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996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他承载太祖命格出生,按理也该造就一番辉煌成就才是。

  “看第二场。”一直没说话的江芸芸平静说道,“屯门临不测之海,当日风涛险恶,佛郎机人又恃火炮为长技,虐焰张甚,汪鋐身先士卒,亦然是有足够大的勇气,本就不能一局定生死。”

  朱厚照看着她在烛火下临危不乱的目光很快就被安抚下来。

  是了,江芸说可以,那一定是可以的。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

  “后勤的保障也是够得,今年浙江和福建的夏税在上一波倒查中有了小幅度的增加,微臣已经秘密下诏让他们晚一些时间押送进京。”杨廷和见陛下的心情平复下来,这才揣着袖子缓缓出了阴影,平淡无波说道。

  “有死事者,厚恤其家,所截获者,悉以赉下,被俘虏人,安抚诱敌,务必做到秋毫无私。”江芸芸最后说道。

  “汪鋐,才能素著,久在两广,备谙土俗民情,定能堪此大任。”杨一清笃定说道。

  朱厚照看着三位站在光照下的阁老,许久之后缓缓点头:“望不负诸位阁老力保。”

  —— ——

  第一场输了,汪鋐却不太沮丧,因为这一场鏖战中,他敏锐察觉到佛郎机人不过是武器先进一些,他们的打法并没有比强多少。

  九月七日,多云,阴冷,南风。

  安静了许久的汪鋐自小憩中猛地睁开眼,抓了一把风,脸上露出笑来:“点兵四千,船只五十艘,快,立刻随我攻打番夷。”

  原本安静的卫所立刻热闹起来。

  指挥匆匆赶来,不悦质问道:“船只还未造好,为何又要去送死。”

  汪鋐冷笑一声:“小小番夷,不过是有了几分机缘,也敢在大明的土地上撒野,若是论打仗,他们不过是小儿拿枪,有什么本事。”

  指挥震惊他的狂傲,一时间吓得说不出话来。

  “怕什么!”汪鋐目眦尽裂,厉声呵斥道,腰间长刀拔出高举,“君辱臣死,这些人如此犯我大明,还当我大明无人不成,就该杀光屠光,用鲜血告慰百姓。”

  “杀光!告慰百姓!”

  “杀光!告慰百姓!”

  底下的士兵也跟着大喊起来。

  “这些船只上装满膏油草料,你们可有会水的有胆识之人敢朝着那些人冲去。”

  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走了出来。

  汪鋐大喜,指着他们几人大声说道:“内阁已下诏,若是赢了必有重赏,若是不幸,必厚待其家属,钱财直接经过我的手,你们不必有顾虑,去签下你们的名字,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勇士。”

  士兵们脸上的紧张很快就被喜悦取代。

  一场注定要铭记史书的战争就在这样灰蒙蒙的南风中壮烈拉开序幕。

  二十艘装满膏油草料的船只被点燃,发起了第一波冲锋。

  佛郎机人早早就发现不对,下令对他们开火。

  这些人在巨大的炮火和火势中更是不要命一样横冲直撞,有人不幸被炮弹击穿人船巨毁,也有人在一片血腥中成功点燃一艘艘巨大的战船。

  “虽有南风助力,但船实在太大了,这火也烧不了什么?”主战船上,杨慎也穿上盔甲,谨慎问道。

  汪鋐平静说道:“尾大不掉,大有大的强悍,也有大的弊端,他们根本无法调转,一旦被我们的火船只靠近,根本无法避开,你看,烧起来就够了。”

  他说完,身形往前一倾,握紧腰间的长刀,大喊道:“下水准备!!”

  数十人鼻子上套着一个锡做的环形空管,边上还有一个鱼漂做的鼓鼓的东西,腰间还系着一捆草绳,他们很快就跳入水中,好似一条鱼一般朝着敌船游去。

  每当氧气耗尽时,那根空管浮出水面,随后又很快就下去,这样的动静在偌大海面的掩护下好似一阵风吹过,无人发觉。

  “船只凿漏,用草绳缠绕机具,只要他们乱了,我们就胜了一半。”杨慎神色凝重,看着远处混乱的一切,甚至开始屏息看着远处的一切。

  大概两炷香后,对面的船只开始歪斜下沉,船上的佛郎机人开始乱跑,大部分人开始不听指令,跳海逃命。

  汪鋐坐在快船上,立马大喊道:“随我冲锋。”

  快船的速度在南风的指引下快速逼近敌船,可敌人早已乱了阵脚,无人炮轰逐渐逼近的大明军队。

  汪鋐一马当先跳上敌船开始厮杀,杨慎也不得不咬牙冲了上去。

  对面的主将也不甘示弱,嘴里大喊着,开始对着汪鋐冲过来。

  两国士兵在夹板上大力厮杀,鲜血,断臂,在夜色中被悉数掩盖。

  直到天亮,南风变为北风。

  佛郎机人终于可以开着剩余的三艘船借着北风打算跑了。

  奈何外面还有一层士兵,他们等了一晚上,只等着现在。

  “冲啊!”

  一场大战到天亮,原本盘踞福建的顾仕隆不知何时悄无声息来到战火中心,带着也不知何时悄悄来到广州的,陛下亲自训练的六千精兵,他们一直隐忍不出,早已迫不及待,一见这个动静,立马带人冲了过去。

  这群佛郎机人原本自信满满,却不仅没守住屯门,也没守住最后的三艘船,只能被人追撵着,最后只剩下一艘主船一路南下,狼狈逃回满刺加。

  —— ——

  屯门的消息传回京城,那时候正好是早朝结束,急报的马蹄声几乎要响彻整座紫禁城,内阁所有人都停下手边事情来到院子。

  “赢了吧?能赢吧。”梁储紧张地握着手来回走动,整个人紧张地开始碎碎念着。

  王鏊茶也不端了,站在正中的位置,连着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

  周发也站在门口紧张张望着。

  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发突然跳了起来:“有人来了!有人来了!!”

  “大胜!屯门大胜!!”小太监声音尖利,甚至还未到内阁门口,就开始大喊着,但谁也没怪罪他。

  内院先是一静,随后是王鏊大笑起来,所有凝滞的气氛这才彻底结束,江芸芸也跟着笑了起来。

  杨一清摸着胡子:“汪宣之果然有些本事。”

  杨廷和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对着毛纪说道:“结束得快,没用上浙江和福建的粮,今年预算也不紧张了。”

  毛纪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那攻打马六甲海峡的事情交给谁?”欢乐之后,王鏊突然问道。

  江芸芸看向杨一清。

  杨一清摸着胡子,一脸淡然:“自有人选,名单已经递过去了,只等蜈蚣船和佛朗机炮彻底建造成功,大明的士兵就能勇往直前。”

  “善始则功成一半也,马六甲注定是我们的。”江芸芸站在日光下,看向诸位同僚,微微一笑。

第五百五十三章

  十月十五, 王鏊再一次上折子请求致仕,这一次陛下批准了。

  皇帝下旨赏银两表裹,并恩荫其子侄一人世袭锦衣卫正千户, 且下令有司时加存问,给月食八石待遇。

  十月十七,王鏊上疏谢恩。

  次日,梁储同样上折请求致仕, 陛下同样也准了。

  王鏊接了圣旨,整个人神清气爽, 临走前真是看谁都顺眼起来了,就连江芸这个小刺头也突然发现她已经老了,开起玩笑来:“你江其归也都四十了, 以后也是一棵足以慰藉他人的大树了,可不能再冲动了,今后内阁可要你们同心同力。”

  江芸芸笑,揣着暖炉子站在屋子门口, 笑眯眯说道:“听闻您对宜兴有兴趣?”

  王鏊惊讶:“你怎么知道?”

  “听闻山东提学副宪告老还乡后,在周孝侯祠崇邱建造了东邱娱晚堂,你上个月还打听了不少那里的事迹, 又听闻您对善卷灵迹推崇备至,所以请楠枝为您引荐了几位老人。”江芸芸笑着从怀中抽出一份信,“这是楠枝给您打听的事情, 您看看, 感不感兴趣。”

  王鏊大喜,快步走过来接了过去:“好, 好好好, 果然是江其归。”

  他直接当面打开信件, 大致看完后,脸上紧跟着露出笑来:“好好好,都是于经术为深的读书人,游山玩水间讨论讨论学问多好啊。”

  江芸芸笑着点头:“伯虎还说您是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去了宜兴正能发挥您的学问呢。”

  王鏊忍不住笑,来来回回看着信件,最后看了一眼江芸芸,还有几分嗔怒:“你江其归哄起人还真有一手。”

  江芸芸只是笑,眉眼温和,岁月在她身上留下温柔的气息:“这些年多谢首辅照顾。”

  王鏊脸上笑意微微收起,最后一次认真看着面前的江其归,恍惚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样子,那个时候他早早就听闻黎太朴收了一个神童徒弟,李东阳逢人就要夸上两句,他便悄悄记在心里。

  那个时候他先读了她的文章,心中已经惊叹小小年纪能有这样远超众人的水平,可后面鹿鸣宴上见到她只觉得惊讶,那样的年轻,就像一棵脆生生的小竹子,穿着大红色的袍子,那双漆黑的眼睛灵动,充满生机,大步朝着人群走去,衣袂翻飞间,是夏日温柔的风都在眷恋着她的骄傲。

  虽然如今人人都盛赞她的美貌和天赋,但真正第一次接触过她的人,第一个注意力根本不会放在她的脸上,因为她太耀眼了,闪闪发光的灵魂才是她得以走到现在的根本。

  他虽不喜欢黎太朴,却对江芸有了一个还不错的印象。

  后来再遇就是在京城,她褪去了十三四岁的青涩稚嫩,当年细弱的小竹子已然长高,亭亭而立,郁郁葱葱,任他东西南北风,依旧巍然不动,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明亮灿烂,任何魑魅魍魉在她眼中都无处遁形。

  虽然后来她仕途起伏,让所有人都抓不住她的未来,但她一次次走回京城的本事还是让无数人惊叹,所有人都认为她太过出挑,无法和光同尘,却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江芸。

  就像当年的扬州城中,她在一众考生中踏风而来,眉眼不会谦卑,脖颈不曾低垂,她骄傲地像那轮太阳,熠熠生辉,常人难及。

  王鏊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千言万语便只剩下——“去吧,好好工作吧。”

  内阁一下子少了两位阁老,各路尚书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打算争一争阁老的位置,但显然陛下并不准备再多来几个人,只是三日后,江芸升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依旧为次辅,新进阁老一位——蒋冕。

  大明最年轻的首辅就此诞生,四十岁走到如今至高无上的位置,真正的大明第一人。

  外面人人都以为两杨一江会因为首辅的位置打起来,毕竟这些年他们的明争暗斗并不少,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的内阁权力交接格外风平浪静。

  杨廷和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论功绩,论资历,论情分,甚至论本事,江首辅无出其右。”

  杨一清也对着自己的学生感慨道:“你真当是王首辅一厢情愿留在这个位置嘛。”

  虽说朝野也有人就此事认为江芸过于年轻了,但反驳的意见也不少,但事已至此,随着内廷的诏书跟着凌冽的北风吹遍大江南北,宣告着大明最年轻的首辅由此诞生。

  ——江芸,当年那个无人在意的扬州小芸草,前半辈子坎坷颠簸,起起伏伏数次,可从未想过回头,如今终于长成高大威猛的大树,成了人人仰视的首辅。

  “老师。”深夜,陈禾颖轻轻给她盖上毯子,“开心嘛。”

  江芸芸摸着蜷缩在自己腰间的肥猫,笑说着:“自然开心。”

  陈禾颖坐在小板凳上,低头轻轻贴着老师的手背,低声说道:“我也开心,老师,开心我今后知道要走什么路。”

  江芸芸手指微动,轻轻抚摸上小姑娘年轻细嫩的脸颊。

  少女的面容青春稚嫩,可少女的心思依然被点亮。

  江芸芸不知道她选择的路到底是好是坏,但少女的强烈的生命力让她不忍破坏,便也能低声说道:“那就不要回头。”

  陈禾颖笑,大声嗯了一声。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