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子哲
陆小言松口气,脸上不由露出一个笑,小酒窝露了出来,“那你快去。”
傅沉站着没动,目光仍落在她身上,“你们是不是还没吃饭?”
陆小言点头,坦白说:“没,四点多坐车来的,一到县城就过来找你了,喏,拖拉机还在那边停着。”
傅沉也看到了拖拉机,“你俩进来吧,先在我们食堂吃个饭。”
陆小言眼睛一亮,“让进吗?”
她也确实饿了。
傅沉点头,“让,我在传达室登记一下就行。”
等傅沉登记好,先带他们去了食堂,陆小言将五块钱和大前门递给了他,“实在不认识也没关系,既然他人脉广,可以让他帮忙打听一下这位兽医的消息,多多益善。”
傅沉没接,“用不着这些。”
他这位同事,家庭条件挺好的,抽的烟都是更高档次的,他回宿舍,将自己前两天组装好的小风扇拿了出来,装到了纸盒里,拎着风扇,去了他的住处。
这位班长也住职工宿舍,不过待遇更好一些,分了个小t单间,傅沉拎着东西过来时,郑浩盛才刚吃完饭,他嫌食堂吵闹,每次都是打好饭回来吃。
听到敲门声,他盖上了饭盒,起身开了门,“来了。”
看见傅沉,他一愣,“傅北?”
他对傅北印象挺深刻,来车间两年了,不攀关系,不说是非,每天都在勤奋干活。
今年又有老职工退休,有的是让家人接班了,也有孤寡老人,正好空出两个名额,为了这两个名额,最近好几个临时工都悄悄找了他,想走走关系,让他在主任面前说说好话,就傅北没来。
郑浩盛的父母都是领导,他爸爸格外正直,从不徇私,郑浩盛也受了他一点影响,原本还挺欣赏傅北,见他也拎着东西来了,心里一时竟挺不是滋味。
他这是,也要走后门?
郑浩盛直接堵住了他的话:“小傅,你也知道,这次转正名额就两个,名额多的话,我还能说上话,这次咱们车间不一定有名额,张主任对你挺赏识的,你就算什么都不做,该给你转时,肯定就转了。”
等他说完,傅沉才开口,“班长,我不是为了转正的事。”
一个转正名额,他并不在意,“我们大队的猪生病了,有一头已经死了,还有两头已经起热了,村民都挺着急的,所以拜托我想想办法。”
郑浩盛有点懵,猪病了,找他有啥用?
傅沉不好意思地摸了一下鼻尖,“我平日不爱说话,跟车间的人完全没交情,就记得你认识的人挺多,你认识养殖场的兽医吗?实在不认识也没关系,最好是帮忙打听一下他家的家庭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境,我们好对症下药,请他帮一下忙,怕再拖下去,怕其他猪也生病,我才叨扰了。”
说着,他将自己的风扇拿了出来,“这是我自己做的小风扇,不值什么钱,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郑浩盛倒是有个朋友,他家里有人在养殖场上班,不过是负责后勤的,不知道跟那位兽医认识不,他说:“我打个电话,帮你打听一下吧,东西就不用了,你拿回去吧。”
傅沉直接将纸袋挂在了门把上,“一个小东西,还是我自己做的,夏天天热,你拿着用吧,我还能再做,那我晚会儿,再来找你。”
说完,就走了,背影一如既往干脆利索。
郑浩盛笑了笑,也没再拒绝,拿起袋子,将小风扇放在了桌子上,正要出门打电话,却又想起他那句“天热,拿着用吧”,让他有些心痒痒,天确实挺热,尤其是,他还喝了一碗汤,后背上都是汗。
他忍不住拿了出来,边锁门,边查看了一下,小风扇不算太大,几个扇叶组装在一起,也不过巴掌大小,构造不算复杂,开关一按,就打开了,凉风顿时吹到了脸上。
郑浩盛一愣,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这么小,风竟然还挺大,完全不鸡肋,等感受过二档的大风后,他更觉得惊喜了,这小风扇,晚上放在床上,再也不怕热得睡不着了,就是不知道耗电不。
就算耗电,这么一个小东西,也是件宝贝了,这件礼物,还真是送到了他心坎上。
郑浩盛的朋友也都不是普通人,家里也装了电话,给朋友打电话时,他语气都郑重了些,让他赶紧问问他哥,认识兽医不,他哥去年被调去的养殖场,和那边的人还不太熟悉,也没跟廖兽医打过交道,他说:“我哥说,明天去了养殖场,帮你打听打听。”
“别等明天了,你让咱哥,现在就打电话问一下,看看谁跟他走得近,等咱哥闲的时候,我请你们去国营饭店吃红烧肉。”
“呵,还是头一次见你对一个人这么上心,咋?想娶他家闺女?”
郑浩盛笑骂了一句,“滚犊子。”
他将事情大致说了一下,“那边等得挺着急,越往后拖,剩下的猪越有风险,你先去问问咱哥,等会儿给我回个电话。”
对面没含糊,赶紧挂了电话,打听去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来电话,他哥一位同事倒是认识廖兽医,不过也不太熟,也就点头之交,这位廖兽医脾气挺倔,这次是哥哥亲自接的电话,说:“这事估计不好弄,县里也有猪生病,他肯定走不开,前两天有个生产队的猪,也生病了,带了罐头和烟,去他家,想请他去看看,他都拒绝了。”
见帮不上啥忙,他也挺不好意思,说:“家庭地址倒是帮你问出来了,我同事也在那一块,你可以让你朋友去碰碰运气,直接去我同事家就行,报一下我的名字,他会帮忙牵一下线,不过他们俩关系也一般,估计帮不上大忙。”
“能帮着牵个线已经很好了,职工宿舍管得还挺严,陌生人都不让进,谢谢俊哥。”
“谢啥,一个电话的事。”
傅沉此刻已经和陆小言汇合了,他也简单吃了点东西,吃完饭就带着陆小言和赵楠往宿舍的方向走去,路过打电话的地儿时傅沉往里瞟了眼,瞧见了郑浩盛的身影。
郑浩盛一眼就看到了傅沉,目光扫过陆小言时,顿了一下,隐约觉得她有些眼熟,他并未多看,礼貌地收回了目光,陆小言也瞧着他眼熟。
傅沉介绍了一下,“这是我们车间的班长。”
陆小言点头,说了声班长好,又不由一拍脑袋,“您是唐奶奶的女婿吧?我在县医院见过你。”
郑浩盛这才又多看陆小言一眼,笑道:“难怪我觉得你眼熟,原来是在医院打过照面。”
他前几天去医院探望过老丈人一次,因为还得上班,来去匆匆的,也没多待,前天他媳妇还跟他提起过陆小言,说她妈这两天,总念叨医院遇见的那个小姑娘,也不知道她哥啥样了。
媳妇还挺吃味,说她不过认识两天,就惦记得不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闺女。
郑浩盛忽然想起了傅北请假的事,那是他头一次那么慌张,家里像是出了什么事,连自己具体请几天都说不好,只承诺解决完家里的事会尽快回来,来到厂里后,他后脑勺还缝了针,他不由问了一句,“你当时在医院照顾的人不会是傅北吧?”
“对,是他,因为住院还多请了几天假,给车间添麻烦了。”
郑浩盛没再多问,他将打听来的事说了一下,“估计有点难办,之前就有人送礼,他嫌远直接拒绝了,你们大队距离也不近,现在才周一,要是周六周日,请动他的几率还大一些,现在够呛,我哥的同事,和他也就只是认识,没啥交情,他未必给面子,你们要是想试试,也可以找他牵线。”
前面送礼的都被拒绝了,贸然登门肯定不行,陆小言思考了一下,问:“他们家孩子都有工作吗?家里有没有临时工?”
如果没工作,她可以帮忙出出主意,有临时工的话更好办了,想法帮人转正就行。县里也就几个大厂,除了机械厂,有食品厂、服装厂、织布厂。每家厂都重视效益,如果能给厂里带来利益,给个工作岗位,也不是不可能的。
食品厂的话,她有糕点的配方,服装厂的话,可以帮着设计一些新款式,至于织布厂,也能提供一些意见,她脑海中,一瞬间闪过好多念头。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来的,旁的优点没有,从发展前景入手,倒是可以提一些建议。
陆小言挺不好意思,“就是还得麻烦你,也可以帮忙问问,他们家最近有啥困难没,如果能针对性地帮他们解决问题,再提让他们帮忙的事,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第18章
她条理清晰,反应也快,难怪丈母娘这么喜欢她,郑浩盛笑着说:“没啥麻烦的,我现在打电话问一下。”
陆小言忙道了谢。
郑浩盛摇头,“客气,一句话的事。”毕竟收了风扇,总得帮上忙。
郑浩盛很快就打完了电话,出来后,将廖兽医家里的情况说了说,“他媳妇原本在制袜厂工作,前两年工厂倒闭后,去了食品厂,是里面的临时工,他家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是公交车售票员,正式工,工作挺稳定的,二儿子前年已经下乡了,他闺女今年高中毕业,正闹着要下乡,她二哥已经下乡了,原本也轮不到她,t不过她执意要随朋友下乡,父母怕她一下去,就回不来了,还挺担心的。”
下乡毕竟不是儿戏,真去了,不是自己想回来就能回来的,偏偏孩子天真,想去建设农村,他们家就这么一个闺女,从小娇生惯养的,饭都不会做,家里的卫生都没打扫过,还建设农村,去了不添乱都是好的。
廖兽医夫妇最近都愁死了。
陆小言听到食品厂时,眼睛就亮了一下。
郑浩盛又说了一下打听到的地址,“如果需要他牵线,直接报我朋友的名字就行,那边已经打好招呼了。”
傅沉点点头,也道了声谢,“等忙完,我再请你和你朋友吃饭。”
郑浩盛笑着摆摆手,还晃了一下自己的小风扇,“请啥请,这个我很喜欢,我都收下了,你也不用客气,先去忙吧。”
傅沉点头,带着他们出了机械厂。陆小言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廖兽医她媳妇,离退休也就差几年,如果能帮她转正,她女儿就能接她的班,有了工作,也就不用想着下乡了,如此一来倒是能帮上忙。”
赵楠叹口气,“帮她转正哪儿是这么容易的事。”
陆小言笑了笑,倒是有点信心,现在的食品厂,卖的都是饼干、月饼、麻花一类的,不管她在哪个车间,只要能上交个配方,给厂里带来利益,转正名额肯定跑不掉。
陆小言给奶奶做过不少糕点,倒是有几样拿手的,去找人谈判前,肯定要将糕点先做出来,让人尝一下味道。
陆小言说:“前几天去省城时,我看过一种糕点的做法,咱们县里没卖的,我干脆将糕点做出来,带过去让他媳妇尝尝吧,她如果想要方子,作为交换,就让廖兽医,去咱们那儿看看情况。”
赵楠总觉得不靠谱,但是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试试了,傅沉吃过她做的糕点,倒是有些信心,“先去买食材吧,到时找个地儿做一下。”
当初在医院时,唐奶奶说过她家的情况,陆小言记得她家的地址,“去唐奶奶家吧,她挺热心的,等会儿过去时,给她带一斤红糖,材料多买点,糕点做好后给她留点儿。”
傅沉和赵楠自然没意见。
陆小言先去供销社逛了一下,了解了一下行情,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小县城里也没啥好吃的东西,除了粗粮饼干、鸡蛋糕、麻花、散子外,也就卖了些麻片。
看完,陆小言打算做蛋黄酥,蛋黄酥其实是南方特产,七十年代在港台卖得很火爆,陆小言记得,连外国华侨都排队买。
现在交通不便,省城、上海一些大城市虽然卖的有,县城里却没卖的,蛋黄酥的材料也好买。
将面粉,鸡蛋、咸鸭蛋、豆沙等原材料一一买好后,陆小言便拎着去了唐奶奶家,他们过来时,天已经黑了,唐奶奶刚吃完饭,家里除了老头子,还有两个孩子,是她的孙子、孙女。
听到敲门声,唐奶奶还有些纳闷,谁这个点来,瞧见陆小言,她有些惊喜,“小陆?哎,快进来,你咋来了?你哥怎么样了?去省城后,治好了吗?”
她已经瞧见了傅沉,笑着说:“哎,太好了,人没事就行,快进来。”
陆小言跟了进去,笑着说:“唐奶奶,我这次来,是想麻烦您一件事。”
她将情况简单说了一下,“挺不好意思饭点打扰,我在县城认识的人不多,所以才厚着脸皮登门了,真是麻烦您了。”
唐奶奶笑道:“哎,这有啥麻烦的,不过借用个厨房,你们快进来吧。”
老爷子听到动静后,也拄着拐杖,站起来打了声招呼,见陆小言将一斤红糖放在了桌上,还客气了一句,“不过借用一下东西,干啥买这么贵的东西。”
陆小言笑了笑,“没多少钱,让娃娃们甜甜嘴,爷爷,您的腿怎么样了?”
“好好休养就行,问题不大了,你们忙吧,我家有老家那种灶台,还有煤炉子,你们看看用哪种,都能用。”
唐奶奶小时候随着父母在乡下生活过十几年,更习惯用农村的土灶台,哪怕男人出息,嫁来到城里后,她也更习惯用灶台。儿子也是个孝顺的,搬来家属院后,还给她新沏了一个,如今倒是方便了陆小言。
陆小言笑着说:“用灶台锅吧。”
陆小言将赵楠和傅沉喊了进来,帮着打下手,她则按比例,将水、糖、面粉等材料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因为自己也爱吃蛋黄酥,她做过很多遍,步骤也熟悉。
前几步都不麻烦,最后将压好的混油皮,放入裹好的蛋黄豆沙,揉成丸子状,再将蛋黄刷上,洒上芝麻就完工了。
家里没烤箱,只能放进锅里蒸,怕他们控制不好火候,煮饭的大锅,和炒菜的小锅一起开的火,每一个锅里都放了成型的蛋黄酥。
大锅锅大,里面可以放十几枚,陆小言怕把握不住火候,第一次只放了六个,小锅里也放了六个。
火候是最重要的,因为对灶台不熟悉,只能摸索着来,好在赵楠和傅沉烧火比她熟练。
第一锅还没掀盖时,香味就飘了出来,一掀盖,不止两孩子,连唐奶奶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只觉得这味道也太霸道了。
两个小的馋得口水直流,蹲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唐奶奶怕他们打扰陆小言,赶忙将人哄走了。
蒸好后,陆小言先拿了一块递给了赵楠,“赵哥你先尝一下。”
赵楠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手忙脚乱地接住了,小心翼翼尝了一口,入口就是绵密香甜的红豆沙,咸蛋黄更是湿润细嫩,他此生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原本还觉得送糕点不太靠谱,这会儿完全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锅糕点,只有六块,唐奶奶家四个人,等于还多出一块,陆小言拿起一个,掰了一小块,自己尝了尝,剩下的递给了傅沉,傅沉没接,“先放那儿吧,没洗手。”
同样没洗手就接住糕点的赵楠脸红了一下。
上一篇:恋爱脑女配和偏执反派HE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