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153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杨书记笑道:“行,想的还挺透彻。走吧,跟我去找县委书记,他这会在那儿抡大镐呢,咱们去了,他还能休息一小会。”

  俩人走出窝棚,小赵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说道:“徐家屯那个被抛弃的社员,现在也在这里干活呢。”

  “叫啥名?”

  “徐佑军。”

  这人杨德才还真有点印象。

  大会战期间,实施部队编制,一个公社是一个连,他就是个连长,一个大队是一个排,大队长当排长,每个小队是一个班,小队长是班长。

  在他这个连队,徐家屯是三排,徐佑军所在的第一小队是三排一班。

  他为什么对他有印象呢?一个他个子高大,至少得有一米八,在人群里挺显眼,二是他长得不赖,浓眉大眼容长脸,挺好看,三是他面无表情,就跟别人欠他钱一样,偏偏他们小队的人对这么个大家伙还挺照顾,他脸色难看,也没人说啥。

  他跟大家一起干活,还曾经好奇的问过是怎么回事,结果三排的人都说,“家里有事,心情不好,可以理解”,原来是被抛弃了啊,的确可以理解!

  杨书记大吼一声:“三排一班徐佑军,过来一下。”

  小赵不解:“您喊他干啥?”

  “处理他家的事,你不让当事人知道?”

  小赵:“……”

  大家伙帮着往下传,没一会就传到了徐佑军的耳朵里:“杨书记喊你呢。”

  被编到三排四班的周博文凑了过来,问道:“哥,书记喊你干啥?”

  徐佑军摇头:“我也不知道啊。”

  “那你快过去看看。”

  他顺手接过了徐佑军手里的铁锹,还推了他一把。

  等到徐佑军走了,工友们就问周博文:“你觉得是啥事?”

  周博文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八成是那个姓江的抛弃孩子回城的事被书记知道了,要给咱们社员讨回公道呢。”

  “为啥这么说?”

  “你想啊,书记是被通讯员小赵叫走的,小赵干啥的?他经常下乡去采访,谁家有什么事他全知道。我猜,他是去徐家屯采访去了,听村里人说了江明华的事,看不过眼,就来找书记了。书记当然要找我哥了解一下情况了。”

  “有道理。”

  “那书记会怎么做呢?会不会把江明华叫回来?”

  周博文撇撇嘴:“这种女人,叫回来我哥也不能要啊。这要是跟她复了婚,那可就家无宁日了。她一定会把各种不顺心全都推到我哥和我大姑身上,说不定还会推到孩子身上。叫她回来干嘛?没有她,日子还好过点。”

  “那你说该怎么办?”

  “那肯定是让她身败名裂!”

  大家:“……”

  有人说:“要她身败名裂还用得着书记插手?佑军带着孩子直接到她学校去闹一场,她就会身败名裂。咱们还能给他万人血书按手印,证明这个女人确实不是个好东西,但是佑军不干呀。”

  “别瞎说,咱们大队一共都没有一万人。”

  “我就打一比方。”

  周博文帮自己表哥辩解:“那毕竟是宁安的亲妈,他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也得给她妈留点脸面嘛。”

  虽然他不太赞成,但也不能说他表哥的做法有什么大问题。所以,这事的关键在宁安身上,宁安要是讨厌他妈,他大姑和表哥就能放开手脚,宁安要是心里装着她妈,他大姑和表哥就会处处掣肘。

  几个人瞎聊几句,就开始接着干活,再聊下去,班长排长该来说话了。

  另一边,徐佑军到了杨书记的窝棚跟前。

  “杨书记,您叫我?”

  “有点事,问问你的意见,进来说吧。”

  杨德才转身又回了自己的窝棚。见县委书记没必要带着徐佑军,但是要把人家的事在报纸上公开,这事得先知会他一声,别到时候他不同意,再来找麻烦。

  “坐。”

  杨书记指了指自己的行军床。

  徐佑军看了看自己布满灰尘的衣服,说道:“站着吧,全身都是土。”

  杨德才笑道:“我也没好到哪儿去啊。我身上也是土,还不是照样坐。难道我身上的土和你身上的土有什么区别吗?”

  小赵拉了拉他:“别客气,杨书记让坐,咱就坐。”

第203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8)

  徐佑军跟小赵一起坐在了行军床上,杨德才自己坐在椅子上,面对着他俩,跟小赵通讯员说道:“把你了解的情况跟徐佑军同志说一说。”

  小赵又复述了一遍徐会计的说辞。

  徐佑军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紧张道:“我闺女没事吧?我娘一个人能不能弄得了她?”

  小赵无语:“那肯定没事啊,她都能自己溜达着去大队部找人帮忙了。你娘也去大队部找她了,都好着呐。”

  徐佑军:“……那就好。”

  杨书记笑道:“要是有事,我就直接让你回家了,不会拉你进来说话。我现在就是要问问你,对于你闺女的打算,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什么打算?哦哦,登报是吧,登吧。我这闺女从小就犟,一件事要是没干成,她就能从早念叨到晚,从年头念叨到年尾,一定得干了才行。她说出来了,就一定得干。我犟不过她的。不然这事就过不去了。”

  而且,他心里对江明华也是有气的。

  当初说要好好和他过日子,他把她娶回家,不说千娇百宠吧,也尽最大努力让她过舒服日子。结果呢,不过是把他当成冤大头了。

  他一个人当冤大头就算了,还有他娘,平日里对她和颜悦色,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她,能不让她干活就不让她干。这个人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

  他娘和他考虑到孩子,还没敢和她撕破脸,现在孩子知道了,哭也哭过了,那就闹吧。不然孩子不是白哭了?

  小赵笑道:“徐会计跟我说,他答应给你家孩子买十块橘子糖,这孩子隔一小会就提醒他一次。”

  徐佑军笑道:“她就这样,惯的,脾气大着呢。”

  杨书记笑道:“既然你没意见,那我们就听你闺女的去处理这件事了。你要是不放心,给你放一天假,你回去看看。”

  徐佑军笑道:“谢谢领导,我一会就回去,明天再回来。”

  这些天,他心情不好,一方面是因为离婚的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放心家里。回去看看也好。

  小赵说:“你等一会吧,我骑自行车来的,你等我办完了事,把你捎回公社。你会骑车吗?”

  “会。”

  “那你骑车带我,我带不动你。”

  “行。那我等会你。我先回去干活了。”

  杨书记说道:“去吧。”

  徐佑军回了工地。

  周博文一看他回来,立刻把铁锹塞给他,一边干活一边问:“啥事啊?”

  “江明华的事,安安知道了。”

  “啊?那孩子不得哭啊?”

  “哭惨了。”

  “啧!你回去看看?”

  “等会跟小赵通讯员一起回去,他还有点事,我等等他。”

  “你到了公社那儿,给安安买点吃的。供销社不是有那种纱巾头花吗,很好看,你给她买一个,她就高兴了。”

  徐佑军想了想,摇头,“安安那点头发,用不着纱巾头花。有了头花,她绑不上,就该出幺蛾子了。”

  周博文:“……”

  到时候那小孩一定会哭着说“我要我的头发马上长长”……

  算了算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买点吃的就完了。”

  “嗯。”

  另一边,杨书记和小赵去了另一块责任田找到正在干活的县委书记王金源,跟他汇报了这件事。

  王金源想事情更加全面一点,既然要做,就好好做。

  “你们该登报登报。我这边等忙完大会战,春节期间,抽调干部下去调查走访,全面了解一下知青的情况,出个详细的调查报告。我估摸着,这里面还有别的事。索性就都摊开了说。是不是有的知青和社员结婚了,社员阻挠人家参加高考?是不是有的婚姻存在算计的情况?还有这些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一块查出来,报上去。”

  王金源说着说着也有点发愁:“婚姻自由,这些人要是铁了心要离婚,咱们也拦不住。婚姻法都规定了,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的,先调解,调解无效的,也得准许离婚。这日子呀,只要有一方铁了心不想过,那就过不下去。”

  小赵说:“那不是还得走个程序吗?政府调解,调解无效报法院,法院调解无效再判决。”

  王金源笑道:“除了增加政府和法院的工作量,有别的效果吗?强扭的瓜不甜,别强求,该离就离。说到底,这是个道德问题,还真不是法律问题。”

  小赵还年轻,愤愤不平道:“那我们就拿这些道德败坏的人没办法了?”

  “有啊。法律是底线,但是这个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还是挺高的,法律解决不了,那就用舆论和政策来解决。你俩的思路是对的,枪杆子、笔杆子,革命就靠这两杆子。这事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枪杆子用不上,那就靠笔杆子。小赵,你不是很会写东西吗?你写!我给你推荐发到媒体上。你把你想的这些事,全都写出来。就叫《警惕回城知青变成新社会的陈世美》,你好好写!法律制裁不了他们,就让舆论来制裁他们!”

  王金源也是越想越气愤,这一出出的,净整事!

  小赵兴奋的敬了个礼:“领导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我先回去了。”

  “去吧。”

  小赵走了以后,王金源跟杨德才说:

  “你给我弄个方案出来,需要抽调多少干部下去调查,在知青们回城之前,把事情都解决了,我可不想给他们擦屁股。敢不听话,闹幺蛾子,那就别回城!我还能卡不了他们?无缘无故离婚的,属于道德品质败坏,这样的人,回城干嘛去?农村待着吧!”

  “当初权衡利弊,在农村结婚生子,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却说是政策问题。这要是政策问题,那人家那些别的知青怎么就能坚持住不结婚呢?哦,结了婚,媳妇孩子热炕头过了几年,该回城了,又觉得在农村结婚吃了亏了,怎么着?啥好事都想占?”

  杨德才跟他说:“别生气。咱们现在吧,都是猜测。要做的事情也是未雨绸缪。既然咱们预料到了这种可能发生的事,那就事先想好解决方案。”

  王金源叹了口气,又摆摆手:“你说得对,你先去忙吧,我再琢磨琢磨。我一边抡大镐一边琢磨。”

  杨德才:“得嘞,我也回去继续铲土去了,我一边铲土一边思考问题。”

  ————☆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