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68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去林庄的调查员们先是找到了林长民,了解俞家的情况,林长民能提供的信息,就是俞景明对外表现出来的那些。

  他们还随机走访了几位社员,得到的答案也是这些,和报纸上写的一样。

  他们又去县里见了俞景明。

  俞景明的表现更加真实自然、滴水不漏。

  他还问道:“同志,你们为什么要问我这些?我们林庄尊敬军人,敬仰烈士,每年做这些纪念活动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好生活来之不易,要记着党和国家的恩情。要是你们觉得,我们大家不该做这样的纪念活动,那我们以后就不做了,你们可千万别批评老百姓。”

  林庄可是受害者啊,你们别整岔了!

  调查员们心里连连感叹,多好的孩子!面对不做人的父亲和同样不做人的祖父祖母,他还能靠自学闯出一条路来,而且性子一点没歪,这要是他们的孩子,那不得高兴坏了!

  “你放心,林庄人的思想觉悟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只是,你父亲的情况有点复杂,他那个烈士墓必须得铲除。”

  说完这话,调查员们都不太好意思看俞景明的脸。

  俞景明脸上露出了伤心的表情,但还是坚强的表示:“服从部队的决定。”

  一位调查员安慰他:“你是个好孩子,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写信,给领导写信,我们能帮的一定会帮你。你父亲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优秀,他可能辜负了你的期待,你也不要难过。”

  他不值得。

  临走前,这几位调查员又和林长民聊了一次,把俞青山的情况和他说了说,林长民的脸一下子变得五颜六色起来,都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了。

  生气?担心?难过?失落?

  不对,还有点好笑。

  他们给一个大活人扫了好几年的墓呢!

  “等我们那边的正式布告发下来,你就把那墓给他铲了吧。”

  “得嘞。”

  三方调查人马碰头,根据事实加以分析,得出了基本结论:

  俞青山抛妻弃子,欺骗前妻和儿子,老父母是帮凶,又做贼心虚,就在家里没事找事,虐待儿媳和孙子,或许是想把人赶走,也可能是想把人彻底驯化,最终,前儿媳走了,只留下了孙子。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俞家的事情被村里人知道了,老人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赢得了全村人的同情,为了安慰他们,村里给俞青山立了烈士碑。林庄人觉悟高,儿子俞景明崇拜父亲,多种因素阴差阳错的起作用,造就了现在的结果。

  但是,罪魁祸首就是俞青山。

  不管他当初的打算是什么,客观上都造成了现在的结果,欺骗了全国人民,给全体军人抹了黑。

  在有妻子的情况下和另外一名女同志发展感情,也无异于耍流氓。

  而且他还违反了婚姻法,我国法律早就规定了“一夫一妻制”,他的两段婚姻可是有几年的重合期!

  部队不会包庇他,也没法包庇他,甚至想借此机会立个典型,让军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

  于是,军区在各大报纸上发布了通告,如实讲述了俞青山的所作所为,分析了他的违法之处,并公布了对他的判决:开除党籍军籍,下放农场改造20年,追回之前十年部队发给他的全部工资和津贴。

  最后一点事实上做不到,钱已经花了不少,只追回了四分之一,全都给了俞景明。

  看到通告、拿到赔偿的俞景明“伤心极了”,拉着宁安寻求安慰,还趁机抱了抱自己的小姑娘,虽然一触即分,但他也觉得俞青山总算起了点好作用。

  宁安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翻白眼,要不是闻到他手上的辣椒味儿,她都要被他哭的通红的眼睛骗到了。

  这件事情在全国也引起了震动。

  一时间,各大军区纷纷开展自查自纠,还真查出了几起隐藏的很好的抛妻弃子事件。还有离婚不离家,甚至两个媳妇同在的情况都有。令人“大开眼界”。

  为了保护党芹芹所生的两个孩子,部队那边和民政局交涉,判定俞青山和党芹芹婚姻无效,让两个孩子都跟着母亲改姓党,在法律上和俞青山没有关系了,至于感情上,那就是人家的事了,部队没办法管,也管不着。

  还有俞景明这边,部队把籍贯和兴县的烈士名单列了出来,问他愿不愿意换个爹。

  俞景明欣然答应,选了一位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的林姓烈士,在户籍系统里把俞景明的名字注销,从此改叫林景明。并且拿到了真正的烈士子女证。

  事情处理完之后,林景明回了趟林庄,感谢林庄人对他的照顾,同时也跟林长民道歉。

  他毕竟利用了人家,虽然林长民不知道。

  林长民倒是豁达:“这事也不能怨你。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啊。”

  林庄人看他的眼神也充满了同情,没有一点怨怪。

  关秀芳女士更是心疼他,跟他说:“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也别伤心,以后,就把婶这儿当你家。”

  林景明露出个真心实意的笑容:“谢谢婶。”

第96章

  70炮灰一家人(17)

  林景明最后一次回了一趟俞家,把自己所有的个人物品统统打包搬到了宁安家。

  “叔,婶,我现在已经不是俞家人了,再住那儿不合适,要断就断得一干二净,我先把东西放在这儿,回头我跟大队长申请个新的宅基地,建个新房子住。”

  关秀芳笑道:“你平时又不回来住,还建什么新房子啊?偶尔回来看看,你就跟和平挤挤得了。我在他那屋给你添张床。”

  林景明十分听话,“您说的有道理。那我不跟您客气了,就把这儿当自己家,把您和叔当爸妈孝敬。”

  关秀芳的笑容差点凝固在脸上,这小子也太会顺杆爬了。

  俞家的房子,林景明打算送给大队,作为他利用了全村人的补偿。大队可以把房子租出去,或者卖出去,收益就算是队里的集体收益,最后都会分到村民手上。

  虽然没多少,但高低是他的心意。

  为了避免日后可能产生的纠纷——万一俞青山能撑到劳改结束,想要落叶归根,可能会回到林庄来——他决定伪造一封爷爷奶奶的遗书。

  遗书里言明,如果他们俩死了,这个房子就归还大队,不会留给子孙。

  林景明拿着做旧过的遗书又去找了大队长,他一脸伤心落寞,说道:“昨天晚上我在家里整理爷爷奶奶的遗物,发现了这个。”

  林长民接过遗书看了看,顿时就对林景明充满同情。他已经知道了俞老头夫妻俩都跟俞青山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事,心里更加为林景明感到不值。

  被骗了这么多年,被打击磋磨了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伺候着,给俩人养老送终,却得了这么个结果,那两个老东西的心是石头做的吗?要对这么小的孩子赶尽杀绝!还真是怕他以后找到部队去,断了儿子的青云路啊?

  俞青山落到今天这步田地,纯纯活该!

  这一刻,他对俞家人的厌恶达到了顶点。

  他跟林景明说:“景明啊,你是个有出息的,叔看好你,以后一定能出人头地,你过得好,才能让那些欺负过你、轻视过你的人难受。你过得越好,他们就越难受。”

  林景明听了他的话,脸上露出个释然的微笑,说道:“叔,您放心,我不难过,我虽然没有父母亲缘,也不受爷奶喜欢,但是咱们林庄大队的人都是我的亲人,大家对我好,我都知道。”

  林长民说道:“好孩子。”

  虽说施恩莫望报,但谁不喜欢知恩感恩的孩子呢?

  他看了看手里的“遗书”,说道:“既然俞老头留下了遗书,那这房子就是大队的,大队有权做出处理。”

  “嗯,是这个理。”

  “所以大队决定把这个房子分配给你。”

  林景明:“……”

  求求了,他好不容易才搬到宁安家里去。

  “叔,我平时也不回来,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您就代表大队收了吧。我刚才已经把我的东西都搬到栋梁叔家里去了,偶尔回来一趟,跟和平哥挤挤就行。这房子对我来说真的没什么用。”

  林长民笑道:“你小子什么时候跟和平走得那么近了?以前没见你俩有什么交情啊!”

  林景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林长民作为一个过来人,顿时就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在心里同情了工具人林和平一秒钟。

  下一秒他就反应过来,同情个屁啊!他就算是个工具人,那也是个得了好处的工具人!农民变工人有多难,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林长民想了想,说道:“这房子就算是大队收回来,也不能白收。你这房子差不多值个300块,大队这边折个价,给你200。”

  孩子都这么苦了,他们不能占这个便宜。

  林景明还想推辞,林长民直接打断了他:“景明啊,叔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就当叔给你卖个好,以后外头有什么好的机会,你多想着点咱们林庄。”

  “叔,我记着呢。”

  “哎,也不用为难。叔就这么一说。”

  “我知道。”

  这个机会还真的很快就来了。

  开了挂的林和平,再加上智商本来就很高的林景明,俩人在农机站搞起了技术创新,带动同事们都卷了起来,很快就把农机站的各个机器都研究的一清二楚。

  站长一看这个情况,立刻就跑去找县长和县委书记了,要在和兴县建一座农机厂,先生产拖拉机,再向其他农机拓展。

  1975年,宁安从两年制财政中专毕业的时候,和兴县的拖拉机厂已经建成了,20岁的林和平从农机站调到拖拉机厂当工程师,而19岁的林景明则被破格提拔成了副厂长,因为他的才能不光体现在研究上,更多的体现在了领导力上。

  通俗一点说,就是特别会忽悠人。

  再不上进的人到了他那儿,分分钟斗志昂扬!

  宁安被分配到拖拉机厂当会计。

  作为拖拉机厂的元老级员工,林景明为林庄争取了几个招工名额,可把林长民感动坏了。当初他虽然那么说,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往心里去,他不是那种挟恩求报的人,再说了,他对人家也没什么恩,都是举手之劳而已,当时这么说,更多的是想让林景明接下那200块钱。

  没想到,人家孩子当真了!

  招工名额面向林庄本村人,经过公开考核,选出最合适的,这些人至少都是初中毕业。

  林景明跟林长民说道:“叔,您发现了吗?就算是没有高考了,上学还是有用的。”

  林长民点了点头,转身就在大喇叭里喊:“到了入学年龄的孩子必须去上学,不能做睁眼瞎。交不起学费的来我这儿申请,经过大队审核,实在上不起学的,可以减免学费。”

  这几个年轻人入职之前,林长民还特意找到他们训话,让他们一定要在厂里好好表现,不要给林景明丢脸。

  “你们代表的不光是你们自己,还是咱们林庄的脸面,你们表现好了,咱们林庄口碑就好,以后再有招工的,人家就会优先考虑咱们林庄人,咱们林庄出了更多工人,你们脸上也更有光。”

  “你们好了,咱们林庄就好,林庄的老百姓才能更好,你们的父母亲人也能更好。他们也就不会给你们拖后腿。你们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那肯定是啊,大姑娘小伙子们都经过了考核,又不是蠢人,除非和家里人有解不开的仇怨,否则家人就是自己的牵绊,只有大家都发展好了,他们才能不必负重前行,才能走得更加轻松。

  “懂!大队长放心!”

  林长民看着大家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批人到了拖拉机厂,还有林和平和林景明给开小灶,进步很快,表现也很好。

  唯一一点不好的是,有个名叫杨秋果的小伙子看上了宁安,跑到她面前献殷勤,以前他在村里务农,自然是娶不起宁安这样的娇气姑娘,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他不是当工人了吗,宁安嫁给他,也不用干什么活,累不着了,他也就有了贼心和贼胆。

  但是他运气不好,头回来献殷勤,啥也没说啥也没干呢,就碰上了林景明。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