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的奋斗人生 第159章

作者:风雨琉璃 标签: 前世今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也没。”

  “呵呵,

  那有没有说过其他什么?比如养老啊,比如送葬啊,甚至是喊过什么孙子,干儿子之类的话没?”

  嗯?什么孙子?什么干儿子?

  熟知太/监有养干儿子,干孙子养老习惯的几个大人老人猛地一下又坐直了身体,看了看方大海,然后视线集中到了何雨松身上。

  “好像?好像没有吧。哎,不是,好像有。”

  “有?怎么说的?你感激说。”

  何毛柱整个人都戒备起来了。太监,还是老太监,这样的人……能在宫里活下来的,从来都不简单。而能在被遣散后,在乱世里依然活蹦乱跳的,那更是人精中的人精,这样的人……自家傻小子主动送上门去,那不被算计才怪!别一个不好,老何家就要有个拜太/监当干爹的丑事儿了?!

  “也不是什么儿子,孙子,就是有一回我问的急了,边上有个老大爷笑话我,说这世上没有白得的好处,想学本事,除非磕头认师傅。还有个说,这要是早年在宫里,不知道多少人为了学这一手,上赶着当孙子呢什么的。但……我当时就觉得,觉得他们是说笑呢。”

  什么说笑,人家那是试探呢,你要不上套,那就是说笑,可你要当真了,那他们岂不是就白得了个能使唤的小子?

  方大海听到何雨松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笑说道:

  “人家这话说的到是也没错,若这事儿真是你上赶着,你想学可不就是要认师傅嘛。这事儿合情合理,可你怎么知道你就一定是自己寻上门的?”

  嗯?这话怎么说的?不是自己寻上门,难不成……

  “你是说大松闻到那粥味儿有问题?”

  何毛柱皱着眉头,不确定的问着。他也是个厨子,还是个鼻子很灵的厨子,以往走在街上,不是没有过何雨松这样的经历。除了没有贸贸然的上门寻什么方子,这事儿……他是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是啊,一般人确实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可方大海是一般人吗?锦衣卫,和太/监这种生物有多近,世人皆知。厂卫,厂卫,都融合出特别词组了。所以啊,要说对太/监的了解,就现场这些人,方大海说就没第二人。

  所以他很清楚,当老太/监开始琢磨养老的时候,那心思能有多深,更明白他们用起手段来,能有多细。

  “那些人都几岁了你知道吗?”

  方大海不知道,他这会儿问话的表情有多吓人。那种冷漠、警惕,就是陆长鸣看了也是心下一惊,以为方大海是想到了什么大问题,忍不住神色跟着也肃穆了起来。并连带着,一屋子人的表情都不对了,何雨松更是吓的差点哭出来。他还是个孩子啊!

  “都,都五六十了。”

  “哦,五六十,那就是说他们吃从宫里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是成年了。”

  “啊?嗯嗯嗯。对,是这么说的。”

  “都还走的动吧?”

  “还行,就几个走路有点瘸。”

  “平时吃的怎么样?”

  “和大多数人一样,窝窝头,稀粥,咸菜。”

  “都一样,那怎么就你走过的那一天,突然熬这么香的粥了呢?”

  嗯?别说啊,这是个问题。

  “还有,你过去帮忙这么多时候,后面有没有再闻到过这个味儿?”

  “没,没有。”

  “呵呵,那你就没想到这里头的问题?”

  是啊,为啥你寻上门了之后,这香味就没有了呢?

  

第155章 建工厂……

  谁都知道太监心眼多,你说你这都遇上一帮子太监,直接送到人太监窝里去了,那脑子就不能多转转?虽说就目前何雨松说的那些事儿来看,人家也没打算怎么滴,对何雨松也算可以。可人都将条件用用玩笑话给说明白了,你怎么就能还听不懂呢?

  何雨松的智商啊,那真的是很成问题。不过好在他脑子不行,这边一桌子坐着的人脑子都没问题,所以……方大海端起碗,给自己盛了一碗汤,小口的喝着,心下等着其他人接口。

  “你个混小子,你脑子呢?啊!我这是,这是,生了什么哦。”

  二叔也是,光说不练的,你这光骂人有什么用?后头该怎么办才是你这会儿最该想的,你儿子像学人本事,人条件都出来,你难道就没个决断?

  不,这还不是最该想的,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自家儿子的安全问题。

  “哎,这几天你先别往那儿去了,我打听打听再说。”

  嗯,这也是个稳妥的法子,虽然方大海觉得,那些人未必有什么坏心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呵呵,因为这世上越是心眼多的人,就越是喜欢心眼直的呀。方大海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很理解那些老太监看上何雨松的心里。

  就像是何雨兰的事儿,要说找个条件更好的岳家,就方大海如今这条件,那真是分分钟能寻出来。可那些个不了解底细的,他真的能信任?谁知道后头有没有什么别的牵扯?没有相互从苦难中走过来的情分,将来真的能保证不出问题?别忘了,后头还有十年等着呢。

  所以啊,即使何家有时候分寸感是差了点,可他依然还是坚持住了,好歹这家人从头到尾,从大到小,是什么性子他都手拿把捏了对吧。好歹这家人底线还算清晰对吧!好歹真出了事儿,他知道怎么拿捏对吧!

  不过不管他对未来怎么琢磨,何家在婚书这事儿上……到底还是让方大海稍稍往后退了一步。

  若是以往遇上这样的事儿,那他必定是揉碎了将事儿给何雨松说清楚,想着法儿的让何雨松不吃亏。但是这一次,他不这么干了。能将事儿都挑明了,他已经尽到了一个姐夫的责任,剩下的,就让他爹自己去办吧,他就不插手了。

  “陆叔,听大松的意思,这些人怕也是这一二年里陆陆续续的回来的,政府对这样的情况应该也会有安置的措施吧。”

  “那肯定有啊。”

  陆长鸣最是个眼明心亮的人,方大海跳过了后续,直接问起那些人的安置,立马就知道方大海这是不想插手何家父子的决断。

  嘴角微微笑了笑,索性也跟着侧身,和方大海说起了这安置的问题。

  “咱们国家,如今是百废待兴,只要是有手艺,有本事的,那就不愁没有安置的地方。”

  哦,百废待兴?国家很需要手艺人?哎呦,那这是说只要有本事就能吃上饱饭了?

  老根叔和留根叔虽然都是从乡下出来的土疙瘩,可他们这年岁,还是有些眼力的。加上又是这么一个公安领导说话,说的还是和工作有关的事儿,他们是立马就抛开了何家的事儿,一个个都凑了过来,听起了陆长鸣说话。

  见着他们这里围拢到了一起,何毛柱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自打方大海住进这个院子,除了开始帮忙卖猎物那一阵,后来不管是卖麻辣兔头,还是去扫盲班什么的。方大海对何家的事儿一直都很上心,给的建议也一直很有用。可现在……这次的事儿终究是他们太着急,办差了呀。

  要不想亲戚情分生分了去,以后怎么的也要多上心些。不管是帮着照顾香草也好,还是帮他们家拦些个街坊邻居间的矛盾也罢,他都得多做些,让方大海看到他这二叔的诚意、善意。

  还算通透的何毛柱垂着头给自己未来的事儿做了个规划,那边让方大海给吓住的何雨松看着亲爹这样,心越发的慌了。蹭过来偷偷的问:

  “爹,这事儿……”

  “行了,不是说了嘛,等我打听好了再说,坐下,听陆主任说话,人啊,眼界开了,见识自然就上来了,见识上来了,人就不容易被骗知道不?”

  这话说的,还挺有见识。

  陆长鸣眼角扫了一下何毛柱,对这个不止听方大海说过一次的大厨,暗暗地点了个赞。

  “说来,上次你不是还说,想给于大庆他们寻个好工作嘛。”

  既然今儿吃了方大海买的,何家做的一顿好菜,陆长鸣琢磨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消息,掐算着不会违反规定,便索性也做了个好人。主动将话题引到了方大海想要问的方向。

  果然,方大海一听,眼睛就开始发亮了,不过这现场这么多人……他不知道该不该直接问,所以含蓄的点了点:

  “对,有这么个事儿,不过您也知道,在京城,他们这个年岁能干的实在是有限,所以啊,我这不是,一直没寻摸到合适的嘛。”

  “以前没找到,那是你运气。马上就有好地方可以让你随便选了。”

  嚯,你要这么说,那大开工厂的事儿怕是真准了,而且时间不会太远,不然陆长鸣不至于这会儿就开口。既然这样……方大海忍不住调皮了那么一下。

  “哦,陆叔,这话怎么说?难不成工作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了?”

  看着方大海那欣喜的摸样,陆长鸣也跟着笑了,点了点他,朗声干脆的说到:

  “确实要掉下来了,上头已经通过了正式文件,说是要在咱们京城以及附近郊县,开办一系列的厂子,要全力开始推动咱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你说,这些厂子要建起来,得需要多少工人?别说是于大庆他们了,就是刚才说的那些老太监们,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也一样能寻到工作。我们是人民的政府,让人民能靠着本事吃饱饭,就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

  “啪啪啪!”

  陆长鸣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拍起了巴掌,新政府怎么样,这一两年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踏踏实实的做事儿,认认真真的执行,从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老百姓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个新政府的诚意。所以这会儿陆长鸣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信。也因为相信,所以这一刻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那,那我这样的也行吗?哦哦,若是我年纪不行,那我儿子呢?也行吧?乡下人也行?”

  老根叔今年其实才37岁,但过度的劳累和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很苍老,若是不说,怕都能以为是四五十了。就这还是这两年因为套兔子的事儿,让他补充了不少的油水,有多吃了一段时间饱饭的结果了。

  所以他对于自己是不是能进城,是不是也能有个每月拿工钱的工作没有什么信心。可他自己不行,他还有孩子啊!家里的老大如今也有14岁了,稍稍虚报一下,也能凑个15岁,应该也能做活了吧。

  “厂子建起来后招人具体什么条件暂时不知道,不过我想,最小应该是在16岁左右,真太小了,进了厂子也没法子干活不是?人都没长好呢。至于上限……应该是35-40岁,具体的,每个厂子情况不同,应该也有区别。”

  这时间线卡的,不上不下啊!老根叔有些发愁,眉头都皱出了川字了。

  方大海看到这样,忙笑着安慰道:

  “叔,你急什么,这会儿厂子还没建呢,看看这时节,等着厂子建好了,怎么要年底,甚至是开年,到时候你家老大虚岁正好16,不正好?就是一开始进不去,刚才陆叔也说了,咱们要开启工业化,工业化是一

  个两个厂子就能开启的?那怎么也要十个八个厂是不是?这么一来,许是到了明年、后年,都有厂子开起来,即使明年不适合,那后年不就适合了?”

  这话……倒是也在理啊!

  “不过,你要想老大进厂,那老根叔,有个事儿你得上心了,那扫盲班怎么的,也要让老大他们去读,这识字不识字,进厂后待遇那可是很可能不一样的。”

  “哎哎哎,确实,我差点忘了这个,要是那样,那这中间隔着一段还正好了,正好让老大他们多认点字。”

  若是能一进厂就分到个好岗位,那将来不就能比同批的多挣一辈子?哎呀,这里外差的钱,可是天文数字了。

  想到这个,老根叔都有些坐不住了,恨不能立马就飞回家里,然后按着自家孩子的脑袋,送到扫盲班去。

  留根嘴皮子比他哥溜,那心眼子自然也比他哥灵活,听到方大海说认字,再想想刚才何雨松和方大江那官司,心里也开始琢磨着识字的事儿。

  他因为一直要在厂子里上班,回家后又有媳妇孩子什么的,所以厂子里也好,军管所也好,组织起来的扫盲班学习,并没有太上心,这么长时间下来,也就学了不到500个字,勉强能读个布告,就这还经常要问别人。

  这会儿……这次不管怎么难,也要挤出时间来,将认字这事儿好好上上心了。若是可以,等着厂子多起来了之后,他要是识字多,那不定就能……

  人啊,就怕没有希望,只要有希望,不管是什么岁数,都能一身是劲!

  不就是卷嘛,咱们国家的人最不怕的就是卷了!

  看着桌边的所有人精气神猛地一下都提了一节,方大海和陆长鸣对视一眼,都笑了!

  

第156章 说各厂……

  陆长鸣说的建厂的事儿在他说过之后不到两个月,就开始了。这会儿明明已经到了10月份,开始进入冬季的时候,可因为建厂,整个京城都洋溢出了一片的火热。

  连着方大海家周围的街坊们,都有不少去工地上干活的。更不用说打听怎么进厂的人了,那更是不少。像是于大庆他们,就挺积极,这边工厂开工不到三家,就立马找了过来,还特意在于大庆的家里,置办了点酒菜,请了方大海过去给他们这些人都说说。

  说什么?自然是帮他们分析一下哪一个厂子好喽。于大庆这些孩子,早年间连着靠近一下厂子都会被赶,他们对于厂子这个词很熟悉,可对厂子到底都是啥样,是一点都不明白啊!不问清楚喽,贸贸然去参加招工,这些小心谨慎惯了的孩子心里可不安的很。

  “大海哥,那个纺织厂机器多,应该听不错,你说我去那边怎么样?”

  咦,小看他们了啊,居然连着这都知道,消息够灵通的呀,方大海好奇的反问:

  “你怎么知道纺织厂机器多?”

  “那还能少?咱们京城又不是没人开过纺织厂,喏,铁道对面3号仓库就是属于福运纺织厂的,我听那里管仓库的说,那布一匹一匹的,都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还有什么专门绕纱锭的机器,哦,对了,那纺织厂后头好像还连着染厂,那里头工人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