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120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嘿,说这话外道了不少?咱们兄弟,别说鸭毛,就是吃几只鸭子,兄弟我也不能要你银子啊,那我成啥了?等着,回头我就给家里传话,让庄子的人,把鸭毛都给你收起来。”

  “谢了。”

  “客气啥……”

  俩人聊的热火朝天,李云亭就在边上听着,也不插嘴,却也不离得很远,如今班上的人都看出来了,这位整天冷着张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唯独对许怀义另眼相待,虽说不像赵三友表现的那么热情,却也‘不离不弃’。

  到了中午,许怀义几人在食堂里,刚打上饭菜坐下,正说着灾民的事儿,就见一帮人走了过来,打头的那人长的唇红齿白,未语先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穿戴的十分华丽显眼,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贵,四个字形容的话,就是豪无人性。

  许怀义差点被他给晃花了眼,暗暗问赵三友,“这谁啊?”

  金光闪闪,出门不怕被抢?

  赵三友道,“皇商苏家七少爷,苏喆。”

第235章 苏七少一更

  许怀义进了学院后,私底下也是做过不少功课的,有头有脸的那些人,他大都了解过,名声响亮的,他也八卦过其身家事迹,只是对不上脸,比如眼前这位皇商苏家的七少爷,光闻其名,不见其人。

  “原来就是他啊!”

  大雍的皇商有十来家,苏家算是其中翘楚,祖籍在南边,但族里有人出仕后,嫡支就搬迁到了京城,名下生意众多,都传言,苏家富可敌国。

  “就是他,一副小白脸样儿……”很显然,赵三友这样的粗犷汉子,最欣赏不了苏喆这样的花美男,语气里带着嫌弃,“长的比女人还白,打扮的花枝招展,哪还有一点爷们的气势?”

  许怀义笑笑没接话,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朝着他们这一桌走过来,心里不由一动,这就来拉拢了?

  苏家有姑娘进了二皇子的后院,妥妥的二皇子派系,不过,或许也不一定,据说,苏家除了银子多,儿子也多,如今苏家家主,嫡子庶子加起来有十三个,连上闺女,枝繁叶茂的比皇家都能生,儿女多了,谁能保证都是一条心?

  “你们就是精武学院五壮士?”

  苏喆说话还算客气,虽带了几分戏谑,却没有恶意,而且他眉眼含笑,观之可亲,让人生不出反感来。

  赵三友低下头扒饭,装没听见。

  李云亭高冷,本来就不爱搭理人。

  孟平是自惭形秽的不敢开口,苏喆金光闪闪,从头到脚都透着贵,谁站他旁边都容易被衬托出穷酸气。

  许怀义就盯着他头上的硕大金冠,有点移不开眼,那金冠做的瓷实,雕琢的也精致,而且四周还镶嵌了一圈的宝石,中间那颗得有鸽子蛋那么大,宝蓝色的,光线投上去,熠熠生辉,光芒璀璨。

  王秋生看了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没人应声,无奈之下,他只得站出来招呼,“不敢当,在下王秋生,久仰苏七少大名。”

  苏喆在他脸上随意扫了眼,“王秋生?那谁是赵三友啊?听说十分威武雄壮,让薛师傅一眼看中,打算收徒……”

  王秋生尴尬的看向赵三友。

  赵三友僵着脸,敷衍的拱拱手,算是打招呼了。

  苏喆对他的态度也不在意,视线又扫过李云亭,“定远侯之子?”

  李云亭抬头,“有事儿?”

  苏喆笑得如沐春风,“无事儿,就是好奇,来认识一下诸位,果然,个个都不同凡响呢。”

  李云亭没接话,又低头吃饭。

  苏喆也不恼,还是笑吟吟的,最后目光落在许怀义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审视,“兄台想必就是挑战李云轩且大获全胜、名扬学院,后被孙钰师傅青睐收入门下的许壮士了吧?”

  许怀义嘴角抽了下,“苏少爷太客气了。”

  直接喊他名字就行,加这么多前缀,听的人尴尬。

  苏喆不尴尬,见他对面还有个空位子,顺势就坐下去,一副自来熟的模样,“久仰许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斐然,让人见之忘俗。”

  许怀义,“……”

  倒也不必这么放低身段的拉拢,其实砸银子,他更喜欢。

  赵三友被他给肉麻的起了身鸡皮疙瘩,受不了的问,“苏七少到底有什么事儿?给我们兄弟来个痛快的。”

  再听下去,他饭都咽不下去了。

  苏喆唇角含着笑,慢条斯理的道,“没什么事儿,就是仰慕诸位的风采,想结识一下,交个朋友。”

  赵三友拧起眉头,刚要说话,就被拉住,王秋生接过话去,“苏七少折节下士,我等不胜荣幸,只是……”

  不等他说完,李云亭又截了过去,“高攀不起。”

  王秋生摸了摸鼻子,唯有干笑。

  苏喆表情不变,语气真诚,“李公子太谦虚了,要说高攀不起,也是我这个商户之子,高攀不起侯府才对。”

  李云亭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苏家连二皇子府都攀的上,定远侯府又算什么?”

  这话就有点不太客气了,苏喆眼神闪了闪,“我四妹妹不过是二皇子殿下的侍妾而已,连侧妃都不是,哪像你们侯府,是三皇子殿下的正经岳家,那才是正儿八百的亲戚呢,苏家可羡慕不来。”

  李云亭冷声道,“那跟我无关,我一外室子,不曾踏进定远侯府的大门,你算盘打错了。”

  他这么说,几乎挑明了苏喆凑上来的意图。

  气氛一瞬间凝滞。

  这天,让李云亭给聊死了啊。

  王秋生自诩有几分口才,此刻都不知道咋化解眼下的尴尬,他不由看向许怀义,在他眼里,许怀义素有急智,应该知道咋办吧?

  许怀义却并未出声,他在心里盘算着,想知道苏喆的底线在哪儿,被几人这么不友好的对待,会忍到哪一步。

  正琢磨琢磨着,就被cue了。

  苏喆把话头终于转向了他,“许兄也是这么想的吗?”

  许怀义装傻,“什么?”

  苏喆好脾气的重复了一遍刚才李云亭说的话,然后意味深长的问,“许兄也觉得我打错了算盘?”

  这人是真能放得下身段、拉得下脸啊,能做到这一步,若不是诚意十足,就是势在必得。

  许怀义一本正经的道,“那指定不能啊,苏家可是皇商之首,想来苏家的少爷自小就学着打算盘吧?生意做遍天下,日进斗金,若是连算盘都能打错,那不是擎等着让下面的管事们糊弄?那可真是个笑话了。”

  他避重就轻,故意模糊了概念。

  苏喆眼睛一亮,笑得越发灿烂夺目,“说的好,许兄果然没叫愚弟失望,见解独到,另辟蹊径,不愧是孙钰师傅看中的大弟子啊。”

  许怀义呵呵笑道,“过奖,过奖,愧不敢当。”

  苏喆言辞恳切的道,“许兄当得起,实不相瞒,愚弟一见许兄,便心怀仰慕,恨不能引为知己啊!”

  有人比自己还不要脸,这就不好对付了。

  许怀义心知这是遇上对手了,不过讲真,他对苏喆还真不讨厌,大约是他长的唇红齿白,一副讨喜的娃娃脸,他又客气了几句。

  之后俩人你来我往,居然还聊的颇为投机,等到吃完饭分开时,苏喆已经亲热的喊上“许三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相识已久。

第236章 正常交往二更

  一回到寝舍,李云亭就直言不讳道,“苏喆动机不纯。”

  许怀义大大咧咧的道,“他能有啥动机?不就是想咱们套关系嘛,其实这么没啥,你别整的上纲上线的,就当普通朋友处着呗。”

  他一边说话,一边拿出个铜质的炭盆来,用钳子夹了些木炭进去,拿火折子点着,这些东西,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除此外,还有不少吃的零嘴,他寻出个铁篦子搁在炭盆上,抓了把栗子和核桃放上。

  李云亭就那么看着,思绪多少有些被带偏,“你想跟他做朋友?你知道他背后的人是谁吗?”

  许怀义翻腾着栗子,防着它们烤糊了,头也不抬的道,“你之前不是说了吗,他有个妹妹进了二皇子后院。”

  李云亭不解,“既然知道,你还不躲的远一些?你就不怕与他走近了,被人划到二皇子派系里去?”

  许怀义打趣,“我跟你走的更近,天天吃住在一块儿,照你这理论,我不是更改被划到三皇子一派里?”

  李云亭想也不想的道,“那不一样,我不过是定远侯府的一个外室子,跟三皇子扯不上什么关系,苏喆就不同了,他平时跟二皇子就有来往。”

  许怀义好奇的问,“这么说,二皇子还算是看重他?”

  李云亭点了下头,“准确的说,是看重苏家的赚钱能力,实际上,苏家的生意,苏喆并不能接触到多少,他上面六位兄长,一半的家业在嫡长子手里攥着,剩下的,其他几个弟兄分,他被家里安排走武举的路子,哪有多余的精力再去管别的?”

  许怀义若有所思。

  李云亭又道,“不过他长袖善舞,若是做生意,应该是一把好手。”

  闻言,许怀义嘿嘿笑道,“你看出来了?”

  李云亭“嗯”了声,问道,“你缺银子?”

  许怀义道,“谁还嫌银子多啊?有了银子才好办事儿。”

  李云亭顿了下,问道,“你想做什么生意?”

  许怀义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不过嘴上却道,“还没琢磨好,得看以后处的咋样,苏喆靠不靠的住……”

  栗子爆开,散发出香味来。

  许怀义顾不上再闲扯,招呼他过来吃,又抓了些红枣撒到篦子上。

  李云亭对这些东西原本并无兴趣,但看他小心翼翼的剥着壳,嚼在嘴里一脸享受的模样,鬼使神差的凑了过去。

  香味飘出去,又把隔壁的王秋生和赵三友勾了来,四个人围着炭盆,说说笑笑,边吃边聊,话题不免又说道苏喆身上去。

  赵三友毫不掩饰对他的不喜,“怀义,你搭理他干啥?他一看就没安好心,别看他整日笑呵呵的,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儿,其实奸诈着呢。”

  许怀义好奇的问,“你咋知道他奸诈?”

  赵三友理所当然的道,“无奸不商啊。”

  许怀义闻言,嘴角不由抽了下,“你家也有生意,我家也开着豆腐坊,照你这说法,咱俩也奸诈呗。”

  赵三友瞪眼,“那怎么能一样?咱两家那点生意就是混口饭吃,小打小闹的,苏家呢?巨贾、皇商!生意遍布大雍,堪当天下第一富,要是老老实实的做生意,能做到这份上?泼天的富贵,不奸诈,不耍手段,咋可能呢?”

  许怀义服气了,这解释没毛病。

  王秋生说了句公道话,“三友,你对苏喆带着偏见,其实他这人,别看穿的金光闪闪,其实并无铜臭气,相反,他书读的不差。”

  赵三友哼了声,“既然书读的不差,那咋不去国子监?”

  权贵和富家子弟,但凡有点才气的,首选都是进国子监,考文举,做文臣,实在是文墨不通的,才会来精武学院,走武举的路子,三十多年前,开国皇帝重视武学,那会儿刚建朝,武将压文臣一头,后来到了先帝,就成了文武并重,如今,则是文臣更显清贵。

  王秋生解释道,“他上头有个兄长,恩荫进了国子监,商户之家,只有一个名额,他自然就没了机会。”

  赵三友粗中有细,闻言,不由道,“苏家还真是野心勃勃,家里已经那么有钱了,还想着在朝堂上也占一席之地。”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