开始宣扬大清皇帝是个见到女人就走不动路的色鬼了!即使最后借酒装醉躲过一劫,但是抓着佟妃胡天胡地一个晚上的经历依然让康熙深感羞辱,恨不能将所有知情之人灭口!抬眼看了看梁九功和右院判,这两人立刻一个机灵,磕头识趣地告退,至于其他伺候的奴才早在两位太医进来之前就被秉退了。
梁九功出了御帐,被冷风一吹顿时打了个哆嗦,仿若死里逃生一般,身上满是冷汗,若非他这个贴身内侍没有康熙点头无法脱身,他早在康熙出现异状的时候,就想要有多远跑多远了,尤其这种让皇帝恼羞成怒的阴私之事,他们这些奴才更是容易成为替罪羊,他可不想不明不白就被暗中处理了!
等整个御帐中独留下康熙与左院判二人,康熙这才深吸口气,毫不保留地将今晚的情况缓缓道出,最后补充道:“朕已经命人查验过晚宴上的酒水烧烤等物,可以确定没有异常!”他的膳食不但由御厨单独准备,上桌前又经过多人试毒,被人做手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于酒水都是宫廷御酒,从紫禁城一路密封运至塞外,其酒香之浓郁只要一打开立刻香飘数里,想瞒都瞒不住!
左院判捻着小胡子时不时询问康熙一些细节之处,思虑良久之后断然道:“依奴才之间,此事最可疑之人便是那献舞的察哈尔格格!皇上接近她时曾闻到的那股特殊的香气很有可能便带着惑神之效,以皇上意志力之坚定,普通的**顶多让您恍惚,却无法让您产生幻觉,可见察哈尔格格身上的香气定然带着极为强烈的迷幻之效!”
康熙眸子深沉,一开始他确实对东珠格格惊艳了,尤其她那种桀骜不驯的眼神,更是少有地激起他的征服欲,所以当这个女人匍匐在他脚下的时候,他竟有种难以言喻的快感,但光是这些并不足以让他降低身份亲自搀扶,只因当时他恍然间似乎将她看做了宜敏,那个留在紫禁城中翘首企盼他归去的爱妻,是以他立刻习惯性地将眼前之人扶起,若非喀纳在耳边的一声惊呼,恐怕他早已情不自禁地将之拥入怀中了吧?
康熙心中恼怒已极,竟然敢用这种下作手段,分明就是想在蒙古王公和满朝文武面前打击他的威信,更可恨的是,他竟然将那等卑贱之人看做心中珍爱之人,简直是种令人难以忍受的亵渎!只不过康熙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发觉了其中的不妥之处,疑惑道:“倘若那东珠格格身上的香气当真厉害至此,那么中招之人定然不止朕一人,可是朕并未发现在场诸人有何不妥之处啊!”
要知道可是当时在场观赏这场献舞之人极多,东珠格格身上的香气更是弥漫甚广,如果闻到的人都如他一般**焚身的话,那察哈尔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下子将整个草原的部落权贵都得罪个遍?以布尔尼亲王那只老狐狸的狡猾,肯定不会做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
左院判冷笑一声解释道:“只因察哈尔格格对皇上所下的药物不止一种,身上的香气不过是引子,只怕是为了能够引皇上近身,为下**做准备吧?正如皇上所言,察哈尔格格当众献舞,必然旁观者众,若是人人都出现症状,那岂不是不打自招?何况四野空旷之地,香气弥散极快,倘若通过香气下药,效力不过瞬间,绝对无法达到让皇上难以自持的地步!”
左院判说着偷偷看了康熙一眼,犹豫了半响才咬牙问道:“不知皇上可曾与那东珠格格有过直接的身体接触?”话一出口,左院判背后的冷汗偷偷渗了出来,毕竟这种几乎是质疑康熙的话,已经算得上是不敬了。
康熙闻言脸色略微不自然起来,才轻咳一声,好一会才低声道:“当时察哈尔王在侧,为表示朕对察哈尔的重视,朕曾扶了东珠格格一把……”到了这等地步就算丢脸他也不得不说了,毕竟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不是?但是他却不愿意说出自己去扶东珠格格的真正原因,毕竟他对宜敏的感情绝不容许第三人窥探。
左院判当做没看到康熙的尴尬,自顾自地击掌叫道:“这便是了,东珠格格定然是借此机会对皇上下药,甚至可能一开始就将药物洒在肌肤上,皇上一触碰就会着了道!据奴才所知,蒙古各部代代皆流传有秘药,效果不一而足,且大多无需直接服食,只要接触就能渗入机理,见效极快!”
康熙脸色变幻不定,蒙古秘药么?当初太皇太后身边的白嬷嬷伏诛之前,他可是从她口中掏出了不少太皇太后当年的阴私之事,蒙古秘药在其中可谓大放异彩,无论是孝端文皇后哲哲,还是孝献皇后海兰珠都栽倒在秘药之下,其余中招的后宫女人更是数不甚数,有的令人身体衰弱至死,有的令人终身无法孕育子嗣,有的令女人快速衰老,有的……
各种诡秘之极的手段令康熙叹为观止,也因此对太皇太后的不忍和顾念变成了深深地忌惮,尤其他的亲生额娘孝康皇后同样死于这等秘药之下,他岂能不引以为戒?但是正如左院判所言,蒙古部落都有自己秘而不宣的传承,即使科尔沁各旗之间也多有不同,他这些年尽力查探也是收效甚微!
“爱卿能否推断是何种秘药?可有解法?”康熙对自己的安危是极为看重的,即使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此时并无异常,但依然不放心,毕竟秘药中也有不少是潜伏多年不发的,一日不弄清楚是何种药物,他就一日不得安心。
左院判皱着眉头苦思半响,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皇上恕罪,奴才虽然自认对天下奇药了解甚多,但是蒙古秘药不在其中,何况这种一看便是极为珍罕之物,更是闻所未闻!可惜蒙古各部对秘药素来口口相传,看管甚严,流传出来的更是几乎没有,医药典籍中对此记载寥寥,奴才着实难以确定究竟是何种秘药了!”
康熙脸色难看了起来,难道就这样算了?万一哪一天发作起来呢?有这样一颗定时发作的毒瘤在体内,让他如何能够安心?
左院判见康熙面色不悦,连忙安抚道:“不过皇上大可放宽心,奴才虽不能确定具体成分,但是药效可以肯定是为了催情助兴之用,此种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行房之后即可解除药性,除非行房的对象本身有所不妥,否则单凭此药是无法对皇上造成其他影响的!”
康熙眼神微微闪动,左院判的言外之意他听出来了,行房对象有所不妥指的是谁更是彼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他宁可面对佟妃也不愿招幸东珠格格的根源所在。
康熙本身是个果断之人,更明白左院判是个直白不推诿的性子,便不再纠缠此时,直接对着左院判点头道:“幸亏此行有爱卿在,否则朕必然乱了方寸!此功劳朕记下了,待回宫之后再论功行赏,朕许你随时进入皇家书库之权,里面的医药典籍任你翻阅抄录!”
原本宫中有此特权的仅太医院正一人,只是沈行济的医术明显偏向正统,对于偏门的毒药秘药显然不如左院判来得精通,不过是些蒙尘的典籍罢了,若是左院判能够借此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了,那么日后自己被那些阴险伎俩算计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素来不动如山的左院判一听康熙这话,顿时满面喜色,真心实意地对着康熙行了大礼,声音中带着难得的激动:“奴才谢皇上大恩,奴才毕生之愿就是能够遍览古今药典,曾闻院正大人言道宫中医药典藏之丰冠绝天下,且多是早已绝迹的孤本,令奴才欣羡不已,恨不能以身代之,如今能得偿所愿,此生足矣!”
“爱卿快快免礼!”康熙有些惊异地看着这个一向宠辱不惊的太医,看来这人还真是个医痴,过去为了拉拢这位杏林圣手,他没少赏赐他金银珠宝、豪宅美妾,但不是被婉拒就是淡然受之,明显不怎么放在心上,没想到不过一些他从不放在眼里的陈旧书籍就能让这位激动至此,早知如此他之前何必费那么多的心思呢?
左院判满心欢愉地站起身,他这下是真正毫不作为的欢喜,若说整个紫禁城有什么东西最吸引他,那么无疑是皇家的藏书库,那里收罗了无数前朝典籍,虽然经历过满清入关之时,李自成防火焚烧皇城之时毁损无数,但是最为偏僻冷门的医书药典却幸存了下来,他曾经无数次偷偷潜入其中查看,除了一部分沈行济整理出来的之外,大多数珍贵的典籍被胡乱堆放在一起,上面蒙上了厚厚的灰尘,甚至还有老鼠爬动,看得他心中滴血,无数次咒骂爱新觉罗家都是一群不识货的草包,偏偏他又不敢随意带走这些东西,以免被人发觉异常。
虽然宜敏给了地狱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医书药典,但是不代表他对其他医书就没有兴趣,相反他对于一些偏门冷僻的典籍更为狂热,若非宫中还有宜敏坐镇和天枢压制,恐怕他早就不顾后果将那些看得上眼的书全都搬走了,如今眼馋了这么多年的东西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收为己用,他岂能不打心眼里高兴?
康熙等左院判冷静下来之后,才用手指轻敲扶手,沉吟着交代道:“若朕所料不错,察哈尔这次算计不成,明日想必会直接将那东珠格格送过来,到时候劳烦爱卿亲自走一趟,好好给那东珠格格诊断一番,如有任何异常之处立刻报与朕知晓……”虽然明白察哈尔不会傻到在这方面留下破绽,但是东珠格格既然是他们花了大的力气培养,又千方百计送到他身边,那么这女人肯定有猫腻,他可不信察哈尔会真心臣服于大清,谁知道这个东珠格格身上有什么猫腻?
只可惜他当时金口玉言已经接下了这份烫手山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反悔,否则不光他这个皇帝颜面无存,察哈尔更不知会拿这个当借口生出多少事端来?甚至其他有心依附大清的蒙古部落恐怕也会因此裹足不前,这样的代价他付不起也不想付!左右不过是个女人罢了,他只要不去碰她,难不成她还能翻起什么风浪不成?虽然这个女人确实脸蛋漂亮得不像话、身段更是妖娆惹火,堪称难得一见的尤物,但是还没达到能让他为之不顾一切的地步!被算计一次叫大意,要是栽进同一个坑两次那就叫愚不可及了!
“嗻!奴才必不负皇上所望!”左院判闻言低下头应诺了下来,掩住嘴角缓缓勾起的弧度,慢慢倒退着出了御帐,对着在帐外踱来踱去,带着些焦虑不安的梁九功和右院判招呼了一声。
梁九功眼前一亮,连忙上前一步悄声问道:“院判大人可需开方问药?”刚刚皇上将他和右院判都被支出了御帐,显然皇上不想让第三人知道内情,梁九功自然很是识趣地不去问具体情况,只问是否需要开方子熬药,以此讨好这个明显得了皇上另眼相看的左院判。
左院判笑着摇摇头,压低声音回道:“梁公公放心,皇上身体并无大碍,只需多进些温水,再好好歇息一宿即可!至于开方问药却是不必了……不过本官看皇上精神不振,怕是有所劳累,需要好生调养一番……至于该如何调养?”说着意有所指看了看默立于不远处的右院判:“梁公公何不请教右院判,本官对调养一道可远远不及司徒大人呢!”
最后那句话被竖起耳朵偷听的右院判心中一阵舒坦,眉目舒展开来,暗自嘀咕总算这左院判还没傻到家,还知道给他铺个台阶下,从刚刚起就憋着一股子火气消散了不少,转念一想,自己和左院判本身擅长的领域不同,他本就长于调理身体一道,在偏方秘药房门确实没必要与左院判这个天才鬼才较劲,没得自找不自在而已。
等梁九功凑过去询问的时候,右院判立刻和颜悦色地细细交代了一番,还暗地交代弄些补精益气的食材给皇上补补,毕竟催情之物大多凶猛,若不及时调养必然导致身体亏损,听得梁九功不停点头,深以为然,他可是知道今个晚上皇上的疯狂的,幸好此时不是在宫里,不然他可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皇贵妃的责难了!
好不容易将右院判的话都一一记下,梁九功这才轻轻舒了口气,拱了拱手感激道:“多谢院判大人指点!”
右院判笑呵呵地拱手道:“不过是本官分内之事,本官这就先告辞了,稍后会写好食补方子命人送来,梁公公接下照办便是了。”
梁九功自然连连应是,亲自将一老一少两位院判送出了营地,目送他们离开后才往回走,一旁的小李子凑上前嘀咕道:“师傅,您老人家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何必对那两位这般客气!”
梁九功狠狠地拍了他的脑袋一下,恨铁不成钢地气道:“你这小猴子竟会说浑话,这宫里什么人最难缠?非那群太医莫属,尤其品级高的太医,动动手指都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你!连那些妃嫔主子都要好声好气地巴结他们,咱们有什么资格拿乔?给本公公记住了,这宫里什么人都不能轻易得罪,即使背地里恨不得整死的人,当面也要带上七分笑,否则先死的难保不会是你!”
小李子缩了缩脖子,讨好地一笑:“还是师傅见多识广,我这小猴子果然还有的学呢!”那副搞怪的模样惹得梁九功一阵笑骂,这小李子便是李全了,自从梁九功发觉他入了皇贵妃的眼,便刻意地拉拢了他,收了他当徒弟,这些年下来倒也有了几分真心疼爱。
梁九功带着小李子走到御帐前,却见喀呐大统领依然守在门外,没有被召进去,不由得暗自奇怪,依着皇上的性子,定然是要彻查此事的,怎地这会竟然没有动作?想了想,壮着胆子微微抬高声音对内请示道:“皇上,可容奴才入账服侍?”他可不想冒冒然进去触了万岁爷的霉头,到时候才真叫冤呢!
“不必了,你就在外面守着,有事朕自会传唤你。”帐内沉默了片刻才传来康熙的回应,低沉的声音中带着说不出的疲惫和倦怠,梁九功一听这语气顿时不敢再接话,只以为康熙折腾了一夜,这会是打算要歇息了,连忙对立在一旁眼神担忧的喀呐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刻会意地点点头,对着周围的侍卫打了个手势,侍卫们立刻悄无声息地扩大了保护圈,保证百米之内不会有任何声响惊扰御帐内的九五之尊。
御帐内,众人认为已经倦极歇下的康熙,此时却端坐在书案后,就着明亮的灯火,垂首专注地翻看几张写满字迹的宣纸,口中喃喃念着信中的内容,一字一句细细咀嚼,康熙面上僵硬的神情终于慢慢放松了下来,眼底的暴躁抑郁的风暴慢慢平息,变得温柔而眷念,忍不住伸手轻柔地触摸上面娟秀飘逸的字迹。
康熙将信细细看了一遍又一遍,伸手拿起一旁随信而来的精致荷包细细端详,小心地从中取出一小团绒细的毛发,凑到鼻尖轻轻嗅闻,只觉得一阵浓郁的奶香味扑鼻而来,仿佛钟粹宫里那个软软糯糯的可爱小娃娃就在眼前一般扑腾一般,忍不住在心中反复描绘着那对母女相似的眉眼与轮廓,只觉得压抑不住的思念涌上心头。
“敏儿……”康熙紧紧握住那尤带熟悉香气的荷包,将之凑到唇边轻吻,眼前仿若浮现那女子如画的容颜,“敏儿……朕想你了……怎么办呢?”
第138章 事发
辽阔的草原上,数千顶营帐仿若天上的白云聚集在一起,覆盖了一大片碧绿的原野,在正中心的位置特地留出的一大片空地上,此刻人声鼎沸,呼和呐喊之声不绝于耳,气氛之热烈前所未有,只因大清皇帝亲自主持的蒙古第一勇士大比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正北方的高台上康熙和孝惠高居主位,两人左右是承瑞和赛音察浑这两位随行的阿哥,往下两侧则是爱新觉罗氏爷们和蒙古王公贝勒,再下则是满蒙文武大臣,可以说但凡够得上品级的人全都到场,满蒙皆崇尚勇武,是以对第一勇士之类的称呼尤为重视,尤其背后还有康熙许诺的让人难以拒绝的好处。
空地正中间正进行布库,两名高大壮硕的蒙古汉子互相对峙,警惕地绕着圈子,寻找着彼此间的破绽,周围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各自为自己部落的勇士鼓劲呐喊,两名大汉死死盯着对方的眼睛,目光凶狠,表情狰狞,霍然间两人同时扑出,扭在一起,双脚不停移动勾缠,上身拧动着想要压倒对方,你来我往的动作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突然扎赉特旗勇士一个扭腰使了个巧劲,将一味用蛮力压制他的杜尔伯特旗勇士摔了出去,地面一阵颤动,杜尔伯特旗勇士壮硕的身躯猛地砸在地上,顿时烟尘四起,扎赉特旗的勇士欢叫着扑进族人堆里,族人们纷纷热情的拍打祝贺,让那勇士受到英雄一般的待遇。
上一篇: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