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聊什么,聊什么!!”顾知蹦蹦跳跳跑了过来,“我也要摸脸,我也要摸脸。”
她把脸蛋凑了过来,笑眯眯说道:“我以后就是首辅的徒弟呢,出去倍有面子呢。”
江芸芸失笑,捏了捏她的脸蛋:“功课再做不好,张道长打你的时候,你别跑。”
顾知哎了一声,把自己的脸拔出来:“不和老师说话了,太无趣了。”
她说完就拉着陈禾颖跑了。
张道长站在台阶上目睹了一切,最后气笑了,转身把手里的衣服递给乐山,自己拎起一根木柴就要去打人。
“哎哎,小心点,一大把年纪了,闲闲!!不要气张道长了。”乐山忙着劝架,手里还牢牢拽着新衣服,真是气得没话说了。
“是他要打我的!别打了,别扭到腰了!救,救命……”顾知跑的飞快,上蹿下跳,大声嘟囔着。
“哎,别打我啊,打错了,打错了……闲闲快道歉,张道长消消气,乐山哥,乐山哥!!”无妄之灾的陈禾颖也是手忙脚乱,一时间不知道先安抚谁。
江芸芸睁开一只眼,看着院中热闹的一切,笑得直拍扶手。
乐山大冬天跑的满头大汗,也管不住跑出门也要教训小孩的张道长,只好看着三人远去,最后关上门,这才把先把手中的新衣服盖在小猫头上:“夫人做了一件新披风来,张道长拿去供奉了,今日才拿回来,明日上值可以披上去,今年冬日也怪冷的。”
新首辅上班第一天,晴空万里,有一轮难得的冬日暖阳,周发远远看到人就热情站起来,迎了上去:“把您的东西都搬过去,都是按照您的习惯收拾,屋子也拾掇地干干净净。”
江芸芸笑着点头:“倒是让你忙坏了。”
“不忙!心里高兴着呢。”周发笑得见眉不见眼。
第二个来上班的杨廷和见了人,颔首打了招呼:“江首辅。”
江芸芸笑说着:“介夫还是喊我其归吧。”
杨一清第三个走了进来,神色匆匆:“在聊什么,陛下不知怎么有惦记上三宝太监的巡洋了,昨日还找兵部要了不少档案,之前不少档案在我这里,刚才还把我叫进宫内询问,瞧着是要,要什么绕球环游,我听也没听过,首辅知道怎么回事嘛。”
江芸芸眨了眨眼,随后缓缓移开视线,随后理直气壮说道:“不清楚的。”
“这又是什么事情,听着很费钱。”随他一同来的毛纪吃惊问道,“我怎么听说陛下身边多了一个佛郎机人,说是锦衣卫送上来的,还送了一个……叫什么地球仪的东西。”
“锦衣卫也开始学宦官惑主了嘛。”蒋冕自来讨厌宦官和锦衣卫,闻言立马不悦质问道。
江芸芸愣是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内廷,谢来打了好大一个喷嚏,揉了揉鼻子,继续面无表情看着在他面前叽里咕噜的佛郎机人,至今叫什么名字他还没记住,但已经入乡随俗给他取了一个大明的名字——大麦。
“我听不懂啊,你找……哎,我带你去找江首辅吧。”谢来眼珠子一转,笑嘻嘻说道。
江芸芸午后听到周发神神秘秘的话——谢指挥请您今日早点归家,所以今日按时上下班,谁知道,一回家就看到一家子人围着……麦哲伦。
“这是做什么?”江芸芸扭头去看谢来。
谢来抱臂,靠在栏杆上,伸出一根手指掏了掏耳朵,懒洋洋说道:“大麦整天叽里咕噜,一个字也听不懂,陛下把他扔给我,他就整天拉着我比划,什么时候能把他送去鸿胪寺啊。”
“现在送不了,也别让人发现了。”江芸芸叹气,“今天早上杨阁老还问我这事呢。”
谢来随口问道:“那你怎么回的?”
江芸芸理不直气也壮地说道:“我说都是锦衣卫的事情,我也不清楚的。”
好一口锅甩过来,谢来立刻不笑了,面无表情看向她,随后手指虚空点了点,气笑了:“我说我今天怎么一直打喷嚏呢。”
江芸芸心虚移开视线,顺手把打算揪人家胡子的顾知拉走,自己和麦哲伦嘀咕了好一会儿,最后一脸无奈地摇头。
麦哲伦则是肉眼可见地失望了。
“你们说什么了啊?”张道长震惊,“你还会说这种叽里咕噜话。”
“他想让我们放他回家,我说回不去的,被我们捡回来就是我们的人。”
“他又问他可以继续自己的航海大业吗?我说要看时机能不能有,还要看你的表现。”
众人都似懂非懂,但很快又觉得没意思,各自散去。
“郑和下个西洋都能闹出这么大事情,你还答应他航海,你也真敢开口啊。”谢来晃晃悠悠走过来说道。
江芸芸仗着当事人听不懂,笑眯眯说道:“反正人不能放走,死也要死在我们这里,再说了,万一有有识之士,愿意出这笔钱呢。”
谢来抱臂打量着面前的人,突然弯腰,在她脖颈处嗅了嗅,眯了眯眼:“好奸诈的味道,你不会是想要民间商人出这笔钱?”
江芸芸眨了眨眼:“是相互合作,他们又不亏,回头我给他们写表彰文。”
谢来气笑了:“又来这招。”
江芸芸笑眯眯地看着他。
“番夷吃什么?真的吃人肉喝人血嘛。”乐山好奇问道。
“当然不是,人家也是人,我们吃什么他们吃什么,嗯,他们应该饮食习惯不一样,但肯定不吃人肉,喝人血。”江芸芸笑着解释道。
乐山哦了一声缩回脑袋,但很快又伸出脑袋:“那他晚上留在这里吃饭嘛。”
江芸芸看向谢来。
谢来理直气壮:“吃,我也在这里吃,要吃肉,想吃红烧肉和大鸡腿。”
“呦呦呦呦,不避嫌了。”张道长果然是不放过任何一个阴阳怪气谢来的关系。
谢来给他了一个大拳头,非常利索。
麦哲伦见他们的相处模式,一脸好奇,但很快他又开始敬畏地看着面前的女人,他永远都记得当日,这个女人踏着烛光来到他面前,神色冷漠,嘴里的话格外的无情诡异,那一刻的心颤永远也没法散去。
——这是一个大权在握的人。
江芸芸打算和他聊一聊最近的生活情况如何。
麦哲伦神色讪讪,其实他一点也不适应这个黄金之国的生活,他在这里没一个认识的人,宫墙又实在高大逼仄,他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毕竟他只是一个阶下囚。
—— ——
广东福建沿海一直有小规模的佛郎机不死心的继续骚扰,小规模的战斗不止,朝廷早已下令若是看到悬挂佛郎机人旗帜的船只进入大明海域直接将其击毁。
这波人不甘心就此失败,之后又在新会县茜草湾发起攻击,但被大明再一次赶走。
一年后,汪鋐就根据屯门海战中缴获的战利品,在诸多造船工匠的帮助下成功复刻出更精巧的蜈蚣船,底尖面阔,两旁有四十支桨,好似蜈蚣之足,一旦运行起来船速极高,船上则架设三层火器、从大到小,从远到近,外加一管佛朗机镜管,可谓是目前大明海战的集大成者。
朱厚照大喜,手里捏着那个镜管,爱不释手:“好厉害呢,能看到好远的地方,这些外国人虽然长得丑,但是还是有些本事的。”
朱厚炜正带着他儿子在殿内玩象棋游戏,随口敷衍着:“厉害厉害。”
“敷衍我,来,来大伯这里,大伯带你找江芸玩。”朱厚照顺手把小孩提溜起来,小孩果然眼睛一亮,发出咯咯笑声。
没错,这个小殿下一看到江芸就非常喜欢,能抱着她呀呀很久,谁把他拔出江芸的怀里,都能大哭。
小孩一听江芸的名字,就闹腾着要去找他玩。
朱厚炜对着一侧的谷大用,恨铁不成钢:“怎么也这么迷江芸。”
谷大用看着他,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内阁正在商讨收回马六甲海峡的人选,满刺加开春时就已经派了一位皇族来到京城,希望大明能帮他们夺回领地,他们愿意世世代代朝贡大明。
朝廷对这事也有争议,但不是对打不打的争议,而是老生常谈的钱。
毕竟朝廷好不容易稍微富裕起来,一旦打起来那就是烧钱的,谁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可别把大明拖垮了。
朱厚照灵机一动,让满刺加来提供钱,他们出人,一番商议后满刺加竟也同意了,所以夺回马六甲海峡的事情就被正式抬入进程。
“现在广州福建的造船很发达了,可以出钱让民间造。”
——福建广东本就是海贸商人的主要地,接到这种大单,立马加班加点造船,甚至还在船体上做了小小的修改,让大船更加修长,航行速度大涨。
“他们的火药比之前看到的还要精密,这个确实麻烦……对了,道录司现在挂职的有多少道士,不如看看这些人里有没有奇才,炼丹和造火药差别也不大吧。”
——各地的道士立马被抓起来干活,期间还鼓捣出不少东西,比如发明了水底地雷,一旦敌人的船只触碰到地雷,就会引爆,又比如发现了一种耐火密封的材料,放在火炮上也发挥更大的威力。
“能让灯更亮的油……这不是石油嘛!这可是个好东西,哪里发现的,四川嘉州凤阳堡啊。”
——四川嘉州立马开始研究挖石油,并且这些东西被送到船只和火药的建造处,按照江首辅的意思,有没有可能,让人力的船只变成烧石油,自动的船。
“这个镜片我觉得还可以改进,和望远镜不太像啊,不过如何修改确实有些麻烦,哎,我回头问问能人。”
江芸芸找到的能人自然是张道长。
“我记得它的原理时,平凸透镜放在远的那一头,凹透镜放在眼前,中间的筒子可以长一点,还可以伸缩的,嗯,大概是这样,这样就可以看到远方物品的放大。”江芸芸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交代完自己印象中的望远镜,随后一脸期待地看向张道长。
道士,那不是正儿八经的古代发明家嘛!
张道长也来了兴趣,兴致勃勃拿去研究了,半年后,还真被他捣鼓出类似于望远镜的东西,朱厚照大喜,为它取名千里眼。
距离屯门海战的两年后,大明为这场远赴海洋的大战动员各地力量,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彻底被调动的情况下,终于做好准备。
癸未年,三月初八,黄道吉日,汪鋐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马六甲军务,率军五万,满刺加军队一万,自广州屯门出发,赶赴马六甲海峡。
镇远侯顾仕隆率一万士兵护送粮草。
侦察部队李良钦率三千人早已先行。
……
“这次一共十一将军,出兵十万,各个都是强将能兵,和当年太祖的陕甘之战可以相提并论了,希望也能歼灭二十万元军。”毛纪看着手中的名单摸着胡子说道。
“也不知谁能拔得一个头筹。”蒋冕笑问道。
杨一清笑了笑:“自然都有可能,但我很看一个小辈,听闻李良钦有一个徒弟名叫俞大猷,师从赵本学学兵家之术,据说可以用易经来推演战场变化,后又跟随李良钦学习荆楚长剑法,乃是他的爱徒,他们此番乃是先行部队,故而看好他能因此声名鹊起。”
江芸芸摸了摸耳朵:好耳熟的名字。
—— ——
正德甲申年的第一场大雪,一份捷报彻底打破皇城的寂静。
朱厚照激动的冒着大雪跑来内阁,惊得众人连忙起身迎接。
江芸芸还没开口,瞬间看下他手中紧紧捏着的,带着红印的折子。
——这是战事专用的八百里加急。
去年年底其实已经扫清了马六甲的佛郎机人,但显然他们并不甘心就此离开这片海域,于是原本蛰伏在爪哇,天竺、安南甚至是吕宋的军队倾巢而出,带着当地被控制的士兵做最后的挣扎。
朝廷在今年开春时,维持不得不再派出五万军队和大量粮草,还有被加急生产的炮火和船只被源源不断送去前线,用来维持这次战果。
朝廷上为此意见不少,有人痛骂内阁穷兵黩武,要把大明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也有人认为攻打马六甲太过冒险,导致现在进退两难,整个大明忧心忡忡,人心惶惶,为此内阁所有人包括朱厚照的压力极大。
一旦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朱厚照踏着大雪,站在江芸芸面前,把手中的折子打开,摊在她面前:“赢了!我们赢了!!”
阁老震惊,面面相觑。
江芸芸眨了眨眼,让睫毛上的细雪掉落,这才看清折子最上方的两个字——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