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凶残 第66章

作者:巫医醉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此时天上又飘起了稀薄的雪花,空气看着灰蒙蒙一片,金军骑兵们的马匹各自打着喷嚏,从鼻端喷出热腾腾的白雾,人也一样。

  底下的猛安来询问萧裕,要不要分成三队,分别从三个方向上山搜查。

  萧裕再三犹豫,下令全力从左侧上山,一寸一寸搜。

  然后……然后萧裕带人从左到右花了整整数日时间搜遍了所有地方,半个宋军都没找着。

  “不可能!人一定就在山上!”萧裕抓狂了。明明能找到有宋军活动过的痕迹,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人。难不成宋军会上天入地!?

  吴玠不会上天入地,只不过提前预测了金军的行动轨迹,带着人远距离绕圈而已。等萧裕的人搜查到他们呆过的地方,痕迹已经被新的雪花遮掩。甚至最后,吴玠的部队完全是绕到了金军的后方。前面的人当然什么都找不着,都在屁股后面呢。

  等萧裕搜到了山的另一头,发现了宋军留在这里的战马,瞬间浑身汗毛都竖起来,马在,人不在。他们明明搜遍了所有山头!

  “掉头!重新搜一遍!”他就不信了,宋军能人间蒸发不成。

  等金军在山上地毯式搜索不知花了多长时间,一个个狼狈地回程时,吴玠的几千人已经回到了放马的地方,每人多牵着两批好马,潇洒地打马走人。

  没错,他们甚至有空去将金军的战马顺走。

  发现自家战马少了一半的萧裕:“……”

  气急败坏的金军重新搜山,杀气腾腾直奔宋军存放战马的后山而去,然后扑了个空。吴玠早连人带马绕了个圈,去了另个山头后面。如此,像逗弄般持续了数日,几乎将萧裕折磨得崩溃,终于失去了势在必得的士气,一万多金兵各个垂头丧气之时,吴玠又仿佛鬼魅一般带人从山林中出现,展开突袭。

  一击得手就逃跑,终于看到宋军影子的萧裕哪里能放过他,几近疯狂带人狂追。

  等到了山脚,看到了熟悉的景色,他才恍然发现,自己的军队重新进入了来时三面环山的山涧里。而此时,三面山上忽然响起号角的声音,放眼望去,宋军的骑兵已然对山涧形成合围之势,只待冲锋。

  骑兵如果从这样的高度冲锋,所能造成的杀伤力绝不亚于长距离加速度,萧裕脸色剧变,大吼:“全军立即上马!撤出山谷!”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最开始引他们来此的吴玠率领的一千人马如同铁栅栏般拦在了出口处,只这么阻拦的短暂时间,山上的骑兵便已如泥流般倾轧而下。山涧里甚至没有足够的逃跑的空间,,连日来精神饱受折磨的金兵在强悍的冲锋下如同烂泥般被碾压。

  萧裕带来的四个猛安,一万两千人,最终超过三千人陈尸山涧,几乎将这处山涧填满,鲜血将地面、溪流染红。而逃离的金兵,对山林河谷几乎闻风丧胆,根本不敢从中经过,一路狼狈逃回金军大营。

  回来后的萧裕,不敢将实情上报给完颜宗望,而是把几千人的吴玠部渲染成数万的大型宋军部队,并且对己方进行了夹击偷袭。他好不容易才带人反击突围出来。

  巧合的是,不止他一个狼狈回营,其他金军将领如完颜昌等人也都说遇到了大股宋军偷袭。

  所以现在问题是,宋军哪里来的这么多人?

  难道他们倾巢而出了吗?

  萧裕不动声色瞅了瞅一样黑着脸吃鳖的同僚们,心中庆幸大家都和自己一样。

  宗望在营帐中徘徊许久,对回来的几人一一盘问,终于确认,宋军当真倾巢而出了!原本怒不可遏的二太子此时神态平静至极,甚至隐约有一丝兴奋,“赵宋官家将人力都散步出去埋伏我们的人,此时她所在的大本营定然空虚!”

  “好哇!倾巢而出好哇!”他忽然放声大笑,“既然人都被派出来,那么赵宋官家身边必然空虚。所以现在突袭,宋军绝无反抗之力!”

  现在的完颜宗望,有种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强烈兴奋感,“传令,马上整军!”

  萧裕:啊?

  萧裕左右看看其他人,兄弟们,咱们其实谎报了宋军在野外的人数,有谁出来劝劝二太子啊?

  然而其他人和完颜宗望一样满脸振奋狂热,甚至大呼二太子英明,看得萧裕头皮发麻,想开口说出实情又不敢。

  雪夜当中,赵芫率领的天武军埋伏在黑暗当中,远处金军大营鼓噪声响,很快,大批军队集结,几乎没耽搁什么时间,数万精骑如离弦之箭,朝东方射去。

  等待着,再也听不到马蹄震动的声音,伏在雪地里的赵芫不紧不慢地起身,身边的黑珍珠通人性一般同样从四肢跪地的姿势变为站姿,黑色的皮毛在夜色中折射出丝绸般的光泽。赵芫拍了拍爱马的鼻子,干脆利落地翻身上马,同一时刻,她的身后无声无息地从雪地里爬起无数天武士兵,上金下红的烈火朱雀旗傲然矗立而起。

  他们身穿黑红甲胄,头戴宋盔,动作出奇一致地拔出颀长的陌刀,当前方的主帅赵芫抬起的刀尖指向金军大营的方向时,整个军队如同黑暗中的猎豹,绷紧健硕的肌肉,动若雷霆、瞬间弹射而出。

  完颜宗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扑进一座空城。

  一个宋兵都没有!

  连宋人百姓都不见踪影!

  这一刻,他的脑海一片空白。

  大宋的官家呢?那么大一个赵官家呢?

  宋军哪儿去了?其实除了萧裕,其他诸如完颜昌等金军将领真的没撒谎,他们遭遇的宋军人数众多,又是精锐,战力极强。说明大宋的皇帝真的把身边的禁军全派出来了,二太子的预判没问题。

  只不过没人能想到,二太子的预判被大宋皇帝给预判了。

  当李彦仙、梁红玉等人传递回消息,金营骤然派出大批人马对宋军进行反围剿时,赵芫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层。一旦她派出大量增援,本部必然空虚,完颜宗望定能察觉到这一点。

  而最喜奇袭战术的女真人,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吗?当然不可能。女真人喜好冒险的天性注定完颜宗望不可能放过这次绝佳的机会。

  那么她就让出一座空城给他。

  你要打,就来打,要拿,就来拿。反正我带人去偷你老家。

  当完颜宗望意识到中计,率军连夜奔回咸阳城时,城头上飘扬的烈火朱雀旗帜并着数面三旓龙纛映入他的视野,霎时间,完颜宗望只感到天旋地转,一股强烈的闷痛从心口窜上来。

  跟随在侧的萧裕惊恐地看着二太子张口喷出黑血,然后整个人仰头栽下马背,“二太子殿下!”

  “元帅!”“殿下!”

  一众心腹惊慌失措下去扶人。好在完颜宗望晕了片刻,就清醒过来,在众金军将领的搀扶下重新上马。他仰头望着咸阳的城墙,恍惚间,仿佛在城头见到了那道身穿朱红公服的少女的影子,正无情地自上而下俯视着他。

  赵、芫!

  这个名字此时此刻如同刀斧血淋淋地劈刻在了完颜宗望的心头。

  

第88章 入京兆府

  “撤!”

  他双目通红地吐出这个字。

  他的身后还有七万骑兵,可他们已精疲力竭。他还有心腹大将可以调动,可他们已失去斗志。

  此时,再多恨,再多的不甘,都无济于事。他失去的不仅是士气,不仅是一座咸阳城,还有全部的粮草补给和后勤部队。

  现在,赵官家不率兵出城来追杀金军,都算好事了!

  对如今结果一清二楚的的完颜宗望咬着牙在无限的怨恨当中重复了撤军的命令。

  这回,是真的撤退。没有一丝侥幸的全面撤退。

  虽然依旧有小股金军领着永兴军路中部的许多小城寨,但宗望的主力军却是真真切切地一路头也不回地撤向延安府。

  赵官家的换城战,一战名声大噪,比之当初兴仁府大捷更甚。毕竟当初兴仁府大捷有着诸多因素,有新官家阵前登基的士气提振作用,还有军民到了生死存亡、破釜沉舟的关窍时候。那时新官家赵芫,万全是靠‘势’压倒了完颜兀术,是万众一心的成果。

  可今日的换城战不一样,从下令诸路不许勤王开始,到切断金军退路形成远距离包围圈,再到细致无比的耐心无比的对散股金军的迂回清剿战役,和金军佯装大规模追杀宋军各部实则直冲赵官家本部而去,反而一头扎进赵芫提前预备好的空城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变幻莫测,令人摸不着头脑,却在今日看起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听闻此战的消息,武将们无不眼前一亮对赵官家刮目相看,连文官们大多数都惊得不轻。若说当日兴仁府大捷中,赵官家之勇猛似霸王项羽,那么今次,从她身上延伸出的影子则名为刘邦。项羽和刘邦,谁更可怕?对文官集团来说,绝对是刘邦的威慑力更强。

  赵官家赵芫,她才堪堪十五岁啊。

  若要问此战对文官集团具体的威慑力体现在哪里,端看赵官家背后的东京城,原本人憎鬼厌的参政知事兼吏部尚书的韩离素、韩刽子手,府上渐渐重新有了宾客,或来交好,或来打听官家喜好。

  被临时召回来留守东京城的宗泽满心复杂,当年出使金国的,只靠一身莽劲废黜贪官的小娃娃,真的改换了大宋的天地,甚至力挽狂澜扶大夏将倾。令宗泽时而内心欣慰,又忍不住时常担忧这样的局面不能长久。但看到赵官家亲自设计的这一战,他时刻提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李纲、张叔夜等人同样震惊许久,赵官家登基后大刀阔斧改革,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很鲁莽冲动的性情。虽然几人为主战极力配合,但心中对赵芫在政事上迈步如此急躁依然感到无比忧虑。可如今一瞧,豁,换城战中展现出来的耐心,简直不像是政事上的赵官家。

  大刀阔斧阳谋治国,诡谲莫测奇谋用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啊!私底下,李纲欣慰地对张叔夜如此感慨。以官家的年纪,未来还有着无限的成长空间,前路坦荡光明。

  唉,当初发现官家这根苗苗的人怎么就不是自己呢?郭孝友那厮还是太年轻气盛,官家性情如此急躁,肯定与郭孝友的教育方式脱不开干系!

  都怪郭孝友啦!

  永兴军路。

  奉命率军镇守在宁州的秦凤路将领关师古在听闻此战后,精神大震,召集了手下将领一起来商讨战局。

  “官家神机妙算,此次金军遭受大创,恐怕短时间再不敢继续进攻中原。”坐在主位上胡须整齐、鼻直口方,正气十足的中年将领脸上满是欣慰和振奋之情,正是秦凤路的统帅关师古。

  将士们亦精神抖擞,振奋地议论着赵官家的布局之精巧。

  “只可惜,未能参与换城之战。”有将士忍不住发出遗憾的感慨,“此一战必定青史留名,跟在官家身边的将领有福。”

  另一将士则反驳道:“金军正在撤退途中,我等并非没有立功的机会。”

  “可官家让我们守住下路。”

  “那是因为金军初时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现今情况有所不同。”

  “换城战后,金军士气必定低迷,如同败家之犬,正该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我们也应该出兵助官家一臂之力!”

  “可官家未曾有所指示。”

  “什么事都等指示?战局时机稍纵即逝!”

  关师古把将士们聚过来吃酒庆贺,将士们却因要不要出兵追寇吵成一团。

  直到有将士来询问他的意见,关师古沉吟思索着,要不要出兵追寇?底下人所言不错,战机稍纵即逝。

  “官家神武,我等怎又能当缩头乌龟!”

  将士中不知是谁在愤慨,却是戳中了关师古的心思。

  说到底,赵芫的高调胜局,叫下面人全都热血沸腾了。明知道面前的是明主强主,很少有人能忍住不去追随、不去表现自己。想要追随明主强主,你就得展现出你的价值所在。

  如今,就有这么个机会摆在眼前。

  乘势追击,重创完颜宗望部!

  而且事不宜迟!

  驻守于宁州的秦凤路军队,在赵芫不知道的时候,大规模地调动起来。

  当日,金军撤离,京兆府知府徐徽言得到消息,立刻打开了封闭多日的城门。

  不必官家派人来,他亲自骑马赶到咸阳拜见。虽然两地相隔不远,但徐徽言的态度摆在这。

  听闻京兆府知府策马到了城门下,赵芫思考片刻,对这位确实没什么印象。此时殷勤赶来的,会是谄媚小人,还是能臣善吏?

  不过人家既然能放下文官的讲究,在寒冬腊月里策马赶路,赵芫总要给个面子。

  地面的雪只薄薄的披了一层,徐徽言牵着马等候在府衙门前,守门的侍卫禁军见他发丝和衣摆都被雪打湿,好心问他要不要先整理仪容。见国家的最高领袖,仪容还是很关键的,有时候外表也是能否得到赏识的重要因素。

  “多谢提醒,”徐徽言向那名侍卫禁军拱手,端正的面颊有些憔悴又带着奇异的振奋,“不过现在这样恰好,请罪的人还要什么美好的仪容呢。”说着,他的目光尽头,直直望着前方,只见那道朱红色的身影从影壁后走出,大踏步而来。徐徽言上下仔细瞧着这位新官家,和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英武隽秀,如晨曦初升,耀眼而璀璨。

  “臣徐徽言有罪!”

  赵芫刚刚踏过府衙大门,门外面站着的人便已深深地弯下了腰,说实话,登基半年多,这还是第一次有官员在她面前自贬有罪的,尤其还没人知道这人到底有什么罪。着实叫她起了兴致,几步走上前,并未着急按照原来的打算扶他起身,“知京兆府徐徽言?”

  “是臣。”