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凶残 第45章

作者:巫医醉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然而周围的天武军仿佛没听到他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催促车队加快前进速度。

  赶紧的,帝姬说见到金军就把这些相公们丢过去,时间紧迫,不然追不上了!

  此时此刻,被围困在野地里的赵桓泪流满面,他不知自己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本想一路去陈留,再通过水路到南京应天府,到了应天府,那里有坚城利炮,还有河东路勤王军,金军便是再势不可挡也拿他没办法的。

  结果想法很好,却在实施上拖了后退,还在半路就被金人的骑兵给逼的改道,现在是陷在了逃往河东兴仁府的路上。

  山头下面围满了金军,他们还将太上皇推到前头来,逼迫赵桓自缚下山,山头上的禁军们不知所措,上面一个官家,下面也一个官家,不知是该拼死抵抗,还是放下武器投降才好。

  被金人的大刀架着脖子的赵佶内心崩溃不已,对最宠爱的三儿子怒问:“你说咱们人少,金军不会来追的!”

  一样被推到人前,刀架脖子上的赵楷惶惶然,“不该啊,不该啊,一看就知道禁军们保护的才是重要人物啊。”怎么还将他们也抓来了呢。

  人完颜宗翰也不是傻子,万一宋人玩的是声东击西,人少的里头才是大人物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抓过来算了。逃亡这一套,当年辽天祚帝可是在他们金军面前玩出花来了,逃出千里之外还不是死在娄室将军的手里。

  “太上皇,你应该手写一封书信劝赵官家向我们投降,只要赵官家主动称臣,我保证不会伤害你们当中任何一位。”完颜宗翰打马来到站在泥地里的赵佶面前,翻身下马,态度很是诚恳地说,“我们大金是讲信誉的,只要燕云与河北河东之地,黄河南岸依旧是赵宋的土地。赵官家只需投降称臣,并赠予一些金银用来犒劳出征的金军将士,这回我们便真的退兵了。”

  “……”赵佶望着比他高两个头的金国元帅,保养良好的白嫩脸皮颤抖起来,片刻后,露出个胆战心惊又劫后余生的笑容来,“那真是太好了,快拿纸笔来,朕这就写信叫他下山投降。”

  完颜兀术身侧的郑买将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取出,铺在赵佶面前的草地上,对他摊手:“太上皇,请用吧。”

  赵佶于是弯腰撅屁股趴在地上写完了一封‘父劝降书’。

  郑买将劝降书捡起来,读给兀术和宗翰听,确定没有问题,用词恳切、文采斐然,令人不禁感慨赵宋的前任官家果然有两把刷子。完颜宗翰心情愉悦,拍拍赵佶的肩膀,大笑着转身回军中,留下赵佶父子依旧被刀架着顶在军前。

  “金人当真只要燕地与河北河东地区?”读完亲爹的劝降书,赵桓连忙召集自己的心腹们商量投降事宜。

  只需要他对金国称臣,完颜宗翰就会退兵,称臣而已,赵桓现在觉得这个条件真是太好了,太容易了!

  被他召集来的‘重臣’们自然都是‘主和’派,闻言更是大喜过望,“既然金军一心求和,官家万万不可放过这个机会,免得他们反悔啊。”

  宰执李邦彦说:“官家可以先派宗室下山与金军谈判,等金军与咱们签好书面条约,就不怕他们言而无信了!”

  “李相公说的对,应当叫金军先出示正式的文书!”赵桓觉得这个方法真是万无一失,有文书作保,金人肯定不敢明目张胆违背吧,除非他们不怕天下人耻笑。嗯,就这么干!

  谁下去呢?

  众臣们七嘴八舌,谁都能列出自己的几样缺陷,最后还是赵桓拍板,安排了两名赵氏的宗亲下山去。

  宗室赵仲温和赵士佈不情不愿地下山去了,原本从半山腰上看到山下密密麻麻们的凶神恶煞的金兵,两人便瘫软在地,李邦彦叫禁军将两人一路拖行下山,送到了金营大门口才停下,二人无法,只能羊入虎口,进去见到完颜宗翰,战战兢兢将赵官家的要求说出。

  文书,完颜宗翰戏谑地和自己的心腹说,“想不到赵宋的官家,居然真的这么天真,灭宋真是太简单了吧。”

  他用女真语说话,两名赵氏听不明白,只瑟瑟发抖地望着一帐子的野蛮人,等待他们的回复。

  然而令二人想不到的是,金军一点没为难他们,很快就叫那名为郑买的汉臣写好文书交给二人,让他们快快回到山上送给赵官家。

  赵仲温二人感动得泪流满面,一路精神抖擞地回山头上,对赵桓说道:“金军的首领对我二人无比友善,对写下文书亦毫无推辞,他们是真的想与官家议和!金军爱好和平,并不想制造杀戮啊!”

  太好了!赵桓一拍大腿,投降!马上投降!

  赵官家和他的文官们屁颠屁颠地下山投降,可保护他们的武将们却眼皮子直跳,姚友仲劝赵官家不要轻信金人,他愿意拼死突破重围,为赵官家争取继续逃亡的机会。

  赵桓一把推开这扫兴的姚友仲,什么突围,就算突出去了,他带着一群四肢不勤的文官和金人的战马赛跑吗,哪比得上投降议和安全!

  赵宋的官家褪去大红的公服,只着白衣,手里端着帽子,身后跟随了一片朱紫官员,郑重地走向了山脚下的金军大营。

  考城的城门下,一队大宋禁军装扮的士兵扣门,留守的统制官从城头往下望去,确实是禁军,叫人开门引入。没想到这支禁军的统领竟然是传闻中的武德帝姬,考城统制官疑惑地问,禁军如何来到此处,东京城不是被金军围困住了吗。

  因为离得近,他考城还曾派出人马去勤王,只是在半路便被金军打得大败而归,而后便只敢躲在城内进行防御,想着肯定会有其他大城大将军组织的大批勤王军队前去解救东京城的。然而现在,居然等来了武德帝姬?

  然后,这位武德帝姬就扔出了个大炸弹:“官家弃城而逃,现在正被金军追击当中。”

  考城统制官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慌乱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你这里有多少人马,都随我去营救官家吧。”赵芫命令道。

  统制官哪敢拒绝,当即交出了五千兵马,跟随赵芫出城北上。

  赵芫自是不需要考城的这五千战五渣,只不过如今大变局即将到来,她得往手里尽可能多攥些兵力造势。

  完颜宗翰此时已经挟持着赵官家与太上皇北上,身后的赵芫坠着不断从路过的州县里抽调兵马‘救驾’,路上陆续与小股落后扫荡的金军正面交战,获得了数次小型战役的胜利。

  而随着赵芫调兵的行动,两位官家连同宗室与上百大官被金军掳走的消息终于大范围传开,几路勤王军听闻噩耗,如同天崩地裂。

  官家都没了,老赵家都没了,他们还打不打?为谁而打?

  就在天下文武百官惊慌失措时,兴仁府的知府跳出来说:老赵家的苗苗还在!康王赵构在他这呢!

  二圣惨遭北狩,现在唯有拥护康王登基,南渡重建朝廷一个办法!他兴仁府知府第一个从龙!

  谁赞同,谁反对?

  于是还在北狩路上哭哭啼啼控诉完颜宗翰不讲信誉的赵桓悲催地听说了自己成了前任官家的现实。

  “本以为南朝的宗亲都在手里头了,想不到还有条漏网之鱼。”完颜宗翰震怒!“兀术,你立刻带十队猛安去攻打兴仁府!务必将康王赵构也捉回来!”

  完颜兀术二话不说,带兵往南朝回走。

  赵芫带着她收拢来的数万兵马,向北而行,正是兴仁府的方向。

  远在太行山另一头,支援太原府的种师道、姚古等将领,还来不及回头勤王,便收到了二圣北狩的噩耗,种老将军当时就一口血喷出去,卧病在床了。

  与杨沂中部汇合了的岳飞等人亦大吃一惊,大宋亡了吗!

  一时间,西北的各路军队竟然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叫压力山大的完颜宗望金西路军好生喘了口气。天知道他将这么多宋军拖延在西北,给宗翰的金东路军创造灭宋的时间和空间,有多艰难,尤其北边冒出来一支勇猛异常的游击义军,打得他只得收缩战略,不断往下路撤退。

  中原的乱局之中,赵构被余下的文官世家推了出来,作为老赵家的独苗苗,荣登大宝他义不容辞!

  赵老九本人此时在兴仁府府衙上被这个消息冲击得晕晕乎乎,他,他居然有一天能登上皇位?此等大好事,就跟馅饼一样直接砸到脑门上了耶!

  好!好!好!既然上天要我来拯救大宋,构绝不推辞!

  赵构的内心打满了鸡血,然后完颜兀术的大军就兵临城下了。

  “诸位相公,现在该如何是好?”外头都是金兵啊!穿着临时赶制出的朱红公服,头戴展翅幞头的赵构俨然已是一副赵宋官家的打扮,只是他现在面色苍白,声音无力,显然很是惊恐。赶快想想办法!他可不想只当一天的官家就被金人掳走。

  “为今之计,唯有南渡。”兴仁府知府吕宗浩说道,“金人的兵力还无法打到南边,只要我们走水路南下,便可以脱离战场,重启朝廷。”

  “我派出兴仁府的守军与金军决战,官家您趁机从水路离开,届时到了南方,咱们再徐徐图之。”

  至于北方,不管了,让给金人吧。

  哦,河北河东与太原诸镇还在奋力抗金啊,那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嘛,就该叫他们将金军拖在北方才好。

  有了南下的决议,赵构终于不那么害怕了,他可真不想留在北方面对恐怖的金军,他老子兄弟叔伯们一个不落全被逮走了啊,他能不怕吗。

  “官家您今夜好生休息,待明日天一亮,我便将全城守兵派出去拖延住完颜兀术!”吕宗浩谄媚地向面露倦意的赵构说道。

  “嗯嗯!都交给吕相公了!”打着哈欠,赵构感动地说。随后在侍从的陪同下回到了主院休息。

  吕宗浩本想将他的女儿送来陪新官家,但赵构好几天没敢睡觉,现在哪有精力,只将美人推在外头,独自钻进被窝会周公去了。

  只是睡至半夜,他忽然觉得脑门凉飕飕的,困顿交加间挣扎着掀开眼皮,黑暗中,只见一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孔映着惨白的月光若隐若现!

  而他的脑门,正在被一只柔软的冰凉的小手来回抚摸着,那熟悉的面孔见他醒了,微笑着举起了另一只手,拿手里正攥着把大刀!

  “啊!!十十十——”极度恐惧之中,他竟叫不出声来,好似后来破了大洞一般,只能发出气流一样的声音,“别,别动刀!我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赵芫用刀背拍拍床上人的小白脸颊,“错在何处啊?”

  “我……我……”赵构说不出话来。

  “你错在软弱,错在无能,错在昏庸。大宋天下太大,你把握不住,记下了吗?”她柔声提醒道。

  冰凉的刀刃抵在皮肉上,赵构眼泪喷涌出来,哭着点头。

  

第61章 红袍加身,阵前登基!

  清晨,天刚亮,城楼上的守军急匆匆地冲进府衙当中,向吕宗浩报告金军再一次攻城,城内的防御器械即将耗尽,请知事决断下一步该如何。

  “让城中百姓将家中的柴火、器皿都拿出来交给工匠进行改造,务必要撑下去,勤王大军很快就会到来!”吕宗浩背负双手,强壮镇定地吩咐道。

  等来报的士卒退走,他才露出胆战心惊的神态,将另外兴仁府的官员找来商议尽快南渡之事。

  “守军来报,兴仁府已接近弹尽粮绝,咱们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须立刻出城。”

  “只借来了两艘船,恐怕不够用。”

  “管不了许多,等金军打进来谁都走不掉。”

  最终由吕相公敲定,今天夜里就趁着金军疲惫时,偷偷溜出城,拥护着官家从菏水走,绕道南下。

  几人叫来家丁收拾行囊细软,特意叮嘱他们不可闹出动静来,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吕宗浩扶扶自己的帽檐,轻咳两声,向内院走去。

  在他的想象当中,新官家正在与他的女儿谈天说地讨论诗词哲学,但进了院子,却发现内院寝屋的大门紧闭着,侍从们说官家早晨只出来要了大份早点,便一直独自在屋中休息。

  “哦,这是吓坏了啊。”吕宗浩摸着胡子自言自语。

  他站在雕花的门前敲了敲,“官家,是臣啊,臣来请示官家今日什么时辰出城。”。

  里面没有任何声响,以为赵构需要时间做决定,吕宗浩特意停了片刻,才复又敲门,“官家,臣吕宗浩前来请示何时出城。”

  静悄悄的,没有回复。

  “官家?”

  吕宗浩蹙起眉毛,质疑的目光猛然射向院子里守了半天的侍从们,“你们……”

  斥责的话刚起头,房门忽然打开了,吕宗浩惊喜地转过脑袋,待看清里面的情形后,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失去了表情管理能力,震惊地说:“你,你…是谁?怎么穿着官家衣服!”

  完全敞开的大门中,两道人影一前一后踏出,走在前方的稍矮之人头戴展翅幞头,身穿朱红公服,面容却白皙精致十分女气,完全不是吕宗浩认识的任何一人。而他刚刚扶持上位的新官家此时殷勤地跟随在这人身旁,满脸堆笑。

  见到吕宗浩,前任官家赵九郎抬起手来,将一幅卷轴举到他眼前,热切地说:“这是朕的禅位诏书,吕相公瞧一瞧。”

  “从现在起,十娘就是信任官家啦。”

  “……禅位!”不明所以接下卷轴的吕宗浩只觉得浑身发凉,双手无力,几乎拖不住没多少重量的卷轴,他瞪圆了眼睛在面前两个新旧官家身上来回转圈,不敢相信。

  十娘,武德帝姬!?

  他颤抖着手打开卷轴,里面的内容他曾经读过一回,只不过上一回乃是赵佶禅位给太子的诏书,今天里面的主人公换成了赵构和赵芫。

  赵官家的亲笔禅位诏书,还按了手印,绝对具有法理性、正统性!

  吕宗浩傻了半晌,终于反应过来,“胡闹!这是胡闹!官家怎可将皇位轻许给帝姬?如此轻浮,大宋的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啊!”

  “若官家实在担心金军会攻进来,咱们即刻就出发南下,绝没到威胁到官家性命的程度。”

  “官家,快收回诏书吧!”

  吕宗浩甚至没有多看一眼那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的武德帝姬,只焦急地围着赵九郎转圈圈,劝他收回传位诏书。

  他以为赵构写下禅位诏书是被金军吓破了胆子,一念之差行差踏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