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当艾琳娜放下笔,感觉自己都快不认识“丫头”这个词了。
第273章 万众期盼
在考文特花园剧院和欢乐剧院的新剧目首演结束之后, 大家纷纷在茶会、舞会、俱乐部等社交场合,交流着自己的“观剧体验”。
大歌剧自然备受好评,就连观众席的著名音乐家都说, “剧院纵然华丽,也难敌这部歌剧的辉煌……这是一部杰作……弗朗西斯先生确实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名声。”是的,这部大歌剧让作曲家弗朗西斯闻名一时, 巩固了剧作家亚瑟先生的声誉,也使剧院经理坎贝尔先生声名鹊起。
尤其是第三幕的“修女芭蕾”, 成为这部歌剧最轰动的片段之一,新颖得引人注目, 主演的芭蕾舞演员更是将自己的名声传遍卢恩顿,就坎贝尔先生透露, 他邀请了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剧院经理前来观看, 而这些同行也为之折服, 纷纷表达引进的兴趣,洽谈合作的邀约接踵而至。
当然, 坎贝尔先生的努力也不是白费的,他邀请了一大堆有影响力的人士来免费观看, 除了王室贵族,还有诸多音乐家、诗人、名流……并期待着他们的好评,尽管有个别人认为男主角实在稍显优柔寡断,人物塑造上存在不足, 但就其音乐方面达成一致的看法,几乎一致认为它具备了巩固作曲家声誉的“所有必要品质”。
坎贝尔先生已经在畅想未来了,这部大歌剧在亲王的支持下筹备和演出,可以说,某种程度上, 坎贝尔先生属于“奉命行事”,如果它能够被诸多国家引进,获得国际声誉,那它的成就者坎贝尔先生没准会获得荣誉称号呢。
所谓荣誉称号,主要是受封爵位或者荣誉骑士头衔,被授予此类称号的人往往被称为“爵士”或者“勋爵”,虽然不一定有实质性的土地或权力,但这实实在在的是贵族爵位啊。
不过,这一切得看大歌剧在海外的演出情况,以及坎贝尔先生的社会关系和人脉了,考虑到他有一个伯爵父亲,以及将来可能会拥有一个公爵女婿,如果大歌剧表现优秀,这一荣耀并非遥不可及。
由于戏剧相关的报纸、杂志大多是周刊甚至月刊,人们只能在各种社交场合上交换意见,加上上流社会的诸多人士,大多被邀请去看了大歌剧,是以,当少数去过欢乐剧院的人士谈到《超人》的时候,顿时引起了诸多人士的好奇心。
“真的有那么惊人吗?”茶会上,还没来得及去看《超人》的客人问道。
“当然是真的,”斯蒂芬夫人点点头道,“我之前从没想过能亲眼见到那么高大的巨人……呼吸都快停住了,不得不闻一闻我的嗅盐。”
在这个时代,女士们晕倒已经成为一种十足的淑女风范——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流行的束腰时尚,如果被勒得喘不过气来,稍稍激动一点就容易晕过去,而考虑到中下层阶级的女士干活儿时肯定无法束腰,这就成了上流社会女士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一种方式。
能将一位女士激动得晕过去,足以表示这部戏剧的优秀之处了,至少其他人在看大歌剧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
“哇,说得我都想去看看了,”客人们纷纷表示,“听说这是一个系列的?”
“是的,”斯蒂芬夫人拥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她直接询问了一位侍者,关于所谓的“系列戏剧”,好在侍者们都经过了爱德华的严格培训,对于观众的问话都能对答如流,“他们说,接下来可能会有别的怪物,而在巨人离开之后,人类得想办法使用变身器来解决那些怪物的问题。”
“还会有别的怪物?”客人们幽默地道,“看来,戏中的卢恩顿非得被毁上几次不可。”
——事实上,在原来的奥特曼系列里,剧中的城市被毁灭了起码有上百次呢。
这种“怪物从天而降毁灭城市”的题材,对卢恩顿人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虽然在一些奇观表演里不乏“怪物”形象,比如说马戏团,成为都市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灾”之类的末世题材,也常出现在小说和绘画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恐惧。
但是,怪物从天而降毁灭城市?那可谓是将卢恩顿人特别害怕的两种东西结合起来,就斯蒂芬夫人在剧院大厅里听到的——很多观众会在表演结束之后在大厅交流自己的观剧感想——已经有不少文化人在探讨这种新题材,是否意图描绘人类在巨大变革前的脆弱,是否隐喻着未来将不可预测的剧烈动荡。
诚然,在一个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国家,许多知识分子对未来抱有十分复杂的心情,酝酿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情绪,这种“灾难即将降临”的戏剧主题似乎触动了人们心中潜藏的不安。
“没想到欢乐剧院又发掘出一个新题材,”对欢乐剧院有所了解的客人感叹道,“我还以为他们会继续表演他们的爱情故事呢,老实说,这个社交季没有那些爱情故事,好像少了点什么一样。”
每个剧院有自己的特色,考文特花园剧院得到皇室的特别关注和支持,专注于高雅、传统的演出形式,以歌剧和芭蕾表演闻名,不断创新、引入其他国家盛行的歌剧,是剧院界当之无愧的排面,德鲁里巷剧院曾经以奢华壮观的布景设备和舞台机械而著称,但更换了几个剧院经理后,这项优势就不太明显了。
老牌的兰心剧院擅长通俗的、冒险的情节剧,以狗血、惊险的情节闻名,新来的环球剧院则是以悲剧和历史剧为主,堪称考文特花园剧院的平替。从前的欢乐音乐厅确实有不少创新的戏剧,不过欢乐剧院只表演过两部戏剧,《怀特的故事》和《午夜少女》,都是超自然生物和人类的爱情故事,人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走爱情戏剧的剧院。
现在它突然画风一变,要和德鲁里巷剧院比拼机械设备和舞台效果了,而且,它不仅在舞台设备上显得新颖,连选材都与众不同。
“德鲁里巷剧院恐怕得另谋出路了,”客人遗憾地道,“他们的剧院经理找得怎么样了?有什么消息吗?”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他们的经理一年比一年差劲,但在这个社交季,还是推出了一部小型的轻歌剧,好歹充充门面。
然而,这部轻歌剧并未激起太大的反响,甚至在纷繁的社交议题中显得微不足道,几乎悄无声息地掠过了本季的舞台。
“据说他们打算去弗兰西找找,”消息灵通的斯蒂芬夫人说道,“考虑到大歌剧的创作者就是考文特花园剧院经理从弗兰西找来的。”
弗兰西堪称整个大陆的文艺中心,在本土实在找不到好的人才的情况下,去外面找找也不错。
“我觉得他们应该更需要一个新的剧作家和作曲家,而不是一个剧院经理,”客人耸了耸肩表示,“之前的剧院经理其实干得不错,想一想欢乐之家,音乐厅的经理是一位从没接触过类似领域的绅士,而欢乐剧院的经理甚至是演员提拔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大获成功,考虑到情节剧实际上并不需要什么音乐,剧作家的作用就格外重要了。”
“其实有不少人认为欢乐剧院的剧作家,或许就是这家剧院的主人,”另一位客人接道,“他或她所拥有的权限实在太大了,就拿《超人》来说,它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换成任何一个剧院经理都不会通过的,而它的成功并没有什么先例,一旦失败,整个剧院都会破产,而剧院经理居然能那么坚定地推行下去……”
“这么看来,不仅剧作家权力超凡,”斯蒂芬夫人坐直了些,若有所思地说,“这还要求剧作家和剧院经理有极佳的关系。毕竟一位剧院经理如果担心风险影响名声,可能宁愿辞职也不愿执行这样的冒险方案。”
探讨了一番欢乐剧院的人事组织后,众人只得遗憾地表示,它的成功确实难以复制,德鲁里巷剧院还是去弗兰西看看有没有好的剧作家和作曲家吧。
就在众人都探讨着剧院的热门话题时,忙了一天的《镜报》终于收到了《女仆日记》的投稿。
“真的假的?”不怪编辑们如此询问,主要是他们收到太多仿冒产品了,学着女仆日记的口吻来投稿一些“上流社会”的传闻,其中不乏什么偷情、捉奸在床的戏码,刺激倒是挺刺激的,但跟之前的一比,就没那味了。
其实,女仆和贵族主人的故事屡见不鲜,但如《女仆日记》这般成功的,那可太难了。
自打上次将女仆日记刊登出来之后,小报销量直线走高,都不知道那些读者是买去瞻仰还是嘲笑的,编辑们一直以为是后者,但收到读者来信之后才诧异地发现,居然是前者居多。
不少人在信中询问日记中的主人公是谁,要求赶紧刊登后续的剧情,感慨于这位W先生对女仆的深厚情谊,感激这位W先生为自己提供了……呃……情话?促成了他的婚姻?——编辑看得眼珠都要掉下来了,甚至还有以W先生视角写的情诗,老实说,文采还挺好的,就是太过绅士了,显得跟W先生没啥关系。
究其原因,还是W先生的……强烈反差和狂热情话,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甚至,一般人看了,都难以理解和接受,更不用说续写了。
是以,收到新投稿的编辑,已经对这类作品深深地ptsd了,“又一部仿作……咦?等等,好像不是仿作啊?!”
第274章 花花公子语录?
原本今天一天, 小报编辑们应该都会整理考文特花园剧院首演的消息,尤其是伯蒂亲王的出席。这个流量之王一出场便注定是新闻爆点,更何况他的夫人也在场, 而在台上表演的女主角是他的情妇!这可太刺激了,简直是小报梦寐以求的头条素材。
然而,伯蒂亲王的风流韵事已经重复了太多次, 连编辑们都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当他们看到另一则消息, 瞬间焕发出新鲜的兴奋感:伯克利公爵居然和坎贝尔家一同出席首演,据说他们公用一间包厢, 这可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相当于E小姐和B公爵在公众场合确认了他们的关系——追求者和被追求者的关系。
编辑部里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热潮, 大家纷纷开起了赌局, 猜测他们会在什么时候订婚。
“我猜半年, ”资深编辑自信满满地道,“没准社交季结束后就能听到他们订婚的消息了。”
“我觉得要一年, ”年轻编辑稍加犹豫,认为双方可能会花更多时间慎重考虑, “毕竟,他们连对比其他追求者的机会都没有,好歹也要多看几个,才能更稳妥地做出选择吧?”
“其实, 就我们知道的消息来看,”中年编辑指出道,“从前E小姐也有不少追求者,但在公爵邀请她跳过舞之后,那些绅士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对吸血鬼们来说, 艾琳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毕竟她聪明(指写小说)又美丽,还很有商业头脑,甚至,很多同类都有些“敬畏”她,毕竟她为族群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从她以后,他们不再是红皮肤、满口獠牙的血魔,而是冷白皮、英俊漂亮典雅的吸血鬼贵族。
如果说他们一开始对伯克利还有一点怨念的话——有时候他们会想,要是知道自己变成这副鬼样子,那宁愿死掉,但真的自我了断又不甘心——对艾琳娜就是纯粹的感激了,写点口口文学而已,想要重回人类社会免不了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称得上非常轻微了。
反正,在吸血鬼们看来,艾琳娜堪比“救命恩人”,为了报答她的恩情,吸血鬼们愿意双手奉上结婚戒指,如果她需要的话。
不过,既然伯克利公爵在追求艾琳娜,那其他吸血鬼自然退避三舍,毕竟,伯克利可是他们名义上的“首席”,对这强强联合的婚姻,吸血鬼们也抱着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将族群做大做强,最重要的是摆脱预言中的被审判的画面。这则预言仿佛悬在它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它们时刻心惊胆战。
所以,对不知内情的编辑们来说,“那些追求者是不是伯克利公爵警告过了?”他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都不敢继续向坎贝尔小姐表达好感了——这还不算爱吗?!”
“伯克利公爵真是爱惨她了,”编辑们纷纷感慨,“我赌他们能三个月订婚!”
“三个月就太短了吧?”一位编辑提出质疑,“坎贝尔家是不会答应的。”
就如现在一样,如果一对年轻男女过快地订婚,人们就会猜测其中是否有迫不得已的隐情,总而言之,半年到一年是不错的时间,三个月?那可就太快了。
在谈论了一番B公爵和E小姐的爱情故事之后,他们也看到了不少花边消息,比如说“唐璜”先生又和哪位夫人调笑,而她的丈夫在一边居然并不恼怒,让人不得不感慨他的手段……诸如此类。
在吃瓜吃得肚子溜圆的时候,一位编辑听到了同事有关“女仆日记”的自言自语,不由得转头问道,“那名女仆又寄了新的日记回来了吗?是真的日记吗?”
由于艾琳娜懒得再想一个笔名了,所以这次投稿她用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女仆”,用来混淆视听,所以编辑们便将这位作者女士直接称呼为女仆小姐,而她寄来的日记,也直接称作“女仆日记”。
“很像,”编辑从一堆混乱的文件里翻出这篇稿件的信封,确认道,“没错,就是这位小姐。”
在新的信件里,女仆小姐解释了最近没有回信的原因——她的主人今年第一次步入社交季,作为一名女仆,她忙得难以抽出空闲时间。虽然她也想要将祖母的日记分享给更多人,但现实使她无法保持稳定的投稿频率,编辑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毕竟对一名女仆来说,本职工作肯定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对读者来说,就是彻头彻尾的坏消息了,可惜,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镜报》又不是专门刊登女仆日记的报纸。他们可没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
“真的吗真的吗?真的是那位女仆小姐吗?”听到他们确认了对方的身份之后,其他编辑顿时围了过来,“太好了,我真想知道W先生还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话语。”
老实说,之前的给命文学可谓是成了编辑们的快乐源泉,每当有过于繁重的工作,编辑们就会阴阳怪气地跟主编抱怨,“是是是,命都给你。”
因为说的次数过多,原本的头皮发麻已经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被洗刷一空,现在他再看原作,已经没有什么脚趾抠地的尴尬感觉了,只是略微皱了皱眉。
不得不说,脱敏之后,编辑们又跃跃欲试起来,期盼着看到W先生的奇葩语录,毕竟,连给命文学都习以为常了,还有什么能再让他们尴尬呢?
“快念念,”编辑们幸灾乐祸地指使着拆到信的同事,“W先生后面还说了什么?”
拿到信的编辑仿佛中了头彩一样站起身来,煞有介事地清了清嗓子,“……目睹了……震惊……出错……”
当他们听到花花公子S先生,不由得惊讶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因为他们整理消息时的一位花花公子也是S的姓氏,不过,因为这个姓氏的人太多,他们用的是“唐璜”来指代,这是西班尼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情圣”的代名词。
“应该是巧合吧,”资深编辑耸了耸肩道,“姓名里有S的那么多。”
同时,编辑已经抑扬顿挫地念到了,“……你们女人就是喜欢口是心非。”
“看来这是个自视甚高的人物,”中年编辑皱皱眉头,挑剔地说道,“这么狂妄倒不像我们的‘唐璜’先生。依我所知,他还算是个幽默的绅士呢。”
“……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念到这里的编辑忽然顿住,茫然地“啊?”了一声,半天才回过神来,“这表情也未免太复杂了吧?”
资深编辑忍不住感叹道,“这位女仆祖母的眼力还怪好咧,居然把那种微妙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其他人也忍俊不禁,纷纷怀疑对方到底是在由衷感叹,还是暗含几分讽刺。
编辑继续念道,“……丫头……别嘴硬,眼神是不会说谎的……”
他一阵头皮发麻,深深吸了口气,其他人也纷纷露出复杂至极的神色,仿佛谁往他们身上泼了一层油一样,浑身不自在。
终于,年轻编辑忍不住打破了沉寂,露出半真半假的嫌恶表情:“这也太肉麻了吧!这位女仆祖母可真是观察入微。”
资深编辑点点头,勉强地笑了笑,“是啊,‘眼神是不会说谎的’……这种台词放在爱情小说里倒也勉强合适,不过读起来实在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还有那什么‘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另一个编辑忍俊不禁地模仿了一下那个语调,“实在是太过了,连莎比亚也不敢这么写吧?”
“不过说实话,这么描写一个花花公子的眼神确实有点意思。”年长的编辑轻咳了一声,显然也没能完全免疫这种描述的冲击感,继续分析道,“也难怪,这位‘女仆祖母’可是过来人,说不定她年轻时见识过的贵族风流人物比我们想象得还多。”
一时间,编辑们对上个世纪的风流人物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敬佩之情。
老祖宗玩得真开啊,倒显得我们保守了。
停了好一会儿,这位编辑才继续往下读道,“……能让我记住名字的,丫头,也只有你一个……我知道你现在还配不上我,但我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得到我……”
读完整一篇丫头文学,这位可怜的编辑终于忍无可忍地仰倒在椅子上,双手捂脸,一脸崩溃的表情。
“这、这究竟是什么鬼话啊!”他深吸一口气,似乎还没能从文字的“震撼”中恢复过来,“这位S先生怕不是每天照镜子对自己说这种话吧?”
“太肉麻了!”旁边的年轻编辑抱着胳膊搓着,“我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自信能让人说出这种话来!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我们真的要刊登出去吗?上一篇W先生还算有趣,这位S先生的言辞……真的会受到读者欢迎吗?”
一想到读者可能会对这些肉麻的台词津津乐道,这位年轻编辑的脸上露出了微妙的纠结。
中年编辑默默点了点头,试图为这位“情圣”辩解几句:“或许,花花公子们还真是这么说话的呢?人家可有的是追求对象。”
“虽然我不是一名花花公子,”年轻编辑忍不住反驳道,“但如果我是,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这种台词究竟能迷倒哪位小姐啊?”
花花公子风评受害!
“哎哟,这也不一定,”中年编辑摸了摸下巴,目光中带着些许老练的调侃,“咱们还记得那位读者来信里提过的事吗?前几天不是有人来信说,靠着W先生的语录成功求婚了?那位可怜的男士本来一直被追求的小姐嫌嫌他不够大胆——可当他说出那句‘命都给你’时,那位小姐瞬间就被感动了,竟然同意了求婚……所以谁知道呢,说不定,有些人还真吃这一套?”
“什么?!”年轻编辑显然第一次听到那么离谱的事情,惊讶得差点把手里的笔摔了,“就因为那句‘命都给你’?这……这未免也太戏剧化了吧!哪位女士这么没眼光啊?!”
资深编辑拍拍手里的稿件,忍不住笑道,“没准下一封读者来信里就会有人写道:‘我在表白时用了那句“眼神是不会说谎的”后,成功俘获了她的心!’”
“……”年轻编辑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沉重地道,“我想象不出来……”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