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 第147章

作者:锦屏韶光 标签: 时代奇缘 幻想空间 异世大陆 西方罗曼 爽文 西幻 穿越重生

第275章 珍妮的憧憬

  事实证明, 所谓“没脑子”的女士还真不少呢。

  珍妮特就是其中一个。

  艾琳娜万万没想到,自己冥思苦想的“丫头文学”不但没有劝退珍妮,反而让她更有代入感了。

  这天, 她们的母亲坎贝尔夫人照例看过一遍小报,确认没有过于轻浮的内容后才递给她们,艾琳娜拿过最上面的《镜报》, 假装随意地翻阅起来,确认“丫头文学”刊登在上面, 装作不知情的模样看了半天,还发现自己和伯克利在考文特花园剧院看戏剧的消息, 上面还谈到她的歌剧时装,称她整个人“熠熠生辉”。

  可不是, 戴了那么多亮闪闪的宝石首饰, 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

  至于伯克利公爵, 《镜报》也没放过他,煞有介事地写道:“B公爵全程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E小姐, 毫无疑问,他们肯定能在一年内订婚。”艾琳娜看到这行字不禁打了个寒颤, 怀疑自己的各种“文学”投喂过量,使这些编辑发生了奇怪的变异,才写出这样令人头皮发麻的描述。

  “艾尔,上面又提到你和伯克利公爵了。”珍妮特一脸兴奋地举着小报给她看。

  “我也看到了, ”艾琳娜无奈一笑,“难道最近没有别的八卦或丑闻可写了吗?”

  “伯克利公爵实在太有名气了,”珍妮特耸了耸肩道,“这也是难免的啦。”

  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公爵头衔在贵族中地位最高, 仅次于皇室成员。全国的世袭公爵屈指可数,只有二三十位左右,而像伯克利公爵这样年少有为的更是稀缺。毕竟,贵族头衔按长子继承制传递,贵族们通常寿命悠长——坎贝尔家的祖父就活得相当高寿。大伯如果继承爵位,大概也五六十了。

  即便许多贵族子弟年轻俊朗,却还未正式继承家族爵位,顶多拥有“侯爵”或“伯爵”头衔。因此,年轻的公爵无疑是稀有、耀眼的存在,妥妥的社交宠儿。

  更何况,伯克利公爵本身拥有传奇般的背景,足以成为媒体的焦点。他的情感生活自然会引发人们无穷的兴趣,连带着艾琳娜也频频登上报端。

  说真的,就连坎贝尔家都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么一位“黄金单身汉”,居然看上了自家的大白菜,尽管带着“女儿滤镜”,他们觉得艾琳娜漂亮又可爱,可是……仅仅一面就迷倒一位公爵殿下?这也太“童话”了。

  尽管伯克利频频出入坎贝尔家,但是坎贝尔家的成员们都感觉自己在做梦,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坎贝尔先生甚至还专门写信给祖父,问他坎贝尔家有没有什么宝藏之类的东西,能够吸引一位公爵绕个弯子来达成目的。

  祖父当然表示没有那种东西,并让他放宽心,信中幽默地写道:“如果伯克利公爵最终没能娶艾琳娜,也不必担心,至少她现在的名声是加倍地响亮了!之后能遇到的对象想必也不差。”这大概就是“公爵严选,值得信赖”?

  收到这封信的坎贝尔先生哭笑不得,心情却轻松了不少。

  所谓社交圈里没有秘密,在艾琳娜出席哈丽特夫人舞会的时候,就收到了伊丽莎白和她姐姐的来信,丽兹的信中满是兴奋的祝福,并打听小报上说的细节,丽兹姐姐则是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一些和男士相处的窍门,包括但不限于“千万不要收男士的礼物”。

  “在男士没有求婚之前,千万不要收他的礼物,除了鲜花、糖果和书籍,”丽兹姐姐在信中写道,“这意味着你接受了他的追求,隐含着婚约的承诺。”

  虽然小报一直在鼓吹“B公爵和E小姐马上就要订婚了!”但实际上,他们不过刚处于“求爱期”而已,而更仔细地划分,是“关注期”。

  在这个时代,异性之间的交往划分得极为严格。在关注期,女孩可以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与男士社交,而男士也可以上门拜访,但双方的关系仅止于纯洁的相识阶段。女孩可以接受多个追求者的邀约,而男士也可以与几位女士相识并相处,这种社交过程被视为“审慎择偶”的体现,十分普遍且理智。

  当然,如果这位绅士追求几名年轻女士,但却迟迟没有向婚姻迈出一步,他的声誉就会受损,被打上“花花公子”的标签。警惕的父母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他不会接触到自己的女儿。

  至于为何伯克利公爵的追求如此惹人注目,完全是因为他并未显现出任何其他意向,而其他男士似乎也都被他的存在“警告”了一般,几乎没有人敢对艾琳娜展开积极的追求,完全没有“公平竞争”可言。这才让人误以为两人好事将近。

  “他真是太狡猾了,”已经订婚的薇拉看到小报之后也给她写信,“肯定像小报说的那样,伯克利暗中做了什么手脚,才没有人来追求你,我甚至怀疑那些小报订婚之类的猜测都是他暗示的!”

  其实,艾琳娜也不是没有这种怀疑。

  但是薇拉说了一堆坏话之后,也“客观”地表示,“……我承认他还不错,至少在俱乐部里,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了,其实之前我觉得雷金纳对你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对象,他看起来很崇拜你,不过和伯克利相比,那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

  艾琳娜想了想雷金纳……呃,也是一个英俊小伙,但自从上次舞会之后,似乎就像受了惊吓似的,每次在舞会上看到他都战战兢兢。难怪小报会怀疑她的潜在追求者们被伯克利“暗中警告”了。

  “艾尔,”珍妮眨了眨眼,朝她手上的《镜报》指了指,“你看完了吗?”

  “当然看完了。”艾琳娜故作镇定,将报纸递给她,特地把“女仆日记”那一页折了上去,然后假装随意地喝着茶,偷偷留意着珍妮的反应。

  果不其然,珍妮随意地扫过其他新闻,立刻被那篇“女仆日记”吸引了视线,整个人一头扎进了那满是“丫头文学”腔调的段落中。艾琳娜屏住呼吸,紧张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期待着珍妮会露出些许不适或疑惑的表情。

  然而,让艾琳娜震惊的是,珍妮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读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甚至露出了微微的向往神情!

  艾琳娜:???

  珍妮放下报纸,感叹道:“多么真挚感人的情话!这位S先生,真是独具慧眼,懂得女士心里的想法!”

  艾琳娜一整个惊呆了。

  “真的吗?”她磕磕绊绊地问道,“真挚?感人?”

  珍妮满脸真诚地点头,目光悠远地说:“你不觉得他的话温柔又深情吗?‘丫头,别嘴硬,眼神是不会说谎的……’”她憧憬地复述,仿佛自己就是那位被独宠的“丫头”。

  艾琳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试图让她清醒:“珍妮,你不觉得这很轻浮,很不绅士吗?”

  “唔,或许有一点吧,”珍妮承认道,“但是你看,‘能让我记住名字的,只有你一个’!”她低声重复这句话,“他对她是多么特别!这是何等的真情,才会让一个人愿意如此袒露内心!你不觉得他这种直白的情感非常可贵吗?世上能有几个男人敢这么大胆?如果我也能遇到这样一位男士……。”

  她深吸了口气,努力说服道,“可他明明还带着另一位‘夜莺小姐’,明显是个毫无责任感的轻佻之人!”

  然而珍妮却不以为意,“也许吧,但你看,他的确说了‘只有你一个’,这就说明,J小姐在他心里是特别的。像S先生这样经历丰富的男士,能对一位女仆有这种表示,已经说明她对他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艾琳娜要哭了,她真的要哭了,怎么会这样呢!!!

  她这完全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怎会如此!

  “怎么会这样呢……”爱德华回来之后,艾琳娜忍不住偷偷问他,“珍妮为什么会这么想啊?!”

  爱德华也困惑地摇了摇头,皱眉道:“你都弄不明白,我更不知道了。”

  艾琳娜叹了口气,不死心地追问道:“你怎么看呢?你是不是也觉得这种情节令人着迷?”她真担心自己和这个时代产生了代沟,难道是她写的东西水土不服?所以对珍妮的影响产生了偏差?

  “一个轻浮、傲慢、自大的男人,”爱德华总结道,“所以我也不明白珍妮怎么会喜欢这种男士,难道是我们之前的教育太严苛了吗?艾尔,你该不会也觉得这种男人很好吧?”

  艾琳娜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爱德华摸摸她的小脑袋,“那就好,你可千万别学珍妮。”

  等到第二天,伯克利照常来拜访,珍妮昨晚参加舞会还没起来——因为艾琳娜已经有了一个不爱参加舞会的追求者,所以父母很开明地拒绝了一些小型舞会的邀请,当然,大型舞会的话,她还是得去亮相的。

  整个大厅只有爱德华充当监护人,他们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昨天珍妮的反应。

  伯克利倒是有一番自己的想法,“唔……有的女士会抱着一种浪漫的幻想,觉得自己能改变一个放荡不羁的男人,甚至希望他为了她浪子回头,抛开其他一切,只为她一人停留。……或许珍妮特小姐正是这么想的吧。”

  艾琳娜顿悟了!

  虽然在她的脑海里,风流浪子当男主早已不时兴了,但是,这种幻想用柔情让花花公子放下情场游戏、专情一人的情节也曾经风靡一时,艾琳娜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在丫头文学变成一种油腻文学之后,她完全忘记还有这回事了。

  完啦!罪魁祸首竟是我自己!

第276章 俱乐部的精神冲击

  珍妮的反应并不是个例。

  此时流行的浪漫故事, 男主角往往有一定的道德追求,因为作家们希望通过作品教育女性慎重择偶,即便其中有“浪荡男士”, 也往往是反面角色或者悲剧人物,将在结局受到惩戒或者失去真爱,来警示那些女性读者。

  因此,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比起花花公子, “高冷但专一”男士的隐忍和忠诚更受欢迎。

  他们真是大错特错了。

  《镜报》这一期发布之后,简直是引爆了整个社交圈。报纸的销量飙升, 女仆日记的内容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读者们纷纷给编辑寄来信件,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编辑们都惊呆了。

  “尊敬的编辑, 我在读到‘S先生’的故事后, 几乎无法自拔。虽然我明白自己不该喜欢这种男人, 毕竟他一开始是个无情的花花公子,但……”资深编辑念道, “他那句‘能让我记住名字的,只有你一个’, 让我感到自己突然变得如此重要,仿佛他所有的浪荡、所有的冷漠,都是为了最终能专一地爱上我。是的,我知道, 这样的男人不值得信任,但在我愿意是那个让他为我改变的人。”

  “……我不理解!”年轻编辑抱着头几乎要尖叫了,“这些女士到底在想什么啊!”

  “亲爱的编辑,虽然我已经是已婚女性,但我真的很喜欢《镜报》上的‘S先生’。我知道如果我的丈夫知道我对‘S先生’的喜爱, 他一定会生气。”中年编辑面无表情地念道,“但是每当我看到他对J小姐的专注和那些深情的眼神,我就忍不住会想,或许我也能成为那个他最在乎的女人。作为一个已婚女人,我知道这种想法是危险的……知道危险你就别寄信过来啊!”

  “什么?已婚的女士都有这种想法吗?!”编辑们惊讶得都站起来了。

  “我虽然已经过了年轻时的情感冲动,但《镜报》中的‘S先生’的故事让我回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想法。我年轻时也曾有过类似的幻想,想象自己能征服一个不羁的男人,让他在众多女人中选择我。”资深编辑念道,“可能正因为在现实中,我再也遇不到这样的男人,所以我的内心才更加渴望这种刺激的爱情吧。”

  总而言之,尽管许多读者明白这种感情理应受到批判,明知这种花花公子的爱情本应被拒绝,但她们依然被其中的诱惑和情感冲突深深吸引。浪子回头的情节,让她们找到了自己对爱情的另一种渴望——那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最终征服一切的爱情。

  这种对“独占的爱”的憧憬,反而比那种“忠诚无私”的情感更能打动她们的心。

  想到之前他们还在嘲笑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台词,声称不会有一名女士喜欢听这种情话……之前信誓旦旦的话语现在好像化身回旋镖,扎得他们遍体鳞伤。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中年编辑低声嘟囔,“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为什么这些女士们都在憧憬这样的故事?她们甚至都能从那些轻浮、不尊重女性的行为中,看到浪漫的元素?”

  “我真是难以相信!”年轻编辑目光迷茫,“这些信是真实存在的吗?该不会是这位女仆小姐,呃,收买了一堆人给我们写信……”他说不下去了,他也知道这种想法有多荒谬。

  资深编辑拿起那份报纸,仔仔细细地再看了一遍这位S先生的话语,试图从中发现一些可取之处,但当他看到满篇的“丫头”,还是抖落了一地的鸡皮疙瘩。

  他是实在理解不了这种傲慢、自大、轻浮的花花公子,单纯说几句“只有你一个”,就能让女士们纷纷折服的魅力在哪。

  资深编辑摇着头,叹了口气,“也许我真该去文学俱乐部,问问那些作家的看法,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然而,没等他们主动去寻求答案,一封来自野人文学俱乐部的邀请函就不期而至。

  “我们诚挚邀请贵社派员参加即将举行的读书会,届时将讨论《女仆日记》带来的影响,”信上如是说道。

  “哦?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编辑们眼睛一亮,“看起来他们也在困惑女仆日记为何如此受欢迎。”

  于是,编辑部决定派遣经验丰富的中年编辑前往,参加这一周一次的读书会。

  时间很快来到了读书会的日子,在野人文学俱乐部的大厅中,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纸张的香气,威尔斯坐在一角,手中握着一本厚重的小说,桌子上摆放着几本摊开的书籍,墙壁上挂着泛黄的文学海报,他听着台上作家的分享,表情严肃而专注。

  “我今天想要分享的,是一篇刊登在《镜报》上的日记,”作家举起一张小报,“这篇日记让《镜报》的销量猛增了好几倍,甚至超过了许多大报社的预期。”

  “那么厉害?!”威尔斯被这样的成绩震慑住了,“是什么样的日记?难道是揭露了某个贵族的隐私?或者什么丑闻?”

  台上的作家还在介绍,“就其投稿者自称,这是一篇来自上世纪的女仆的日记,讲述了她祖母的所见所闻,真实性不能保证,里面的人物姓名也已经隐去,可以说,它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销量,单纯只依靠它的内容,而非它揭露了什么丑闻。”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作家摊了摊手道,“我实在难以理解它为什么会如此畅销。日记的内容相当简单,并没有太多曲折的情节,甚至可以说,它所讲述的人物让我一度感到不适。”

  这么一说,可把威尔斯的好奇心提起来了,他问坐在旁边的经纪人朋友,“你听说过这篇日记吗?”

  “我好像看过,”经纪人露出复杂的神色,“但是我不敢肯定是不是就是那一篇。”

  作为一名文学经纪人,他每天都需要接触各种信息,小报上的消息自然也不容错过。无论是为了和客户、朋友们探讨时的谈资,还是作为业界动态的参考,这些内容他都要留意。所以,他对《镜报》上的那篇“女仆日记”有印象,甚至记得其中一些片段,印象也非常深刻。但……这样一篇平平无奇的日记,居然能够让《镜报》的销量倍增?他依然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那篇说了什么?”注意到朋友的脸色,威尔斯越发好奇了。

  经纪人只是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很短的一篇日记,待会儿你听就知道了。”

  威尔斯稍微一愣,但也没有再追问。全场的注意力已然集中在台上的作家身上。作家谦逊地说:“所以,今天我带来这篇日记,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希望从各位的观点中,能找到一些线索,解开它背后的谜团。”

  话音刚落,他便从手中的小报上开始朗读。由于报纸的篇幅实在不长,而且这篇日记的内容与前篇有紧密关联,他干脆将上一篇也一并读了出来,“……红着眼、掐着腰……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经纪人皱紧眉头,虽然他看过一遍,有了些许抵抗力,但是再次听到这种文学,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他,让他再次露出痛苦面具。

  而他看到一边的威尔斯,脸上一片空白,似乎已经被震惊得灵魂出窍了。

  台上的作家已经快速念到了第二篇,“……丫头……别嘴硬,眼神是不会说谎的……”

  当一群正直的男士,突然遭受到红眼文学+丫头文学的双倍攻击,个个面色难看,表情各异。有人眉头紧锁,双臂无助地抱住自己;有的人目光空洞,眼神迷茫,好像听了,又好像没听;而有的人东看看西看看,似乎在寻找一个人能和他一起抵御这种精神上的污染。

  “……就是这样,”漫长得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作家终于读完了这两篇短短的日记,他看到台下参与者的各种神态——仿佛被龙卷风席卷过一样,留下满地狼藉,无奈地道,“我想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我当时读到这些文字时的心情了。”

  好一会儿,这些遭受精神攻击的参与者才缓过来,威尔斯给自己倒了杯热茶,对他的经纪人朋友感叹道,“我现在知道你刚才为什么不说了。”

  经纪人耸了耸肩,“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和你的反应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