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院长,吴桐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论文已投数学年刊,上传arxiv.】这是李轶生收到吴桐正式上传论文的消息,第一时间发过来的。
潘文华瞬间彻底清醒精神,他们的吴桐小同学,真把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了?他要收拾收拾搬家了?
与此同时,周文平教授,也接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贺电。
“周,恭喜你,我们的小朋友,再次把孪生素数猜想干掉了,数学真得开始年轻的让人疯狂!”安德鲁怀尔斯咏叹式的赞叹,
若是说,上一次,吴桐证明周氏猜想,是过分年轻堪称年幼的年龄让他赞叹的话,那么这一次,吴桐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就真的是让他为之侧目了。这是一个在无限接近国际顶尖学者的孩子,这样的年龄,这么短的时间接连出的成果,真的让他很想赞一声,高斯在世!
“她还那么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我甚至期待她在数学上的继续成就,是不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还会给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有个确定性的定义呢!”
“您赞誉了,我们也期待,她能为数学带来更多的解答!”周文平教授,消化掉满心的惊讶之后,一边做着交流,一边打卡了电脑,找到了arxiv上,吴桐那篇论文,下载打印出来。
“周教授,我收到小李”周文平刚挂完越洋电话,就收到了潘文华无缝连接打进来的通话。
“是的,我才挂断菲奖得主,安德鲁怀尔斯先生的贺电,他和陶哲轩共同确定,吴桐是真的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用得方法,让他们都为之赞叹!我现在正在准备去学校,院长,咱们到校讨论!”
中华IMO国家队六金夺冠的荣耀昨日才刚刚盛放,他们的喜悦还没彻底消散,就又迎来了这堪称地震一样的喜讯,真的是太高兴了!
第86章
风华
京大数院,汇集着京大数位顶尖教授的会议室内,紧锣密鼓的验证演算,得到最终的确认无误的结果。
潘文华不由朗笑道:“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这个前浪马上就去找校长预定奖金,打包搬家,兑现我的诺言!”
“哈哈哈”一众与会教授不由尽皆大笑起来,若不是亲自参与验证,谁能想到,也不过才三个月的时间,当初他们的话都还在耳边回绕,记忆犹新,孪生素数猜想,就这么眨眼被吴桐这个小朋友证明了!
他们很汗颜,当初自得其满,很多人雄心勃勃,不少至今开题都还没确定,果不其然,验证了他们当初最不妙的预感!
这,果真是一个不能用常理来定义的小同学!
“话说,潘院,这个小同学入学后,尽快安排人家毕业流程吧!不然,我们这些当老师,上台讲课都要怯场了!”台下坐个比他们还要厉害的学生,做老师的,属实压力太大啊!
说这话的,明显是偏向于数论领域的。连续用两个数论猜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比他们这些做老师的都厉害,他们还教人家什么?他们那故步自封的老一套吗?不合适呀。
“了解,了解,不过,怎么着也要给人家孩子一年的时间体验下大学生活嘛!大家伙可都要看好了,千万别让人给咱们数院的明珠抢走了!”想着物理学院正对他们院的孩子虎视眈眈,潘文华最后又交代了句。
新城一高再添横幅,他们着实没想到,高考之后还能再次享受到吴桐的影响福利。IMO满分金牌冠军,这是
新城做梦都不敢想的成就,真真切切落在了新城一高。
今年的新城,被吴桐之名刷屏,因吴桐而荣耀。
吴家、金家尽皆是贺喜的声音,孩子争气,荣耀真的是从不间断。
外界的各种轰动,已经踏上回国返程,关机断联中的吴桐一行,对于此就不出于关注的行列。下午三点半,历时八个多小时行程的IMO中华国家队顺利在上京国际机场降落。下飞机呼吸到熟悉的空气,一群人感觉整个人都是振奋的。
果然,外边千好万好,还是不如自己的家好。
机场大厅出口,中华数学学会,京大派了人过来,手捧鲜花小红旗,热烈祝贺IMO国家队六金夺冠的横幅拉开,等待迎接一群为国争光的归国少年,各大媒体闻风而动。
代表队一行人刚踏入候机大厅,看到这阵仗,不由得一阵惊讶。
“哎呀,今年这动静有些大啊!”郭佳晨一副他挺不好意思,但其实乐开了花的表情。
褚晓生等人配合的点点头:“我们待遇挺高的!”
“明天我要是上新闻了,家里估计都得高兴坏了!”张蓓蓓笑得眼睛闪闪亮。
“估计都已经上过一轮新闻了!”苏志康想着做各的颁奖典礼,这个重磅消息,不会被国内媒体错过的。
“这是你们自己争取的荣耀,加油吧,少年们!”李轶生和程教授笑眯眯的看着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落地祖国,他们也不由放松下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说得不就是这群孩子这样。
“欢迎,欢迎我们优秀的少年们载誉而归!”学会会长上前热情的和一众人逐一握手,把鲜花一束送上,“你们都辛苦了!”
特别是吴桐,想着他们白天刚刚收到的消息,在拿了IMO满分世界第一的同时,还攻克了孪生素数猜想,又一个世界级的成果,他们的震撼从知道消息,到现在,依然不曾消退。
吴桐尽量笑而不言,处于队友之间,避免被特殊对待,这是所有人的荣誉舞台,而不是她的个人秀场。
她不希望,此时此刻,有太多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影响让其他人尽享荣誉时刻。
一声声的问候,一声声的嘘寒问暖,咔咔咔的闪光灯不断,荣耀加身,真的是让人迷失的冲动。
数学学会直接为一行人在京大附近的星级酒店接风洗尘,洗尘宴参与的大多都是数学学会的理事成员,还有一两位教育系统来宾,主嘉宾是一群孩子,也没多做耽搁,吃罢饭就让这些孩子回去休息了,房间就开在酒店。
次日几乎一醒来,大家都没闲着,表彰,采访接踵而来。
表彰会是在数学学会礼堂召开,每个夺金队员都有两万块钱的奖学金,吴桐作为满分第一,又荣获IMO特别奖,另奖励叁万元,总共荣获伍万元奖金。这些奖金更多是荣誉,并不是为了具体的金额。
外界喧嚣传播,但是对于国家队六人来说,IMO真正的落幕。
“吾神,各位,九月见了!”郭佳晨是上京本地的,颁奖典礼后,家人就过来接了,他是最先告别的。
“吾神,回见了哈!”褚晓生第二个离开,他申请的是国际学校,IMO后,如愿得到了梦想学校数学系的邀请函,要赶回海市处理一些列的手续。
其他三人也很快相继离去。
“李老师,程教授,我们也走吧!”因着孪生素数猜想,京大数院还都在等着她呢,她暂时还没法立即回去。
“走,咱们回京大,家里都快要望眼欲穿,若不是你这边一直没闲着,潘院都要亲自过来抢人了!”坐上数学学会送他们回京大的车,李轶生笑着打趣。
吴桐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热度,在国内外数学发酵扩散。去京大的路上,吴桐这才有时间看了下她的邮箱。
前夜投稿的论文,已经神速进入【CompletedAccept】。
并且负责主编的回信,称感谢她的信任,他们很抱歉,本月的期刊已经发刊,不能在本月期刊让世界数学爱好者见到,他们很遗憾。不过,鉴于孪生素数猜想证明的重大成果,为了避免世界数学界的损失,数学年刊将会针对于此特发专刊,让世界数学界一睹为快。
剩下的,都是常规流程。
最后,还有一则邀请附注,邀请吴桐成为数学年刊的评审。评审,是她想得那样吗?或许会是个不错的体验。
吴桐回复了对数学年刊的感谢。
吴桐不知道,在她投稿的这段时间里,普林斯顿,数学年刊编辑部一直在连轴运转。
第87章
专刊
吴桐不知道,在她投稿的这段时间里,普林斯顿,数学年刊编辑部一直在连轴运转。
看到吴桐投稿的论文,大致检查格式之类的没有重大问题,审稿编辑当即上报主编。数学年刊主编鲍里斯的数学水平不错,验证的时候,同时关注到了陶哲轩的发言,果断马上开始联系其他专家评审
一系列流程加快,得到权威专家的复审确认,他又马不停蹄的争取到了特殊专刊的安排。
这样的数学界重磅内容,确认属实的明确证明,由数学年刊来报道,那是奠定他们的权威性,吴桐选择了他们可不能失之交臂。
这也是,和一位几乎半只脚踏入菲奖领域的数学新兴大佬示好。
“专刊?”吴桐对这个板块不太熟悉,侧首问了下她觉得更懂行一些的李轶生。“李老师,数学年刊的专刊是什么?”
她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专刊,数学年刊因为有特殊重大成果才会发行的特别专刊?”李轶生惊讶的,止不住抬高嗓音,他和副驾驶的程教授对视一眼,面面惊觑,他们没听错吧!
他们能想到,吴桐又一篇SCI一区核心期刊在握,但是没想到,在错过正常发刊时间,历来高高在上,傲慢的顶刊数学年刊,居然特殊为吴桐发专属特刊。
半年不到的时间内,连发两篇顶刊,其中有一篇还是特刊,这个记录,可以登顶世界纪录榜了!这个成就,已经超越了他们,甚至包括京大诸多教授副教授
京大数院今年的学术报告,都会因这两篇顶刊而无限光荣。若是可以,李轶生程教授很想倒过来和吴桐学学,发顶刊的正确姿势。
李轶生和程教授惊讶,一直蔓延到京大数院的诸位教授。
专刊啊,专门的特刊,这样的荣耀,在场哪个不为之羡慕和骄傲!
仔细给吴桐普及了一番专刊的殊荣,会议进入正题。
“吴桐同学,奖金我这边已经和校长沟通好,一百万奖金,不日即将下发,颁奖仪式集中在开学典礼再安排。给我几天时间,我会尽快安排好搬家事宜!”惊诧过后,潘文华立即决断道。
“京大特聘你为京大数学研究中心正式研究员,享受正式研究员待遇,从本月开始生效!”周文平教授笑着补充道,他是京大数学研究中心在这里的负责人,由他宣告这个消息,最是恰如其分。
京大数学研究中心,这可不是一般学生能够进入的地方,甚至一些讲师,没有优秀的成绩,都别想加入其中成为正式研究员。
吴桐,恰恰不在一般、普通人这些个词语约束的行列,她的光辉荣耀,已经能撑起京大数院半边天,今年的京大,因吴桐而无限荣光。
“院长,搬家真的不必了,您的决心我明白的,无论是学校的宿舍,还是燕园的房子,都足够我居住和学习研究的,真不需要您搬家的,您搬了我也真没脸面入住的!”当初的笑谈,吴桐并不当真,眼见潘文华院长真得要切实兑现,吴桐赶紧劝阻道。
因为她,让身为师者的院长搬家,这心理压力太大了,她小肩膀承担不起呀,真心受不起!哪有学生赶老师搬家的,这不是欺师灭祖嘛!
“哈哈院长,大家明白你的心情了,您那房子都住了多少年了,不能让吴桐小同学住您的旧房子对吧,您这边还是找找领导,把吴桐同学的住房待遇提一提,让人家孩子住住新房子嘛!”周文平教授笑着迂回建议道。
真让院长搬家,小同学于心不安。但是潘院长是个言出必行的性子,一口吐沫一口钉,说出必定会兑现,这是他们一众人特别服气的地方。
既然如此,那就折中一下,之前燕园的居住待遇,已经跟不上吴桐的进步速度,该提升了。或者改成学校补贴部分,吴桐意思意思出点儿部分资金购买,授予定向产权吧。这样,人家孩子的家人,想来上京跟孩子团聚,居住起来不也自由一些么。
二则,吴
桐都在京大有房产了,毕业之后,不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留在京大嘛。这样妥妥已经成为扛鼎人物的顶尖学者,京大要是放走了,那才真得是呕血后悔莫及。
华清敢和京大在数学上顶牛,因为什么,不外乎是丘成桐数学中心落在了华清,有个菲尔兹奖得主坐镇罢了。
吴桐,现在还差十天才十七岁,她的未来还长着,现在已经完成了对数论两大世界猜想的证明,按着现在的趋势,谁敢说她没有踏足菲尔兹奖领奖台的可能,已经有传言,吴桐是目前,极大可能冲击菲尔兹奖的中华人,真正中华国籍的中华人民。
目前,虽然有华人获得了数学界诺奖菲尔兹奖这一殊荣,但是均不是中华国籍。
至于资金,本就给是吴桐的奖励,也是他们京大对吴桐的期待投资,不需要吴桐承担太多,而吴桐这两次的奖金累积,经济还是没太大压力的。
最终,方案确定下来,潘文华不在坚持搬家,虽然作为京大数院负责人,但是他住的房子,的确是之前的老房子,不能勉强人家孩子住他们这老掉牙的旧房子。
吴桐这边,授予吴桐一套三室两厅158平的住房待遇,这个住房待遇,已经是很多京大顶尖知名教授,甚至是副院以上才能享有的住房待遇了。京大对吴桐的看重,可见一斑。用吴桐此次的奖金做房补,产权落户吴桐名下。
吴桐入校后,可以按着正教授规格,申请课题经费各种资源,各种优待,一切的重心,那必然是务必要把吴桐留在京大,成为京大的扛鼎人物。
正事谈完,潘文华带标一众好奇的教授们,问道:“吴桐,暑假好好休息下,开学后,下一步打算做什么,继续在数论上深耕吗?有没有需要学校协助的地方?”
这半年,学校因吴桐得到太多光荣,他们的付出,说实在的除了图书馆的资源,和一些有限公开的课堂资源,几乎为零。
人家孩子证明猜想后的奖励,几乎羞于提起,那是马后炮。
第88章
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