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这是一个好主意!”成员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赞同道,南希更是决定:“我可以把这封‘通告’挂在我们的书店里。”
七月底,在艾琳娜准备去度假的时候,《女士月刊》迅速刊印完毕,翘首以盼的读者们纷纷在第一时间购入,威尔斯便是其中之一,当他一大早被妹妹催着去书店购买时,整个人又困又饿,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完全等不及邮差送货上门。
“好吧好吧。”他一边抱怨着,一边买下了杂志。
妹妹拿到杂志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
当她看到一个觊觎埃德蒙财产的人开始追查拉维妮娅的死因时,她不禁皱了皱眉。“拉维妮娅死了,都没有人追究她是怎么死的,只有这个带着坏心思的陌生人去关注……而且他关注的,竟然不是拉维妮娅,而是为了埃德蒙的财产,真是太讽刺了。”
“确实有点讽刺,”威尔斯也在旁边附和道。
但是,接下来的内容却让妹妹眼睛一亮。当她看到那位熟悉的名字时,惊喜地指着纸页,“咦,这里居然出现了莫里侦探!还有柯南!”
“柯南?”威尔斯也是每期柯南的读者,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禁凑过去看,“还真的是。”
妹妹兴奋地道,“我完全没想到作者居然看《柯南探案》!”
“作者嘛,书读多一点也很正常,”威尔斯趁机多看了几段。
接下来仿佛到了柯南的专场,为了确认拉维妮娅的死因,柯南竟然伙同少年侦探团偷偷去墓地,在阴森的环境中挖开了她的棺材,拉维妮娅躺在棺材里,静静地闭着眼睛,这一幕着实有点吓人,原本妹妹对所有对死者不敬的行为,都表示十分鄙夷,但是柯南是为了查明真相去的,这让她在害怕中又有种说不清的感动。
很快,柯南就从遗体的刀痕上判断拉维妮娅曾接受过一次手术——埃德蒙可没说她接受过手术,而另一边,莫里侦探也从埃德蒙的管家口中得知,拉维妮娅被埃德蒙冷落的种种事件,以及曾经有一位陌生医生为拉维妮娅诊断。
在莫里大叔和柯南逐渐接近真相时,妹妹的情绪也变得越发激动起来,嘴里念叨着:“快了,快了,他们马上就会发现拉维妮娅是怎么死的了。”
果然,莫里侦探将调查出来的情况告诉了那个不怀好意的侄子,为了将埃德蒙送上绞刑架,他们找到了一位作家……呃?作家?
妹妹看着这个作家的名字,又翻到前面去,看《拉维妮娅》作者的名字,惊奇地发现这两个名字居然是一样的!
“好奇怪,”她骤然有些不知所措,“难道这是作者在解释这篇故事的由来?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然后他的侄子找到了他?”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她迫不及待地看下去,接下来,故事中的情节竟然开始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作家将埃德蒙的故事写成了一部小说,让无数读者为之愤慨,就连读者的请愿和游行都如出一辙。
妹妹瞬间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仿佛自己和书中的人物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她不仅仅是一个读者,而是与这些虚构的角色一同经历过这些事件,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太奇怪了,”妹妹有种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恍惚感,既让她感到惊讶,又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
毕竟,人们普遍觉得小说和现实生活是分离的,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和事件属于虚构的领域,即便有什么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也不是她的故事,但这一瞬间,原本以为是“故事”的东西,突然变得和现实紧密相连,这种精神上的冲击打破了她对现实和虚构的故有界限,让她有种强烈的、“非现实”感。
“好可怕的书,”妹妹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看下去,不过出于好奇心,她还是继续往下看,幸运的是,接下来的情节终于回归到了她所熟悉的小说轨迹。埃德蒙的事迹被侄子揭发出来——她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如果故事的进程真和现实一样,那应该会有某个侄子跳出来,揭发自己叔叔的冷酷与罪行。但并没有,显然,这只是一个故事。
而后,经历法庭的审判——妹妹几乎不错眼地、满足地看着埃德蒙在法庭上的丑态,尽管这部分的审判过程相比那些“审判埃德蒙”俱乐部的同人作品相比要轻得多,那些同人作品还有当众鞭刑的呢,但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愉悦。比起那些改编版本,原作中的审判还是让她觉得十分过瘾,毕竟这是大家努力争取来的!
最后,埃德蒙如愿以偿地被挂上了绞刑架,而露辛达不知所踪……真是太棒了!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被正义审判的满足感。她想起之前对作者的责怪和痛斥,尽管她曾因为结局的安排而不满,甚至愤怒,但现在,她忽然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埃德蒙终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而那些让她恼怒不已的情节,总算被彻底清算。她决定大发慈悲地收回之前对作者的种种咒骂。
而另一边,在“埃德蒙之死”的主题宴会上,女士们也在朗诵着激动人心的新章节,墓地开棺的破案过程确实给了大家一些不适,但那种阴霾的氛围很快被席间的欢声笑语所驱散。
当她们发现自己所尽力推动的游行也被写进了书里,可能是因为在场的人数众多,大家不觉得有任何“打破界限”的恐惧。相反,她们觉得自己得到了作者的认可。
“我们居然在这本书里留下了印记,”南希不禁感动地道,“我还是第一次有这种感受……感觉还不错。”
“我现在知道那些历史上的人物得知自己被写进故事里是什么感觉了,”斯蒂芬夫人也一阵恍然,“那种感觉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就像自己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看来这位作者女士也将我们的努力看在眼里,”一位女士感慨道,“她其实是认可我们的行动的,对吧?”
“对,”南希也点点头,“我觉得,这像是我们为自己写了一段历史。我们曾为正义而站,而现在,正义也在书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如果有一位出版商在场,肯定会把预估的《拉维妮娅》销量调高。
在庆祝胜利的钢琴声中,七月一晃而过,卢恩顿炎热的夏季揭开了帷幕,贵族们纷纷开始撤离市区,涌向乡村别墅或海边度假庄园,而《拉维妮娅》的影响力也在渐渐消退。尽管如此,这本小说依旧在人们的谈资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那些闲暇时翻阅小报的社交场合里。
不过,在这个时候,一个有趣的、甚至带点神秘色彩的问题悄然在各大小报上流行开来——“拉维妮娅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故事中的拉维妮娅和埃德蒙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话,那么埃德蒙到底是谁?”
谢泼德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他没有一个侄子,所以被踢出了埃德蒙的候选人中,为此,他开心得灌了一大口酒。
尽管在大家的脑海中,提到“叔叔和侄子”的故事时,最著名的还是伯克利和他的叔叔之间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传闻,但他俩显然与《拉维妮娅》的情节没什么关系,伯克利的故事更加符合《王子复仇记》、尽管如此,仍然有小报开始悄然地提出各种猜测,并大肆炒作这一话题。
“你们不记得了吗?”某家小报的标题赫然写道,“B公爵的叔叔也曾有一位情人,而那位情人曾悄然离开卢恩顿……”
不得不说,伯克利看到小报上的这个猜测时,笑得差点从沙发上掉下去,他当即决定多给这个小报投点钱,“再说多点,说大声点。”
反正叔叔已经死了,不要客气地去败坏他的名声吧!
除了埃德蒙的身份,读者们对最后一段“不断有人在拉维妮娅的墓前献花”的描写也深有感触,于是在报纸上提议“为什么我们不去拉维妮娅的墓前献朵花呢?”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有没有这位女士存在,而她又被埋在哪里。
不过,有一些读者从故事中柯南挖墓一段的描写中捕捉到了线索,虽然当时小说中的场景阴森可怕,但对细节的刻画,却给了读者们一种直觉:那座墓地似乎并不是完全虚构出来的。经过一些调查和推测,几位细心的读者最终锁定了故事里描写的墓地地点——考文特花园的教堂墓地。
因为艾琳娜去鬼魂之旅体验的时候,对那个墓园的丧尸们记忆深刻,所以在写《拉维妮娅》墓地场景时,下意识地融入了这个墓园的细节。
尽管读者们翻遍了每一块石碑,都没找到一个名叫“拉维妮娅”的女士,也没有人知道是否真的有一个名叫拉维妮娅的女子在这里长眠,然而,这并未打消他们的热情。浪漫的卢恩顿人,怀揣着对拉维妮娅的深深同情与怜悯,决定不再纠结于她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她是否真正被埋葬在某个地方。
于是,几位读者和热心的市民联名购买了一块墓地,并在上面竖起了一块全新的墓碑,上面除了“拉维妮娅”的名字,还刻着一个充满感情的墓志铭:
“为了所有遭遇不公与不幸的灵魂,愿你们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安息,拉维妮娅,愿你在爱与希望中永远自由。”
第327章 兽人的选择
步入八月, 坎贝尔一家正式前往伯克利的家族庄园拜访。
正好,八月是红松鸡和雷鸟狩猎季节的开始,多年以来, 卢恩顿的一些餐馆一直以能够在八月供应上松鸡而自豪,当天早上射杀的松鸡,会立即用火车运往卢恩顿, 简而言之,八月吃松鸡已经成为卢恩顿人的一种传统了, 如果什么时候八月没有松鸡,那人们就会询问“发生了什么?”由此可见狩猎季捕获松鸡的数量之多。
坎贝尔一家刚安顿下来没几天, 伯克利就热情地过来询问,“想试试狩猎吗?”
艾琳娜在祖父的庄园里没有这种活动——领地还不算大, 没有那么多猎物, 所以对此还挺感兴趣的, “怎么狩猎?用猎枪吗?”
“当然,”伯克利提议道, “我们可以去打一些松鸡,这个并不难, 或者,你也想试试拖猎?”
拖猎虽说属于狩猎的一种,但实际上更像是一项马术运动。骑手们骑马追赶一群猎犬,而猎犬则通过追踪人为制造的气味进行搜寻。拖猎路线与越野类似, 骑手们需要跨越或绕过各种障碍物。它既安全又充满娱乐性,深受贵族青睐。
“不过我们好像没有适合的猎装。”珍妮特显然也对这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但随即想到了她们随身携带的衣物——
“我们有。”坎贝尔夫人笑着打断了她的话,“我为你们准备了社交季所有可能用得上的衣服。”
猎装最重要的部分是骑装外套,它不仅厚实耐磨, 还要足够长,能够遮住裙子。狩猎裙子比日常裙子要短一些,裙摆经过特殊加重处理,以防在骑马时被风吹起。除此之外,还需佩戴硬顶的狩猎帽,用来遮阳。
最后,当然少不了猎靴了。为了防水耐磨,靴子多选用皮质材料,并设计为高帮款式,以保护脚踝。
在正式去捕鸟之前,从前没体验过狩猎的人得先练习猎枪的用法,伯克利有一个专门收藏和保养猎枪的大厅,而在庄园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型靶场则用来进行练习——毕竟,太近的话总会担心误伤庄园里的任何人。
不过,今天已经有些晚了,大家在伯克利的帮助下挑好猎枪之后,决定约定明天再去靶场练习。于是,坎贝尔一家各自分开活动,坎贝尔先生和夫人决定去参观伯克利家族的珍贵藏品;珍妮则打算去阳台上写生;爱德华对酒窖更感兴趣;而艾琳娜——她还有任务呢。
在外出度假之前,赫尔曼先生特地来信提醒她“艾伦先生,菜菜,捞捞。”
被《拉维妮娅》弄得心力交瘁的艾琳娜这才想起来,还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霍利维尔街的头顶上呢。
没办法,她只好先让女仆领她去书房。
说是书房,但其实它更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宽敞而整齐。书架上的书籍按照类别有条不紊地摆放着,也不需要艾琳娜自带写字台,书房有充足的笔墨纸张供应,不过,写作区域在另一个房间,原本艾琳娜困惑这样的安排,但是当她看到,女仆一转眼又推着摆得满满的下午茶小车进来,她顿时就理解了。
在小巧精致的茶点和浓郁的茶香中,艾琳娜一边享受着美味的甜点,一边思考着接下来该写些什么。
很快,她的脑子就不想动了,她决定暂时搁置其他念头,专心写下之前构思的“兽人世界”企划。她打算将这个世界观推向更原始的农耕部落,并且为了堵住那些可能借题发挥的模仿者,她决定为兽人们编造一个和神无关的起源。
“之前我好像在杂志上看到过《进化论》的讨论。”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话说,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神,那人类是不是也进化过来呢?
艾琳娜想了一会儿,最终前往藏书室查找关于进化的资料。不得不说,分门别类的分类方式让她在寻找资料时轻松了不少。她很快就翻到了一堆有关《进化论》的科学杂志,并在其中找到了一些关于该理论争论的内容。
不知道为什么,尽管这个世界真有神,但是人们对进化论争论的激烈程度甚至不如她穿越前的世界,好像很容易就被科学家们所接受了,要知道,在上辈子,直到近21世纪,进化论才陆陆续续登上米国的中学课本。
不过艾琳娜转而想到——确实,知道神真实存在、神眷用处的人当然是越少越好了,就像天上突然下金子了,大家肯定都是闷声发大财,绝对不会去提醒无关紧要的人。
“这么想的话,裁判所应该最希望看到进化论流行的吧?”她不禁思索道,“如果我在书中加入一些‘进化’的元素,他们是不是就会觉得我和他们是一伙儿的了?”
虽然她知道没有那么简单,但是这并不妨碍她畅想一番。
不管怎么说,为了消除“神”在霍利维尔街的影响,进化确实是个不错的途径。
“就写兽人是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进化来的吧,”艾琳娜在纸上写着,既然吸血鬼和狼人已经成了过去时,也是时候引入一些新的兽人了。
艾琳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之前建议的“蛇”和“章鱼”,但是转而一想——会不会太重口了?这个时代的读者承受得了吗?
“再加两个正常的吧,”她头秃地想,“唔……狮子?老虎?猎豹?”
然而,这三种动物都是猫科动物啊。她顿时停住了笔,回想起猫的一个特性——倒刺。猫科动物都有这一生理特点,而这也是为什么母猫在口口时总是痛苦不堪的原因。显然,这对她的故事设定来说,实在不太人道了。
“这三就算了。”她不禁摇头,将这三种动物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狗狗?”艾琳娜陷入沉思,“但是,狗是由狼驯化来的。”
这世界都是兽人,哪里有人去驯化狗呢?
“熊?”虽然同类们将它放在兽人备选单子上,但她对这种动物不太满意——熊太狡猾了,它们会模仿人类的声音,甚至伪装成人类敲门、招手,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会杀死动物再吃,是的,它们喜欢吃活的。
她就曾看到一个女孩被熊活吃的新闻,据说当时女孩还在和她的母亲电话通话,说熊在吃她,她好痛,而她最后一句话是“熊在吃我的肠子”。老实说,这真让艾琳娜毛骨悚然,她实在无法在看到这个新闻后还能将熊人设计为小说的男主角。
虽然兽人可以去掉这些特质,但是,兽人理应和兽类的性格特征相似,不然的话,只有生理特征是一样的,这就没有辨识度了。
“真是让人头疼,”纵然艾琳娜博览全书,等她真的下笔的时候,又有些无从选择。
就在她纠结的时候,书房的门突然被轻轻敲响了,她赶紧先把稿纸藏进没动笔的白纸里,才喊道,“请进。”
“嘿,”伯克利探出脑袋,看起来有点鬼鬼祟祟的,见没有其他人,才赶紧走进来,将门关上,“你想去看看我们的新伙伴吗?”
“啊?”艾琳娜不明所以地问,“什么新伙伴?哪来的?”
“上个月,博尔德去斯格兰抓的,”伯克利小声道,“有一些吸血鬼是被当作祭品献给神的无辜者,有的是被迫试验仪式魔法的受害者,它们都被关在笼子里,趁裁判所袭击的混乱之际偷偷逃跑出来的,我们在调查它们的身世之后,觉得可以接纳它们为同伴,现在它们正在博尔德的庄园接受教育呢,离这里并不远。”
“接受教育?”艾琳娜困惑道,“它们之前没被教育过吗?”
这些新同伴难道之前都是一张白纸?
“我是说……”伯克利意味深长地道,“吸血鬼的教育。”
比如说,如何写口口小说写得又快又好啦……
艾琳娜秒懂,无语地说,“它们就这么接受了?难道它们不会……质疑吗?”
“虽然我们和它们长得不一样了,但是大家都是同类,”伯克利耸了耸肩道,“看到同类变得那么光鲜亮丽,它们怎么会质疑?讨好都来不及呢。”
博尔德打算先把这些新同类藏在他的庄园里,等它们变成正常人的样子,再放它们回卢恩顿,因为裁判所已经抓到了“血魔”,确认了这种物种的存在,如果将红皮肤的它们放回卢恩顿,那会给其他同类带来被发现的风险。
然而,除了这个好消息,还有一个不太妙的消息——通过这些幸存者,博尔德得知,裁判所已经抓住了好几只红皮肤的血魔——没错,它们依旧被称为血魔,但裁判所并不知道,还有两只血魔在转化过程中失去理智,成功从笼子里逃了出来,而博尔德也没有找到它们。
“裁判所不知道?!”艾琳娜小声惊叫道,“他们居然不知道?!”
“因为他们抓住的血魔都是高层的成员,而这些高层并不知道地牢的最新情况。”伯克利无奈地耸了耸肩,“你放心,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立刻通过一些渠道向裁判所通报了,现在他们应该已经知道了。”
而远在卢恩顿,炎热的夏天还得呆在这座城市忍受恶臭煎熬的诺曼终于迎来解脱。
“就我们获得的最新消息,有两只血魔逃走了,”他的上司眉头紧皱地命令道,“它们是在仪式魔法过程中被打断的,与那些仍保持理智的血魔不同。”
“去斯格兰,去找到它们。”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