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35章

作者:久l久 标签: 穿越重生

  王淑君眼神躲闪,低低应一声。

  薛松只觉全身寒凉,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

  脚步忽然停在妻子身边,冷冷问:“淑君,那个孩子不会被你们弄死了吧?”不然她为何一口咬定沈家那孩子不是自己的?

  只因沈家那女孩与灵瑶实在太像,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她们就是一对双胞姐妹。

  王淑君全身一颤,目光躲闪,不敢与丈夫那凌厉的眼神对视。

  薛松见妻子如此,哪有不明白,心里长叹一声,迈步走出屋子。

  来到院子外,就见儿子薛翼正拿着刷子给马儿刷毛,那殷勤劲儿也不知跟谁学的。

  “翼儿,为父给你的律法看了没有?”薛松走至儿子跟前,摸摸他脑袋,心情复杂。

  薛翼赶紧道:“看了,只是有好几处不懂,想等爹爹哪天有空再请教一番。”

  “什么请教不请教?跟爹说话还如此生分?”薛松拍拍儿子柔声道:“去将书册拿来,今晚我不回泉置,正好有空考考你。”

  “唯!”薛翼笑开,立刻跑去屋里拿书册。

  薛松立在原地思索一会儿,迈步来到儿子的屋内。

  小屋门口处有张小矮桌,矮桌上放着几片木牍,上头写着一些文字,细看还算工整,想必就是儿子的练笔之作。

  另还有几卷简牍,那是自己从泉置抄录下来的律令与诗经等书册,儿子平时就学习这些抄本。

  薛松在矮桌旁坐下,环顾四周打量小屋。

  这是妻子为儿子单独选的房屋,小小一间也没有窗户,屋里很是黑暗,隐约可见窄小的木榻上放着一床单薄破旧的被褥。

  只是如今都已经孟冬,早晚开始下霜,妻子竟然还没给翼儿准备厚实铺盖。

  薛松忍着怒气翻开简牍,准备考考儿子所学。

  薛翼一脸欢喜地将木牍摊给父亲看,小心翼翼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这时,薛灵瑶走来,本想与父亲说说沈家的闲话,见他只顾考校弟弟并不怎么搭理自己,只得返回去找母亲。

  “娘,那沈家太过分了!事情都过了一两天他们还来闹腾!”

  薛灵瑶在母亲身边坐下,蹙眉抱怨道:“您干啥给他家钱啊?一千钱都够咱们买好几匹布了。”

  王淑君神情呆滞地坐在席子上,仿佛没听见女儿的话。

  薛灵瑶晃了晃母亲胳膊:“娘,您怎么了?为何不说话?”

  王淑君缓缓转头看向女儿,眼泪止不住落下。

  她有预感,丈夫一定厌了她......

  翌日清早,薛松骑马出门,准备回泉置。

  行至沈家门口时,他下意识望向院子。

  沈家院子里有好多邻人,他们挑着一担担木框子从内步出。

  薛松好奇,忍不住开口询问:“你们挑的是什么?”

  “豆腐!”一位邻人乐呵呵回答。

  “豆腐?”薛松疑惑:“作何用的?”

  “吃的呀,味道可好了。”邻人笑道:“薛郎君要不要买些尝尝?只要四钱一块。”

  薛松摸摸自己衣袋,一钱也没摸到,只得遗憾摇头:“我没带钱。”

  “没事儿,您先拿去尝一尝。”邻人殷勤笑道。

  薛松也笑:“那好,你拿一块给我,稍后去我家找内子要钱即可。”

  “也行。”邻人放下担子,从边上托起一块豆腐递过去:“您接好了,这东西易碎。”

  薛松接过白嫩嫩的豆腐,只觉入手温热还冒着热气,举到近前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豆香。

  他浅尝一口,软糯清香,倒是别具风味。

  于是他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托着豆腐,边吃边慢慢悠悠行走。

  经过几名挑担的邻人时,就见他们无一不挑着冒着热气的豆腐框子,随后在岔路口分散去往各处。

  薛松扭头望向沈家,心里微叹。

  他敢肯定,那个叫沈昭的少女定然是自己的女儿,只可惜暂时不能相认。

  或许自己该找沈昂好好谈谈,即便沈昭不回薛家,自己总要搞明白,当初他们是如何收养的女孩?

  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薛松不由裹紧身上羊皮裘衣,驱马朝远处奔去。

  最近泉置有些繁忙,自己难得回家一趟,唉,也不知何时有空去沈家详谈?

第50章

  分钱

  沈家灶房,沈昭正让五名少年签署契约。

  “我只能赊给你们每人两件棉衣,限三天内还钱,如果没钱,必须将棉衣原封不动送还。”

  “没问题!阿昭你就放心吧,即便卖不出去,我肯定会将寒衣还回来!”众少年异口同声道。

  沈昭点头,将五份契约递到他们面前,让几人挨个摁手印。

  之后又让少年的父亲也过来摁个手印。

  昨日二兄就跟她说了,让她将棉衣先赊给少年,他会为几人担保。

  沈昭盘算过后便同意了,但每个人最多赊两件。

  如此一来,哪怕这五个人全部耍赖,自己也不会亏多少。

  反正有亭长老爹给她撑腰,这五户戍民想欠债不还也得掂量掂量。

  再者,这些少年的父兄还用豆子兑换了自家豆腐去售卖,只要他们尝到挣钱的滋味,也不会欠债不还。

  立完契,五个少年各拿两件棉衣走了,据说他们要一起出去销售,至多傍晚就会回来。

  “阿昭,回头跟咱们一起赶集不?”沈衡好不容易闲下来,直挺挺躺在厢房火炕上熨身子。

  沈昭点头:“去啊,西乡那边我还没去过呢。”

  “那好,回头我把独轮车推上,先带三十件棉衣去售卖。”沈衡闭着眼睛道:“咱们就卖二百五十钱一件,多出的五十钱就归我了。”

  沈昭:“可!”

  就这么,沈德用板车拉了十六板豆腐,阿豕父子帮忙推车,沈衡与妹妹则推着独轮车一起前往西乡集市。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远远瞧见不少民众全部朝一处空旷地聚拢。

  这里的集市跟中原街市大不相同,周围没有人家,更没有店铺,只有几个临时搭建的草棚。

  此刻草棚下有人正在售卖狗肉与羊肉,还有一个棚子下悬挂着不少猪肉。

  沈昭见此地空位置很多,便让二兄随便找个地儿停下。

  堂兄的板车就停在旁边,一群人聚一起特有安全感。

  刚把大包袱打开,就有人过来观看,他们摸着棉服问价:“多少钱一件?”

  “二百五十钱。”

  沈衡将衣服抖开给众人看:“这里头可续着西域棉花哦,大雪天穿上都不会冷。”

  “什么西域棉花?”有人不解,有人则摸了又摸,都被这柔软温暖的感觉迷住。

  沈昭:“就像蚕丝一样的棉花,可珍贵了。”

  一人犹豫良久,还是取出二百五十钱买了一件,随即套在身上,满意点头:“嗯,确实很暖和。”至少比身上的粗布夹衣厚实多了。

  观望的人见状,索性也买了一件,因为这两天都不见日光,估计不久就要下雪。

  接下来就顺畅许多,陆续有人过来买棉衣,其中一人还想用一头两年的大肥猪换三件。

  沈昭犹豫片刻便一口答应。

  如今这天气不定啥时候就下雪,她想屯一点猪肉好过冬。

  没到午时,带来的三十件棉衣全部卖光,就连三件小号棉衣也被她以五百五十钱的价格售卖给一位农妇。

  这时,有西乡的啬夫过来,开口就要按照市籍比例收税。

  沈昭也没跟他扯皮,当即给了三百钱的市税。

  啬夫接过钱,笑眯眯打量一下沈昭兄妹,问:“你俩是沈亭君的儿女吧?”

  沈昭点头:“老伯认识我父亲?”

  “当然认识。”啬夫捋须道:“前阵子他还与老夫一起吃了酒呢。”

  沈衡赶紧朝他作揖:“原来是伯父,久仰久仰。”

  啬夫看一眼他们的手推车,微笑道:“下次再来多带点这种寒衣,老夫兄弟想购买几件带去鱼泽障。”

  沈衡眨巴下眼问:“那您兄弟准备要几件?”

  啬夫捋须道:“十件二十件都行,只是不要窄小的。”

  沈昭想了想问:“伯伯,这些棉衣都要现钱才能取来,胡商他们不赊账,您兄弟是给现钱么?”

  啬夫顿了下,颔首道:“应是给现钱的。”

  沈昭笑道:“既如此,我家里正好还剩二十件,若您兄弟方便,就带着现钱去我家取货好了。”

  “也可。”西乡啬夫没再说什么,负手离去。

  沈衡目送他走远,悄声问妹妹:“阿昭,若是此人兄弟不给现钱咋办?”

  “那就不发货呗。”反正自己交了三百市税,若他敢故意

  找茬,那就让老爹去解决。

  沈昭牵起肥猪的栓绳,对二兄道:“堂兄那边的豆腐已经全卖完了,咱们回家吧。”

  “哦。”沈衡摸摸鼻子,将一石粮食搬到手推车上,招呼堂哥几人回程。

上一篇: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