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223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张皇后哭得更伤心了,紧紧抓着朱祐樘的手臂:“我爹还这么年轻。”

  “我那几个弟弟如何是好啊。”

  “他甚至还未见过太子呢,我儿还未见过外公啊。”

  “怎么如此命苦啊,我爹自小疼我,我却不能尽孝膝下。”

  朱祐樘耐心哄着:“你的两个弟弟,长子袭爵寿宁侯,次子我定找个机会封伯位,你万万不能再哭了,伤了身子可如何是好,而且你刚才吓到皇儿了,也不知道现在好了没。”

  张皇后闻言,这才擦了擦眼泪,哽咽说道:“都是我刚才失态了,刚才皇儿哭得好伤心,快让乳娘抱来让我看看,这么小的年纪,可不能哭伤了,只可惜,可惜啊,我爹要是再等等……”

  朱祐樘拍着她的肩膀,又对着太监打了个眼色。

  小太监识趣地出门去喊乳娘赶紧带太子殿下过来,转移皇后注意力。

  没一会儿,乳娘就抱着太子殿下走了过来。

  太子殿下刚才哭累了,现在趴在乳娘身边睡得安详,小拳头紧攥着。

  “皇儿长得真像你啊。”朱祐樘笑说着,“好看,真好看。”

  张皇后抱着小孩,破涕为笑:“他一个堂堂男儿,要什么好看,要是像陛下这么聪慧就好了。”

  朱祐樘见她不伤心了,这才松了一口气,也跟着逗弄了一下小孩。

  “你生了一个好孩子,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以及申时,倒过去正好是申、酉、戌、亥,有连如贯珠的之称,更好的是和太祖生辰八字的情况相同,这可是吉兆。”朱祐樘说道,“我瞧着他的小胳膊小腿,以后也是能文能武之人。”

  张皇后摸了摸小孩的小脸蛋:“陛下为他取名厚照,取自《易·大象传》中的“大人以继明照四方”之意,想来我们的皇儿是争气的。”

  朱祐樘只是看着她笑,温和平静说道:“只是是梓童生的,便都是好的,只是若是能再多生几个便好了,想来他一个人也是寂寞。”

  张皇后脸色微红,嗔怒地看了他一眼。

  “陛下也该去处理政务了。”张皇后说道,“可别在我这里耽误久了,御史有又要意见了。”

  朱祐樘看了眼沙漏,笑着点头:“那我去处理政务,午时会回来陪你和皇儿,你虽不能出宫,就让亲近的嬷嬷去,丧仪不必顾忌,等这事了了,就请你的母亲陪你几日,散散心,你就当为了皇儿,也要保护好自己。”

  张皇后低头看着睡得香甜的朱厚照,又想起自小就疼爱自己的父亲,又悲又喜地点了点头。

  朱祐樘出了后宫,一出门便觉得有些寒了。

  司礼太监萧敬立马送上大氅:“今年入秋有些快了,陛下要保重龙体啊。”

  朱祐樘咳嗽几声,消瘦的面容露出几分白意,他看了眼清凌凌的天色:“一下就冷了,也不知百姓受不受得住。”

  “有陛下这般天龙真子关心,想来各级官员也能体会陛下一片苦心。”萧敬劝慰道。

  朱祐樘笑着摇头。

  御书房内,朱祐樘看着内阁梳理后递上来的折子,还未开始看便觉得有些疲惫了。

  “李广呢?”他随口问道。

  一侧此后的萧敬眼底闪过一丝阴郁之色,但脸上还是笑脸盈盈说道:“许是还在休息呢。”

  朱祐樘揉了揉手腕:“许是有些累了,昨夜辛苦了,就不要打扰他了。”

  萧敬笑说着:“李掌印事务繁忙,一大早就有人找呢,哪能真安心闭眼啊。”

  朱祐樘看了他一眼,关心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情?”

  萧敬为难说道:“这奴婢就不知道了,他一向忙碌,内外官员都要联系,抓得紧。”

  朱祐樘皱了皱眉,却又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开始看着折子。

  “对了,各地举人的折子来了吗?”看了几本后,朱祐樘问道。

  萧敬连连点头:“各地快马加鞭报上来的名单,今早阁老们一大早就开始处理了,刚送过来了,可真是稀奇,应天府出了一个十一岁的小解元呢!”

  “哦,十一岁!那岂非神童。”朱祐樘来了兴趣,“快拿来我看看。”

  “大明国运昌隆,陛下爱民如子啊,这才出了一个不出世的神童呢。”萧敬连连夸道,很快就抽出一本折子,“里面还有前三甲的文章呢。”

  朱祐樘迫不及待看了起来,随后大喜:“好文章!好文采!果然是神童啊!”

  “天佑大明啊!”他激动说道,“这样的人为何没有早些上报,应该早早送到翰林院来,让诸位翰林一起教导才是!”

  萧敬连连点头:“这事说起来也怨不得扬州,应天府的官吏,实在是这人的经历实在太传奇了,只要是听了的人,都觉得一定是此人是赐福给大明的神童。”

  朱祐樘一扫萎靡,兴奋说道:“说来听听。”

  “这个江芸啊,可真是神奇经历,十岁之前在扬州可是查无此人,原是一家商户人家的不得宠的庶子,连书也没读过。”

  朱祐樘惊讶:“这神童竟然只得了一年书!”

  “虽是一年,那确实勤学苦读,说是一天也不曾休息,每天卯时就去读书,过了子时才睡觉,学了半年,四书五经都学会后,就已经能写出绝好的文章了。”萧敬解释道。

  “小小年纪,如此勤勉,就算不是神童,想来今后也必有大出息。”朱祐樘摸着那份卷子,低声说道。

  “可不是,而且这人的老师陛下也是认识的。”萧敬又说。

  “哦,是谁?”朱祐樘猜测,“是哪位名儒的徒弟吗。”

  “前南京刚才南京礼部尚书黎太朴的关门弟子。”

  朱祐樘脸上笑意微微一顿,随后皱了皱眉:“怪不得我刚才觉得这人的名字有些眼熟。”

  “就是那个扬州江芸,写了农事书的那个。”萧敬悄悄看了他一眼,又说道,“要不还是说黎太朴有眼光,教出来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厉害。”

  朱祐樘回过神来,点头:“这倒是,他当真是慧眼识人不成,这四个徒弟读书一个比一个厉害。”

  “读书厉害也没什么用。”萧敬笑说着,“奴婢瞧着运气都差了点。”

  “哦,这又是如何说起?”朱祐樘不解。

  “听说李学士的长子在应考时大病了一场,到现在也没好,急得他日夜求医呢。”萧敬叹气说道,“那长子一表人才,文才极好,在京城中素有才名。”

  “竟有这样的事情!”朱祐樘大惊,“怪不得我看前几日他精神不济,人也憔悴了,他说是换季不适,我竟然也信了,实在不该,快,找最好的太医送过去,务必要治好他的长子。”

  萧敬连声说道:“陛下仁慈啊。”

  有小太监已经机灵跑去找太医了。

  “那还有其他人呢?”朱祐樘又问道。

  “那刘大夏如今不是浙江左布政司,监考乡试,结果好好一场考试竟然着火了。”萧敬叹气说道,“原是考不出来的学子恼羞成怒,借着给烛的机会,直接把考场烧了。”

  朱祐樘又是大惊:“怎么我还不曾听闻此事。”

  萧敬连忙把几本折子挑出来,点了点最上面的一本:“刘大人的请罪折子,早上刚送来呢。”

  又比划了一下后面厚厚一叠的折子。

  “弹劾刘大人的折子。”

  朱祐樘打开去看请罪折子,随后叹气说道:“也是无妄之灾,考生自己坏了心态,还好没有酿成人祸,他行事倒是果断,我记得他之前在兵部任职。”

  “可不是,瞧着就跟兵部雷厉风行的手段一样。”萧敬笑说着,“幸好他当时觉得天热,在考场中备了水缸,还真是幸好,一个人命也没出,很快就安排他们继续考试了。”

  朱祐樘满意点头:“行事果断,谋划得当,失火也是不可预料之事,他做的很好。”

  萧敬的目光看向剩下弹劾的折子:“那这些?”

  “不发。”朱祐樘说道,“此事不必再议了。”

  “那不是还有两个徒弟?”朱祐樘好奇问道,“也有倒霉事情?”

  “可不是!”萧敬拍了拍大腿,“杨一清如今在陕西,不是还遇上匪患了,还好没有出事,但他身为提学官,行事也能果断,拒匪于门外,还真有同门的风采呢。”

  “这事我倒有听说。”朱祐樘说道,“可是派兵围剿了。”

  “派了。”萧敬笑说着,“陛下当时不是立马就让人去剿匪了。”

  朱祐樘点头:“那还有呢,那这个十一岁的神童这么聪明,也倒霉?”

  “要奴婢说,这四人里啊,这江神童最是倒霉了。”

  “这又如何说道。”朱祐樘不解说道。

  “这小神童啊,每每考试都能遇到一些事拦人,之前院试,有童生嫉妒派小混混拦他考试,还诬告他,闹了好大一场官司,幸好小神童持身正,那事直接驳回去了。”

  “这事我有听闻,是不是他后来还考了一个小三元,这事是不是还涉及一个秀才,剥了功名。”朱祐樘想起此事,“难道还有后续。”

  “可不是这个的后续,是我们小神童考试倒霉蛋的后续,这次乡试竟然碰到巡逻考场的苏州卫抓贼,也不知是不是起了什么冲突,堵在门口出不去,差点没赶上考试的事情。”萧敬激动说道。

  朱祐樘也跟着紧张起来:“那然后呢?又是如何出来的?”

  “听说是那黎太朴的夫人恰巧去找人,远远看到有人在对峙,那也是直接驱车赶过去的,千钧一发之际,这才把人带出来,掐着点堪堪进去的。”萧敬竖起大拇指,“就这样还考了解元,可不是当时神童。”

  朱祐樘也听着紧张起来:“竟如此惊险。”

  “可不是!”萧敬说道,“要不说这四人今年也是有些倒霉的,尤其是小神童,也太命苦了,实在是可怜。”

  朱祐樘蓦地想起刚才皇后的话,顿了顿,随后又笑说着:“有惊无险,也是好事。”

  “可不是。”萧敬笑着点头,“那些苏州卫也是粗鲁,抓个贼好端端地堵了巷子,还不准人出入,好险要误了我们小神童的事情。”

  朱祐樘点了点头,随后一顿:“不对,我怎么记得苏州卫是这次应天府乡试的巡绰官,那个指挥张钦不是要调去湖广永州卫嘛,怎么还在担任巡绰官。”

  萧敬想了想,摇头说道:“这奴婢就不知道,不若把这两月南京府尹的折子找来看看,看看是不是哪里出错了,内阁的调令应该是下去的,不该好端端又让张钦巡绰啊。”

  朱祐樘点头,随后不悦说道:“把这两月的南京的折子都拿来吧,应天一向是重地,怎么出了怎么大的问题,可别是有人欺上瞒下。”

  萧敬连连点头,佩服说道:“还是爷细心,我这就亲自去找。”

  —— ——

  徐溥看着兴冲冲来挑折子的人,目光在刘吉神色一扫而过,随后轻声说道:“那便都去找来给箫掌印。”

  刘吉脸色大变。

  萧敬只当没看到阁老们各异的神色,笑说道:“陛下对应天府的那位小神童很感兴趣呢,你们若是有什么文集啊,册子啊,不若让我带回去。”

  一直没说话的丘睿说道:“我这里有本文集,扬州传来的。”

  “哦,还有这等好东西,不知丘阁老能否割爱了。”萧敬笑说着。

  丘睿只说不敢,让人去屋内取了出来。

  “听说李学士很喜欢这个师弟呢。”萧敬接过册子笑说着,“可惜了,他最近有事在身,不然就要请进来给陛下好好讲一讲呢。”

  徐溥开口,淡淡说道:“会有机会的。”

  萧敬微微一笑,意味深长说道:“可不是,这等人才总该会来京城的。”

  他带着人捧着一叠南京的折子招摇离开。

  徐溥看着他的背影,又看着院中的落叶,目光在心思各异的同僚身上扫过,随后笑说着:“进去吧。”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