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泡饭
温苒苒满面痛苦:又来了!
待她好不容易到了程记酒楼,已是口干舌燥没什么力气。
“哎哟!”程老板见着一脸疲惫的温苒苒赶忙让人扶着坐下歇息,亲自去给她倒茶,“这是怎么了?”
温苒苒拿过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干净,气喘匀了才开口:“别提了,我刚到就被常老板他们几个给堵住了,费老大劲才逃了出来。”
程老板一听,庆幸自己下手早,不然今晚堵温苒苒的就是他了!
“估摸着您喜欢,又带了些鸡爪给您。”温苒苒把纸筒递给他。
程老板赶忙笑着接过:“我去给我家阿叶送去,要不您跟着一起?文书拟好了,您过去瞧瞧看,若是没有什么不合理的直接签字画押。”
温苒苒闻言一惊:“您动作真够快的!”
“敢不快嘛?”程老板朝外头努努嘴,“多少人虎视眈眈呢!”
温苒苒欣然起身:“那行,我跟您过去看看。”
“把点心交给伙计,让他帮着卖,不用您动手。”程老板热情地帮着张罗,“用饭了没有?置一桌席面您随意吃点,不过我这厨艺跟您的手艺肯定是没法比,您别介意啊!”
“程老板您不用麻烦,我用过饭了。”温苒苒跟在后面,笑着推拒。
程老板回头笑着指指她:“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我家阿叶跟你差不多大,要不就叫我一声程叔?”
“哎!程叔!”温苒苒脆生生地开口。
能在京城、洛阳、临安府都开了店,定是个能力强、人脉广的能人,同他交好肯定没坏处。
酒楼后院厢房内,程老板与程叶高高兴兴地吃鸡爪,温苒苒专心致志地看文书。从这文书上看,程老板是个诚信老实的生意人,下午商讨的事情他都写得清晰明白,不多不少。
没有坑,能签!
“怎么样?”
温苒苒放下文书笑着开口:“程叔,印泥笔墨呢?”
这么说就是要签字啦?!
程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迫不及待地让人去拿。
眨眼的功夫,就有敲门声响起。
“这么快呢?”
程老板说着,就听见外头又道,“巡城监的于大人来了,说是寻温小娘子。”
温苒苒闻言一喜,许是摊位之事有了眉目!
“快请进来!”程老板开口,忙不迭起身去迎。
于述进门,同程老板打了声招呼就看向温苒苒笑道:“许是上苍格外眷顾像温小娘子这般心善之人,今日恰巧就有一个摊位出兑,位置也实属不错!”
第31章
翌日清晨,朝阳裹着层湿漉漉的雾气。
温苒苒眉眼带笑,脚步轻松雀跃。
昨晚于述说今日一早带她去看摊子,她愣是兴奋得一宿没睡。
有了摊子,以后可就方便多了。后头垒两个灶,支上锅,她想卖什么就能卖什么,再不受限了!
温苒苒越想越欢喜,虽是一夜未睡,但却是精神头十足,满面红光。
她高高兴兴地往巡城监走去,远远看见自己摆卷饼摊子的那棵槐树下已然有食客排起了队。瞧着大部分是熟悉面孔,都是熟客。
铁粉的爱意就是这么让人感动!
温苒苒刚一过去,就有眼尖的熟客瞧见了她。那位熟客刚绽开笑想朝她打招呼,却兀地发现她两手空空,没推推车!
眨眼的功夫,客人面上的笑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眼中尽是失望:“温小娘子,你今天又不出摊啊?”
其他几位客人见了也纷纷叹气:
“怎么又不出摊啊,离了卷饼嘴里都没味!”
“可不?就靠着这卷饼上工呢。”
“我家娃娃要是没见着卷饼,又该吵了,想想就头疼。”
……
温苒苒不好意思地笑着安抚“铁粉”们的心:“我今日是去看摊位的,若是能顺利兑下来,第一天开门给大家伙削价,卷饼通通四文一个,到时还得靠您们这些老顾客捧场呢!”
这波让价相当于做了个低价宣传了,能给新摊子带带人气。等摊子开业那天,路人生客见小摊热热闹闹的,肯定也想凑凑热闹的!
众人一听,满是困倦疲惫的眼珠子齐刷刷地亮起:“四文钱一个?我没听错吧?!”
“什么?四文钱?这还能赚着钱了嘛!”
“就是啊,现在四文钱能买什么呀!温小娘子可别赔了本!”
大家伙都是热心肠,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娘子独自出来摆摊贴补家用供养全家,还有个正读书的爹爹,日子难着呢。五文钱一个卷饼都够实惠的了,再降一文属实是怕她赔本。
温苒苒扬着一张笑脸,语气爽朗:“大家这阵子对我的关照我都记在心里,赔点银子也没什么,各位叔叔婶婶、伯伯伯娘吃得高兴就成!日后总是能赚回来的。”
赔倒是赔不了,只是这么说大伙听着开心。
果然,话音一落就能瞧见食客们满面是笑,十分舒坦开怀,纷纷道来日定会去捧场。
温苒苒听了这话心满意足,美滋滋地往巡城监去。
于述已在外等着,穿了身青色衣衫,并未着官服。他带人去问摊子,还是不要太扎眼。
她老远就瞧见了于述的身影,忙不迭地小跑着过去:“于大人,劳烦您久等了。”
于述摆摆手,弯唇笑笑:“我也是才到,这就去罢。”
“行。”温苒苒点点头。
俩人一同往那边走,于述声音缓缓:“昨日在程老板那不好细讲,我先同你说说那个摊子。”
“摊位正位于市中,道路四通八达、人流量也多,是个顶好的位置。摊主是对老夫妻,做的是粥饼生意,为人憨厚实在,口碑不错、生意也很红火。要不是老两口的儿子外放,他们也舍不得把摊子兑出去。”
温苒苒越听越觉得自己幸运。她前世每日勤勤恳恳地学厨,如今也算是做了一把气运之子。
不过不能躺平,运气是运气,还是得靠自己努力!
街上车水马龙,吆喝叫卖声络绎不绝,孩童们撒着欢地追赶玩耍,牵着骆驼、高鼻深目的胡人随处可见,处处繁荣热闹。
温苒苒越走越觉得熟悉,直至于述停下,指着正忙活着的老两口道:“就是这了。”
她抬眼看去,眼眸亮起:呀!这不是当初跟爹爹吃胡饼、鱼肉粥那家嘛?我还向摊主婆婆打听摆摊
市金来着!
正洗刷碗筷的老妇人也瞧见了她,乐呵呵地擦擦手,边走边对着揉面的老大爷道:“这不是上回那个小娘子嘛!还说要摆摊儿来着。”
“婆婆您还记得我呀!”温苒苒对老妇人乖巧地弯弯眼睛。
“这么水灵上进还能说会道的小娘子,怎么会忘呢!”老妇人笑着招呼她坐下,待瞥到后面的于述时忽地一惊,旋即反应过来,“原来于大人说的要兑摊子的人就是你呀!”
她转头看向温苒苒,乐得脸上的褶子都卷成了花:“上回来还说没有本金呢,不过短短一两个月,再来就是要买摊子了!”
老妇人边说边拍拍自家老伴,得意洋洋道:“我这眼光够毒吧?上回我就跟你说她保准儿能成!”
老大爷拍拍手上的面粉,笑着过来夸赞:“这么大点还是个孩子呢,真能干!”
温苒苒笑着:“不过是因为运气好。”
“空有运气也不行啊!”老妇人拿来两个胡饼,再盛了两碗粥,配上些小菜一股脑儿地推到两人跟前,“还没吃呢吧?快吃点东西!”
“您快别忙活了。”温苒苒笑着拉老妇人坐下,“吃过了才来的。”
“那也吃点!现在的小娘子郎君们都崇尚什么、什么瘦削飘逸之姿,一个个小脸儿苍白、瘦得柳条枝子似的。要我说啊,还是结实些好,面容红润才好看嘛!”
她说着,又转头去招呼于述:“于大人您也吃,咱们街上这些人都靠您照顾,是个费心费力的事,您可得多吃点。”
“好好。”于述笑着点头,拿起胡饼咬了一口。人家一片心意没道理推拒,只不过趁着老妇人没注意往她钱袋子里塞了些银钱。
温苒苒喝了一口鲜美咸香的鱼肉粥,心里惦记着摊子忍不住开口:“婆婆您这摊子……”
“这摊子呀,一口价二十六两银子。”老妇人笑着比划了一下,“小娘子若是能兑下来,这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就都送你了,带在路上也麻烦。也就是小娘子你,要是换了别人我起码也得再加个四五两!”
温苒苒自坐下就开始打量这小摊子,客流量大、桌面灶台整洁干净,老两口都是俭省人,锅碗瓢盆都有七八成新,她接手就能用。
细细琢磨一番,这样价格合理、地理位置又好的小摊子不兑岂不是成了傻子?
温苒苒看向身旁的于述:“大人,兑摊子都需要什么文书?”
“这个简单。”于述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来,“昨日我就替你准备好了。”
温苒苒见了不禁感叹,这位于大人着实是心细。
老妇人看着温苒苒笑道:“小娘子果真爽快,将来定能做成大生意!”
“那这就签吧!”温苒苒眉开眼笑地提议。
这么好的摊子要尽快拿下,以免夜长梦多,指不定有多少人盯着呢!
“成!”老妇人同她老伴对视一眼,十分爽快地答应。
老大爷去旁边的纸行借来笔墨印泥,两人痛痛快快地签了字、按了手印。
老妇人收好自己的那份契纸笑道:“这摊子以后就是小娘子你的了,望你日后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温苒苒将准备好的银票,看了圈四周,见无人在意她这边才悄悄递给她:“谢谢婆婆吉言,这银票您收好了。”
于述喝了口水,沉声道:“等收摊了,我让阿成送您二位回去。”
“哎!”
眼见着摊子有了着落,老妇人眼眶有些潮湿,她轻轻摩挲着擦得锃亮的桌面,忽就舍不得起来。
“我跟我老伴儿在这有四十二年了。”老妇人擦擦眼泪,“起初就是一杆扁担、两个筐,从家里挑了胡饼上街卖,好不容易攒出来个固定摊子的银子,就此在这扎了根。我儿子那时候还光屁股呢,现在都外放做官了。”
她说起儿子时满面骄傲:“我跟我老伴儿祖上就没出过读书人,我们都没想到靠着这些胡饼供出来个吃朝廷俸禄的!虽只是个芝麻小官,但我们也很知足了。”
“我儿子孝顺,坚持让我们跟他一起去外放之地,说我们老两口自己在这,他放心不下。”
温苒苒看着眼中全是自豪的老妇人,噙了笑道:“婆婆和阿公以后就能好好享享清福了,每日含饴弄孙,想想都替您高兴。”
提起孙儿,老妇人更是高兴:“我那小孙女乖巧着呢!我们收摊回去就迈着小腿端茶倒水的,还给我们捶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